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實施「梨型」心房間隔缺損封堵術,患者康復後連聲道謝!

2020-12-22 騰訊網

「謝謝醫生,是你們救了我的命,謝謝你們。」5月26日,一位46歲的女性患者因心慌、胸悶、雙下肢水腫1月餘,前來聯勤保障部隊第926醫院就診。就診時,患者所攜帶的外院檢查診斷顯示,患者為先天性心臟病(房間隔缺損),要求行房間隔缺損封堵術。隨後,心外呼吸科結合患者病情,於當天收住院 。期間,經術前再次檢查顯示:患者先天性心臟病(房間隔缺損),心影增大,呈梨型心,繼發右心增大,肺動脈高壓。

為了更好的治療患者,期間,經心外呼吸科、介入科及特診科聯合會診後決定,為患者實施房間隔缺損封堵術。此手術方法採用經股靜脈穿刺,將封堵傘送入心房,固定在房間隔缺損處,阻斷心房水平左向右分流,恢復正常血液循環途徑。

該手術為微創手術,但需嚴格掌握手術適應證,且該患者心臟形態改變,意味著行手術時解剖位置有所改變,增加了手術的難度及術中的風險。對此,經醫生反覆向患者及家屬交待手術風險及併發症後,患者及家屬強烈要求繼續行微創手術治療。

經過幾天調理和術前準備,6月1日,醫生於介入科DSA室局麻下為患者實施手術。手術過程中,醫生為患者實施常規股靜脈穿刺後導絲放入,反覆嘗試,卻未能找到正確位置。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怎麼辦?

通常情況下,類似這樣的常規封堵術,一般只需要20分鐘就能完成的手術。可是,如今20分鐘已經過去了,手術卻沒有進展,難度遠比術前討論的要複雜的多。

根據患者情況,經過手術醫生現場再次探討決定,先為患者行右心室造影術明確術中情況。通過造影顯像發現:患者心臟解剖位置明顯向右移位。較常規患者手術難度再次增加,每進行一步操作,都有可能誘發患者心律失常等危險。

為了手術能夠順利進行和患者生命安全,此時,心外呼吸科護士長也進入操作室,對患者進行全程床旁監護。一方面安慰患者,做好患者的心理護理。一方面嚴密監測患者的心率、血壓、呼吸及血氧飽和度等,以便發生病情變化,可以及時處理。

同時,邀請特診科醫生實施床旁彩超,再次確認位置的準確性,以便正確放置導絲。

在心外呼吸科、介入科、特診科三位主任醫師的齊心協力下,30分鐘後,醫生將導絲放置到了正確的位置,成功開啟了手術的第一步。隨後,通過常規步驟完成了封堵器的放置。經床旁彩超證實封堵器位置正確,封堵嚴密,破壞試驗無異常後,成功釋放封堵器。經術後檢查,封堵器位置固定,未見穿隔血流信號,手術成功。

6月6日,經過5天的治療,患者訴心慌、胸悶、雙下肢水腫症狀均消失,康復出院。

什麼是房間隔缺損?

房間隔缺損(atrial septal defect,ASD)是指在胚胎發育過程中房間隔的發育、吸收和融合出現異常,導致左、右心房之間殘留未閉的缺損。是成人最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病之一,主要症狀為勞力性呼吸困難,有些患者可因右室容量負荷過重而發生右心衰竭,早期修復缺損可降低併發症的發病率,缺損大、未及時治療者預後差。成年ASD常見的典型症狀是:乏力,心臟雜音,心力衰竭,運動能力較差,心悸或心律失常,雙下肢或腹部腫脹,虛弱且容易疲憊,特別是在運動時,出現呼吸短促或困難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

房間隔缺損封堵術系微創手術

房間隔缺損封堵術系微創手術,其優點為創傷小、恢復快、住院周期短、手術費用低。對於條件和大小合適的房間隔缺損,成功率可達到預期效果。

總 編:楊 黎 劉金山

主 編:李雪林

編 輯:程金峰 劉德貴 張朝華

作 者:董 娟

相關焦點

  • 心房間隔缺損30毫米,心內科成功微創封堵
    心房間隔缺損      「心房間隔缺損」為常見的心臟先天性畸形,約佔先天性心臟病的23%,女性多於男性,本病較多見於女性,女與男之比為2∶1到4∶1。由於胚胎期構成心房間隔的有關組織發育不全所形成。但有人認為孕婦在妊娠三個月時患風疹或病毒感染,或用了某些藥物(如反應停等)可導致胎兒發育不全,造成心房間隔缺損。
  • 房間隔缺損綜述
    高解析度對比CT可以在解剖結構上描繪房間隔缺損,但是該檢查產生的電離輻射增加癌症風險,因而限制了對比CT的使用,除非用於其它檢查技術效果不理想的特定患者。  心導管檢查  心導管檢查基本不用於診斷房間隔缺損,大多數患者行心導管檢查是為了封堵缺損。在
  • 新泰市人民醫院心內二科完成高齡病人房間隔缺損封堵術
    4月前病人於上級醫院就診,未診斷「房間隔缺損」。醫院醫學超聲科梁光菊主任經過仔細觀察、細緻篩查,心臟超聲診斷為「先天性心臟病,房間隔缺損,三尖瓣重度返流,中度肺動脈高壓」等。病人入院時,心慌、胸悶、納差、下肢水腫等心衰症狀明顯,且近4月來反覆發作,心內二科給予利尿、擴張血管、控制心室率、抑制心肌重構等綜合藥物治療後,病人心衰症狀迅速緩解,症狀得到有效控制。
  • 雲南在國內首次成功實施房間隔缺損修補並肺移植手術
    新華網昆明3月12日電(記者秦晴)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近期為一名年輕患者成功實施了房間隔缺損修補術並同種異體肺移植手術,這在國內尚屬首例。  20歲的患者婷婷是大二學生,因患艾森曼格氏綜合症,只要輕微活動,她就會心悸、胸悶,嚴重影響了學習和生活。去年11月在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接受治療。
  • 藉助經皮冠狀動脈腔內血管成形術導絲取出脫落房間隔缺損封堵器1例
    經胸超聲心動圖(TTE)示:先天性心臟病[繼發性房間隔缺損(ASD)(中央型),房水平左向右分流,房間隔中部可探及10 mm回聲中斷(圖1A)]。入院診斷:先天性心臟病,ASD(繼發孔中央型),紐約心臟病學會(NYHA)心功能分級Ⅱ級,CRBBB。
  • 房間隔缺損的介入治療
    近日,我們收治了一位巨大房間隔缺損患者:謝某,女,28歲,最近反覆出現咳嗽、咳痰等肺部感染症狀,且在輕度體力活動後明顯乏力,入院前出現發作性黑蒙暈厥一次。入院後,心臟彩超結果提示:1.先天性心臟病,房間隔缺損(繼發孔,中央型,約35mm);2.三尖瓣少量反流;3.肺動脈高壓(輕度);4.左心增大。心臟聽診可聞及明顯雜音。    房間隔缺損(ASD)是臨床上一種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畸形,是原始房間隔在胚胎發育過程中出現異常,致左、右心房之間遺留孔隙。可單獨發生,也可與其他類型的心血管畸形並存,女性多見,男女之比約1:2。
  • 一附院完成世界首例應用室間隔缺損傘封堵下腔型房間隔缺損
    近日,西安交大一附院結構性心臟病科張玉順教授團隊利用先進的3D列印技術,在總結以往的使用」動脈導管未閉封堵器」封堵下腔型房缺介入治療的基礎上,對一「房間隔缺損(9mm 下腔型)」患者採用』室間隔封堵器」封堵取得成功,打破了長期以來下腔型房間隔缺損不能做介入治療的禁區,對下腔靜脈影響小,優於使用 「動脈導管未閉封堵器」封堵。
  • 房間隔缺損修補術 - 專區 - 生物谷
    房間隔缺損修補術 轉自37度醫學網   [適應證]   1.房間隔缺損診斷明確,不管有無症狀,都應施行手術。   2.肺動脈高壓仍以左向右分流為主者,應爭取手術。
  • 世界首例使用室缺封堵器封堵下腔型房間隔缺損手術
    ,對一「房間隔缺損(9mm 下腔型)」患者採用』室間隔封堵器」封堵取得成功,打破了長期以來下腔型房間隔缺損不能做介入治療的禁區,對下腔靜脈影響小,優於使用 「動脈導管未閉封堵器」封堵。這是 世界首例使用室缺封堵器封堵下腔型房間隔缺損手術 。此次手術的順利完成,也標誌著一附院再次熟練使用3D列印技術成功突破複雜先天性心臟病手術禁區,將3D列印技術和先心病介入整合治療推上新的臺階。
  • 心內科李巖主任:什麼是房間隔缺損
    北京崇文門中醫醫院心內科李巖主任:什麼是房間隔缺損正常心房是左心房、右心房間存在房間隔,無血液流通,房間隔缺損指兩心房間的房間隔存在異常的孔狀缺損,會造成左右心房直接相通,這就是房間隔缺損。房間隔缺損是最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病之一。
  • 山一大附屬省立醫院完成省內首例微創房間隔缺損封堵術+房顫左心耳...
    近日,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院心外科完成微創房間隔缺損封堵術+房顫左心耳夾閉術,這在省內尚屬首次,標誌著醫院心外科在微創心臟手術領域繼續引領全省學界。患者張阿姨因勞累後胸悶、心慌10餘年,到醫院檢查後明確診斷為房間隔缺損合併心房顫動,需治療房間隔缺損,但同時合併的房顫問題卻令張阿姨苦惱不已。若不處理房顫,張阿姨需要長期口服抗凝藥,不僅治療花費高,還容易導致血栓或者出血等嚴重併發症;若選擇手術處理房顫,傳統的外科消融手術雖然效果好,但創傷大,內科消融手段風險高,左心耳封堵手術也常遺留殘餘漏。
  • 房間隔缺損
    繼發孔房間隔缺損的症狀多不一致,與缺損的大小和分流量的多少有關。缺損大的病人出現症狀早,缺損小的病人可長期沒有症狀一直潛伏到老年。多數病人在小兒時期無任何症狀,常常是在體檢時被發現,一般到青年期後,大多在21-40歲才出現症狀。主要症狀有活動後心悸、氣急,呼吸道感染的症狀如咳嗽等。小兒病例因肺充血,容易反覆發作嚴重的肺部感染,表現為多咳、氣急。
  • 市中心醫院成功實施先心房間隔缺損介入堵閉術
    前不久,市中心醫院介入科成功為一先天性心臟病心房間隔缺損(ASD)患者施行了介入堵閉術。 該患者為一12歲的女孩,她在學校體檢時發現心臟雜音,遂到市中心醫院檢查,醫生聽診時發現其胸骨左緣第二肋間收縮期雜音,第二心音亢進,三尖瓣區有舒張期隆樣雜音,患者心率130多次。
  • 先心病房間隔缺損如何治療
    它可以明確房間隔缺損的類型、位置、大小,並判斷能否接受內科介入封堵治療。但原發孔型房間隔缺損無法行內科介入治療,確定診斷後應儘早外科手術治療。手術應在體外循環下進行,以補片修補房間隔缺損。 繼發孔型房間隔缺損:1歲以內的患兒,如果沒有任何症狀,沒有頻繁感冒、肺炎,餵養容易,生長發育正常,可不急於手術,有自行閉合的可能,可以每3個月複查心臟彩超,觀察至1歲。
  • ...交大一附院成功完成國內首例巨大雙孔下腔型房間隔缺損封堵手術
    8月10日,西安交大一附院結構性心臟病科張玉順教授團隊就利用了先進的3D列印技術,對一「房間隔缺損(雙孔:大孔19mm 下腔型,小孔12mm >中央型)」患者採用雙傘封堵取得成功,打破了長期以來下腔型房間隔缺損不能做介入治療的禁區。
  • 房間隔缺損微創治療
    首先需要說明一下房間隔缺損產生的機理,房間隔發育過程中,若原發孔未封閉,則形成原發孔型房間隔缺損;若原發隔上部吸收過多,繼發孔過大或繼發隔未發育,則形成繼發孔型房間隔缺損;若卵圓孔過大或活瓣過小,則形成卵圓孔未閉或小房間隔缺損。
  • 世界首例頸靜脈穿刺反向封堵術在西安完成
    12月16日,西安交通大學一附院張玉順手術團隊歷時五小時再創奇蹟,成功實施了全球首例頸靜脈穿刺反向完成經導管卵圓孔未閉合併房間隔膨出瘤封堵術。「醫生,我愛人才四十多歲,怎麼就腦梗了?肺栓塞了?你救救我們吧」。
  • 世界首例頸內靜脈穿刺反向封堵術獲成功
    西安新聞網訊 在心房進行卵圓孔反向封堵手術就像倒著走路或開車玩「倒庫」一樣……近日,西安交通大學一附院結構性心臟病科張玉順手術團隊歷時五小時,成功實施了全球首例頸內靜脈穿刺反向完成經導管卵圓孔未閉合併房間隔膨出瘤封堵術獲得成功,創造了一項新的奇蹟!
  • 國內外少見頸靜脈穿刺反向封堵術在西安完成
    12月16日,西安交通大學一附院張玉順手術團隊歷時五小時再創奇蹟,成功實施了頸靜脈穿刺反向完成經導管卵圓孔未閉合併房間隔膨出瘤封堵術。 張玉順教授分析後認為,常規封堵卵圓孔很簡單,但該患者因為入路問題變得非常複雜。既往碰到類似問題,通過上腔靜脈封堵過房間隔缺損,有一定的經驗,但反覆查閱文獻未發現封堵過卵圓孔,主要原因是從上腔靜脈封堵卵圓孔,就像「倒著走路或爬山」,比預想要困難得多。方案制定後要做好各種思想準備,特別是沒有「成品」的導管和導絲,需要自行制定。
  • ...心臟直視手術|滕州市中心人民醫院|先天性心臟病|心臟|房間隔缺損
    4月24日上午,滕州市中心人民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首例先天性心臟病房間隔缺損「體外循環下直視手術」成功完成,標誌著心臟大血管外科醫療技術水平又邁上一個新臺階。此例手術的成功開展,為魯南地區先天性心臟病患者帶來了福音。據悉,27歲的患者鍾某,2年前診斷為先天性心臟病,房間隔缺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