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美,我們普遍的都有一個模糊的定義。對於眼見的事物,我們都用這種大體的定義去衡量,從而判斷美或醜。比如,對於外貌的界定,我們傾向於以瘦為美,更偏向於濃眉大眼、五官端正;對於時尚,我們總以當季的流行風格和趨勢作為評價基準。對於景色、人文、心理和情感,唯美的、美好的、純潔的、真誠的事物是我們的心之所向。
但是,總是會有一些橫空出世的天才和大師,以一種他們獨特的風格,華麗地打破所有陳規。極端變形和誇張畫風的畢卡索,在時尚的性別間游離的鬼才搖滾音樂家大衛鮑威。同樣,太宰治的這本《人間失格》真真切切的顛覆了我對我看過的所有寫作風格的概念。
想想看,自己多多少少也算讀了幾年書,大體上還算識得幾個字,腦中對於日本、美國、歐洲和英國小說風格也已有了既定印象,不可否認的是,國家對於個人邏輯和思維的影響絕對是流淌在血液中的。日本小說總是刻意營造一種疏離感,抑或親切感。也就是說,不論作者是想要表達冷漠還是熱絡,都好像隔了一層厚厚的濃霧,人物和人物之間的關係也總是不溫不火。好像沒有濃的情、真的意,每人都是光影交錯,然後相忘於江湖。最終淡淡的變薄、消失。
起初是以純粹打發時間的心態拿起這本尺寸不大、頁數偏少的書。但是剛剛翻開,自己便如同五雷轟頂一般說不出話來。
極端的絕美,是我理解的太宰治的風格。就好像剛剛磨好的濃墨,一失手,連硯帶墨一瞬間全部摔碎在地上。
我們在生活中總是在虛偽地營造和努力地假裝一個美好的自己。違背內心地讚揚他人後,但卻以最壞的惡意去揣測別人;用刻意和理智去約束自己,企圖塑造一個體諒他人、不計付出的形象,卻悄悄在心中盤算損失、扼腕嘆息。我們從不會將這黑暗攤開來,打定主意要把這所有的虛善和惡意帶到棺材裡,永遠消失。《人間失格》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痛徹心扉的真誠。太宰治赤裸的展示了他真實的不齒,而作為讀者的我,卻發現這也是我假面下的不齒。他將真話一句句的摔在自己臉上,卻打的我臉生疼。
太宰治的一生都在尋求了結生命,而最終也是得償所願,因而英年早逝。生命和生活對於他都是毫無意義,是一場註定詭異、破碎的設定。他的真誠讓你明白,有的人生來就是向日葵喜陰的背面;當其他人體會幸福和美好時,他們感受的只有掙扎和悲痛。極端的毀滅是他的風格,而這種毀滅在他的才華下,變成了極端的絕美。
放下書後,整個人久久不能擺脫震撼的餘波,腦中幾周甚至幾個月都木怔怔的,喉嚨也緊得發澀。猶豫很久,本不想寫這篇推文。畢竟面對大師的作品,我怎敢拙劣的敲起鍵盤。但是,數月後,又擔心愛書之人錯過,才怯怯的寫下這些。帶著我所有表達出的笨拙和未參透的遺憾,希望這本書被更多的人翻開。
天氣不好改在家裡跳舞鍛鍊
卻發現智能音箱在客廳連不上wifi
別擔心,有妙招!
千兆wifi,立馬安排
到了晚上全家都開啟了自己的悠閒時光
有人追熱劇有人玩遊戲
可卻常常面臨網絡堵車的問題
別擔心,有妙招!
最貼心的千兆家寬來咯!
不知道有多少年輕人和小移一樣
下午悠閒的時候喜歡聽聽音樂放鬆放鬆
可最怕氣氛正好時,網絡出故障
別擔心,有妙招!
最暖心的移動千兆服務立馬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