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壁畫——宮牆簷壁上的神仙世界!

2020-12-23 戴仙昇

道教壁畫藝術

道教美術是道教文化中宣傳道教教義、渲染神秘氛圍、展示仙境及神靈形象的重要藝術手段。包括日常供奉和用於齋醮等祈禳祭祀活動的神仙畫像或雕塑的神像、故事畫、水陸畫以及宮觀的藻飾與法器上的花紋圖案、浮雕等。除此之外,主題及內容豐富的各種以道教文化為內容的壁畫也是道教美術的重要表現形式。

壁畫,是指圖畫在牆壁上的繪畫藝術,例如宮殿、寺觀、墓室、石窟等牆壁上。它們的題材十分豐富,其中反映宗教內容的壁畫佔很大比例。壁畫的表現技法多種多樣,包括白描、工筆重彩、水墨寫意及瀝粉貼金等。所用顏料多是礦物顏料,所以圖畫色澤鮮豔,經久不變。壁畫的作者除少數名畫家外,多數是不見經傳的民間畫工,且留下姓名者很少。

道教產生後便十分注意利用壁畫這一藝術形式。在道教早期經典《太平經》中關於「四時五神」時說:「其法為其畫像,人亦三重衣,王氣居外,相氣次之,微氣最居內,皆戴冠幀乘馬,馬亦隨其五行色具為。」並畫有圖畫。可見早期道教就已開始用形象來描繪自己所崇拜的神仙。

中國歷代道教壁畫發展

秦漢間神仙思想盛行,在藻飾宮殿、陵墓的美術作品以及帛畫中,常有關於神仙、祥異等內容。遼寧金縣營城子漢墓壁畫,其左上端雲氣繚繞,中有一人,身披羽毛;右上端有一龍,昂頭相向。畫中央有戴三山冠的佩劍人和白髮之老翁,作神仙與墓主言談狀。壁畫黑仙人佩劍、羽衣、鬚髮、雲氣等形象樸茂高古,線條古樸隨意,為道教壁畫的先聲。

唐人崇奉道教,故道教壁畫也十分興盛。當時的畫家均善畫壁畫,據記載,洛陽玄元皇帝廟有吳道子畫的《五聖千官圖》,另有太清宮、龍興觀、鹹宜觀壁畫。現存河北省曲陽縣北嶽廟安天王聖帝廟的《天宮圖》,據傳為吳道子畫。

宋代是道教壁畫發展的鼎盛時期。道教壁畫因宋王朝幾次大規模的興建宮觀而得到發展的機會。據記載,宋真宗景德年間(1004–1007年)為營造玉清昭應宮,徵天下畫家3000多人,以著名畫家武宗元、王拙為左右班之首領。現存美國紐約的武宗元傳世之作《朝元仙仗圖》,即為當時壁畫之粉本。現存的泰山岱廟天貺殿的巨幅壁畫《泰山神啟蹕迴鑾圖》,以皇家宮廷生活為模式,描繪泰山神東嶽大帝出巡和迴鑾的情景,場面浩大,人物眾多,生動逼真,山水人物相互襯託,藝術的世俗化傾向濃厚,雖經明、清畫工重加彩繪,工匠製作痕跡較重,但尚能體現宋代道畫的特色。

元代道教壁畫在中國美術史上佔有重要地位,藝術上它繼承了唐宋遺風,作者則多為民間畫工。現存元代道教壁畫較多,主要有山西省洪洞縣水神廟明應殿壁畫,山西高平縣聖姑廟壁畫,山西稷山縣青龍寺壁畫,河北省毗盧寺壁畫,山西芮城永樂宮壁畫。其中山西芮城永樂宮壁畫最為著名。

永樂宮,又稱純陽宮,原在山西芮城永樂鎮,後遷龍泉村今址。永樂宮除山門外,四重主殿均繪有精美的道教壁畫,總面積達1005.68平方米。龍虎殿,是永樂宮原宮門,門內後兩開間繪神荼、鬱壘、城隍、土地及守護之神吏、神將,威嚴生動。

三清殿,是永樂宮主殿,殿內壁的《朝元圖》是永樂宮壁畫的精華,總面積達403.34平方米。全畫以南牆兩側的青龍、白虎星君為先導,神龕後的三十二天帝為後衛,以畫在東、西、北三面牆及神龕左右扇面牆上的八位主神為中心,四周環侍著金童、玉女、天丁、力士、玄元、帝君、仙侯、星宿、左輔、右弼、神吏、神將、侍臣等290餘尊神仙,每像均高二米以上。畫中人物鬚髮飛揚,衣冠富麗,形態各異。畫師們以簡練明快的繪畫技法,將眾多的神仙所具有的不同地位、不同性格表現的維妙維肖,特別是巨大的線條流暢而多變,令觀者為之傾倒。

純陽殿畫有《純陽帝君仙遊顯化圖》,為連環畫形式組成,總面積213平方米。重陽殿為全真祖師《王重陽顯化圖》,也為連環畫形式。其中純陽殿的《盤道圖》,具有濃厚的文人畫氣韻,是我國繪畫史上的難得之作。

明清以後的道教壁畫雖然比較多,但是優秀之作不多,並且沒有宋元壁畫那樣輝煌的藝術成就。現存比較優秀的壁畫是山西省新絳縣的稷盎廟壁畫等。

以道教故事為內容的繪畫

中國歷史上文人以道教故事為內容的道教文人繪畫也不少,其中最著名的是顧愷之,曾繪有《列仙圖》、《洛神賦圖》等。《洛神賦》所描繪的神仙境界對後世有很大影響。唐代著名畫家閻立本曾畫有《元始像》、《行化太上像》等近20幅道畫;吳道子兼繪釋道畫,其道畫有《天尊像》、《列聖朝天圖》、《二十八宿像》等作品,他畫的鐘馗像名噪一時。宋代人物畫中約有一半為釋道畫。宋代畫家所作的道畫多描繪隱逸山林的仙真人物,追求「清靜無為」、「返樸歸真」的境界與情趣。明清以後文人道畫較少。

另外,中國歷史上也有許多著名的道士畫家,其中最為著名並有成就的如:陶弘景、張素卿、厲歸真、李德柔、張彥輔、黃公望、倪瓚、張雨、方從義、朱耷等等。他們的藝術成就在中國繪畫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其中青城山道士張素卿曾在青城山丈人觀繪五嶽四瀆真形及十二溪女壁畫,十分精彩傳神。《益州名畫錄》評價說:「王蜀先主修丈人觀,請畫五嶽四瀆、十二溪女及嶽瀆曹史,詭怪生於筆牆,觀者恐懼,實畫中之奇絕也。」

明清以後,流傳於民間,用於道教宗教活動的水陸畫開始發展起來,如中國道協編印的《道教神仙畫冊》中所收錄的作品。它們多屬於民間畫工所作,沒有署名,藝術水平也高下不等,其中不乏有優秀之作。水陸畫是研究民間美術和道教的重要資料。

文:#青城山道教#公眾號

圖:來源網絡,侵權刪

編輯:李娜

審核:謝至開、三道

相關焦點

  • 道教的十大女神仙
    道教是一種起源於中國的宗教。張道陵成立至今已有1800多年的歷史。道教是在道教黃老思想的基礎上,結合原始的神仙信仰和崇拜而發展起來的。道教素有「一陰一陽稱道」之稱,歷來尊重男女平等,這不僅體現在道教的思想學說上,而且在道教的神仙體系中也有許多女性神仙。在這期節目中,我想介紹十位道教神仙。
  • 壁上畫屏:從漢代壁畫裡的雲氣紋到清代的墨葡萄
    這兩座墓皆是帶長斜坡墓道的磚室墓,壁畫繪製在平面呈長方形帶券頂的主室中。兩墓壁畫內容頗多共性,如其前壁均繪守門題材,兩側壁繪人物活動,頂部繪天象圖。這些共性可能反映了西漢京畿地區某些具有普遍性的觀念,如墓頂的天象圖意味著這個安厝死者遺體的地下建築,同時也是死者「永生」於其中的世界。但是,如何將以墓磚構建的有限的物質性空間,與圖像所塑造的無限的觀念性空間結合在一起,兩座墓葬卻採取不同的處理方式。
  • 遊學·回顧 │ 冬日裡感受中國傳統壁畫之美
    壁畫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繪畫形式,我國至今仍保存著大量著名的佛教和道教壁畫遺蹟,這些遺蹟有部分已經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的保護名錄,作為中華民族古代文明的見證。雖然天氣寒冷,但是抵擋不住文博愛好者們的腳步。隆興寺是中國國內保存時代較早、規模較大而又保存完整的佛教寺院,因寺中有一座世界上最大的千手觀音,所以別名大佛寺。隆興寺自北宋起歷代都是皇家寺院,造就了珍貴文物眾多。其中最有代表的就是「六個全國之最」——形制最奇特的摩尼殿、最美五彩懸朔觀音像、最古老的轉輪藏、現存最早的楷書碑刻隋《龍藏寺碑》、最古老的千手千眼觀音、以及中國古代最精美的銅鑄毗盧佛。
  • 蜀道明珠覺苑寺 佛傳壁畫的世界孤本
    右前壁是釋迦牟尼佛前世五個故事:《上託兜率》《釋迦垂跡》《瞿曇貴姓》《買花獻佛》《布發掩泥》。緊接著是五個投胎轉世故事;習文學武的16個故事;當太子納妃及出家11個故事;修行成佛26個故事;普度眾生99個故事;回國行孝、涅槃26個故事;傳法東土、集結法藏26個故事。共計十四鋪,209幅,1694個人物形象,面積179餘平方米。
  • 新津觀音寺|看到這些明代的壁畫雕像,就知道自己會的形容詞太少
    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科學價值和藝術價值▼新津觀音寺 / 周江陵 攝觀音寺原名叫平蓋治,本屬道教為東漢末年吳都仙客崔孝通修真之處漢晉以後佛教入蜀,原始道教退居、石雕以及浮雕彩塑▼深浮雕牆 / 周江陵 攝壁畫精美現存於毗盧殿中的明代壁畫被視為「鎮寺之寶」這些壁畫繪製於明憲宗成化四年(1468年)
  • 中國道教神仙級別
    道教認為修道有先後之序,成仙有高下之分,所以道教神仙亦有品位層次之分。早期道教經典《太平經》就將神仙分為六等:一為神人,二為真人,三為仙人,四為道人,五為聖人,六為賢人。神話小說中提到的鴻鈞老祖,在道教典籍中沒有記載,道教也不承認有這麼一位大能。那麼道教神仙級別從高到低都有哪些人?最高級別是三清,道教的三位至高神,乃是造化之根,造化之本,萬物之主。
  • 道教常識:五嶽大帝是哪幾位神仙?
    道教是一個多神崇拜的宗教,道教認為世間萬物皆有靈,無論是天上的日月星辰,還是地上的山川河嶽,亦或是自然界的風雨雷電,都有對應的神靈。道教的神仙體系較為龐大和繁雜,道教將神分為自然神和人格神。在往期小編為大家介紹了很多道教的神明,本期就跟大家聊聊自然神之五嶽大帝。
  • 貴州織金縣,有著中國第一財神廟,供奉道教神仙趙公明
    財神是家喻戶曉的道教神仙,不管是做生意的人還是職場工作的,都會偶爾區拜一拜財神,祈禱自己能夠升官發財。民間很多家庭都有供奉財神爺的習俗,但是真正供奉財神的廟宇就非常的稀少。但從財神廟的建築上講,和傳統的道觀和佛寺不同,它的廟基呈品字形,有四重脊簷。底層屋面為廡殿頂,二、三、四層屋面均為逐層內收的歇山頂,從側面看,三個「人」字形檔山逐層壘迭,非常美觀,整個建築就象一頭坐頭的老虎,坐北朝南,虎虎有生氣。財神廟的整體建造風格和日本的天守閣異曲同工之妙。
  • 有趣的道教:這八位道教的神仙都是三隻眼
    很多朋友在給我留言時提到,他們發現有好多道教的神仙都是有三隻眼。除了大家熟知的二郎神以外,道教的神仙尤其是雷部體系的確有很多三目神仙,那麼本期就為大家介紹幾位有著三隻眼的道教神仙。華光大帝:馬王爺民間有句俗話:「不給你點顏色看看,你都不知道馬王爺有幾隻眼!」
  • 有關道教五文昌「神仙」供奉知識的普及
    畢竟經過無數世界頂尖心理科學研究證實、並從現代科學角度上看,這是尋求心理助力、感受和激發學習氣場、增加自信的一種特別有效的方式。所以希望那些懷著「恨人家孩子上進、笑人家孩子落後」心態的人,不要用迷信的大棒「一桿子打翻一船人」。從古至今,很多道教神仙也因為被奉為「考神」,奉祀供養的人很多。但是,道教哪些神仙是主管考試的呢?
  • 道教中的「太乙救苦天尊」指的是哪位神仙?
    道教是我國的傳統宗教,它蘊藏著中華文明的結晶,伴隨著中華民族發展至今。在道教文化中,有一個龐大的神仙體系,其中有造物主、開天闢地之神、掌管自然之神,以及一些由人得道成仙的神仙,當然還有普渡人間的神仙,他就是太乙救苦天尊。
  • 道教文學作品分享——神仙寶誥
    相信讀過的各位看官無不對神仙逍遙無為的境界心生嚮往。眾所周知,道教的經書中分為很多部分,其中一個部分叫做「寶誥」,這種文體是道教所獨有,平仄韻律十分嚴謹,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道教寶誥吧。寶誥簡介道教讚頌神仙的駢文,是道教的特定文體之一。
  • 揭秘道教:那些家裡「住著」的神仙
    道教是一個多神崇拜的宗教,有著十分龐大的神仙譜系。自然界的山川河流,天上的星鬥等都有對應的神仙,還有數不清的仙真、人神。今年青城山的羅天大醮就供奉了1200個神位,可見神仙是如此之多。道教認為我們的周圍也是有神仙在護佑的,俗話說:舉頭三尺有神明,這就告誡我們做事要積德行善,每個人的頭頂上就有神靈在看著你。其實在每個人的家裡也有一些神仙的存在,下面小編就來介紹幾位家裡「住著」的神仙。
  • 這些「高冷」的道教神仙,你可能從來沒聽說過
    前幾天,寫了道教神仙的由來,今天又為朋友們整理了一些道教神仙中的「另類」,這些比較「冷門」的道教神仙可能你不僅從來沒聽說過,更會匪夷所思,甚至還有那麼一丟丟的小懷疑:這真的是道教神仙嗎?奚仲造車可以說是中華文明發展的重要標誌之一,他對人類最大的貢獻就是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輛馬車,以功德成神,被道教和後人尊為車祖、車神。
  • 壁上丹青燦絲路
    經歷10個朝代,千年之久,敦煌莫高窟至今仍保存著735個洞窟,4.5萬多平方米壁畫,2000餘身彩塑和5座唐宋木構窟簷建築。這些建築、雕塑和壁畫,是如何營造的呢?在此次藝術展中,洞窟微縮模型和繪製過程模型直觀地向人們展示了洞窟開鑿和壁畫繪製的過程。劈巖鑿窟的良工和繪製塑畫的巧匠,成為莫高窟的創作者。
  • 中國道教著名道觀大盤點及他們介紹
    宮殿內部的牆壁上布滿永樂宮壁畫。現存的永樂宮主要建築為一門三殿,一門為龍虎殿,也就是無極門,三殿為三清殿、純陽殿、重陽殿。4.樓觀臺樓觀臺,中國道教最早的重要聖地,道教樓觀的發源地,因其說經臺猶如竹海松林中浮起的方舟,常稱樓觀臺。位於秦嶺北麓中部陝西省西安市周至縣境內,東距西安70公裡,西距周至縣城15公裡,是著名的聖跡遊覽地,號為道家七十二福地之首。
  • 道教四大名山,山中住著的,都是哪位神仙
    所謂「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如果我們去讚美一座山,那麼往往就會用到「人間仙境」這個詞,相反,當我們一提到神仙,往往也會想到他究竟是哪一座山裡的神仙;顯然,神仙與山是密不可分的。我們知道,中國土生土長的道教,有著一個完備的神仙體系,道教的神仙眾多,當然,神仙們所居住的山,也就多;那麼,你聽說過道教的四大名山嗎?道教四大名山,山中住著的,又都是哪位神仙?
  • 道教節日裡的「九皇會」紀念的是道教哪九位神仙?
    道教是一個多神崇拜的宗教,在道教的神仙體系裡有一個龐大的星宿諸神分支。道教將天上的日月星辰神格化為道教的神明,在星宿神部裡有我們熟悉的太陽星君,他是眾陽之宗,執掌太陽的運行,將萬物賴以生存的陽光普照於大地;也有居於月宮的太陰星君,她管轄五嶽、四瀆、五湖、四海,甚至還包括酆都冥界,校定世人生死罪福之目。同時還有北鬥諸神及南鬥諸神等等。
  • 雞鳴聽三省,軒轅皇帝升天,關老爺顯靈的道教名山,慶陽東老爺山
    二是中峰東南坡上分布的建築群,它們不規則地分布在許多小平臺上,由下而上依次有前門樓、碑坊、中門樓、三進門樓、關帝廟等建築;前門樓是興隆山第一道門,為純磚砌成的二層樓閣,上層為磚砌仿木歇山頂,下層為卷頂形門洞,其頂部為四簷出水短坡,以屋脊代迴廊欄杆。門洞內有暗道式樓梯,隱在門樓第一層的側牆內。
  • 道教神話中的神仙眾多,他們的等級、座次如何排定?
    道教是我國的本土宗教,自從道教產生之後,就將民間神話中數量眾多的各個神仙吸納了進來,並進行了簡單的分類。現存最早的道書《太平經》(成書於東漢末年,相傳是被孫策所殺的于吉所著)把神仙分為了六大類:一為神人,二為真人,三為仙人,四為道人,五為聖人,六為賢人,此皆助天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