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書展·現場|復旦大學版南懷瑾著作30年總發行量破千萬

2020-08-18 澎湃新聞

澎湃訊

2020年的全國I卷高考作文題"對齊桓公、管仲和鮑叔哪個感觸最深?"一度衝上熱搜,面對齊桓公、管仲和鮑叔這三個歷史人物,部分考生和網友都表示:太難了!

不過,對於讀過南懷瑾《論語別裁》和《列子》譯傳的考生而言,卻分外得心應手,因為書中的內容與高考作文題直接相關。

將於今天閉幕的2020年上海書展上,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南懷瑾系列著作受到了讀者的熱捧,大家都爭相到復旦大學出版社展臺來一探究竟:命中高考作文的神作是什麼模樣?

復旦大學出版社黨委書記、董事長嚴峰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今年是復旦大學出版社成立40周年,引進出版南懷瑾系列圖書三十周年,1989年經過復旦大學哲學系王雷泉教授牽線,南懷瑾的書被引薦復旦大學出版社,1990年,復旦大學出版社首次在中國大陸引進南懷瑾代表作《論語別裁》《禪宗與道家 》《歷史的經驗》等三部著作。三十年來,復旦社共出版南懷瑾著作近五十種,匯集成南懷瑾著述全編、南懷瑾選集典藏版、南懷瑾著作出版三十周年紀念珍藏版、平裝單行本、精裝單行本等數種系列。

復旦大學出版社黨委書記、董事長嚴峰在2020上海書展復旦大學出版社南懷瑾著作出版三十周年活動上致辭。 復旦大學出版社供圖

南懷瑾著作已成為大眾國學的一個新經典,其中《論語別裁》一書即發行150萬冊以上,所有品種總發行量突破千萬冊。

嚴峰表示,出版界一直孜孜以求「常銷」「暢銷」和「好書」的三者統一,在復旦版南懷瑾系列作品上得到了難得一見的完美實現。復旦大學出版社南懷瑾著作順應時代潮流,開拓多種閱讀媒介,電子書、有聲書已在各大主流平臺上線,今後復旦大學南懷瑾系列圖書將繼續致力於新媒體出版營銷,努力配合讀者日益更新變化的閱讀需要,為弘揚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繼續努力,希望成就下一個30年的經典和傳奇。

南懷瑾著作除了命中 2020 年高考語文作文題外,也命中了不少地區的中考作文題,比如2014年無錫市中考思想品德考試的題目就與《南懷瑾講演錄》《孟子與離婁》《論語別裁》《原本大學微言》等幾本著作相關,2016年長沙市中考文科綜合(歷史) 考題,同樣出自《論語別裁》。

2019年,復旦大學版的《論語別裁》入選了教育部推薦的7年級必讀名作。

復旦大學原黨委書記、上海市科學界第六屆委員會主席秦紹德表示,南先生和復旦大學的合作成為海峽兩岸文化出版合作的範例,與三十年前相比,今天對於中國古代文化的研究更加深入,普及工作也已經不可同日而語。國學已經成為顯學,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文史哲學類著作影響深遠,近三十年出版的佳作有《中國思想史》《中國人口史》《裘錫圭學術文集》《中國行政區劃通史》《晚明史》等,獲得國家獎勵的有300餘種,有5000年歷史的中華民族正朝著民族復興的輝煌目標前進,伴隨著經濟發達、科技進步,一定是文化繁榮。

老古文化郭姮妟董事長介紹,老古文化從南懷瑾創辦到今天40周年,經過了許多的風雨,但是也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成果。南先生一輩子致力於推動傳統文化,他說過一句話,「教育和文化是兩隻腳走路,是分不開的。」所以,文化出版就成為他致力於推動教育文化的一個根基。他說,「我出的書只有六七十本,但是你們不要忘記我希望大家學會讀懂我們中國人說的方法。我的書從來沒有講到南學,但是我更想大家透過閱讀我的著作,學會看懂屬於我們中國人的經典。」他希望以後所有下一代的中國人,包括子子孫孫都能讀懂、看懂我們中國人自己的書。

南懷瑾先生創辦太湖大學堂倡導國學教育從娃娃抓起。 復旦大學出版社供圖

南懷瑾的著作在臺灣出版了近40年,在大陸由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了30年,影響了不計其數的讀者,說明海峽兩岸同根同源、同文同種,文化內涵一脈相承。南懷瑾深入挖掘了經典傳統文化的價值,老古文化以及復旦出版社將這種價值延續傳承,未來還將更進一步合作,這不僅加深了兩岸一家親的血脈親情,也推動了兩岸文化領域的交流合作再上新臺階。

上海書展期間,《承先啟後,繼往開來:中華傳統文化的復興與傳承》——復旦大學出版社南懷瑾著作出版三十周年暨老古文化事業公司成立四十周年慶典在上海展覽中心友誼會堂舉行。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新聞出版局局長徐炯,復旦大學原黨委書記、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六屆委員會主席秦紹德,復旦大學副校長陳志敏等嘉賓出席並致辭,復旦大學出版社總編輯王衛東主持會議。

責任編輯:陳詩懷

相關焦點

  • 上海書展·現場|復旦大學版南懷瑾著作30年總發行量破千萬
    不過,對於讀過南懷瑾《論語別裁》和《列子》譯傳的考生而言,卻分外得心應手,因為書中的內容與高考作文題直接相關。將於今天閉幕的2020年上海書展上,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南懷瑾系列著作受到了讀者的熱捧,大家都爭相到復旦大學出版社展臺來一探究竟:命中高考作文的神作是什麼模樣?
  • 2019年上海書展復旦社好書扎堆亮相!文末附活動信息總覽
    8月14日,2019年上海書展將再次拉開帷幕,為廣大讀者貢獻為期七天的閱讀與思想的狂歡盛宴。作為歷屆書展的焦點之一,今年復旦大學出版社將有哪些好書與活動值得我們期待呢?據悉,今年上海書展,復旦社將為讀者朋友們提供近1500個品種的圖書,其中新書品種近200種。
  • 老展臺,新精品 | 2019上海書展上的復旦社
    一年又一年,與既往的十五年一樣,復旦出版人早早便在日曆上標紅了這一天,2019年8月14日,沒錯,這正是上海書展開幕日。今年,復旦大學出版社將提供近1500種圖書(其中新書近200種),通過重點展示、名家講座、新書發布、新媒體推介等形式,多角度展示近年來的出版成果。復旦社將有哪些好書值得大家期待呢?
  • 徐炯:今年上海書展要「破圈」
    徐炯:今年上海書展要「破圈」文|金鑫8月12日至18日,2020上海書展暨「書香中國」上海周將如約而至,開啟這座城市的盛夏讀書時光。今年是第十七屆上海書展。日前,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上海市新聞出版局局長徐炯在接受《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今年上海書展要「破圈」,以更大力度推動書展轉型升級,「我們一直講,上海書展為讀者而變,回應讀者需求,回應市場變化,這是上海書展始終的一個追求」。
  • 南懷瑾嫡孫回應著作財產權案判決:不會佔為私有
    該公司法人郭姮妟認為,2001年南懷瑾將作品在大陸境內的使用權授予了她,並將所得版稅留作上海老古文化教育有限公司的籌設和運營之用,南小舜無權繼承。且2004年南懷瑾出示了《贈與書》,將所有作品的著作財產權贈予了其公司,故該公司有權許可出版社出版系爭作品並收取版權費。  「贈予沒有認定到底真假,按照我們的判斷是假的。」
  • 2020上海書展8月18日晚大幕將落,「雲」「破圈」「後浪」成熱詞
    此外,從組成「上海書展線上朋友圈」、推出「上海書展線上平臺」,到設立直播間、推動在線薦書、直播帶貨、社群推廣,上海書展正在不斷加大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力度,對年輕人的吸引力增強,尤為矚目。「雲」、「破圈」、「後浪」成關鍵詞。
  • 2008上海書展概況_數據報告_中國新聞出版廣電網
    此外,中國紡織出版社還首次在書展中推出了專業模特現場演示。  上海文藝出版總社參展籌備情況  上海書展自2004年創辦以來,已歷經5年,上海書展已經成為上海乃至華東地區備受關注的品牌性文化活動,作為上海重要的城市文化名片,其重要性已不言而喻,舉全社之力參加上海書展已納入總社年度的日常工作並作為一項重點工作。
  • 有夢想的上海書展 閱讀要破圈「雲」上更精彩
    轉型力度前所未有來上海書展前,記者抱有一個疑問:這些年實體書店的變化這麼大,書展怎麼改變?很多人買書不去實體書店了,為什麼還要辦一個書展?書展第一天,記者進入展館後,在志願者的提醒下掃碼登錄「上海書展·閱讀的力量」線上平臺,只見觀展導航、活動日曆、活動直播、雲首發等功能一應俱全,看起來完全就是實體書展的線上鏡像。上海書展主辦方公布的數字顯示,截至8月17日,書展線上活動觀看量破610萬次,「上海書展·閱讀的力量」線上平臺訪問量達到55.58萬次。
  • 南懷瑾著作權糾紛案今日二審落槌,家屬全部訴訟請求被駁回
    經過近4年的審理,今天上午,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對南品仁與復旦大學出版社有限公司(簡稱復旦出版社)、老古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老古公司)、上海老古文化教育有限公司(簡稱上海老古公司)侵害著作財產權糾紛一案作出二審宣判,駁回了家屬南品仁的全部訴訟請求。南懷瑾巨額著作權糾紛案二審宣判現場。
  • 南懷瑾巨額著作權糾紛案「逆轉」
    中青在線上海9月28日電(高遠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網王燁捷) 歷經4年,今天上午,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上海高院)對備受關注的南品仁與復旦大學出版社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復旦出版社)、老古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老古公司)、上海老古文化教育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老古公司)侵害著作財產權糾紛一案作出終審宣判:撤銷一審法院民事判決第一、二項,即「被告復旦大學出版社有限公司於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向原告南小舜賠償經濟損失人民幣
  • 2020上海書展暨「書香中國」上海周落幕 相關頁面總量破億
    央廣網上海8月18日消息(記者傅聞捷)2020上海書展暨「書香中國」上海周18日晚在上海展覽中心落下帷幕。記者從18日中午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據初步統計,截至8月17日,今年上海書展圈內圈外相關頁面總量破億(1.14億次),線上活動觀看量破610萬次達(611.37萬次)。
  • 2020上海書展發布「成績單」!
    「上海書展線上朋友圈」和各參展單位自行搭建或牽手合作的上百個大小平臺,展銷圖書的品種數倍於線下,舉辦的線上閱讀活動數量直追現場。上海書展「閱讀的力量」因此增強,觸及的讀者規模因此增大,影響力有效提升。據初步統計,截至8月17日,書展圈內圈外相關頁面總量破億(1.14億次),線上活動觀看量破610萬次(611.37萬次)。「上海書展·閱讀的力量」線上平臺訪問量達到55.58萬次,成為市民讀者了解書展信息的首選。上海書展的線上銷售和互動較為活躍。
  • 上海書展滬版重點書目100種在此→
    上海書展滬版重點書目100種在此→ 2020-08-14 20: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浙江首次以「主題省」參加香港書展,傳統文化類浙版書大受歡迎
    香港大學圖書館則在這一展區呈現了多位浙籍名家作品的罕見版本,如1964年香港匯通書店出版的魯迅著作《吶喊》、2004年復旦大學出版的徐志摩著作《再別康橋·雲遊》以及鬱達夫、周作人等多位浙籍作家著作的經典版本。而林風眠、黃賓虹、趙孟等這些書畫史上的大家,其作品的複製品也亮相香港書展,展示著浙江的湖山氣韻和人文底蘊。
  • 10萬種圖書五大看點讓你目不暇接--上海書展
    記者昨日從上海世紀、文藝兩大出版集團獲悉,為了迎接書展,上海出版界精心準備了1.5萬餘種優秀圖書,其中僅新書就將近1800種,加上新華傳媒集團展銷的各類出版物5萬種圖書,原版和港臺版圖書1.2萬種及由全國文藝出版社圖書發行聯合體帶來的新書等,總計10萬種圖書將讓上海讀者大飽眼福。
  • 2018年上海書展,十本值得關注的社科人文圖書
    編者按以前,在上海人口中,上海書展不叫「書展」,而叫「書市」。「上海書展的特點,那是聞名全國的,就是它真的賣書。」2018年上海書展開幕前,香港嶺南大學教授許子東如是說。今年,又有500多家出版社參加上海書展,把新書放到書展亮相,僅中國出版集團一家,就帶來了8000種新書。
  • 2020上海書展閉幕 雲端創新試圖「破圈」
    對圖書行業造成巨大的影響的新冠肺炎疫情沒有阻止上海書展的成功舉辦,為期一周的2020年上海書展8月18日閉幕。與以往的16屆相比,疫情防控下的上海書展大量採用線上手段,並提出「破圈」理念,試圖讓讀書影響更多人。
  • 直擊上海書展首日:書與愛書人的12個小時,定格一年一度的相遇
    「七天七堂課」在上海書展主會場開展第二年,積累了良好的口碑。讀者們一邊排隊,一邊交流對今年請來的莫礪鋒、周裕鍇、陳尚君等七位古典文學領域頂尖學者的仰慕和興趣。9時30分,講座準時開始。「相信大家不是衝著我來,而是衝著杜甫來,在座各位都是熱愛杜甫的讀者。」南京大學教授莫礪鋒笑著開場。作為共和國的同齡人,他將自己與詩聖杜甫六次結緣的故事向讀者娓娓道來。
  • 書展首發|「從陪伴到放手·復旦五浦匯」系列叢書再上新
    8月15日,黃玉峰校長擔綱主編的「從陪伴到放手:復旦五浦匯教育叢書」新書首發暨籤售活動在上海書展舉行。叢書主編黃玉峰校長、物理分冊編寫者馬明瑞老師、語文分冊編寫者杜虹老師共同主講並為讀者們籤售。本次發布的十種新書,均由復旦五浦匯實驗學校和復旦附中青浦分校的資深教師編寫,延續了「五浦匯叢書」切用細緻、高效精當、有序開放的三大編寫核心理念。同時充分考慮到自招、初高銜接等能力培養,並進行了極為細緻的指導與落實。此外,由於今年開始教育部統編版教材將在各年級各全科全面運用,叢書內容按照部編版教材撰寫,具有極強的針對性。
  • 《白宮歲月》亮相上海書展 「譯文的書」APP2.0版同步推出
    譯文社誕生於中國改革開放的起步之年,成立伊始引進出版了大批人文社科的經典著作,產生過重大的影響。近40年來,譯文社不遺餘力堅持為學界提供優秀的學術著作譯本。此次出版的《日本第一:對美國的啟示》以及之後的《日本新中產階級》、《樸正熙時代》等傅高義作品,以及籌劃中的「哈佛費正清中國文庫」,標誌著譯文社未來的重要出版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