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3 09: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9月27日,走進盧龍縣木井鎮邸柏各莊村,沿路都是挺拔的山楂樹,掛滿了紅彤彤的果實,在秋風中微微舞動,與藍天、白雲和遠處的青山相互映襯,張揚著別樣的美豔,昭示著鄉村振興的幸福美景。
村子裡,71歲的志願者郝會民正在一戶農家中幫忙安裝太陽能取暖爐。自從縣裡提倡農村使用節能環保的太陽能取暖,郝會民就一直和其他志願者入戶宣傳,村民安裝時,他也會挨家挨戶幫忙。
邸柏各莊村共有361戶、1000餘口人,像郝會民這樣的志願者全村一共有20多位。在村裡時常能看到他們這些「紅馬甲」「小紅帽」的身影,有的在關愛頤養之家的老人,有的在幫扶貧困戶,有的在幫助養殖戶拆豬欄……這樣的志願服務活動,贏得了村民們紛紛點讚:「村裡有了志願者,滿滿都是正能量!」志願者中有黨員、村民代表、普通群眾、退役軍人、創業青年,他們不怕累、不嫌髒,清理邊溝、除草、清石堆……哪裡有需要,他們就出現在哪裡。郝會民對記者說:「在農村,我們都保持著互幫互助的習慣,成立志願組織也脫離不開互幫互助的影子。村裡人叫我們志願者團隊,但我覺得更像鄰裡間的守望相助。」
邸柏各莊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邸亞林告訴記者,圍繞如何有效動員群眾廣泛參與志願活動,邸柏各莊村將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參與度納入農村社會治理積分制管理,製作了積分卡,發放給參加志願活動的村民。根據提供服務的時間、內容、質量等為志願者量化積分,所得積分累計額可免費兌換或折扣享受相應的日用品、花卉、志願者手工藝品、相應的服務等等。同時,村裡還研究制定了《志願服務管理辦法》,明確了星級志願者、志願服務回饋激勵待遇和志願者嘉許等激勵措施,並將五星級志願者納入身邊好人禮遇範疇,推動志願服務規範化、常態化建設。
就這樣,新時代文明在邸柏各莊村這個小小的山村裡遍地開花,志願服務、價值引領、文明新風成為助推器,村民們真真切切共享文明發展成果,湧現出一批十星級文明戶、好媳婦、好婆婆、文明家庭、美麗庭院等。
李桂紅是村裡眾所周知的「好媳婦」,她80多歲的婆婆患有腦血栓、心肌梗塞,李桂紅一直待在婆婆身邊,無微不至地照顧,從不言棄。丈夫在外面跑運輸,她總是天未亮就起床,做好飯菜送到婆婆手上,白天下地幹活,晚上還要收拾家務,就這樣起早貪黑,披星戴月,任勞任怨,毫無怨言。在李桂紅的精心照料下,婆婆不僅病情舒緩了,還能下地行走,活得有滋有味,精神矍爍,容光煥發。李桂紅告訴記者,她對「孝順」有著自己獨特的理解:花錢為父母公婆買好吃的、好喝的、好用的東西是「孝」,而不讓老人生氣、擔心則叫「順」。「人到老年不太講究吃穿什麼的,只要心氣好,比啥都重要。」李桂紅孝順婆婆的舉動,深受周邊群眾的好評,也深深感染了周邊村民。
邸亞林介紹說,邸柏各莊村始終著力培養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帶動和弘揚了社會新風。截至目前,先後開展了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學雷鋒志願服務日」集中示範、最美系列表彰大會、「迎新春 送溫暖 下基層」書法活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文藝演出、文化志願者送文藝下基層活動等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110餘場次。
在邸柏各莊村文化活動中心,一個大舞臺格外醒目,「天一擦黑村民就來活動,有唱歌的、跳舞的、鍛鍊的……過去,一些村民沒事兒就湊到一塊兒嘮閒嗑、賭博,夫妻之間、鄰裡之間沒少為這個生閒氣。現在變了,吃過晚飯後,大伙兒撂下飯碗就往村文化活動中心跑,跳廣場舞、下棋、打桌球、唱卡拉OK,那叫一個熱鬧。」
邸亞林說,村裡還辦起了農家書屋,有1500餘冊圖書供村民閱讀。「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開展以來,村裡的文化設施得到了有效管理,組織的村級文化活動也越來越多了,村民們每天都有活動,並經常到附近村裡進行交流、比賽,村民的文化生活變得越來越豐富。」邸亞林說,「下一步,我們還要把志願服務隊伍繼續做大,把各種文化活動做精做細,讓村民們在田間地頭、在歡聲笑語中學習新思想,感受新變化,建設新農村,過上新生活。」
來源:秦皇島新聞網
原標題:《盧龍縣木井鎮邸柏各莊村:文明鄉風浸潤美麗村莊》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