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海:7年換了6家物業公司 雲水山莊700多業主被物業告上法庭

2020-12-23 台州在線

  日前,臨海法院審結了一批物業服務合同糾紛,共有700多戶小區業主被該小區原物業公司告上法庭,要求他們支付兩年前未繳納的物業費、水電費等。該系列案件是臨海法院物業服務合同糾紛一個典型例子,據了解,在臨海市,物業服務合同糾紛近年來增長勢頭很猛,案件數從2011年的10件攀升至2015年6月的657件。

  本次到法院起訴的是台州環雅物業服務有限公司,2011-2013年間承包了臨海市一高檔小區——雲水山莊的物業服務,但是於2013年由於虧損過多而撤出。直到2015年,尚有700多住戶拖欠其上百萬的物業費用,為此,他們公司決定通過法律手段來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將該小區的700多名住戶同時告上法院。

  民一庭法官,許建敏:「其實原因是多方面的,雲水山莊物業環雅物業是,這個小區第四個物業公司,前面,有三個物業公司管理,大概都是一年多一點或者一年不到就撤出了,說明這個是歷史遺留問題。

  在臨海市,提到雲水山莊這個小區可以說是大名鼎鼎。這個小區的出名之處在於它持續不斷的物業糾紛。自2008年雲水山莊交房至今,七年的時間內,已經更換了6家物業公司。其中1家物業公司只堅持了兩個月就撤走了,撤走的原因大多在於大部分物主不繳納水電費,以及屢禁不止的偷電行動。

  本次起訴的物業公司,也是由於同樣的原因,虧損過多,導致最終撤出小區。

  原告代理律師:「因為原來開發商,是承諾三年免物業費,第二個是空置房比較多,空置房多就引起業主會想,我沒有享受服務為什麼要交物業費,這就引起了雙方的案件。

  開庭當天,大部分業主沒有出庭應訴。對於不繳納物業費用的原因,前來法院應訴的一部分業主表示,對當時小區的物業服務並不滿意,故而不願意繳納。不過他們並沒有提出有利的證據。

  民一庭法官,許建敏:「一來案件標的數比較少,基本都是三四千,還有更少的只有兩三千,標的少他們對案件也不關心,還有一方面他們本身法律意識也缺乏,證據意識也不到位,基本到場來這裡開庭的都是口說為主,說物業這裡管理不到位那裡不到位,但是證據基本沒有。

  後來記者通過電話聯繫未到場的業主,大部分表示自己沒有住,所以沒有交物業費。

  雲水山莊業主,鍾女士:「你的意思是,你因為沒有住才沒有交物業費,是這個意思嗎,一個是我沒有住,還有就是他車棚的鑰匙也沒有給我。

  雲水山莊業主,陳女士:「因為房子都沒有進去住,也沒有說不交,因為人都不在,沒有在那裡付,我們一般有時間就一次性付的,因為人都不去,也沒有時間去。

  經過法官的努力,該系列案件大部分通過調解成功結案。

  物業服務合同糾紛是伴隨著我國城市住房制度的改革和房屋管理方式的轉變而產生的新型糾紛形態,產生時間較短;2003年國家才頒布《物業管理條例》。

  臨海市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長,洪青衛:「在我們物權法實施之前,物業服務合同糾紛這樣的一類案子,在我們法院是沒有,當初也沒有這麼多小區提供給業主住,在這一類當時的情況是處於無章可循,無法可依的情況。

  洪青衛說,在臨海近幾年來,這類案件是呈幾何級上升的。法院人員給出了一組數據:2012年收案同比增長420%,2013年同比增長288%,2014年同比增長35.6%,2015年6月較2014年同期同比增長379%;涉案的物業管理公司從2011年的3家增至2015年的15家。

  對於物業服務合同糾紛產生的原因,洪青衛指出了這幾個方面的原因,

  臨海市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長,洪青衛:「從目前審理的情況來看,有這麼幾個原因,一是業主維權比較困難,二是開發商選任前期物業的時候遺留了一些問題,還有就是物業公司服務能力水平不夠高,再一個就是小區違章建築引發的一些矛盾。

  其中最為普遍的是業主維權困難以拒繳物業費作為對抗。例如上述雲水山莊的案例中,部分業主因為對物業不滿而拒繳物業費,而因為物業費的拖欠又導致物業無法正常提供服務,最終形成惡性的循環。

  此外,還存在著還存在物業管理服務能力不到位、小區內的建章建築引發糾紛、房地產開發商遺留問題、物業服務作為一種商品消費觀尚未完全確立等原因。

  對於物業服務合同糾紛,臨海法院民一庭目前主要是運用調解手段化解糾紛為主。

  臨海市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長,洪青衛:「這個一個要引入競爭機制,提高物業公司的服務能力,第二個是政府要加強監督引導,第三還是要發揮業主委員會,業主自治能力的提高。

文章來源:600全民新聞

相關焦點

  • 臨海:雲水山莊再陷物業費收繳難窘境
    去年9月份,我們節目報導了臨海雲水山莊小區物業撤離後,小區陷入一片混亂,不僅停水停電,而且遍地都是垃圾。10月份新的物業入駐小區,以上問題得到了解決。不過昨天,新的物業又向我們反映,說他們入駐小區一年不到,就虧了上百萬,再這樣下去小區難免會再次陷入物業撤離的窘境。
  • 長期拖欠物業費 十堰一小區12名業主被物業公司告上法庭
    因長期拖欠物業費,北京路鳳凰香郡小區物業公司將包括張女士(化姓)在內的12名業主告上法庭。近期,茅箭區人民法院審理了該物業服務合同糾紛案。因物業公司方不接受調解,案件將擇日宣判。業主不交物業費被物業告上法庭張女士是北京路鳳凰香郡小區業主,10月中旬,她接到一份來自茅箭區人民法院的傳票。
  • 物業進駐不到一年虧了100萬元
    ▲熱線報料  日前,臨海雲水山莊的物業公司寧波市亞太酒店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台州分公司(下稱「亞太物業」)向本報維權記者反映,雲水山莊多處物業用電、用水被很多業主盜用,致使物業承擔高額的水電費,一直處在不斷虧損的狀態。  「我們亞太物業進駐雲水山莊還不到一年,已經虧損100萬元了,再這麼下去,我們實在承擔不起。」
  • 小區換物業,被踢出群的業主把業委會告上法庭
    不滿物業服務,業主要求換物業。業主大會計票時,將不參與表決的業主視為棄權,且將收到表決票不反饋意見的視為「少數服從多數」。稀裡糊塗換了物業,得知真相的8名業主一氣之下將業委會告上法庭。16日,武漢市洪山區法院已做出撤銷業主大會作出的選聘新物業的決定。
  • 因籌劃業委會雙方起衝突 廣州一物業稱業主為「碰瓷英雄」被告上法庭
    新快報訊 記者何生廷 通訊員雲法宣報導 50多歲的劉叔是廣州市白雲區某小區的業主,也是小區業委會籌備組候選人之一,卻因名譽權糾紛和小區物業鬧上法庭,到底是怎麼回事呢?10月28日,廣州市白雲區人民法院通報了一則案件,廣州一小區業主被物業管理公司稱為「碰瓷英雄」,遂提起訴訟要求賠禮道歉,並賠償2萬元。
  • 物業公司告業主追討7年前物業費
    中國江蘇網訊 在一起物業合同糾紛中,物業公司認為業主張某未支付2009年1月至2010年10月期間的一筆物業費,於是訴至法院。張某付清了自入住後至2008年12月份的物業服務費,此後又付清了2010年11月至2016年3月的物業服務費。物業公司認為,張某未支付2009年1月至2010年10月的物業費,追討無果後,於2017年11月將張某訴至崇川法院,請求支付拖欠的6875元物業費。法庭上,張某辯稱,物業公司主張的費用已交納,其訴請超過了訴訟時效。
  • 臨海雲水山莊有住戶借「裝修」擴建 將房屋外沿外擴
    臨海行政執法大隊限業主15日內自行整改,未整改的,將向政府部門申請強制拆除  擴建後,直接連到鄰居家陽臺  8月22日,記者趕到臨海雲水山莊時,該小區春水居6幢樓東面的第4層正在施工。記者看到,該幢樓共有4層半,頂層周圍繞著一圈腳手架,幾名施工人員正在忙碌著。
  • 不用暖氣要繳30%基本熱費 西安市民將物業告上法庭
    因對去年採暖季物業公司收取的30%基本熱費有異議,近日,西安市民肖先生一紙訴狀將自家小區物業告上法庭,要求對方返還這筆費用共計599.30元。11月12日,該案在西安市灞橋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將擇期宣判。  時隔一年,肖先生為何「舊事重提」?物業公司到底有無權力收取基本熱費?昨天,記者就此分別對話當事人及西安市熱力總公司。
  • 江西一業主拒繳物業費,被物業告了!法院這樣判
    來源 | 贛東新聞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住環境也在不斷符合綠色生態標準,在業主入住小區後,小區的物業管理費該不該交呢?近日,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人民法院判決一起案件,小區物業公司將業主告上法庭,要求業主補交物業管理費。
  • 6年了 物業公司不給業主開發票
    物業公司不給開票的理由是什麼呢?收錢不開發票會有哪些後果?主管部門又會進行什麼樣的處理呢? 反映:交了6年物業費,一直沒給開發票 陳先生住在登封市的磴槽弘園小區,小區的物業費是每月每平方米1.5元,陳先生的房子140多平方米,每年物業費是2500多元。
  • 不滿物業服務,長沙一業主拒繳物業費
    長沙某小區業主李女士不滿物業服務拒絕支付一年的物業費多番協商未果小區物業公司將李女士告上法庭記者從開福區人民法院獲悉李女士被判支付物業費4068元物業公司的其他要求遭駁回業主吐槽:>物業公司不作為,拒絕繳納一年物業費業主李女士稱,雙方籤訂的前期物業協議規定了原告對公共設施設備的維護義務。
  • 儋州在看丨海南一物業公司收支明細不公布,被業主告上法庭
    物業未公示收支帳目被業主告上法庭2017年4月20日,曲先生購買了海南省陵水海棠福灣一號小區的房產,成了該小區的業主合同第二條約定「每年一次向全體業主公告物業管理費用年度收支情況」第五條約定「方圓物業按照以下方式收取物業服務費和提取酬金:公寓按照建築面積每月每平方米3.6元計算(包括共用水費、電費),別墅按照建築面積每月每平方米5.6元計算(包括共用水費、電費)。
  • 今天,你收到物業告你的傳票了嗎?
    又以物業公司狀告業主為多本應聯手打造幸福家園,為啥一言不合鬧上法庭?小區物業管理出現問題,如何正確解決?案件增多大多是物業公司告業主「這幾年物業糾紛案件確實明顯增多。」合肥市蜀山法院民一庭審判員徐巧珍主要負責轄區物業類案件的審理。她告訴記者,之所以官司多了,原因是多方面的。
  • 物業不給清理垃圾,還告業主不交物業費?法庭上7個字搞定
    1、【物業不給清理垃圾,還告業主不交物業費?七個字搞定!】有些物業呢,不給清理垃圾,業主就不想交物業費了,但是沒想到被物業給告了,那怎麼辦呢?不用著急,您打開合同看一看,合同上面清清楚楚地寫著,各種服務是物業的義務,交物業費是業主的義務,那麼這兩個義務,物業不履行的時候,業主也可以不履行,法律上就叫做同時履行抗辯權!
  • 成都一小區停車收費「新舊有別」 新業主將物業告到法院並要求致歉...
    成都一家小區物業則反其道而行之,對老業主辦理停車卡,按最低50元包月收費,新業主則只能按照臨時停車最低每6小時收取2元的標準計費。業主們認為自己受到了「價格歧視」,將物業公司告到了成都雙流法院。6月13日下午,雙方經過一番爭論,在開庭前夕達成調解,物業公司答應為其辦理停車卡,而原告則同意撤訴。
  • 因不滿物業服務而拒繳物業費!長沙一業主被告了
    長沙某小區業主李女士不滿物業服務, 拒絕支付一年的物業費,多番協商未果,小區物業公司將李女士告上法庭。記者17日從長沙市開福區人民法院獲悉,李女士被判支付物業費4068元,物業公司的其他要求遭駁回。李女士以此為由,拒不繳納1年的物業費4068元。雙方多次協商未有成效。物業公司將李女士告上法庭,要求其繳納所欠的物業費和違約金1587元。
  • 廣州一物業稱業主為碰瓷英雄被告上法庭
    【廣州一物業稱業主為碰瓷英雄被告上法庭】10月28日,廣州市白雲區人民法院通報了一則案件,廣州一小區業主被物業管理公司稱為「碰瓷英雄」,遂提起訴訟要求賠禮道歉,並賠償2萬元。經審理,法院認定物業公司行為已侵害業主名譽權,判決物業公司在小區公告欄刊登賠禮道歉公告。(新快報記者 何生廷)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鬧上法庭!泰州這家小區深陷物業糾紛,剛剛終於判了
    這是全市首例物業糾紛案高新區法院有效化解了兩家物業公司之間的長期矛盾打破了共同管理的僵局維護了小區業主的合法權益至此,東潤首府老物業鑫盛徹底退場鑫焱物業全盤接手,業主一致好評於是,三十多名業主代表召開了會議,籤字確定,一致決定,規範物業服務和收費表標準,如果物業不同意協商,他們將辭退這家物業公司,選聘新物業。到這裡,業主還是給了老物業協商的機會,到2018年7月,業主又發了一次函給鑫盛物業,但是沒有得到任何回應。
  • 物業稱業主為「碰瓷英雄」!被告上法庭…
    50多歲的劉叔是廣州市白雲區某小區的業主,也是小區業委會籌備組候選人之一,卻因名譽權糾紛和小區物業鬧上法庭,到底是怎麼回事呢?近日,白雲區法院審理了該案。2018年12月21日,宏某物業在小區公告欄張貼《告示》,文章中稱劉叔為「碰瓷英雄」,帶著外來閒雜人員冒充物業保安,逐戶敲門哄騙業主籤名,經業主投訴物業保安前去處理時,差點發生肢體衝突。對此,劉叔於2018年12月29日委託公證機構對張貼的文章進行了證據保全。
  • 臨海一小區90多戶違章建房 城管部門被疑執法不嚴
    東方網5月9日消息:臨海某國家級康居示範小區內,違建陽光房多達90多戶,部分陽光房建在煤氣管道之上,小區居民提心弔膽,生怕發生洩漏爆炸。  記者調查發現,雲水山莊小區從2008年就開始存在大量違建陽光房。四年來,該小區的陽光房不但沒有拆除,反而越建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