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外少見頸靜脈穿刺反向封堵術在西安完成

2020-12-25 騰訊網

12月16日,西安交通大學一附院張玉順手術團隊歷時五小時再創奇蹟,成功實施了頸靜脈穿刺反向完成經導管卵圓孔未閉合併房間隔膨出瘤封堵術。來自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的查新報告顯示,該手術方法在國內外少見。

「醫生,我愛人才四十多歲,怎麼就腦梗了?肺栓塞了?你救救我們吧!」11月的一天,陝西渭南患者王先生的愛人,慕名來見西安交大一附院結構性心臟病科張玉順教授。王先生兩個月前突發左上肢肢體活動障礙,在當地醫院急診進行頭顱磁共振提示「腦梗死」,並進行了溶栓治療,不幸的是又引起腦出血,轉診到西安某醫院治療,出院一月又出現胸痛、咳血和氣短等症狀,檢查又發現肺動脈栓塞,繼而在西安另一家醫院進行了下腔靜脈濾器置入術,術後雙下肢靜脈又長滿血栓,輾轉多家醫院醫生均無解決方案。

原來,王先生是由於靜脈血栓通過「未閉卵圓孔」進入腦子裡造成了腦梗,後又發生肺栓塞,現在要溶栓或抗凝治療,醫生又害怕小血栓經過濾器再次引起腦梗死。束手無策的情況下,醫生向患者推薦了「中國封堵第一人」、 PFO (卵圓孔未閉)手術權威專家張玉順教授。

手術前一天術前討論,超聲醫生杜亞娟說,患者不但有卵圓孔未閉還合併有房間隔膨出瘤,下腔靜脈濾器已被血栓完全堵死,雙下肢嚴重水腫。也就是說,準備置入卵圓孔封堵器的常規路徑被堵死了,這大大增加了手術難度。如強行穿濾器按常規方法封堵卵圓孔,有可能使微小血栓脫落風險導致反常栓塞並再次引發腦梗死。國外曾有報導經肝靜脈穿刺入路的方法,但患者中度貧血、肝功能很差,家屬有顧慮。

張玉順教授分析後認為,常規封堵卵圓孔很簡單,但該患者因為入路問題變得非常複雜。既往碰到類似問題,通過上腔靜脈封堵過房間隔缺損,有一定的經驗,但反覆查閱文獻未發現封堵過卵圓孔,主要原因是從上腔靜脈封堵卵圓孔,就像「倒著走路或爬山」,比預想要困難得多。方案制定後要做好各種思想準備,特別是沒有「成品」的導管和導絲,需要自行制定。

12月16日,頸靜脈穿刺反向完成經導管卵圓孔未閉合併房間隔膨出瘤封堵術,在交大一附院進行。因為手術的複雜性,原來需要2人完成的手術,現在需要更多的人來配合,謝學剛醫師、王星燁醫師、何璐博士和張玉順教授組成了強大的手術團隊。手術果然如張玉順教授所料,用現成導管很難找到卵圓孔,張教授團隊反覆用普通電吹風成型導管,好不容易找到了卵圓孔,但因「倒著走路」導絲又難以到位,反覆嘗試,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應用左冠導管、MPA1導管、180度抗折輸送長鞘、兩圈半導絲等器械,完成卵圓孔未閉並房間隔膨出瘤封堵術。原本20分鐘的卵圓孔未閉封堵術,因為患者的病況特殊,張玉順教授手術團隊的醫生們扛著沉重的鉛衣整整耗時5小時,最終成功完成。

該手術在手術方式上突破創新,克服原下腔靜脈入路受阻困難,減少全麻風險,未使用經食道心動超聲監測,減輕患者痛苦,簡化手術術程。患者手術風險降低,得到最大獲益,還降低了手術花費。

來自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的報告顯示,西安交大一附院送審的該手術,「在國內外公開發表的文獻中,國內外未見與本項目創新點研究應用臨床手術方法完全相同的文獻報導。」

據了解,在張玉順教授的帶領下,西安交大一附院結構性心臟病科不斷創新屢創奇蹟,之前就曾完成世界首例「應用室間隔封堵傘封堵下腔型房間隔缺損術」。

張玉順教授被業界譽為中國的「封堵王」「先心封堵第一人」,今年9月被國家血管中心聘任為PFO規範化診療學院共同院長,在PFO規範化診療指導創新領域,為患者提供著最先進診療方案和手術。

來源:西安交大一附院

相關焦點

  • 世界首例頸靜脈穿刺反向封堵術在西安完成
    12月16日,西安交通大學一附院張玉順手術團隊歷時五小時再創奇蹟,成功實施了全球首例頸靜脈穿刺反向完成經導管卵圓孔未閉合併房間隔膨出瘤封堵術。「醫生,我愛人才四十多歲,怎麼就腦梗了?肺栓塞了?你救救我們吧」。
  • 世界首例頸內靜脈穿刺反向封堵術獲成功
    西安新聞網訊 在心房進行卵圓孔反向封堵手術就像倒著走路或開車玩「倒庫」一樣……近日,西安交通大學一附院結構性心臟病科張玉順手術團隊歷時五小時,成功實施了全球首例頸內靜脈穿刺反向完成經導管卵圓孔未閉合併房間隔膨出瘤封堵術獲得成功,創造了一項新的奇蹟!
  • 經頸靜脈肝內門體分流術,怎麼麻醉?
    首先說說這個「經頸靜脈肝內門體分流術」,是怎麼樣的一個手術:這個手術的英文縮寫為「TIPS」,是指經頸靜脈入路從肝靜脈穿刺肝內門靜脈,在肝靜脈與門靜脈之間建立「門-體分流道」,以達到降低門靜脈壓力、治療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和頑固性腹腔積液等一系列門靜脈高壓併發症的微創介入技術
  • 鄭州市九院趙明中團隊在ICE指導下行「房顫射頻消融+左心耳封堵」術
    病區張玉芝主任、張祖峰副主任、朱秋平主管醫師認真評估,並與心臟中心、心血管介入中心趙明中主任共同討論後決定予以房顫一站式治療,「一次介入術、解決兩困惑」。7月6日,成阿姨在心血管介入中心接受了心腔內超聲(Intra-cardiac echocardiography, ICE)指導下「房顫射頻消融+左心耳封堵」一站式介入手術治療。
  • 興山縣中醫醫院成功完成頸靜脈透析長期導管置入術
    良好的血管通路是腎病患者的"生命線",10月22日,記者獲悉,宜昌市興山縣中醫醫院於10月19日成功完成興山縣首例經頸靜脈長期透析管置入術,為血透患者建立長期透析通路,給興山縣腎病患者帶來了福音。
  • 首創:胸腔鏡房顫射頻消融同期純心超引導下左心耳封堵術
    胸腔鏡輔助房顫射頻消融(外科微創消融)是心外科進行持續性房顫治療的主要手段,術中於患者左右側胸壁「打洞」,在胸腔鏡輔助下完成左右肺靜脈電隔離及其他部位射頻消融,其透壁性強,成功率高。二、經皮左心耳封堵術,隨著左心耳封堵器械的進步以及術者經驗的積累,左心耳封堵術可作為預防房顫栓塞的重要方法,有望造福於廣大房顫患者。就目前的經心導管X線造影引導的左心耳封堵而言,食道超聲僅作為術中及術後評估左心耳位置,其動態性及直觀性特點不能完全應用於左心耳封堵。
  • 成功實施「梨型」心房間隔缺損封堵術,患者康復後連聲道謝!
    此手術方法採用經股靜脈穿刺,將封堵傘送入心房,固定在房間隔缺損處,阻斷心房水平左向右分流,恢復正常血液循環途徑。 該手術為微創手術,但需嚴格掌握手術適應證,且該患者心臟形態改變,意味著行手術時解剖位置有所改變,增加了手術的難度及術中的風險。對此,經醫生反覆向患者及家屬交待手術風險及併發症後,患者及家屬強烈要求繼續行微創手術治療。
  • 一附院完成世界首例應用室間隔缺損傘封堵下腔型房間隔缺損
    近日,西安交大一附院結構性心臟病科張玉順教授團隊利用先進的3D列印技術,在總結以往的使用」動脈導管未閉封堵器」封堵下腔型房缺介入治療的基礎上,對一「房間隔缺損(9mm 下腔型)」患者採用』室間隔封堵器」封堵取得成功,打破了長期以來下腔型房間隔缺損不能做介入治療的禁區,對下腔靜脈影響小,優於使用 「動脈導管未閉封堵器」封堵。
  • 哈醫大四院心外二病房開展食管超聲引導下房缺封堵術讓先心病患兒...
    東北網健康頻道消息(通訊員王海嬌 陳偉光)近日,哈醫大四院心臟大血管外科二病房順利地為「天使陽光基金」篩查的第一批五例先心病患兒進行了手術,其中三例經股靜脈房間隔缺損封堵,一例經胸室間隔缺損封堵,一例完全型心內膜墊畸形矯治,目前恢復順利,均已出院。
  • 腎穿刺活檢術 腎穿刺活檢術的護理
    腎臟器官對身體的作用不容忽視,如果腎臟出現問題首先我們需要檢查判斷病情,那麼腎穿刺活檢術就是腎臟檢查的一種手段,腎穿刺活檢術對身體的傷害還是很大的。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腎穿刺活檢術的護理有哪些?腎臟疾病種類繁多,一般我們不能直接的判斷病因就需要進一步的分析檢查,腎穿刺活檢術就顯得很重要,那麼腎穿刺活檢術的治療方法具體檢查步驟是什麼呢?
  • 小兒股靜脈穿刺的技巧!
    在整個病房床頭交接過程中,遠遠的都能聽到39床小兒劇烈的哭鬧聲,兩個小組的病房都交接完畢,本以為患兒哭得這樣厲害已經完成了抽血,沒想到小P還在摸股動脈搏動點遲遲沒有下針,家屬已經不耐煩了,要求更換護士抽血。但更換的護士由於小兒哭鬧、活動等,也沒有穿刺成功,家屬非常不滿。
  • 世界首例使用室缺封堵器封堵下腔型房間隔缺損手術
    這是 世界首例使用室缺封堵器封堵下腔型房間隔缺損手術 。此次手術的順利完成,也標誌著一附院再次熟練使用3D列印技術成功突破複雜先天性心臟病手術禁區,將3D列印技術和先心病介入整合治療推上新的臺階。
  • 請牢記這幾點,靜脈穿刺不難!
    大部分護士知道臨床上靜脈注射、輸液、輸血、採血的位置在淺靜脈,而淺靜脈的具體解剖位置在哪卻鮮有人知。所謂知己知彼,才會常打「勝仗」。淺靜脈位於皮下淺筋膜內,又叫皮下靜脈,位置表淺,透過皮膚在體表易於看見,究竟有多淺,以手背皮膚為例,平均厚度約1.2mm。
  • 血液透析後的自我護理|穿刺|靜脈|自我護理|-健康界
    患者若透析後血壓下降,應立即臥床休息,取頭低腳高位以增加回心血量;必要時靜脈補充液體,直到血壓穩定。另外應該尋找發生低血壓的原因,進行糾正。3. 患者需要控制液體攝入量,併合理進食。具體原則見上述內容。
  • 抗疫日記 | 81歲患者的股靜脈穿刺,四人合力才完成
    抗疫日記 | 81歲患者的股靜脈穿刺,四人合力才完成 2020-03-13 15: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郴州市兒童醫院40分鐘封堵一例先心複合畸形病例
    紅網郴州站8月16日訊(通訊員 胡國華)8月16日,湖南郴州市兒童醫院兒童心血管科醫生耗時40分鐘,通過穿刺股靜脈,成功封堵一例先心複合畸形(PDA聯合ASD)。患兒總共接受16mGy的放射量(約相當於三次胸片),預計8月18日可痊癒出院。
  • 經B超引導頸內靜脈置入PICC管在臨床中的應用
    經外周靜脈中心靜脈置管(PICC,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是經外周靜脈(貴要靜脈、肱靜脈、頭靜脈)穿刺置管,其頭端定位於上腔靜脈中下三分之一處。1997年首次引進中國,近十年在我國得到廣泛臨床應用。
  • 藉助經皮冠狀動脈腔內血管成形術導絲取出脫落房間隔缺損封堵器1例
    入院查體:血壓118/78 mmHg(1 mmHg=0.133 kPa),神清,精神尚可,口唇未見發紺;頸靜脈充盈,肝-頸靜脈反流徵陰性;雙肺呼吸音清,未聞及乾濕性囉音;心界無擴大,心率73次/分,律齊,胸骨左緣第2肋間可聞及2/6級吹風樣收縮期雜音;腹平軟,無壓痛,雙下肢不腫。心電圖示:竇性心律,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CRBBB)。
  • 剖析羊膜腔穿刺術
    >剖析羊膜腔穿刺術2010-03-30 09:39:19出處:太平洋親子論壇作者:佚名  有的孕媽咪會被醫生要求做羊水穿刺  Q:什麼是羊膜腔穿刺術?  A:羊膜腔穿刺術是醫生在超聲波探頭的引導下,用一根細長的穿刺針穿過腹壁、子宮肌層及羊膜進入羊膜腔,抽取20~30ml羊水,以檢查其中胎兒細胞的染色體、DNA、生化成分等,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種產前診斷技術。操作過程簡單、穿刺前不需麻醉、不需住院。  Q:羊膜腔穿刺有什麼風險?會損傷到胎兒嗎?會造成胎兒畸形嗎?
  • 這樣處理中心靜脈導管拔除後的穿刺點,才能有效預防併發症!
    中心靜脈置管是指從靜脈將中心靜脈導管插入至上下腔靜脈靠近右心房處, 主要用於外科大手術、急診搶救、腸外營養及腫瘤患者的化療等,常見置管部位有頸內靜脈、頸外靜脈、鎖骨下靜脈和股靜脈。中心靜脈導管在臨床中使用一般不超過1個月,為避免出現不良併發症,患者出院時應及時拔除。而拔除後穿刺點如何處理,大家有沒有關注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