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張學良放棄的亞洲第一兵工廠,在當時是一種什麼樣的存在

2020-12-20 騰訊網

在中國近代歷史上,有一段時期是十分混亂的。當時的中國處於內憂外患之中,外有列強環伺,內有各地軍閥紛爭,在中國大地上搶佔地盤,劃分勢力範圍。在20世紀30年代初,最有實力的一支軍閥就是張作霖領導下的東北軍。東北軍鼎盛時期的實力甚至強過南京國民政府的嫡系部隊,軍隊涵蓋海、陸、空,人數30多萬。當時東北軍擁有一座兵工廠,能生產各類輕重武器裝備,規模數亞洲第一。

經過晚清洋務運動之後,各地軍事工業企業先後興起。為了應對沙俄對東北地區的侵略,旅順船塢局、奉天機器局、東三省軍械總局等近代軍事工業先後被建立起來,這些都為建立東北地區的軍事工業奠定了基礎。民國軍閥割據初期,張作霖在奉天建立了奉天軍械廠。不過,當時的奉天軍械廠規模比較小,生產的武器裝備也大都是手榴彈、子彈這些,而無法製造重型武器。1918年9月,徐世昌總統特任張作霖為東三省巡閱使,張作霖正式取得了東三省的控制權,為壯大實力,於是投資5億,耗費10年時間建成了當時中國最大的兵工廠,也是上世紀20年代亞洲最大的兵工廠,素有「東方克虜伯」之稱。

「東方克虜伯」剛開始藉助的當然是德國的技術,原來一戰之後,戰敗國德國按照《凡爾賽和約》的要求,必須要將軍事工業設備轉賣出去。張作霖得此消息,迅速派人趕赴德國購買了這批機器設備。1922年,張作霖將奉天軍械廠改為東三省兵工廠(又稱東北兵工廠),重新建設槍、炮彈、炮等三廠,所有機器購自日本,並聘請日本技師擔任設計指導。1925年楊宇霆升任督辦後又派徳藉技師赴德採購大量機器,增建槍廠及輕機槍廠,擴建之後的東北兵工廠有機器8千餘部,職工數萬人,為當時全國規模最大之兵工廠,也是亞洲規模最大的兵工廠。

東三省兵工廠擁有國內僅有的兵工專用精密檢測儀器設備,年產各式步槍6萬多支,輕重機槍1000多挺,野炮、山炮、重炮等各型大炮150門,炮彈20餘萬發,槍彈1~1.8億發,以及大量的炸藥、航空炸彈等軍用物資。東三省兵工廠不僅產能強,研發能力也非常強。依託國內外優秀的技術人才,東三省兵工廠研發仿製出各種類型的武器。從75毫米的野炮、山炮、平射炮、高射炮到240毫米的榴彈巨炮應有盡有,尤其是仿製的日本火炮,凡是日本有的火炮它都有對應傷制型號。 兵工廠建成後,廠區長達2.5公裡,寬約1.3公裡,職工數萬人。兵工廠設有無煙藥、制槍、制炮、炮彈等各種製造廠,還有熱電廠、煉鋼廠、機器廠等各類附屬廠礦企業。此外,還單獨組建了以研究生產迫擊炮為主的奉天迫擊炮廠。

東三省兵工廠在引進先進技術設備的同時, 加強技術革新,設備、工藝在生產過程中逐步得到改善,基本實現機械化、自動化生 產。1929年後,東三省兵工廠槍彈生產可達到日產子彈40萬發以上,其龐大的生產能力令日本人亦為之側目。

1930年的東北兵工廠可年產大炮150門,炮 彈20餘萬發,步槍6萬餘支,機關槍1000挺以上,一個月即可裝備一個整編師。下屬的迫擊炮廠,每月可製造迫擊炮80門,炮彈4萬發。其研發生產的「遼十三"步槍,綜合捷克、日本和德國等多國步槍特點,綜合性能比日本的三八大蓋和中正式步槍還要出色。槍管使用的錳矽合金鋼材全部自行生產,性能絲亳不比進口貨差。綜合可見當時的東北軍實力多麼的強悍,在國內完全傲視群雄。 東三省兵工廠仿製的火炮性能非常出色,日本的火炮它都有對應仿製型號。德國、奧地利、瑞典等兵工強國的火炮也都在它的仿製範圍,其生產範圍包括高射炮、反坦克炮、加農炮、山炮、榴彈炮等各種型號。其仿製的奧地利100輕榴彈炮性能絲亳不比原裝差,其仿製的240毫米火炮連日本都饞的流口水,這種重炮在亞洲非常少見,當時的關東軍僅僅兩門,東三省兵工廠竟然有一整條生產線。

當時的東三省兵工廠還能生產載重汽車和飛機零部件,並具備較強的飛機修配能力,除了坦克和飛機可以說都能造。

可這一切都在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成為日軍的戰利品,當時日本佔領瀋陽後就迅速接收了東三省兵工廠,讓日本人都瞠目結舌的是,倉庫裡擺滿了各類兵器,有10萬餘支步槍,手槍6萬餘支,成堆的炮彈和子彈有數百萬發,成堆的大炮連炮衣都沒有褪下,各式機關槍2500餘挺,迫擊炮廠損失各式迫擊炮2300餘門,東北航空處損失的300架飛機比國民政府全部飛機的總和都多,張作霖購買的數十輛M-18以及美國版的FT-17坦克幾乎全被日軍繳獲或摧毀。這些損失的裝備之後成為了日本侵略中國的戰爭利器。

相關焦點

  • 為讓當時剛剛上臺的東北最高首腦張學良易幟,蔣介石下了多少功夫
    1928年6月4日,張作霖在皇姑屯被日本關東軍炸死,27歲的張學良就任東三省保安總司令,成為東北最高統治者,應該說,自打張學良當家以後,就成為了蔣介石,閻錫山,馮玉祥,李宗仁和日本人拉攏對象,必須承認的是,在當時中國幾大軍閥裡是實力最大就是奉系的張學良。
  • 歷史過往:九一八事變,日軍查抄張學良家產,八萬根金條立刻被運回日本
    當時駐守的北大營是奉軍第七旅,旅長是張學良的心腹愛將—王以哲少將。北大營當時有8000多名官兵,裝備精良,訓練有素,整個東北有十幾萬東北軍還有十餘萬警察和地方民團,關內還有20萬東北軍精銳在張學良手裡,而日本關東軍在整個朝鮮半島和東北的部隊一共才兩三萬人。
  • 偽滿洲國當時憑什麼成為亞洲第一大經濟體?
    首先反對,偽滿洲國並不是亞洲第一大經濟體。其次日本對東北後來的經濟建設也沒有起到大家吹的神乎其神的那麼大的作用。偽滿洲國的經濟基礎則來源於張作霖時期做出的貢獻,日本人後開只不過是對東北繼續進行發展。當初東北大學為了吸引優秀教授,開出的工資比當時北大的還要多,這也吸引了許多知名的教授前來工作,而同時期的內地大學則時常拖欠工資。在東北淪陷之前,東北大學已是國內學生最多的大學,教授300人,學生3000人遠超當時北大的2000人。當時東北經濟繁榮佔了中國經濟的百分七十,佔了日本的一半。
  • 日軍佔領瀋陽後,大肆搜刮財產,在張學良官邸就搜出256萬兩黃金
    日軍佔領瀋陽後,大肆搜刮財產,在張學良官邸就搜出256萬兩黃金打仗說到底要拼三點,一是拼錢,二是拼人,三是拼裝備。在決定抵抗和逃跑之前,我們先看看當時的張學良到底有多少家底?能不能和日本硬扛一場?日本人佔領瀋陽後,曾大肆搜刮老張家的財產,僅在張學良官邸一處便搜出金條8萬根,每根重達2斤,共計256萬兩!而張家在東北的全部房產,父子倆積累數十年的古玩文物珍藏,存在銀行的大量現金、物品、抵押品等財產也全被日軍笑納,這些財產搶折合奉票(東三省發行的紙幣)高達1.54億元!
  • 晚年張學良向日本媒體坦言:當年不抵抗是因為自己判斷失誤
    他第一時間傳令,全連人迅速起床,趕緊領取槍枝彈藥到操場集合。不一會整個3營都被9連的動作驚起,大家紛紛跑到武器庫準備戰鬥。這個時候其他營部的士兵也紛紛跑到操場,不知道到底發生什麼?3營的人最先拿到武器,但是不知道進攻的日本兵力有多少,所以不敢貿然出動迎擊,北大營內一片混亂。
  • 張學良
    1920年後以炮兵科第一名畢業,初任東北軍第三混成旅第二團團長,負責保衛張作霖人身安全,以及奉天維持治安,他將郭松齡一同帶至奉軍。第一次直奉戰爭1922年第一次直奉大戰爆發,張學良與郭松齡指揮的東路軍奉軍第三混成旅,張學良任旅長,經過霸縣戰鬥和山海關阻擊戰,成為了第一次直奉大戰當中,奉軍惟一取勝的部隊。
  • 此人拿50萬撈本,張作霖用賭資建兵工廠,可惜便宜了日本人
    人們都說中國的抗戰是靠小米加步槍贏來的,那麼中國真就那麼差,沒有兵工廠可以造大量的好槍炮嗎?其實不是的,中國人曾建造了一座大型兵工廠,它是「東三省兵工廠」,主要有奉系軍閥首領張作霖投資5億,耗費10年時間建成,是當時中國最大的兵工廠,也是亞洲第一的兵工廠。
  • 張作霖與張學良到底是虎父犬子還是上梁不正下梁歪
    九一八事變之前張學良因為鴉片吸食過量,住在北平協和醫院治療,事變當天 ,張學良臨時出院陪同英國駐華大使夫婦在一個包廂裡看戲《宇宙鋒》。而此時的日本人在報紙上大肆宣傳學良糜爛荒唐的私生活,從而達到敗壞張學良名聲的目的。同時南京方面的蔣介石等人也樂於見得東北丟失之過讓張學良一人來頂。
  • 什麼讓你放棄了堅守,張學良年逾九十選擇離開臺灣
    半個多世紀的幽禁,張學良從新竹的上井到高雄的兵營,再從高雄的兵營換到臺北特務監視的寓所。因為西安事變,張學良被蔣介石幽禁了起來。張學良沒有怨言,只要能夠喚起全國的抗戰,趕走日本侵略者,報得國恨家仇,張學良願意承受這苦難。
  • 永不褪色的紅色兵工廠
    「1927年9月初,由山塘鄉黨支部和鄉蘇政府派廖秀考通過上杭蛟洋傅柏翠的介紹,到廣東請了劉益和等五位制槍師傅來,在山厚『務本堂』建立山塘紅色兵工廠,當時發動了全鄉群眾獻鐵、獻木炭,製造強制土炮及手榴彈等。經過一段時間的籌備,這個兵工廠很快投入生產。」新羅區江山鎮文化站站長廖文輝介紹道。
  • 張學良愛國家放棄東北獨立 背上「不抵抗」黑鍋
    然而東北是祖國神聖領土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東北的父老鄉親是具有光榮的愛國主義傳統的中華兒女,東北軍集團離開了祖國,又有什麼存在的意義!  救東北,靠全國——背上「不抵抗」的黑鍋  「九一八事變」發生時,正在北平養病的張學良,立即召開緊急會議,討論反抗日本侵略,解救東北危亡之策。他認為,日本出兵東北,只是其侵華野心的第一步,抗擊日本侵略東北,必須依靠全國主力,著眼全局,方能奏效。他認為當時的南京政府代表全國,要靠中央的全局部署,才能有效抗擊日本。
  • 張學良曾遭兩次刺殺,于鳳至片言勸說,竟讓刺客放棄復仇抱頭痛哭
    文/阿聞標題:張學良曾遭兩次刺殺,于鳳至片言勸說,竟讓刺客放棄復仇抱頭痛哭西安事變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其中蔣介石是被逼迫著籤下了停戰合約而蔣孝先的妻子得知了這一消息後,曾幾度想要殺死張學良為丈夫報仇,但最終卻因為于鳳至的一番話,她落下了眼淚,當時于鳳至到底說了些什麼呢?
  • 華北敵後最大的兵工廠黃崖洞兵工廠,主要生產哪些武器
    1939年,設在榆社韓莊的八路軍總部修械所,也就是軍工部一所因為日軍掃蕩受到威脅,因此決定將其轉移到較為隱蔽、地勢險要的黃崖洞,因此後來八路軍總部修械所也被叫做黃崖洞兵工廠。1939年9月,黃崖洞兵工廠正式開始建設,並逐步將總部修械所的車窗設備搬遷到這裡。在此期間,八路軍也積極通過各種途徑購買、搜集設備。
  • 張作霖死後被日本人「曝屍」6年,張學良為何不讓他入土為安?
    由於張作霖離世比較突然,當時張學良人還在北京,當時張家主持大局的是張作霖的五姨太,她是個聰明睿智的女人,有謀略,顧大局觀,她封鎖了張作霖死亡的消息,以免造成東北的混亂,而且更重要的是為了迷惑日本人,如果日本人知道張作霖死了,肯定會立刻對東北發動軍事行動。
  • 《CF》手遊兵工廠單排怎麼玩 兵工廠單排詳細玩法介紹
    一起來看看下面的CF手遊兵工廠單排攻略。   CF手遊兵工廠單排攻略 ... CF手遊中兵工廠是綠地地圖中的一個大型資源點,由工廠區、板房區和數目頗多的小型房屋組成,這裡臨海,單排玩家該注意些什麼呢?一起來看看下面的CF手遊兵工廠單排攻略。
  • 張學良赴上海調停慘案,外國記者一個問題,讓張學良氣到飈英文
    在清政府時期籤署了很多的不平等條約,並且將上海劃分成了各個租界,後來北洋政府成立後也一直都沒能將這些租界收回來,甚至列強還不斷要求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當時忙於混戰的軍閥們也都默許了租界的存在和擴大。
  • 少帥張學良:他是歷史的頑童 歷史卻因他改變
    三年前,導演張黎身陷一個宏大項目的泥沼:以100集的篇幅拍攝二戰時的亞洲戰區。「找了很多人,網絡寫手、軍迷、二戰發燒友都試過」,但到了2013年,劇本還沒寫出來,那意味著肯定趕不上兩年後的「七十周年」了。這時,資深文化官員、影視界的「金牌策劃」張和平建議他拍張學良。張和平和張學良的侄女張閭蘅很熟,而張閭蘅掌握著「少帥」題材的家屬授權。
  • 張學良談兩岸統一
    張學良對此有著切身的感受和更深刻的理解,他說:「一個國家,要有地位,有力量,不受人欺負,非統一不可。」當時中國人沒有尊嚴,在自己的家門口受外國人欺負,原因何在?中國人口不可謂不眾,中國軍隊不可謂不多,為什麼不能撐起國家的尊嚴?為什麼保護不了老百姓?問題出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