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廈老師視頻講解-補瀉手法

2021-02-07 馮家人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分享倪海廈老師視頻講解-補瀉手法!

【倪海廈老師視頻講解-補瀉手法文字版】

心的募穴,「得氣即瀉」。所以諸位呢,在這介紹基本補瀉的手法,最基本的補瀉手法呢有「提豆許」①,什麼叫「提豆許」,這個針紮下去,扎到巨闕上面,我們要瀉。一開始先捻針,左轉右轉氣到了以後,往前推一點點,推像綠豆那麼大就是瀉。什麼叫補,往上拉一點,就結束,這就是補。這是最基本的補瀉手法。再講一次,氣到了往前推一點就是瀉,氣到了往上拉一點、提一點,就是補。你往上提的時候,氣會在針的下方。你往下刺時,氣會往下走。

你現在可以在巨闕下針後,病人酸了往前一點。所以針一開始不要下太深,不然往前一推,針就太深了,所以一開始針不要下太深。


看巨闕,七十六頁前面下來第四行,它說如果是懷孕的婦人,氣會往上衝,會讓懷孕的婦人昏倒,所以針下巨闕,為什麼提這個,因為還有補合谷,瀉三陰交。在後面介紹大腸經跟脾經時會再說到。


巨闕後面插進來的這段話非常重要。按十四經發揮,人心下有膈膜,前齊鳩尾後齊十一椎。這是我們的橫膈膜,在我們的身體,肺和心臟中間有一個橫膈膜。一般西醫觀念,橫膈膜就是在吸氣吐氣時升降,沒有這簡單。心臟有問題時,會有穿心痛,膈膜連到後面第十一椎,就是十椎下。我們主要症狀叫心痛徹背,背痛徹心。就是從前面痛到後面,再從後面痛到前面。為什呢會這樣痛呢,是因為痰飲造成的,痰在這會滑動啊,所以會感覺到穿心痛。這個是在巨闕後面的附註上的第一個功能。第二個呢,因有橫膈膜在,腸子的食物沼氣不會上升。實際上在《黃帝內經》還說它還有更多的功能。它可以壓擠肝臟,將肝臟的血到大腸,金跟木的關係,金來疏木。兩金在壓擠肝臟,就會有動能運動。所以肝臟的血跟大腸是通的。西醫常會發現肝臟的癌轉到大腸,實際上就是這邊有一條血管。全身上下只有這一條血管沒有瓣膜,允許血在這邊來回流通。


我們以針灸為主,所以說巨闕上面我們可以診斷到心臟的問題。

如果喜歡本文,關注公眾號並分享朋友圈,給小編一個小小的鼓勵!


 馮家人

 堅持分享中醫

      養生的公眾號     

         

     長按二維碼        關注

免責聲明:圖文來源網絡,版權屬於原作者。若轉載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我們刪除,文中內容所涉及各類藥方、針灸驗方等僅供參考學習,不能作為處方,請勿盲目試用!

相關焦點

  • 【連載】倪海廈老師針灸課程筆記——第51集(針刺補瀉手法)
    堂主註:本公眾號每天一集分享倪海廈老師的針灸課程筆記。
  • 【連載】倪海廈老師針灸課程筆記——第50集(針刺手法、補瀉)
    堂主註:本公眾號每天一集分享倪海廈老師的針灸課程筆記。
  • 倪海廈老師人紀系列——針灸篇DVD目錄
    膀胱之募穴§        小腸之募穴§        三焦募穴 DVD2-1手太陰肺經與手陽明大腸經 §   神闕穴§   胃之募穴-中脘§   心之募穴§   補瀉手法§        不容與承滿穴§        天樞穴§        腹四針§        外陵穴至氣衝穴§        髀關穴至梁丘穴§        陰市、梁丘與犢鼻穴§        五穴四針:治療關節炎§        足三裡穴:胃經合穴§        足三裡之補瀉手法
  • 37.跟著倪海廈老師每天學習黃帝內經|補瀉手法、三部九候,離合真邪論
    跟隨倪海廈老師一起,學習《黃帝內經》,學習古人不生病的智慧。空閒時間多的,可以視頻對照著文字一起學,空閒時間少的,就看文字內容,幾分鐘也就看完了。
  • 滯針術手法補瀉探析
    同時對滯針術的針刺補瀉進行初步探析,根據對古籍記載的分析提出3種可能:①滯針術偏屬補法;②滯針術偏屬瀉法;③滯針術可根據不同操作手法進行補瀉,並認為現代臨床研究中對滯針術的應用以瀉法為主。但對於滯針術的手法補瀉仍缺乏古籍文獻理論及現代臨床應用支持,有待進一步完善。
  • 針灸入門267-單式補瀉手法(3)
    今天繼續講單式補瀉手法。
  • 【連載】倪海廈老師針灸課程筆記——第8集
    堂主註:本公眾號每天一集分享倪海廈老師的針灸課程筆記。
  • 倪海廈老師針灸課程筆記——第2集
    堂主註:本公眾號將從今天起,每天一集分享倪海廈老師的針灸課程筆記。
  • 【連載】倪海廈老師針灸課程筆記——第37集(足少陰腎經)
    不對內容做評論,儘量忠實於倪師原視頻的內容。【高清版】倪海廈老師人紀針灸課程78集(全集)本集視頻連結:倪海廈老師人紀針灸課程——第37集14經絡動畫圖:高清經絡循行動畫圖,人體所有穴位都在。補瀉的時候,可以按照實證虛症來做補瀉。水泉穴太溪穴下來到骨頭邊,是水泉穴
  • 【連載】倪海廈老師針灸課程筆記——第11集
    堂主註:本公眾號每天一集分享倪海廈老師的針灸課程筆記。
  • 推拿按摩當以補瀉為先,如做到補虛瀉實?(一般人我不告訴他)
    推拿之術最在乎實用功效,而決定推拿療效主要在於手法的性質,而論性質當以補瀉為先,《黃帝內經》云:「補瀉反,病益篤」,足見其重要性。只有定義了推拿的補瀉,才能以中醫辨證為依據,虛則補之,實則瀉之。  針刺和推拿都屬於中醫外治法的範疇,都強調手法的重要性,而補瀉又是手法的核心所在。
  • 常用針灸配穴、補瀉及其原理(圖文並茂)
    如胃強脾弱,陽亢陰虧者,則補陰之中勢必兼行清導,則應補三陰交,瀉足三裡。如因陽虛氣乏,風溼客邪成痺,腿胻麻木者,針此兩穴,一以振陽,一以和陰,血和而舒筋理痺,麻木自除。補中脘,壯胃氣,散寒邪。瀉足三裡,降濁導滯,引胃氣下行。上焦有熱,加瀉梁門。下焦有寒,加補氣海。脾氣虛,補脾募章門。腸中滯,加瀉大腸募天樞。
  • 倪海廈老師漢唐方劑100方講解大全——全集共102方
    註:漢唐方劑講解系列,是紫極先生對倪海廈老師的漢唐100方進行系統透徹的講解,通過他的講解,讓我們對方劑的遣方用藥有了深刻的認識和透徹的了解!
  • --對方向補瀉的考查與建議
    在周於蕃看來,溫補脾土與清瀉脾土只存在於拇指屈與不屈的區別。方向都是上推。(2)單一環性推法順時針為補,逆時針為瀉考明清時期小兒推拿原著,計有周於蕃《小兒推拿秘訣》、李盛春《醫學研悅》、熊應雄《小兒推拿廣意》、駱如龍《小兒推拿秘書》、錢懷邨《小兒推拿直錄》、張振筠《釐正按摩要術》、夏英白《推拿訣微》、臧瑜《福幼手法仙訣》等主要小兒推拿著作均同意或引用順時針為補,逆時針為瀉。補瀉是相對概念。
  • 倪海廈老師人紀系列——如何學習傷寒論?
    倪海廈老師——寫地紀的目的倪海廈老師——江油的附子行倪海廈老師——增加肥胖然後得到高血糖及高血壓倪海廈老師——如何治療感冒?倪海廈老師——前世情,今世生,你可知我心在滴血倪海廈老師評論——西醫藥殺人的證據倪海廈老師——中醫的淪亡「中醫司令」呂炳奎老先生的傳奇一生倪海廈老師給中醫學院學生的一封信倪海廈老師——如何知道你的病痊癒了,中醫判斷人健康的六大標準倪海廈老師——病人不是病死的
  • 趙京生「補瀉」與「對症」兩類刺法分析
    《內經》實有補瀉和對症兩類刺法,後人論述獨重補瀉。現對此進行分析,並闡述兩類刺法的關係、補瀉刺法的量化、「補瀉」的理解與術式掌握以及相關術語等問題,在分析源頭文獻基礎上,結合臨床實際,進行思辨性探討。最早記載刺法的《內經》,有些內容長期被忽略,補瀉刺法儘管較突出,卻仍屬諸刺法之一,此後的載述,補瀉刺法漸成一枝獨秀,而臨床應用並不盡然。對症刺法形成於針刺適用病症的早期實踐,實用價值至今不減。補瀉刺法需要澄清認識上的模糊。本文主要就這3個方面試作分析。專用於一定病情的針刺操作方式,現有刺法、針法、手法的不同稱謂。
  • 【連載】倪海廈老師針灸課程筆記——第17集
    堂主註:本公眾號每天一集分享倪海廈老師的針灸課程筆記。
  • 艾灸不僅能補,也能瀉
    這樣就使一些人認為:灸法有補無瀉,或者灸法只適應於虛證、寒證,而不適應於實證、熱證。因此,有必要澄清灸法的補瀉關係。 然而長期以來的臨床實踐證明:灸法不僅有補有瀉,可補可瀉,而且在補瀉方法上積累了相當豐富的經驗。 早在《靈樞·背腧》篇就指出:「以火補者,毋吹其火,須自滅也;以火瀉者,疾吹其火,傳其艾,須其火滅。」這裡明確地指出行補法時,讓艾火慢慢地燃燒,火力溫和持久;行瀉法時,醫者吹旺艾火,火力迅猛直竄病所。可見灸法的刺激量與補瀉有著密切的關係。
  • 艾灸分補洩手法很重要!不同灸法影響效果!
    今天就給大家提個醒,艾灸的手法須有補瀉,艾灸要視情況而補洩,依據的原則就是:虛者補之,實者瀉之。不能搞反了哦! 補洩有4個要點: 1、單純從艾灸手法上來說 艾灸補法:在點燃艾炷後,不吹其艾火,待其慢慢燃儘自滅,火力微緩而溫和,且時間較長,壯數較多,灸畢用手按施灸的部位,使灸氣聚而不散。
  • 【補瀉雪心歌 & 針法歌】【針灸歌賦時光】主持:王紅濤 紐約中醫論壇
    (原文)行針補瀉分寒熱,瀉寒補熱須分別,拈指向外瀉之方,拈指向內補之訣。瀉左須當大指前,瀉右大指當後拽,補左次指向前搓,補右大指往上拽。如何補瀉有兩般?蓋是經從兩邊發。(白話文)行針時根據病症的寒熱虛實應採用補瀉手法,用瀉法瀉實證、熱證,用補法補虛證、寒證,必須分別開。一般捻針向外為瀉,捻針向內為補,但因為經脈分布在人身左右兩側,故此左右穴位的捻轉補瀉法不同。瀉左側穴,大拇指向前為瀉;瀉右側穴,則大拇指向後捻針為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