讀書推薦:《人間失格》太宰治被自己嫌棄的一生

2020-12-17 不一書推

讀書推薦:《人間失格》太宰治被自己嫌棄的一生

親愛的讀者朋友們大家好,今天我來給大家一本詼諧真實的小說《人間失格》。如果不太了解日本作家的讀者可能對這本書不是很熟悉,本書是日本知名作家太宰治的代表作,也是一本自傳體的小說,太宰治巧妙地將自己的人生與思想,隱藏於主角葉藏的人生遭遇,藉由葉藏的獨白。

太宰治,日本無賴派大師,在日本與川端康成,三島由紀夫並列為戰後文學的巔峰人物。宰治是日本戰後「無賴派」文學的代表作家,思想消沉、幻滅,不滿現實的人生,幾度自殺未果。一九三五年,他的短篇《逆行》入圍第一屆芥川獎,後因出版多部帶有哀切的抒情作品而深受注目。一九三九年,他的《女生徒》獲第四屆北村透谷獎。一九四八年,他以《如是我聞》再度震驚文壇,並開始創作《人間失格》,書成之後,旋即投水自殺,結束了其燦爛多感而又悽美悲涼的一生。

葉藏是個缺少人疼愛的孩子,他通過扮丑角來娛樂家人,那是一個孩子對愛的氣球,他想通過他的「順從」來博得家人的疼愛,結果僕人們的虛偽讓他發現這個世界上的人與人只不過是」互相欺騙「來維持關係的。他害怕別人揭穿他的」表演「,卻也認為能看穿他的人才是他真正的朋友。於是,他的人生無軌跡的運行著,他也似乎很堅定地認為著竹一預言的自己便是自己人生的軌跡。

原本滑稽搞怪的葉藏在認識崛木之後變得世俗了很多,小說中寫道」我在畫塾裡從某個習畫的學生身上學到了酒、煙、妓女、當鋪及左翼思想這些貨色「,葉藏原本是個無方向的孩子,通過搞怪扮醜來博得讚許,這就會使他機器的容易被人影響,也就是說,他認定的人類社會會相互欺騙的法則,他也不知道什麼是對是錯。從頭到尾,葉藏都是一個極度缺乏安全感的人。他恐懼人類,所以才拼命討好,所以他總是在依附一個人,無論是崛木還是以後的形形色色的女人,他企圖從他們心中找到歸屬,找到共鳴,於是,他參加共產主義讀書會,他順著竹一所預言的方向,在靜子的引薦下開始畫漫畫,而他也正式在這一次次的屈辱與喪失感開始了無數次的自殺行動。

在他企圖一次有一次的順從和討好別人的行徑之後,他才明白在這個世界中,他們,甚至自己的好友掘木認為他是瘋子,文章中寫道,呆在這所醫院裡的都是瘋子,沒被關在這裡的都是正常人……我問神靈,難道不抵抗也是罪麼?

葉藏無數次的開始反思自己的過錯,自己的罪行,無論是對靜子母女還是良子,他都認為自己有罪,自己依附於別人,這是罪,自己被別人信賴,似乎也是罪,」我甚至對唯一依靠的美好品質也產生了懷疑,一切的一切都變得不可理喻,我的前方只剩下酒精了「小說的最後,沒有交代葉藏最後的結果,也許死了,也許在某個不為人知的地方繼續生活。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一本壓抑的書,讀完卻能感受到最大程度的釋放。

本文由原創出品,未經允許不得私自轉發搬運,違者必究。文中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太宰治《人間失格》: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圖片來自《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我平時比較喜歡讀書,一年大概讀個100本左右,今天跟大家推薦一本值得閱讀的好書---《人間失格》可能很多朋友都聽過《人間失格》,這是日本著名作家太宰治最著名的作品,這本書寫成的當年,太宰治就投水自盡了。
  • 《人間失格》與一生都在求死的太宰治
    太宰治被喻為「昭和文學不滅的金字塔」,他的作品在其謝世70多年後仍保持著熱度,太宰治代表作《人間失格》每年在日本可以賣出10萬餘部。最近,西西弗書店聯合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新版本的《人間失格》,該版《人間失格》收錄了太宰治中後期最具代表的中短篇小說,包含3個最具代表的中篇《人間失格》《斜陽》《潘多拉之匣》,四個最具聲明的短篇《櫻桃》《維庸之妻》《快跑,梅洛斯!》
  • 《人間失格》太宰治:孤獨是一種罪,我只有窮盡一生滿足他人期望
    ——《人間失格》太宰治《人間失格》這本書一直是佔據各大圖書網站暢銷榜前十的書籍。《人間失格》又叫《喪失為人的資格》,是日本小說家太宰治創作的絕筆小說,曾一度作為禁書禁止銷售。後來隨著「喪文化」的流行,成為了現象級的暢銷書。
  • 太宰治的人間失格:生而為人,我感到抱歉
    說起人間失格這四字,大家總會自然而然地想起由太宰治在接近70年前所創作的長篇小說。在小說開首,就以一句「一直以來,我過著羞恥的生活」作為開頭,撼動著無數讀者的心房。《人間失格》這部小說,就像是作者太宰治的自傳一樣,描繪他一生經歷的苦難,也帶出了二戰後人文價值崩潰和日本人心靈的空虛。
  • 《人間失格》: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太宰治為何一生都在尋死?
    今日好書推薦:《人間失格》#豆瓣評分:8.3知乎評分:8.7《人間失格》書成當年,太宰治旋即投水自盡。這部遺作,也因此在太宰的作品之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被認為是作家一生遭遇與心路歷程的映射。史鐵生曾說過:「寫作者,未必能塑造出真實的他人,寫作者只可能塑造真實的自己。」這話用在太宰治身上可謂恰如其分,縱觀他的各部作品中那諸多角色,不啻為他自己的無數分身。
  • 《人間失格》太宰治: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人間失格就是喪失做人的資格。要讀懂《人間失格》,必須讀懂太宰治這個人,因為人間失格的主人公葉藏就是他本身,用毀滅式的絕筆,終結了他憂鬱頹廢的一生。我終於憑著滑稽這一條線與人扯上了關係。太宰治的一生充滿了掙扎與痛苦,三十九年間,經歷了五次自殺未遂,與五個女人糾纏不清,他的一生追逐死亡,最後如願,也算是一種解脫。膽小鬼連幸福都會害怕,碰到棉花都會受傷,有時也會被幸福所傷。
  • 讀書筆記 - 太宰治《人間失格》
    太宰治在完成《人間失格》後,旋即投水。「人間失格」的意思就是「喪失做人資格的人」。這本書取材於作者自己的生活經歷。我想試著通過這本書認識一下太宰治。他遠離家鄉,去到中學讀書。「面對親人還是面對陌生人,身在故鄉還是身在他鄉,其間存在著不可避免的演技上的難度上的差異。」他又開始了表演,開始了出醜,「這純屬是一次事先預謀好的失敗。」
  • 《人間失格》:太宰治之後,你我都是厚顏無恥的騙子
    01 第一次自殺,太宰治20歲。因學業不佳,他在寄宿的家中服下大量的安眠藥,卻因為未到致死量而失敗。第二次自殺,太宰治21歲。他與銀座酒吧的女招待殉情,這次同樣是服用了大量的安眠藥,情人離他而去,太宰治卻被救了回來。這次自殺使他一生背負罪責。
  • 為什麼現在很多年輕人喜歡引用太宰治《人間失格》裡面的名言?
    在人們的生活中,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被各種各樣的新鮮事物所吸引,他們都有著獨立的人格,對待事物的認知和態度也有著千差萬別,但是最近一段時間卻發現這些年輕人會時不時的引用太宰治《人間失格》裡面的名言,好像這些名言能夠引起他們情感上的共鳴一樣,這到底是個別現象還是普遍現象,我就不能妄下結論了
  • 太宰治短篇小說《人間失格》及其他,值得活下去嗎?
    《人間失格》中譯本日本二十世紀著名作家太宰治(一九〇九-一九四八)的這部短篇小說集中譯本,收錄有《人間失格》、《GOODBYE》、《維庸之妻》、《陰火》、《滿願》、《候鳥》、《心之王者》、《秋風記》、《雪夜的故事》、《美男子與香菸
  • 定製版《人間失格》囊括太宰治中後期代表作
    本報訊(記者成一村)9月2日,西西弗書店在北京國貿黑標旗艦店舉辦文化定製版《人間失格》發布會,特別邀請了旅日華人作家毛丹青、知名編劇史航對談。毛丹青從在現代日本文學領域的地位與影響以及本身的獨特性、代表性等多個維度,對《人間失格》及其作者太宰治進行了剖析和解讀,史航分享了自己的閱讀心得與人生經驗。     太宰治與川端康成、三島由紀夫並列為日本戰後文學的巔峰人物。謝世七十多年後,他的作品仍備受讀者歡迎,其代表作《人間失格》每年在日本都賣出十萬餘部,在名作中銷量位居前茅。
  • 破碎絕美——太宰治《人間失格》
    同樣,太宰治的這本《人間失格》真真切切的顛覆了我對我看過的所有寫作風格的概念。想想看,自己多多少少也算讀了幾年書,大體上還算識得幾個字,腦中對於日本、美國、歐洲和英國小說風格也已有了既定印象,不可否認的是,國家對於個人邏輯和思維的影響絕對是流淌在血液中的。日本小說總是刻意營造一種疏離感,抑或親切感。
  • 《人間失格》太宰治十句語錄,讀懂他的內心: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四年前,我第一次讀太宰治,讀的是《人間失格》,讀完很長時間都沒緩過來。我記得我在本子上寫下一段話——讀完太宰治的《人間失格》,整本書透露著悲觀主義色彩,太宰治和川端康成、三島由紀夫齊名,感覺他的一生都在追求死亡,最終他投水,還是和一位女性。這情節就是小說中多次出現的。
  •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太宰治筆下的《人間失格》你讀懂了嗎?
    在冷漠的家庭中,他近乎早熟的構造著社會的面目和人類的本性,太宰治是家中第六個兒子,從小被叔母和保姆撫養長大,不免產生了局外人的感覺,對於這個家庭他更多的是疏離和冷漠,同樣以局外人的視角去審視和打量著這個家庭。太宰治將這種感情寄托在人間失格這本作品中,這是本自傳體小說,講述作家大庭葉藏敏感,脆弱,自認為有罪的一生,他少年成名,卻沉溺酒色,向死而生。
  • 《人間失格》曝太宰治三位愛人造型
    《人間失格》曝太宰治三位愛人造型 時間:2019.01.22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勞倫斯 分享到:
  • 你沒看懂《人間失格》:太宰治的喪,其實是一場騙局
    每個人心中都存在的深淵書單君身邊,有很多非常熱愛《人間失格》的年輕朋友。只要說起這本書,和它的作者太宰治,他們都會顯得興奮十足。可是,較為傳統的家長往往不這麼想。只要翻到孩子在讀這本書,家長的反應通常是:你讀的這是什麼書,不看點兒好的。這書的主人公簡直就是病態。
  • 《人間失格》如此頹廢為何備受追捧?『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太宰治以死為志的一生說到《人間失格》我們就不得不提到它的作者太宰治,太宰治本名津島修治,是日本戰後無賴派文學代表作家,他與川端康成、三島由紀夫一起並列為戰後文學的巔峰人物。太宰治和三島由紀夫都是自殺而死的。太宰治的唯一目的是儘快死掉,選擇怎麼死他是不在乎。
  • 《人間失格》:給世人的提醒與反思
    讀《人間失格》,不必去責怪作者的頹廢或是所謂的負能量,我們沒有處在那個時代,也沒經歷過主人公的人生,我們的生命太短,經歷的也太少。人生的道路不同,周遭的風景不同,路途的氣候也不同,又怎麼達到心路相通呢?我們只能試著去體會。
  • 太宰治《人間失格》葉藏:心向光明,卻一路走到黑
    有人覺得《人間失格》喪的很酷,也有人覺得從中找到了真實的自己。「生而為人,我很抱歉」,這句話時常被人拿出來議論調侃,說實在有些痛心。的確,這樣的人生姿態不值得推薦和效仿,但的確是有人真的存在這方面的「心理殘缺」。
  • 太宰治《人間失格》15句經典語錄,句句扣人心弦,說進心坎裡
    1948年,日本著名作家太宰治發表自傳體中篇小說《人間失格》;同年,太宰治自殺身亡。在這一刻,太宰治與《人間失格》中的葉藏「融為一體」,將自己的人生與理想共同埋葬在這本書中,喪失為人的資格。本文分享《人間失格》15句經典語錄,句句扣人心弦,說進心坎裡,在太宰治的內心獨白中感知喪到極致的美。(一)天然的怯懦回應1、膽小鬼連幸福都會害怕,碰到棉花都會受傷,有時還被幸福所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