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一大附屬省立醫院完成省內首例微創房間隔缺損封堵術+房顫左心耳...

2020-12-20 山東教育新聞網

近日,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院心外科完成微創房間隔缺損封堵術+房顫左心耳夾閉術,這在省內尚屬首次,標誌著醫院心外科在微創心臟手術領域繼續引領全省學界。

患者張阿姨因勞累後胸悶、心慌10餘年,到醫院檢查後明確診斷為房間隔缺損合併心房顫動,需治療房間隔缺損,但同時合併的房顫問題卻令張阿姨苦惱不已。若不處理房顫,張阿姨需要長期口服抗凝藥,不僅治療花費高,還容易導致血栓或者出血等嚴重併發症;若選擇手術處理房顫,傳統的外科消融手術雖然效果好,但創傷大,內科消融手段風險高,左心耳封堵手術也常遺留殘餘漏。

張阿姨帶著一次手術解決兩個難題的願望,曾輾轉省內多家醫院,但一直沒有找到滿意的解決辦法。附屬省立醫院心外科憑藉在微創心臟手術領域豐富的實踐經驗和良好的患者聲譽,幫助張阿姨實現了願望。

經過科室反覆詳細討論後,鄒承偉、袁貴道主任醫師團隊決定同期為張阿姨實施超聲引導下經皮房間隔缺損封堵術+胸腔鏡輔助左胸小切口左心耳夾閉術。

首先由袁貴道主任醫師順利完成經皮房間隔缺損封堵術;鄒承偉主任醫師在患者的左側胸壁上打了1個2cm和1個4cm的小孔,在胸腔鏡和食道超聲的引導下精確測量了左心耳根部的距離,繼而順利釋放左心耳夾閉系統。術中食道超聲顯示左心耳完全閉合,無心耳殘端。術後4天,張阿姨複查結果令人滿意,以最小的手術創傷解決房間隔缺損及房顫兩大難題,且遠期無需服用任何抗凝藥物。

手術團隊實施左心耳夾閉術

相關焦點

  • 新泰市人民醫院心內二科完成高齡病人房間隔缺損封堵術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王坤 通訊員 趙霞近日,新泰市人民醫院心內二科在張鴻雁副院長、張鈾主任領導下,再接再厲,為一位80歲老人完成房間隔缺損(atrial septal defect,ASD)封堵術。
  • 房間隔缺損微創治療
    首先需要說明一下房間隔缺損產生的機理,房間隔發育過程中,若原發孔未封閉,則形成原發孔型房間隔缺損;若原發隔上部吸收過多,繼發孔過大或繼發隔未發育,則形成繼發孔型房間隔缺損;若卵圓孔過大或活瓣過小,則形成卵圓孔未閉或小房間隔缺損。
  • 「小體檢發現大問題」房間隔缺損
    近日,一位老年女性到北京華信醫院(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健康管理中心參加健康體檢。劉婷醫生詳細詢問病史並為老人查體,聽診發現心臟有雜音,建議進一步進行心臟彩超檢查明確診斷。心臟彩超檢查結果確診為房間隔缺損。
  • 市立醫院完成青島市首例高難度左心耳雙傘封堵術
    近日,青島市市立醫院心臟中心李賓公教授團隊成功完成1例高難度房顫Kissing左心耳雙傘封堵術,這是青島地區首家獨立完成該項技術的醫院。該手術風險高、操作難度大,對術者操控技術要求極高,目前國內只有少數經驗豐富的術者能夠獨立完成。
  • 濱州市中心醫院心血管內科開展室間隔缺損介入封堵術
    日前,濱州市中心醫院心血管內科一病區為一名14歲的小患者順利實施了「先天性心臟病室間隔缺損介入封堵術」,手術採用微創方式,不開刀,只需穿刺外周血管,患者術後24小時下床活動自如,術後3天即可出院。該患者2個月大時曾因肺部感染到當地醫院就診,經檢查發現有先天性心臟病室間隔缺損,當地醫生告知患者父母要去省城做外科手術治療,手術費用及風險都很高,為此,其父母遲遲下不了決心,給孩子治療的事一拖再拖。患者平日活動量大時會出現胸悶、心悸的情況,在校無法完成體育課活動,並且活動耐量有逐年降低趨勢。
  • 申城成功實施首例左心耳封堵手術 降低房顫患者卒中風險-左心耳...
    而對於房顫患者來說,心臟一角的左心耳就是較易囤積血液的一個地方,當房顫發作時,左心耳中瘀滯的血液極易形成血栓或血塊,這些血塊進入大腦血管,從而增加了卒中的風險。   日前在2014中國介入心臟病學大會(CIT)上,與會專家就一創新的微創醫療解決方案展開了深入解析。
  • 鄭州市心血管病醫院趙育潔、孫俊華兩位專家獲房顫左心耳封堵全球...
    7月18日,由鄭州市心血管病醫院主辦的左心耳封堵高峰論壇順利舉辦。會上,鄭州市七院趙育潔主任和孫俊華主任被授予左心耳封堵全球帶教專家證書。本次論壇線上和線下同時進行,由鄭州市心血管病醫院心內七病區朱自強主任主持,上海市周浦醫院的寧忠平教授詳細講解了《左心耳封堵適應症及臨床研究進展》。鄭州市七院心內二病區趙育潔主任團隊做第一例房顫患者的左心耳封堵手術直播,同時與線上的寧忠平教授互動,就房顫治療的相關問題進行答疑解惑。
  • 心房間隔缺損30毫米,心內科成功微創封堵
    心房間隔缺損      「心房間隔缺損」為常見的心臟先天性畸形,約佔先天性心臟病的23%,女性多於男性,本病較多見於女性,女與男之比為2∶1到4∶1。由於胚胎期構成心房間隔的有關組織發育不全所形成。但有人認為孕婦在妊娠三個月時患風疹或病毒感染,或用了某些藥物(如反應停等)可導致胎兒發育不全,造成心房間隔缺損。
  • 成功實施「梨型」心房間隔缺損封堵術,患者康復後連聲道謝!
    5月26日,一位46歲的女性患者因心慌、胸悶、雙下肢水腫1月餘,前來聯勤保障部隊第926醫院就診。就診時,患者所攜帶的外院檢查診斷顯示,患者為先天性心臟病(房間隔缺損),要求行房間隔缺損封堵術。隨後,心外呼吸科結合患者病情,於當天收住院 。期間,經術前再次檢查顯示:患者先天性心臟病(房間隔缺損),心影增大,呈梨型心,繼發右心增大,肺動脈高壓。
  • 醫生:房間隔缺損早期症狀不明顯 病情加重需及時就醫
    圖為房缺封堵術後封堵傘裝置   中新網上海新聞4月28日電  來自江西上饒的陶菁(化名)今年45歲,一年多來陶菁時常感覺胸悶、氣短、心慌,去醫院檢查過幾次
  • ...城陽人民醫院成功開展一例先天性心臟病房間隔缺損介入封堵術
    大眾網城陽·海報新聞1月29日訊(記者 歐陽繼瀟 通訊員 李春燕)近日,城陽區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成功為一名先天性心臟病患者實施了房間隔缺損介入封堵術  53歲的李女士陣發性的胸痛已持續了2年多,因不影響生活質量而未到醫院系統診治,一周前李女士胸痛頻繁加重,乏力、頭暈到心血管內科就診,經詳細檢查初步診斷為先天性心臟病、房間隔缺損、心功能Ⅱ級、心臟瓣膜病,需手術治療,而介入封堵術是根治房間隔缺損的有效辦法。  經充分的術前討論和準備,心血管內科主任王均志團隊為李女士實施了先天性心臟病心導管檢查+房間隔缺損封堵術。
  • 房間隔缺損綜述
    肺動脈聽診區可聞及收縮期柔和噴射性雜音,三尖瓣聽診區可聞及舒張期隆隆樣雜音。出現心尖部全收縮期雜音時應排查原發孔缺損或二尖瓣脫垂。合併右心衰竭少見,但可以在肺動脈高壓成年患者中出現。  心電圖  房間隔缺損行心電圖檢查可見高大P波(提示右心房增大),不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和電軸右偏。
  • 一附院完成世界首例應用室間隔缺損傘封堵下腔型房間隔缺損
    近日,西安交大一附院結構性心臟病科張玉順教授團隊利用先進的3D列印技術,在總結以往的使用」動脈導管未閉封堵器」封堵下腔型房缺介入治療的基礎上,對一「房間隔缺損(9mm 下腔型)」患者採用』室間隔封堵器」封堵取得成功,打破了長期以來下腔型房間隔缺損不能做介入治療的禁區,對下腔靜脈影響小,優於使用 「動脈導管未閉封堵器」封堵。
  • 得了房間隔缺損,這2種手術方式,治療可馬虎不得
    兩家醫院都不敢做的手術,你們幫我做了。我不用等死了!」一個出院後,首次複診的病人,在診室還未坐下,就來這麼甜心一句。兩周前,也是在這專家門診,她訴說她的「故事」:40多歲,已生兩個小孩。有房間隔缺損、支氣管擴張、哮喘。三、四年前,因為房間隔缺損,氣促逐漸出現,分別兩次,在兩家廣東省內排名前列的醫院心外科住院,兩次均因為有嚴重支擴、哮喘,而不能進行外科手術。
  • ...心內科完成江西省首例3D列印輔助複雜多孔型房間隔缺損封堵術
    7月17日,廣東省人民醫院贛州醫院(贛州市立醫院)心內科朱恆青主任和謝東明主任就利用了先進的3D列印技術,對一「房間隔缺損(三孔:大孔7mm ,中孔6mm,小孔3mm )」患者採用單傘封堵取得成功。患者43歲,中年女性,於4年前體檢行心臟彩超提示房間隔缺損,房間隔中部可見三束過隔分流,較大者寬約7mm,診斷為先天性心臟病。而患者卻顧慮重重,承擔不了外科手術的風險及傷口的疼痛,且因患者是女性,術後會留下較大瘢痕影響美觀等諸多因素故一直沒有治療。直到今年慕名來到廣東省人民醫院贛州醫院(贛州市立醫院)心內科,希望行介入封堵術治療。
  • ...記東直門醫院通州院區完成首例動脈導管未閉(PDA)介入封堵術
    圖解|心血管科四區郭煒華主任及宋彥春主任正在進行動脈導管未閉(PDA)介入封堵術 近日,東直門醫院通州院區完成首例動脈導管未閉(PDA)介入封堵術
  • 首創:胸腔鏡房顫射頻消融同期純心超引導下左心耳封堵術
    今年70歲的陸阿姨已經被持續性房顫困擾了20餘年,20年來心慌、胸悶始終是困擾她的一大難題,全國各地三甲醫院求醫問藥未果。更不幸的是,1年前又因房顫導致了腦梗死,俗稱腦中風。慕名前來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心外科就診的陸阿姨萬萬沒想到,困擾其20餘年的持續性房顫今天得以治癒,而且其再發腦梗的機率大大降低。
  • 51歲女士查出先天性心臟病 市中醫院用微創介入封堵術治療
    6月10日,市中醫院就成功為一名51歲的女士開展了一臺先天性心臟病的介入封堵術,整個封堵過程耗時半小時,病人在清醒的狀態下完成手術,術中無任何不適。據了解,患者張女士,51歲,因胸悶不適來到市中醫院心血管病科就診。其心電圖提示為竇性心律,左心室高電壓。心臟彩超提示左室增大,動脈導管未閉,卵圓孔未閉。
  • 宜昌市中心醫院完成國內首例經皮球囊二尖瓣成形+射頻消融聯合一站...
    宜昌市中心醫院完成國內首例經皮球囊二尖瓣成形+射頻消融聯合一站式手術中新網湖北新聞12月15日電 (滕林)據宜昌市中心人民醫院消息,該院心血管內科介入團隊11月26日成功為一例二尖瓣狹窄伴房室結雙徑路、心房顫動的患者行經皮球囊二尖瓣成形+射頻消融聯合一站式手術治療,這也是國內首次報導瓣膜性疾病合併心律失常射頻消融手術
  • 鄭州市九院趙明中團隊在ICE指導下行「房顫射頻消融+左心耳封堵」術
    中原經濟網近日,73歲的成阿姨因反覆快速房顫發作、心慌胸悶頭暈伴出汗症狀明顯到鄭州市第九人民醫院心臟中心二病區就診,診斷「陣發性房顫」。在臨床中房顫患者在猶豫選擇房顫的治療方式期間即出現嚴重的心源性腦卒中(包括大面積腦梗、死亡事件)、體循環血栓栓塞等也並不少見。經皮左心耳封堵術是非瓣膜性房顫患者預防卒中的重要方法,已成為抗凝藥物治療的合理替代,被歐洲、美國和中國等多個指南/共識推薦用於房顫患者的腦卒中預防。目前,越來越多的房顫患者開始接受這項新的微創介入手術來預防房顫引起的腦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