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寫作文,不少學生便開始唉聲嘆氣,好似天下沒有比寫文章更讓人悲催的事情了。不提作文,口若懸河;一提作文,立馬進入「天然呆」的狀態……心裡不斷回放著:「我是誰?我在哪?我在幹什麼……。
俗話說得好:「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寫作也是如此,沒有合適的作文素材,就難以寫出好文章。」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作文素材如同行軍打仗前準備好糧草一樣重要。因此,積累作文素材,是能寫出作文的第一步,非常重要。
只有手上擁有足夠多的素材,你才不會「聞文色變」,而且會讓你的文章」言之有物「。那我們的素材可以從哪裡來呢?
平凡生活,蘊含寶藏
生活為我們提供了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素材。那些發生在自己身邊的那些生活小事,一句話、一個微笑、一個動作、一個眼神等都或許會觸動你的靈感。取自生活的素材,更容易打動閱卷者。
例:考生A,寫了一篇《從吃魚到生病》,巧妙選取自己和同學比賽魚後導致生病這一事件,通過恰 當 的細節描寫和鋪陳渲染,一波三折,生動再現了事件的經過,最後由事及理,以小見大,寫出了自己的人生領悟「為人哪,不可太計較,當柔軟時則柔軟,退一步海闊天空」,作文一下就脫離了就事論事的窘境,提升了文章的境界。
學習經歷,就地取材
對於學生而言,活動的主要場所是校園,最熟悉的是學習、老師和同學,很多考場作文也往往從這方面命題。因此,我們應該多留意在學習方面的經歷,感受與體驗。如果可以巧妙地對學習經歷加以運用、改造,這類素材定會給你的作文增光添彩。
例:作文題「助你成長」為材料,對寫作內容做了比較明確的「規定」:寫「助力成長」,而不是別的。這一點,在審題,我們要特別注意。何謂助力,意即幫助。我們可以拓展思路,有「堅忍不撥的毅力」「寬容」「感恩」「親情」等,再根據我們平時收集的資料,選擇最為熟悉、體會最深的材料來寫。
利用課外書,網際網路獲得更多素材
在課外書中,我們可以發現很多」金句「——就是像金子一樣有價值同時又吸引人眼球的話語,讓人聽了便會覺得醍醐灌頂,又能銘刻心間的語言。遇到好的」金句「最好隨手記錄下來,記錄之後要經常分門類整理,閱讀品味,這樣才能在寫文章時在關鍵的地方用出來。
網際網路發達的今天,網絡上的社會熱點及經典文章,也可以作為寫作時的論述補充材料,而且可以讓文章更豐富,可讀性強。
建立素材庫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也是一個好習慣。同時這也是一個主動學習的過程,會讓我們的觀察更敏銳,學習效果更理想。寫作時學會觸類旁通,將材料根據寫作題目進行針對性選擇,讓自己的素材加工能力越來越紮實。好記憶,不如爛筆頭,所以遇到好的素材一定要用筆、用本記下來喲,定期回顧!
【往期精彩內容】
快速搞定初中語文必背古詩文——深度理解,應對新中考
考試結果顯示「得語文者得天下」——散文閱讀理解答題技巧走起
散文閱讀理解掌握以下幾點,孩子不拿高分都難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天縱少年學習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