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細觀歷史數載朝代更迭,能為人所記住的不是是忠臣文豪,便是君主美人。可是大多數人都出生於平凡普通的家庭,空有一身理想報國,奈何家中空餘四壁難以飽腹,如此狀況談何為臣?在某一個特定的歷史時期裡,高中金榜成為了能改變自己命運的唯一途徑。巧的是,即便到了社會發展進步如此迅速的今天,我們早就摒棄了那些封建時代的落後思想。但你會發現,「學習」仍然是一件不會被時間所超越和拋棄的教育方法,學習本身是一件值得永遠推崇的事業,但學習絕不應該是壓垮情緒的「導火索」。
我們耳熟能詳的範進中舉的故事,就是在一個相對停滯的時代裡,眾多貧苦文弱書生的真實寫照。前人說:「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但在封建社會裡,好壞與否的出身在很大程度上能決定你命運的走向。範進出身貧寒,飽讀詩書卻數次落榜。面對街坊鄰居嶽父嶽母的冷嘲熱諷,他既不能直接還擊,也不能冷靜無視。內心的思想束縛著他,隱忍和堅持成為了他的自我保護方式。
01
十年寒窗苦讀,一朝金榜題名,對於那些寒門學子來說,高中皇榜便無異於是鯉魚躍龍門。而從另一種意義上來說,這也是壓在他們身上巨大的壓力稻草。在古時的發展社會思想中,生存的途徑並沒有那麼的豐富。層層森嚴的等級秩序使人與人之間生而具有天壤之別。王侯將相家的紈絝公子嬌俏公主,生來便養尊處優,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他們從生下的那一刻起就達到了許多人一輩子都難以企及的高度。但也正因如此大多數人反而更不懂得珍惜。這個世界上或許從來就沒有什麼絕對的公平,但如何去努力追求公平則是個人的選擇。
範進從小便生活在一個不太富裕的家庭,捉襟見肘的生活環境本就讓他感到痛苦自卑。街坊的指指點點,父母的殷切希望,都成為了他身上背著的壓力。他唯一的選擇就是苦讀聖賢書,指著將來一日得意高中,光耀門楣。古時多以男子為尊,給予男子的壓力也就更加的大。範進以所迎娶的是一個身份地位在自己之上的妻子,在本就崇尚門當戶對的社會環境中,他並沒有辦法以同等底氣去仰首挺胸的對待妻子和嶽父。
02
而就範進本身來說,生活窮困潦倒,年過五十卻仍然是一介童生,在街坊鄰居和自己的嶽父眼中,他並不是一個有天賦和才華的人。而範進文質彬彬,除了苦讀聖賢書之外,並無一技之長。集市賣雞的情節,更是體現了一個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人生活技能的缺乏。範進的嶽父對他更是動輒打罵,顯而易見,嶽父對於自己的女婿高不成低不就的生活態度十分不滿意。一方面,他寄希望於自己的女婿來日金榜題名高中皇榜,另一方面,又為他達不到目標而生氣失望。
山窮水盡之處,往往便是柳暗花明之處。正當範進對於自己的科舉事業絕望之時,生活就仿佛與他開了個玩笑。以至於當街坊鄰居來傳報他中榜之時,範進由最初的不可思議到極致癲狂狂喜,摔倒昏迷的情節一方面表現了範進中舉的喜之深,另一方面又展現了他內心的悲之切。忍氣吞聲寒窗苦讀數十載,終於一朝金榜題名。身邊的人對他的態度也開始有了極致的轉變,嶽父開始奉承討好再不見當初卑劣嫌棄的模樣,從前唯恐避之不及的街坊鄰居也紛紛入門到賀。就連從未正眼瞧過自己的衙門老爺們也紛紛來向自己道賀。
結語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一瞬之間翻天覆地的變化,使範進的內心也產生了巨大的波瀾。他久藏於心中的自卑逐漸萌芽成為了失望,他開始學的像那個時代裡真正成功的人一樣,官場上圓滑世故,對人曲意逢迎。不容置喙的是他最終走向了成功的道路,但他也真正的失去了自己。他心中的理想和學習逐漸遠離了最開始的初心,在那樣一個時代裡,他的情緒的一次爆發,改變了他的理想,也真正改變了他的一生。是悲是喜,亦是冷暖自知。
文|南書房|雜史篇
感謝觀看由「南書房」帶來的獨家原創文章,覺得不錯的朋友,不妨點個讚、轉發一下。如有不足之處,還望諸位多多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