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言九鼎 [yī yán jiǔ dǐng]
基本釋義:九鼎:古代國家的寶器,相傳為夏禹所鑄。 一句話抵得上九鼎重。形容所說的話分量很重,作用很大。
出處:《史記·平原君列傳》:「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趙重於九鼎大呂。」
典故:
戰國時,秦國的軍隊團團包圍了趙國的都城邯鄲,形勢十分危急,趙國國君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國去求援。平原打算帶領20名門客前去完成這項使命,已挑了十九名,尚少一個定不下來。這時,毛遂自告奮勇提出要去,平原君半信半疑,勉強帶著他一起前往楚國。平原君到了楚國後,立即與楚王談及「援趙」之事,談了半天也毫無結果。這時,毛遂對楚王說:「我們今天來請你派援兵,你一言不發,可你別忘了,楚國雖然兵多地大,卻連連吃敗仗,連國都也丟掉了,依我看,楚國比趙國更需要聯合起來抗秦呀!」毛遂的一席話說得楚王口服心服,立即答應出兵援趙。平原君回到趙國後感慨地說:「毛先生一至楚,而使楚重於九鼎大呂。」(九鼎大呂:鍾名,與鼎同為古代國家的寶器。),成語「一言九鼎」由這個故事而來,形容一句話能起到重大作用。
相關成語:金口玉言 言出如山 一諾千金 人微言輕 一言難盡
2.水滴石穿 [shuǐ dī shí chuān]
基本釋義:水不停地滴,石頭也能被滴穿。 比喻只要有恆心,不斷努力,事情就一定能成功。
出處: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張乖崖為崇陽令;一吏自庫中出;巾下有一錢。乖崖杖之。吏曰:『一錢何足道?乃杖我也!』乖崖授筆判曰:『一日一錢;千日千錢;繩鋸木斷;水滴石穿。』」亦作「滴水穿石」。
典故:
宋朝時,張乖崖在崇陽當縣令。當時,常有軍卒侮辱將帥、小吏侵犯長官的事。張乘崖認為這是一種反常的事,下決心要整治這種現象。一天,他在衙門周圍巡行。突然,他看見一個小吏從府庫中慌慌張張地走出來。張乘崖喝住小吏,發現他頭巾下藏著一文錢。那個小吏支吾了半天,才承認是從府軍中偷來的。張乘崖把那個小吏帶回大堂,下令拷打。那小吏不服氣:「一文錢算得了什麼!你也只能打我,不能殺我!」張乘崖大怒,判道:「一日一錢,千日千錢,繩鋸木斷,水滴石穿。」為了懲罰這種行為,張乘崖當堂斬了這個小吏。
相關成語:磨杵成針 積習沉舟 持之以恆 虎頭蛇尾 半途而廢 一曝十寒
3.河同水密 [hé tóng shuǐ mì]
基本釋義:比喻彼此關係密切。
出處:《警世通言·況太守斷死孩兒》:「邵氏故意欲責秀姑,卻教秀姑引得貴以塞其口。彼此河同水密,各不相瞞。」
4.草木愚夫 [cǎo mù yú fū]
基本釋義:舊時農民的謙稱。 象山野之中草木那樣愚昧無知的人。也指人對農民的蔑稱。
出處: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70回:「料你不過草木愚夫,識得什麼天時人事。」
相關成語:凡夫俗子
5.貴陰賤璧 [guì yīn jiàn bì]
基本釋義:貴重光陰甚於玉璧。 比喻時間的寶貴。
出處:《淮南子·原道訓》:「故聖人不貴尺之璧,而重寸之陰,時難得而易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