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解密老舍婚外情的小說《落葉無限愁》

2021-01-19 傑文檔案

     【傑文檔案】公眾號。透視歷史變革,關注歷史名流;品閱精美文摘,展示經典老照片;歷史真相揭秘,特色歷史檔案。欣賞全球藝術珍品。


【傑文提示】用一部小說的主人公把自己的全部感情生活寓意其中,是一份真摯的愛;也是一種無奈!趙清閣女士的小說《落葉無限愁》把與老舍先生的一段真實情感傾訴於斯——至真,至純。雖然兩人的感情戛然而止,但也令人唏噓和惋惜。


 落葉無限愁

 趙清閣/文

 

    勝利給人們帶來了希望,也帶來了絕望!

    把勝利比作天亮的人們,卻忘了緊跟著還有一個漫漫的黑夜!

    從來嚴肅而又沉鬱的邵環教授,勝利這天居然也輕鬆快活了一次!他像年青了許多,他像回到了大學生的時代,他把唇上的一撮不大修飾的小鬍子剃了,他寫了一封很美很熱情的信給燦,他告訴她:一切的一切都該開始新生了!尤其是他們的愛情。

    但是一個月以後,邵環得到的回答是與「新生」背道而馳的毀滅——她已經悄悄地走了。

    「應該新生的是你們,不是我們!」

    「所以你要追求真正的新生,必須先把所有舊的陳跡消除了。」

     「為了這,我決定悄悄地離開你,使你忘了我,才能愛別人,忘了我們的過去,才能復興你們的未來!」

    「我不希望你因為我的走而悲傷,更不希望我們會再見。」

    「就這麼詩一般,夢一般地結束了我們的愛情吧:天上人間,沒有個不散的筵席!」

    邵環哆嗦著一字一字地念完這封信:他宛如從萬丈的高空墜落到無底的深淵!他茫然地晃了晃腦袋搖了搖身子,他意識到他已經死了一半!沒有悲傷,沒有恨,只是惶惑與心悸!

    三天三夜,邵環不能恢復他以往的平靜,他不再像從前想得那麼多;那麼周到;那麼世故了;一個直覺的概念支配了他,使他失常;使他發狂;使他不暇顧及名譽地位;不暇顧及妻的吵鬧;和孩子們的哀!這概念便是至尊的愛,一種超過了上帝的力量,至尊的靈魂的愛!它仿佛一股清風,吹散了千頭萬緒的現實生活中的糾紛;又仿佛一溪流水,衝淡了常常苦惱著他的那些理性上的矛盾;更仿佛一枝火炬,燃燒起埋葬了許久的熱情,而導引著勇敢的他邁向詩一般境界;夢一般的宇宙!

    第四天的晚上,邵環向學校上了辭呈,回到家,把所有的薪金交給妻,不言語,納頭便睡。黎明之前,他輕輕地爬起來,只吻了吻酣寐中的兩個孩子,連看也不看一眼有著一副兇悍面孔的妻。躡手躡腳走出房門;走出關閉了八載的枷似的天井;走出數十級石坡坎坷的巷子;走出蜿蜒如帶的嘉陵江;走出重慶;走出霧!

    邵環的身心隨著飛機遨翔於高空,他第一次感到猶如行雲那麼輕快;那麼飄逸;活了四十餘年的生命,遽然得著一種升華的超脫,化為嫋嫋青煙!俯瞰地面的山,水,樹木,城鎮,人群,都渺小得可憐,而只有愛是偉大的!愛是神聖的!愛能變成鴕鳥!變成鳳凰;愛能把他馱向樂園,馱向天國!他不屑於再回顧一眼那留在後邊的景物,他的一雙眸子放光地直注射著前方一塊光朵似的彩霞,彩霞上幻現出一個美麗的靈魂!

    不記得翻過了多少峻岭;渡過了多少大川;終於,暮色蒼茫中飛機停落在高樓大廈的叢林裡,旅伴們歡呼看到了上海,邵環盲目地跟著旅伴們踏進這恢復了自由的土地上!

    除了身上穿的一件破舊的呢夾袍以外,只帶著一隻皮包,裡面有極少的零用錢,和些講義稿子,一本小小的「親友簿」。邵環在親友簿上面查出以前燦寫給他的永久通訊處,他按著地址僱了一部人力車駛向林森路,駛向復興路;駛向陝西路,但怎樣也找不到亨利路亨利花園三十三號。他怕是車夫故意捉弄他,便開消了車子,一個人徒步邊走邊問著。誰知越問越糊塗,他不懂別人的話,別人也不懂他的話。漸漸天黑了,他彳亍於煩囂的馬路上,他的心開始忐忑了!忽然他發現一位北方口音的警察,於是才打聽明白原來路名全改了,亨利花園就在杜美路的東首拐角處。這麼一來,他懷著興奮的精神,借了霓虹燈的光輝,重新又去尋訪了,真的,「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幾個轉彎,亨利花園便顯現到面前。

    邵環停在三十三號的門外佇立了一會兒,盡力先讓自己鎮定,然後鄭重地去按著電鈴。一次;二次;三次;四次……都沒有回音。他連忙抬頭眺望這幢孤立而高大的樓房,黑暗無光,一株株樹木,宛如一個個幽靈蹣跚在一座寺院前。這時一陣秋風,吹落了幾片葉子,打在他的臉上,他不禁悚然惶恐起來!「搬家了嗎?可是,燦告訴過他:這宅子是他自己的,絕不可能遷移。已經睡覺了嗎?但從來沒有十二點以前安憩的習慣。那麼,就是出去應酬了。」這樣想,他又平安了!他便利用這個時間去找了一家旅館,草草地吃了一頓晚餐,躺在床上呆呆地看著表。曾經有個可怕疑慮閃進腦海,他猜:燦會不會到別處去了呢?他沉思了一會兒,又很快否認了,他記得燦有一次向他發誓地說:「一旦勝利,第一件事必須要回到八年闊別的家。」因此,他判斷燦絕對在上海。

    一點鐘一點鐘地過去了,邵環一次兩次地再訪亨利花園,樓房照舊沒有燈。夜深了,秋風更緊,馬路上行人稀少,只落葉殺殺地飛揚著!他再也不能忍耐了,他不斷地按電鈴;不住地喊著燦的名字;他的聲音由清脆而澀啞;由平靜而顫慄;像深谷裡的獅吼;像幽林中的鷹叫;像孤鴻哀鳴;像杜鵑啼血……

    「燦!燦!燦!燦!」

    響徹雲霄;響徹夜空;響徹漫無邊際的原野!宛如沙漠裡西北風的哨子,迴蕩著;迴蕩著,從月出,到月落!

    這一夜亨利教堂的鐘聲仿佛沒停止過,在蕭瑟的秋風旋律裡悽切地斷續鏗鏘著!幾次把昏睡中的病人從夢鄉喚醒,幾次她抬起了身子;聳起了耳朵;疑問地凝視窗外;凝視明月;凝視床頭的聖母像!

    「聖母,是誰在叫我哩!是誰在叫我哩!」病人喃喃自語著。

    驚動了一旁看護的老人,憂懼地連忙把病人按到被子裡,一邊吻吻她的額,一邊安慰著:

    「好好地睡吧,孩子!沒有人叫你。」

    「不,我聽到有人在很遠,又像很近的地方叫著我的名字!不信你聽,爸爸!」

    老人果然也迷茫地聳起耳朵,向太空諦聽。

    「沒有呀,那是教堂的鐘聲,孩子,你聽錯了!」

    「你才聽錯了咧,爸爸!明明有人在叫『燦』,你再仔細聽聽看!」

    燦固執地堅信著,並要推開窗子去瞧個明白。老人以為她是燒糊塗了,惶恐地喊了大夫來給她安眠藥吃,強迫她又入了夢鄉。

    第二天的早上,燦一睜開惺松的眼睛,就看見床頭站著一個熟悉而又親切的人。她不禁怔了怔,然後揉揉她那雙烏黑的眸子,再定神地注視著。

    「燦!」又是昨夜的呼聲!

    燦恍然地笑了起來,兩手抓住了她已經認出的人,眶內閃著淚光!

    「燦,我找得你好苦呵!我的腿快跑斷了,我的喉嚨喉嚨也快喊啞了!」

    「我聽見了!我聽見了!」燦狂熱地吻著她緊握著的手。

    「你聽見了?你不是不在家嗎?」

    「是的。我就在這裡聽見的,這裡離我家不太遠。要不,就是聖母把你的聲音從風裡帶到我的耳邊!好幾次,我在夢中被你幻醒,我告訴我的父親,他不信!噢,爸爸,你現在該信了吧?就是他在叫我!」燦說著向老人勝利地微笑。

    「你對了,孩子,剛剛我回家的時候,邵先生還在叫你,據他說一夜都沒有住聲。」老人有些抱歉的樣子。

    「真的嗎?環?那你不是一夜沒睡覺麼?」

    「豈止『一夜』?從你走後,我已經許多夜不曾閉過眼了!」邵環坐在床沿上,臉上的喜悅掩沒了疲憊。興奮地繼續說:「總算我又找到你了,找到你了!」

    「什麼時候來上海的?」

    「昨天下午。」

    「你家裡知道嗎?」

    「沒告訴他們。」

    「為什麼?」

    「我已經顧不了許多!」

    「你勇敢了!」

    「愛的力量!」

    他們擁抱了!心貼著心,靈魂吻著靈魂!

    老人悄悄走出去,感動地嘆了口氣!

    「你病了?」

    「是的。離開你,是一個嚴重的痛苦;看見父親又是一個太大的快樂;兩種極端的感情刺激,我經不起!因此,到了上海就病倒了,父親為了治療方便,把我送到這所教堂的醫院裡來。環,現在我覺得已經好啦!明天我就可以起床了。」燦說著,振奮地用手撂開兩望披散的長髮。

    「上帝保佑你永遠地健康,永遠地像一枝雪山上的紅梅,孤高而芬芳!」環神往地沉吟著。

    「上帝也保佑你永遠地年青,永遠像伴侍紅梅的翠竹,堅強而儒雅!」燦的兩頰襲上了一層溫情的微笑。

有二十多個黃昏,那鋪滿了梧桐落葉的馬斯南路上,經常徜徉著一雙儷影,男的穿一身藏青色的西裝,女的穿一件絳紫色的旗袍。遇到有月亮的夜晚,儼然是一片雪光,普照成銀色的大地,一枝紅梅倚著一桿翠竹,天然地構成了一幅美麗的冬景圖。

    「你真的健康了!」

    「你也真的年青了!」

    他們彼此頌揚著,踏著落葉,蹣跚在暮秋的斜陽裡。忽然,燦想起什麼,止步在一排梧桐的盡頭。

    「不過,我總擔心,有一天我又會病起來,你又會老起來。」

    「為什麼呢?」邵環轉動著疑問的眼珠兒。」

    「因為那些足以傷害我健康的,和阻礙你年青的細菌都還存在,而且也許還正蔓延著。」燦的聲音有些憂鬱。

    「不要想那麼多,燦!橫豎我已經決心什麼都放棄了,臨走的時候,我把教授的聘書退還學校,並且附去辭呈。我把所有的薪金也都留給家了,還有這些年來的書物,以及故鄉的一點祖產的契約,全部在妻的手裡,我估計她和孩子的生活絕無問題,他們可以回到故鄉去安居。我對他們已經盡了我的責任。」邵環沉著而堅定地說。表示胸有成竹的樣子。

    「你認為這樣就解決了問題嗎?你以為這樣就算放棄了他們,他們也放棄了你嗎?不會的,環!他們可以什麼都不要,只要你!他們不會輕輕放棄妻、兒的權利!書物和祖產都不能夠滿足他們!除非形式上你永遠屬於他們,實際上你也永遠為他們盡責任。」

    「我沒有賣給他們。」邵環不服地辯駁著。

    「可是法律將你賣給他們了。」

    「法律的職有是幫助人們幸福,我不愛妻,法律不能強迫我忍受永劫不復的痛苦!」

    「法律容許離婚!」

    「她不肯,她拿贍養費要挾我,而我沒有錢。」

    「因此,眼前就要發生不幸!」

    「我不願考慮這些。讓我們想法子逃到遙遠遙遠的地方去,找一個清靜的住處,我著書;你作畫;與清風為友;與明月作伴;任天塌地陷;我們的愛情永生!」

    「假如有一天你的理性甦醒,你會會懊悔的。」

    「為什麼你還這樣不信任我?」

    「因為一個中年人的感情,本質是世故的,偶然的天真,不可能持久!即如你不愛你的妻,可你會愛你的孩子!」

    「不要說這些,我明白,燦!將懊悔的不是我,是你!因為你不甘於為我犧牲你的名譽;你的地位;以及你的青春!你需要一個很理想而美滿的婚姻,和我在一起,你覺得是一種恥辱,苟合。所以你矛盾。」

    「我不否認,我有『矛盾』,但這矛盾不是你想的那麼簡單,這矛盾包含了情感與理智,自私與道德的種種錯綜的關係!我可以克服這矛盾的心理,不過你未必可以克服那矛盾的現實。因為我們是活在現實裡的,現實會不斷地折磨我們!除非我們一塊兒去跳江,才能逃避現實,才能克服矛盾。

    「……」

    邵環不再言語了。他的心隨著斜陽沉下去!落葉打著他的腳,使他感到猶如一塊塊石頭障礙著他的行進,他踟躕在十字路口了,他該怎麼辦呢?

    一個細雨淅瀝的早晨,邵環接到朋友轉來妻的電報,通知他:明天就到上海。於是依然象離開重慶時的心情一樣,他毫不思索地立刻去找著燦。

    「答應我,明天跟我一道離開上海!」邵環武斷地說。

    「哪裡去?」

    「先到北平,然後再繼續展開我們海闊天空的旅行。」

    「……」

    燦沉默不置可否。她從邵環的臉色上, 看出她先前所料到的不幸已經來臨了!

    「一言為定,我去交涉飛機票,晚上來看你。」

    邵環不容猶豫地說罷就走了。燦也不暇考慮地悄悄決定了自己的路。

    又是秋風蕭瑟,又是夜闌人靜;又是孤孤鴻哀鳴無反應;又是杜鵑啼血空自悲嗟!

    孤立在黑暗裡的樓房,上了鎖,細雨象徵了愛神的眼淚!

    「燦!燦!燦!燦!」

    聖母黯然!教堂的鐘聲憂愁地回答著:

    「她已經走了!她向大自然的境界去尋覓春的消息,她把她的生命獻出了至高無上的藝術了!」

    「燦——」

    邵環倒在泥濘中,落葉寂寞地埋葬了他的靈魂!

                                                           三十六年於春申江上

 

《落葉無限愁》,選自《皇家飯店——現代女作家小說散文集》,趙清閣主編,湖南文藝出版社1989年10月版,第275-287頁。



相關焦點

  • 老舍投湖自盡與婚外情有關?昔日情人留下一封信,只有8個字
    03 他和趙清閣的這段婚外情就此畫上句點。從此,一個在上海,一個在北京,南北相望,卻再也沒能相見。1947年,趙清閣也因這段情感糾葛的折磨,寫下了極具自傳色彩的短篇小說《落葉無限愁》。 小說講述了已婚中年教授邵環愛上未婚才女燦的故事。燦在得知邵環已有妻室之後,留書離開。邵環卻不甘心,前去上海尋找燦。可是,燦對他說: 「因為我們是活在現實裡的,現實會不斷地折磨我們!除非我們一起去跳江,才能逃避現實,才能克服矛盾。」
  • 精選無限流、解密、闖關類小說:《強勢逆襲》女主三觀正實力強
    精選挑選三本無限流、解密、闖關類小說,已排雷,放心看。2.簡單聊一下劇情《人設不能崩》是一本擁有無限解密、恐怖懸疑和直播因素精彩的小說。在這本小說裡,女主顧奚櫟為了能夠離開地球找到親人,選擇了參加逃離地球的計劃。參加這個計劃的幸運的一波人類會得到一個天賦技能,無疑顧奚櫟是幸運的,但是她的天賦技能十分特殊。
  • 話劇《二馬》根據老舍同名小說改編 京味風趣混搭英式幽默
    《二馬》劇照 攝影:彭凱劍   作為廣州藝術節·戲劇2017的參演項目,根據老舍同名小說改編的話劇《二馬》將於8月18日、19日在廣州大劇院上演。身挑導演、編劇、演員三職的方旭被稱為「老舍專業戶」,由他帶領的全男班陣容,延續了老舍風趣的語言,於「京味兒」和「英倫範」的配搭之間,讓觀眾在爆笑之餘回味無窮。   2017年,老舍這部小說在舞臺上首度呈現,這也是方旭自《我這一輩子》《貓城記》《離婚》之後,與老舍作品第四次結緣。
  • 範偉獲金馬影帝新片改編自老舍小說 來蓉分享與新銳導演合作心得...
    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 攝影報導1942年,居住在重慶的老舍,寫了一部名為《不成問題的問題》,1943年發表在當時的《大公報》上。這部兩萬多字的小說,用三幕式的方式,講述了在抗戰時期在重慶一家農場裡發生的幽默荒誕的故事。70多年以後,這部小說首次被改編成同名電影,搬上大銀幕。
  • 《解密》被英媒評為「史上最傑出的20部間諜小說」
    近日,英國老牌報紙《每日電訊報》將麥家的小說《解密》列入最傑出的20部間諜小說。  《每日電訊報》對《解密》的評語是:這是一個關於孤僻天才成長為傑出破譯家的故事,延續了中國古典小說的敘事傳統,整個故事撲朔迷離、如夢似幻又枝節繁生,但最終讀者會迫不及待去破解書中的奧秘,就像小說主人公對待他的密碼一樣。
  • 老舍的兒童教育觀來源於哪裡?是時代的背景還是國內外從教經歷?
    對兒童的無限熱愛 從老舍自身角度去探究,可以窺見老舍對於孩子有著無法言語的熱愛,這種熱愛是從心底裡發出的。在生活中,老舍自己完全像個大孩子,用自己的行動給兒童們一些快樂。孩子們愛老舍,老舍也熱愛他們,如他自己所說「我愛孩子,他們是光明,他們是歷史的新頁,印著我們所不知道的事兒—我們只能向那裡望一望,可也夠痛快了,那裡是希望」。他也說「我愛小孩,我注意小孩子們的行動」。字裡行間表達出老舍對孩子們的殷切希望和無限熱愛。許多同時代的作家也紛紛稱讚老舍是一個真正熱愛兒童的人,冰心說老舍「他是一個熱愛生活、熱愛孩子的人」。
  • 英國大報評史上間諜小說20佳,《解密》為中國獨佔一席
    在這些煌煌之作中僅有兩部來自非英語國家,而令人驚喜的是其中有一部來自中國,即麥家的《解密》。《每日電訊報》對《解密》的評語是:這是一個關於孤僻天才成長為傑出破譯家的故事,延續了中國古典小說的敘事傳統,整個故事撲朔迷離、如夢似幻又枝節繁生,但最終讀者會迫不及待去破解書中的奧秘,就像小說主人公對待他的密碼一樣。
  • 老舍在英國:幫朋友翻譯《金瓶梅》
    奇怪的是,老舍本人,對這件事一直保持沉默。只是1946年在美國的一次講演中,提到了艾支頓的《金瓶梅》英譯本。在這次名為《現代小說》的演講中,他高度評價了《金瓶梅》,說它是「明代最傑出的白話小說。」「在我看來,《金瓶梅》是自有小說以來最偉大的作品之一」,「《金瓶梅》用山東方言寫成,是一部十分嚴肅的作品,是大手筆。」
  • 老舍《二馬》改編話劇 京城風味和英式幽默相映成趣
    原標題:京城風味和英式幽默相映成趣   ■本報記者 童薇菁   曾有人幽默地比喻這部作品,是一部1926年版的「當北平遇上倫敦」,甚至,是「傲慢與偏見」的京味串燒版。   這部作品,就是老舍早期作品小說 《二馬》。
  • 老舍的一本名著,結尾被翻譯擅改後暢銷美國,老舍說:文筆不錯
    正巧此時,老舍的名著《駱駝祥子》,被譯成《黃包車夫》在美出版,掀起了閱讀狂潮,榮獲1945年全美最暢銷的小說之一。順理成章的,1946年,美國正式邀請老舍赴美訪問,並以非常高的規格接待了他。《駱駝祥子》暢銷美國後,美國評論家說,「它是一部難得的、可以與西方文學經典相提並論的佳作。」儘管是誇讚,但透著一股傲慢。在當時西方人的挑剔與偏見下,《駱駝祥子》能在美國成為爆款,難度可想而知。它是怎樣暢銷美國的呢?
  • 解密《解密》的海外成功
    2014年的上半年,全球出版界都在為《每日電訊報》所稱的一本「你不可錯過的中國小說」而著迷。中國作家麥家的《解密》英文版在英、美等35個英語國家上市,一舉打破中國作家在海外銷售的記錄,在美國亞馬遜文學書周排行的最好成績為17名。麥家以手支額、目光直視讀者的照片頻頻出現在英語媒體的書評板塊,低調神秘的他也被稱為「中國的丹·布朗」。
  • 傅光明:老舍的語言與幽默
    老捨去英國,在倫敦東方學院教書,教書之餘有的是時間,老舍把大量的時間沉浸在閱讀英國小說,特別是狄更斯身上;老舍把大量的時間花在幫助艾支頓翻譯《金瓶梅》上;老舍把大量的時間花在閱讀古希臘悲劇、古羅馬戲劇、但丁、康拉德,我想也包括莎士比亞。
  • 第三屆老舍戲劇節:高曉松、濮存昕、斯琴高娃朗讀老舍
    撰稿丨新京報記者 何安安今年是老舍誕生120周年,各種各樣有關老舍的紀念活動也貫穿了全年。日前,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聯手鼓樓西劇場舉辦了一場老舍作品專場朗讀盛會「世間幸虧有過老舍」。老捨生前非常重視朗讀。晚年時,他有時會在家中朗誦英文小說。正如他在《文學創作中的語言問題》中所說的那樣:「我自己,一篇短文要寫三四天,寫好以後,屢屢修改,朗讀數次,有不順口的句或字就改,越改越淺顯,改到清楚順口為止。」《愛聽老舍:名家朗讀珍藏版》插圖。
  • 老舍民俗書寫對文學創作的影響
    這一時期創作的作品主要是以小說為主,鄧友梅的《那五》是一部展現京城旗人文化風韻的力作,三十年代的京派老作家汪曾祺創作出京味小說的精品《安樂居》,陳建功在自己的京味小說系列中摹寫著京城市民的眾生相,蘇叔陽自覺地從「洋化」向「北京味」靠攏,他們構成了京味小說的核心和主體。圍繞著這一核心寫作的還有劉心武、趙大年、張辛欣,林斤瀾等人,這一群體於北京地域文學所顯示出的創作實力是其它地域文學難以匹敵的。
  • 一部小說被毀了?
    隨著這幾年網絡小說改編成電視劇或者電影獲得了巨大的成功,現在網絡小說改編成電影和電視劇已經成為家常便飯,只要有超高的人氣,有強大的流量,就不愁賣不出去,穩穩的可以賺錢。所以現在的影視公司也樂此不疲的買版權拍電影。
  • 《四世同堂》完整版終於得見,原來你是這樣的老舍
    2017-11-01李國華新京報書評周刊新京報書評周刊《四世同堂》寫於20世紀40年代,是老舍長篇小說的代表作。最近,一部新的《四世同堂(完整版)》問世。何為「完整版」?這要從《四世同堂》第三部《饑荒》的多舛命運說起——《饑荒》的部分手稿在完成後未能及時發表,後又在文革中散軼,由此成為中國現當代文學史上的一大憾事。
  • 《抓落葉》:其實抓落葉的秘訣,不是快狠準,而是靜止
    文 |晴風圖 |網絡近日,看了一部很有意思的小說《抓落葉》,而這部小說看似是小說,是故事,卻給我上了一課,讓我悟到了人生的秘訣。這本書的作者是美國作家湯米·巴特勒,由趙思婷翻譯的書。而這本書是巴特勒精心著作的一本小說,這本小說主要講了一個年輕人與抑鬱症鬥爭的故事,更是一本尋找生命意義的故事。而在故事的結尾,他說出了一個扎心的真相:其實痛苦和悲傷是生命的一部分。
  • 最有影響力文化人物網絡評選— 老舍簡介
    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生於北京。父親是一名滿族的護軍,陣亡在八國聯軍攻打北京城的炮火中。母親也是旗人,靠替人家洗衣裳做活計維持一家人的生活,過著清苦日子。長篇小說《老張的哲學》是第一部作品,由1926年7月起在《小說月報》雜誌連載,立刻以其現實主義筆力、憂國憂民的主題思想、獨特的幽默風格和地道的北京口語震動文壇。以後兩年,又陸續發表了長篇小說《趙子曰》和《二馬》。這些組品成為最早出現的新文學長篇創作成果的一部分,尊定了老舍作為新文學開拓者之一的地位。  1930年老舍途徑新加坡回國,先後在齊魯大學和山東大學任教授。
  • 秋天的第一片落葉 東陽市中天國際幼兒園開啟探秋之旅
    近日,正當人們都沉迷於「秋天的第一杯奶茶」的時候,東陽市中天國際幼兒園蒙特梭利1班的孩子們卻被「秋天的第一片落葉」吸引,開始了探秋之旅。據悉,該園有1400㎡的綠化面積,園內種植了各種花草樹木,是縮小版的「大自然」,是園內師生都樂於前往的後花園。後花園是孩子們探秋的第一站,收集落葉是探秋的第一個活動。
  • 老舍的北京,道不出的愛(1)
    老舍題扇面詩。老舍與夫人胡絜青在家中。1946年在美國講學的曹禺與老舍(左)。老舍在書房寫作。創作北京的老朋友們,就是書中的模特老舍是一位著作等身的高產作家,一生中發表的小說、戲劇、詩歌、散文、雜文以及文藝理論作品,數不勝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