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就像是電視上正在熱播的大劇,各種食材在盤中匯聚,像劇中的帥氣主角一般,給你視覺的盛宴。美食除了供人們欣賞之外,最大的作用就是讓你飢餓的靈魂得到真實的補充。
在大快朵頤之後,這時人們才會想到在美味食材身後,還有菜品靈魂的配角——香料的存在。但是很多人面對香料都是會吃不會用,在生活中這些我們常見的香料,你知道它們的用法麼?
1、花椒
花椒的名字,最早出現在《詩經》中,古代人們將花椒摻在塗料中,糊在牆壁上做裝飾,這種房子被稱為「椒房」。花椒樹果實纍纍,被認為是子孫滿堂的象徵,所以人們認為住在「椒房」中,能夠多子多福。
在菜品烹調時,位列「十三香」之首的花椒,用它特有的辛辣成分,不僅能夠溫陽驅寒,還能殺菌防病,增強免疫力。所以人在時常烹調時,常常會撒上一小把花椒讓菜品風味更佳。
2、桂皮
在秦代以前,桂皮就是與生薑齊名的肉類調味品,在民間,桂皮被認為能讓人開胃的功效,所以常常被用在肉類烹調中,是肉類菜品去腥解膩,芳香可口。同時桂皮還能作為中藥材,有驅寒暖胃、通脈止痛和止瀉的作用,但是發黴的桂皮含有毒性不可食用,而桂皮本身也不宜多食。
3、八角
八角作為中國著名的一味調料,因其有八個角而得名,在中國的廚房中燒菜,燉菜和滷菜中,被廣泛使用,而中醫也認為八角果具有健胃、鎮痛、祛寒溼,治療消化不良和神經衰弱等功用。因為八角具有香甜的味道,在製造化妝品、釀酒和食品加工中,都有八角的重要地位。
4、香葉
香葉又被稱為月桂葉,將月桂樹的樹葉採摘下來,曬乾後即成香葉。新鮮香葉吃起來味道相當苦,但是曬乾後的香葉苦味減少,植物的香氣卻便的更加濃鬱,在烹調時加入香葉,可以去味增香,讓菜餚出鍋後別具風味。但是乾燥後的香葉質地相當脆,如果沒有經過徹底的溼潤就在鍋中跟隨菜餚翻炒,很容易碎成很多小塊,讓人在吃飯時徒增煩惱。
5、肉蔻
肉蔻又被稱為豆蔻,古人常常詩文中常常用豆蔻來代指十三四歲的少女,例如唐代詩人杜牧的七言絕句《贈別》:
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裡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
而在詩文中粉墨登場的肉蔻,在廚房中被用作去味增香的調料,被廣泛用在滷菜,炒菜的過程中,因為肉蔻味道苦澀,所以在菜品中不能大量使用它,但是在鴨肉的烹調中可以適當的增加用量。
美食如同一場戲,香料在其中發揮的作用不言而喻。人生如戲,戲如人生,演好自己,你就是世界的主角哦。各位小夥伴還知道哪些我們日常生活中香料的用法,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