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頭條政策月報] 「十四五」強調科技自立自強,消除老年人「數字...

2020-12-18 思達派

水草

2020-12-03 19:00

導語 步入11月,2020年開始進入倒計時。本月,隨著十九屆五中全會閉幕,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

步入11月,2020年開始進入倒計時。本月,隨著十九屆五中全會閉幕,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及一系列解讀見諸報端,為國民經濟發展遠景規定了目標和方向,同時一批維護市場公平競爭,穩定金融安全發展,推進創業就業的政策辦法集中出臺。

11月3日,《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發布。文件強調,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

文件指出,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制定科技強國行動綱要,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新型舉國體制,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提高創新鏈整體效能。

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促進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發揮企業家在技術創新中的重要作用,發揮大企業引領支撐作用,推動產業鏈上中下遊、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

人才隊伍建設方面,繼續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健全科技人才評價體系,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實行更加開放的人才政策,構築集聚國內外優秀人才的科研創新高地。

在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改革方面,繼續深入推進科技體制改革,完善國家科技治理體系,優化國家科技規劃體系和運行機制,推動重點領域項目、基地、人才、資金一體化配置。加大研發投入,完善金融支持創新體系,促進新技術產業化規模化應用。

11月25日,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在《人民日報》撰文,他表示構建新發展格局,關鍵在於實現經濟循環流轉和產業關聯暢通。根本要求是提升供給體系的創新力和關聯性,解決各類「卡脖子」和瓶頸問題,暢通國民經濟循環。而做到這一點,必須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結構升級。

此外,他還強調構建新發展格局需要付出長期艱苦的努力,未來需要繼續推動科技創新在暢通循環中發揮關鍵作用;推動供給創造和引領需求,實現供需良性互動;推動金融更好服務實體經濟,健全現代流通體系;推動新型城鎮化和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推動擴大就業和提高收入水平,擴大就業容量,提升就業質量,促進更充分就業;推動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更深度融入全球經濟。

本月,為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困難,《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實施方案》發布。《方案》針對老年人日常出行、日常就醫、日常消費、文體活動、辦事服務等方面完善法規規範,要求相關部門抓緊出臺實施一批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最迫切問題的有效措施,解決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問題,滿足老年人基本生活需要。

11月關鍵詞

金融

11月2日,中國銀保監會會同中國人民銀行等部門就《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辦法》明確網絡小額貸款業務應當主要在註冊地所屬省級行政區域內開展,未經銀保監會批准,不得跨省級行政區域開展網絡小額貸款業務。

11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舉行新聞發布會,並發布《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支持和保障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

《意見》在推進金融審判工作創新方面,強調要完善打擊非法集資、內幕交易、逃匯套匯、洗錢等金融違法犯罪司法工作機制,依法審理與創業板改革有關的各類案件,為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提供司法保障。同時加強數字貨幣、行動支付、與港澳金融市場和金融(基金)產品互認等法律問題研究,服務保障深圳金融業創新發展。

市場規範

本月在市場規範方面,國家相關部門集中發布一系列規定、意見。如11月5日,《規範促銷行為暫行規定》發布,明確經營者開展減價、折價等促銷活動的,信息應當真實準確。折價、減價應當標明或者通過其他方便消費者認知的方式表明折價、減價的基準。

11月6日,《關於加強網絡直播營銷活動監管的指導意見》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官網發布。《意見》對網絡平臺,網絡商品經營者、網絡直播者的法律責任和義務給出了明確的法律依據,同時明確了網絡營銷範圍,並以相關法律法規作為規範網絡營銷行為及違規處罰的依據。

11月10日,為預防和制止網際網路平臺經濟領域壟斷行為,保護市場公平競爭,市場監管總局起草的《關於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徵求意見稿指出,要通過反壟斷監管維護平臺經濟領域公平有序競爭,充分發揮平臺經濟高效匹配供需、降低交易成本、發展潛在市場的作用,推動資源配置優化、技術進步、效率提升,支持和促進實體經濟發展。

11月23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布了《關於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要求網絡秀場直播平臺要對網絡主播和「打賞」用戶實行實名制管理,並通過實名驗證、人臉識別、人工審核等措施,確保實名制要求落到實處,封禁未成年用戶的打賞功能。

此外,《通知》還要求網絡電商直播平臺要對開設直播帶貨的商家和個人進行相關資質審查和實名認證,並對相關信息的真實性定期進行覆核,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返鄉入鄉創業

11月10日,農業部發布《關於推進返鄉入鄉創業園建設 提升農村創業創新水平的意見》。文件指出:充分發揮各類政府投資基金引導作用,支持返鄉入鄉人員興辦企業、做大產業。對首次創業、正常經營1年以上的返鄉入鄉創業人員,可給予一次性創業補貼。同時對返鄉入鄉創業企業按規定落實稅收優惠政策。

落實創業擔保貸款和貼息政策,加大對符合條件的返鄉入鄉創業個人支持力度。推廣「網際網路+返鄉創業+信貸」「政府+銀行+保險」等農村貸款融資模式,設立信用園區,形成支持白名單,逐步取消反擔保,建立綠色通道,做到應貸盡貸快貸。


本文作者:李雪曼,郵箱:lixueman@ctoutiao.com

創頭條(Ctoutiao.com)原創稿件,轉載請註明來源及作者,違規轉載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查看原文 >>

思達派(Startup-Partner.com)是創業成長合伙人,專注投資人和創業者的創業乾貨分享。想分享創業乾貨?發郵件至

ganhuo@startup-partner.com

,我們會第一時間與你聯繫。

相關焦點

  • 「十四五」新詞典:「科技自立自強」
    「十四五」新詞典:「科技自立自強」 2021-01-14 20: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科技創新工作時強調:瞄準國家戰略融入地方發展在科技自立自強...
    袁佔亭在調研企業科技創新工作時強調:瞄準國家戰略融入地方發展在科技自立自強上展現新作為 2021-01-15 19: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獻計「十四五」 |社會各界建言「十四五」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進一步提升了科技創新的戰略高度,強調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中共北京市委十二屆十五次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北京市委關於制定北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建議》提出,「十四五」時期,北京要加快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到2035年,實現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創新力、競爭力、輻射力全球領先。
  • 「十四五」規劃強調交通強國,Apollo智能交通快步走
    剛剛結束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布的「十四五」規劃(2021-2025年)和2035年遠景目標中,首次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與此同時,與產業升級相關的交通強國戰略多次被提起,也被賦予了更多的使命和任務。
  • 智庫丨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戰略支撐
    這是中央基於國內外形勢而作出的重要戰略舉措,為「十四五」和今後一個時期做好科技創新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行動指南。第二,進一步增強科技創新對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國家建設的支撐和帶動能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後,我們將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遠景目標,以及「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和任務。我國高質量發展和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科學技術解決方案,更加需要增強創新能力。
  • 科技自立自強是促進發展大局的根本支撐
    科技創新是一個國家走向繁榮富強的立身之本,是在國際競爭中縱橫捭闔的制勝之道。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科技自立自強是促進發展大局的根本支撐」提煉總結為我們黨在嚴峻挑戰下做好經濟工作的一條重要的規律性認識,並將「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列為明年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
  • 院士專家在首屆地質力學沙龍上倡議 發展地質力學落實科技自立自強
    來自自然資源部科技發展司、中國地質科學院、李四光地質科學獎基金會、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等單位的近30位專家學者及相關人員,就「十四五」期間如何進一步繼承李四光學術思想、發展地質力學學科、落實「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進行了交流研討。
  • 經濟日報:科技自立自強是促進發展大局的根本支撐
    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促進發展大局的根本支撐,是規律,也是經驗。」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撐,也充分證明我們具備科技自立自強的能力和實力,為邁向「十四五」高質量發展新徵程注入了強大的創新底氣和信心。創新要自立,科技要自強。自立自強永遠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安身立命最堅實的依靠和屏障。
  • 產業聚焦丨堅持科技自立自強 破除「缺芯之痛」痼疾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對於如何加快建設科技強國,部分領域的業內人士給出了一些建議。
  • 乘著數字科技浪潮,信用飛揚帆起航
    近年來,數字經濟在中國的經濟發展中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2017年,中國數字經濟的規模佔GDP總量的32.9%,2018年這一比例上升至34.8%。在數字經濟規模連年增長的背景下,中國企業必須與時俱進,實現數位化轉型。
  • 華西策略:把握「十四五」規劃帶來的政策紅利
    1.2.未來兩年內「十四五」規劃將逐步釋放更多政策紅利 根據過往經驗,「十四五」規劃建議稿將在11月初正式發布,「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將進入《綱要》編制階段。
  • 李陵申:厚積薄發,堅定不移地走自立自強的科技創新之路
    (一)加強行業科技管理頂層設計和戰略布局  1、系統布局紡織科技發展,增強創新發展活力  近二十年來,主要科技強國競相出臺和更新其國家科技創新戰略與政策,以戰略規劃引領、以科技政策保障,促進其科技創新體系的有效運行和效率提升。
  • 「十四五」時期,各地要辦哪些大事?
    「十四五」時期,各地要辦哪些大事?近期,伴隨著部分省份「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對外公布,答案逐漸明晰。打造區域經濟、拉動內需、引才聚才……各地已經開始積極謀劃。例如,北京的《規劃建議》中提出,「十四五」時期,北京將推動北京城市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區兩翼齊飛,構建現代化都市圈,建設以首都為核心的世界級城市群。同樣,河北和天津在建議中也都不約而同強調了要打造「軌道上的京津冀」。
  • 調查丨新政出臺滿月,老年人面前的「數字鴻溝」消除了嗎
    來源:北京商報科技的發展不斷刷新著人類文明的「進度條」,然而在這一過程中,老年人卻成為了一個極易被忽視的群體。隨著「全面預約時代」的到來,破解老年人「數字鴻溝」問題變得更加緊迫。就此,一個月前,國務院辦公廳發文明確要求各方推動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困難。
  • 長興多渠道助力 消除老年人「數字鴻溝」
    數位化時代,如何填平老年人的 「數字鴻溝」,長興一直在行動。智慧社會老年人漸成「慢半拍」群體今年71歲的老吳因患有冠心病,每月必須得上醫院檢查配藥。「說實在的,對於很多人而言,現在看病的確比以前方便多了,但是我們老年人不會操作。」老吳告訴記者,兒子之前陪他來過幾次,也教過幾遍自助看病流程,但有些操作細節還是忘記了。
  • 創造更多科技自立自強的中國經典
    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關鍵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並將「關鍵核心技術實現重大突破」列入2035年遠景目標。
  • 都市圈、夜經濟、高端晶片 多地「十四五」建議出爐
    「十四五」時期,各地要辦哪些大事?近期,伴隨著部分省份「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對外公布,答案逐漸明晰。打造區域經濟、拉動內需、引才聚才……各地已經開始積極謀劃。例如,北京的《規劃建議》中提出,「十四五」時期,北京將推動北京城市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區兩翼齊飛,構建現代化都市圈,建設以首都為核心的世界級城市群。同樣,河北和天津在建議中也都不約而同強調了要打造「軌道上的京津冀」。
  • 「『十四五』時期的中國與世界」大使圓桌會議召開 「十四五」「雙...
    昨天(8日),「『十四五』時期的中國與世界」大使圓桌會議在北京舉行。圍繞「十四五」規劃建議中擴大開放相關政策,「雙循環」新格局等主題,來自六十多個國家的駐華使節與智庫學者展開探討。與會人士表示,中國正在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優化國內國際市場布局、商品結構、貿易方式,通過實施貿易投資融合工程,為多邊經濟合作、跨境貿易和自由貿易區建設賦能。
  • 多省「十四五」規劃出臺 數字經濟等成關鍵詞
    多省「十四五」規劃建議出臺 產業鏈現代化、數字經濟等成關鍵詞  近日,安徽、湖北、江西、湖南等中部省份陸續公布了各省關於制定全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下稱「十四五」規劃建議)。
  • ...科技點亮未來——記高水平行業特色大學科研工作「十四五」規劃...
    11月19-21日,高水平行業特色大學科研工作「十四五」規劃研討會暨「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產學研合作對接會在北京郵電大學定點幫扶縣貴州省長順縣順利召開。本次會議由北京郵電大學和北京高科大學聯盟聯合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