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自立自強是促進發展大局的根本支撐

2020-12-25 中國經濟網

科技創新是一個國家走向繁榮富強的立身之本,是在國際競爭中縱橫捭闔的制勝之道。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科技自立自強是促進發展大局的根本支撐」提煉總結為我們黨在嚴峻挑戰下做好經濟工作的一條重要的規律性認識,並將「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列為明年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這些重要論述和部署,既體現了中央把握世界大勢、在科學研判「變」與「不變」中做好自己的事的戰略定力,也蘊含著遵循發展規律、在辯證分析「危」與「機」後確保國家發展安全可靠的戰略智慧。

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促進發展大局的根本支撐,是規律,也是經驗。回望波瀾壯闊、極不平凡的2020年,面對疫情和百年變局交織、全球經濟衰退和美國遏制打壓升級疊加的複雜挑戰,我們牢牢守住底線,堅持做好自己的事,堅定不移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科技創新答卷:大數據防控疫情成績斐然、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問世、「奮鬥者」號完成萬米海試……一系列前沿科技的重大突破,不僅為中國經濟在世界經濟衰退底色中實現「風景這邊獨好」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撐,也充分證明我們具備科技自立自強的能力和實力,為邁向「十四五」高質量發展新徵程注入了強大的創新底氣和信心。

創新要自立,科技要自強。自立自強永遠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安身立命最堅實的依靠和屏障。放眼全球、環顧國內,面對各種不確定性的挑戰和困難,我們要想於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都必須依靠科技創新的保障和支持,必須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的關鍵變量作用、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中的支撐引領作用。

核心技術、高端科技是當今國際競爭的「國之利器」。關鍵核心技術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只有堅決把住關鍵核心技術這一發展「命門」,努力實現更多「從0到1」的突破,把科技發展的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從根本上保障國家經濟安全、國防安全和其他安全,才能使國家民族的發展基礎更為堅實、更為可靠。這一點須臾不可鬆懈。

科技自立自強不僅要求核心技術和關鍵產業鏈的自主、安全、可控,也強調必須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的創新。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堅持系統觀念,針對制約國家發展和安全的重大難題,找準科技創新方向和重點,全局謀劃、整體推進。一方面,要抓好主體,解決好「誰來幹」的問題。既要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發揮好重要院所高校國家隊作用,推動科研力量優化配置和資源共享,還要用好生力軍,發揮企業在科技創新中的主體作用,促進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另一方面,要突破制約,解決好「怎麼幹」的問題。關鍵要建立與新技術快速迭代升級相適應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把已經積累的雄厚科技實力轉化為支撐國家發展的「筋骨」,把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轉化為國際競爭的「內力」,以改革的強勁動能大幅提升我國科技創新能力和水平。

萬水千山,道不遠人。「十四五」即將起航,著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堅持科技自立自強,是面向未來的堅定選擇。只要我們不斷深化做好經濟工作的規律性認識,秉持科學精神、把握科學規律、大力推動自主創新,就一定能夠破除各種瓶頸制約,把國家發展建立在更加安全、更為可靠的基礎之上,在國際競爭中贏得大勢、贏得主動、贏得未來。(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本報評論員)

來源:經濟日報

相關焦點

  • 經濟日報:科技自立自強是促進發展大局的根本支撐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科技自立自強是促進發展大局的根本支撐」提煉總結為我們黨在嚴峻挑戰下做好經濟工作的一條重要的規律性認識,並將「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列為明年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這些重要論述和部署,既體現了中央把握世界大勢、在科學研判「變」與「不變」中做好自己的事的戰略定力,也蘊含著遵循發展規律、在辯證分析「危」與「機」後確保國家發展安全可靠的戰略智慧。
  • 智庫丨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戰略支撐
    從國內看,我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支撐發展的條件正在發生變化,要素成本上升,傳統發展動力減弱,必須培育新動力、新模式和新優勢,科技創新對發展的重要性更為突出。從國際看,一方面,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快推進,科技創新作為核心競爭力愈益成為國家之間競爭的焦點。誰在科技創新方面佔據優勢,誰就能夠掌握未來發展的主動權。
  • ...科技創新工作時強調:瞄準國家戰略融入地方發展在科技自立自強...
    袁佔亭在調研企業科技創新工作時強調:瞄準國家戰略融入地方發展在科技自立自強上展現新作為 2021-01-15 19: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十四五」新詞典:「科技自立自強」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加快建設科技強國」。關於科技創新的戰略支撐作用,我們黨一貫有著非常清醒的認識。黨的十八大提出,「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黨的十九大提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相較以往的表述,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特別強調科技「自立自強」在國家發展中的戰略支撐作用,這是在國際形勢不確定不穩定因素增大背景下的重大戰略抉擇。
  • 市委宣講團走進市工科院: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
    宣講報告會後,與會科技工作者信心滿滿,對「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實現有充分信心。市工科院相關負責人表示,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提出科技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為科技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 國資委:科技自立自強是國企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關鍵
    圖為新發展格局與國有企業學術論壇現場嘉賓發言 楊宏偉 攝中新網北京11月26日電 (楊宏偉)11月26日,新發展格局與國有企業學術論壇在北京成功舉辦。國務院國資委黨委委員、秘書長彭華崗在論壇上表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事關全局的系統性、深層次變革。加快科技自立自強,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關鍵。彭華崗指出,國有企業,特別是中央企業是國家戰略科技力量,要發揮好在科技自立自強中的引領支撐作用。但國有企業發展的過程中還存在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的問題。
  • 清華校長邱勇院士:自強創新為高質量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科技自立自強是促進發展大局的根本支撐,只要秉持科學精神、把握科學規律、大力推動自主創新,就一定能夠把國家發展建立在更加安全、更為可靠的基礎之上。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必須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
  • 如何以高質量科技供給支撐高質量發展?國家局領導談菸草科技創新重點
    這為新時期新形勢下科技創新治理體系建設提出了新的目標和奮鬥方向。著眼世界科技發展大勢,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持續推進,更加需要良好的科技創新治理體系才能應對隨之而來的各種機遇和挑戰。立足大局、結合實際,段鐵力指出,行業科技創新工作必須認真貫徹國家戰略部署,深刻把握建設現代化菸草經濟體系的戰略需求,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在行業高質量發展大局中的戰略支撐作用。
  • 院士專家在首屆地質力學沙龍上倡議 發展地質力學落實科技自立自強
    來自自然資源部科技發展司、中國地質科學院、李四光地質科學獎基金會、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等單位的近30位專家學者及相關人員,就「十四五」期間如何進一步繼承李四光學術思想、發展地質力學學科、落實「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進行了交流研討。
  • 山東日照市以科技為支撐 促進海洋漁業發展轉型升級
    山東日照市以科技為支撐 促進海洋漁業發展轉型升級2015-02-16 08:12: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近年來以休閒漁業為主線,搶抓機遇,不斷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nbsp&nbsp&nbsp&nbsp以科技為支撐,不斷促進科研成果轉化。與中國海洋大學、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山東省海洋生物研究院等合作共建教學實驗基地,常年進行底棲生物、遊泳生物等項目研發合作,產學研合作取得明顯成效。
  • 創造更多科技自立自強的中國經典
    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關鍵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並將「關鍵核心技術實現重大突破」列入2035年遠景目標。
  • 李陵申:厚積薄發,堅定不移地走自立自強的科技創新之路
    紡織行業重點實驗室和技術創新中心共96家,基本涵蓋了紡織行業未來發展的重點領域。不斷增長的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為紡織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進一步增強了紡織行業抓牢國家重大發展機遇,應對風險挑戰的信心、決心和能力。
  • ...加快把科技創新勢能轉化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強大動能
    他首先向為推動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加快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作出重要貢獻的全省各級科協組織和廣大科技工作者致以衷心感謝。在與大家交流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蘇重要指示精神的心得體會,並深入分析我省「十四五」時期面臨的形勢、機遇和挑戰後,吳政隆指出,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蘇重要指示精神,胸懷「兩個大局」,增強憂患意識,堅定發展信心,堅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決策部署,牢牢把握髮展的主題主線、根本動力、根本目的,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貫徹新發展理念
  • 紮實推動共同富裕、自立自強與開放合作不是對立關係、中美兩國...
    《建議》中提出堅持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科學技術部黨組書記、部長王志剛介紹,這次五中全會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位置,我們都知道科技創新曆來都是人類發展科技進步的發揮的重要作用,而且今天和今後這個作用將會更加突顯更加重要,中國進入新的發展階段,需要新的發展理念,同時構建新的發展格局,所以五中全會在建議中提出堅持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 加快把科技創新勢能轉化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強大動能
    他首先向為推動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加快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作出重要貢獻的全省各級科協組織和廣大科技工作者致以衷心感謝。在與大家交流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蘇重要指示精神的心得體會,並深入分析我省「十四五」時期面臨的形勢、機遇和挑戰後,吳政隆指出,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蘇重要指示精神,胸懷「兩個大局」,增強憂患意識,堅定發展信心,堅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決策部署,牢牢把握髮展的主題主線、根本動力、根本目的,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貫徹新發展理念
  • 教育部長陳寶生:8個「著力」,全面推進高校科技創新高質量發展
    開啟高校科技工作高質量發展新徵程12月9日-10日,教育部在京召開2020年科技委全會、2020年全國高校科技工作會,研究部署下一階段高校科技工作。一起來看——陳寶生:堅持在大局下謀劃和推進高校科技工作,重點工作實現了新突破陳寶生指出,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高校科技工作,教育部黨組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各項決策部署,堅持在大局下謀劃和推進高校科技工作,重點工作實現了新突破。
  • 教育部:開啟高校科技工作高質量發展新徵程
    陳寶生指出,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高校科技工作,教育部黨組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各項決策部署,堅持在大局下謀劃和推進高校科技工作,重點工作實現了新突破。高校科技綜合實力、基礎研究水平和原始創新能力、服務國家和區域需求能力、創新人才培養能力等邁上新臺階。
  • 同濟大學教授周文泳:論基礎科學自立自強的「損有餘補不足」丨教授...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基礎科學研究是「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源頭活水」,唯有基礎科學自立自強並引領世界科技前沿,才能真正夯實我國科技自立自強的堅實基礎。改革開放四十年以來,我國基礎科學領域完成了「量的累積」,實現了「點的突破」,形成了較為完備的基礎科學生態,但是,基礎科學自立自強依然任重道遠。基礎科學自立自強,不僅需要順應基礎科學自身發展的客觀規律,也需要對現行的基礎科學體系「損有餘而補不足」。
  • 產業聚焦丨堅持科技自立自強 破除「缺芯之痛」痼疾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對於如何加快建設科技強國,部分領域的業內人士給出了一些建議。
  • [創頭條政策月報] 「十四五」強調科技自立自強,消除老年人「數字...
    11月3日,《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發布。文件強調,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促進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發揮企業家在技術創新中的重要作用,發揮大企業引領支撐作用,推動產業鏈上中下遊、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