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上次我們一起欣賞了高道和文人墨客所寫的道教題材的詞,以長短句的形式表現出自身對修道的體會,修煉的秘訣以及逍遙自在的心境。相信讀過的各位看官無不對神仙逍遙無為的境界心生嚮往。眾所周知,道教的經書中分為很多部分,其中一個部分叫做「寶誥」,這種文體是道教所獨有,平仄韻律十分嚴謹,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道教寶誥吧。
寶誥
簡介
道教讚頌神仙的駢文,是道教的特定文體之一。
寶誥:也叫誥章,在道教中,原指神仙傳達的「聖意」,如道教的經典著作《真誥》,後衍伸為讚頌神仙的駢文,是道門的特定文體之一。寶誥的平仄韻律十分嚴謹,多以歌詠形式讚美敘述道教神仙們修行以及功德顯化的典故,文字隱晦、精煉。記述了大量的教理教義、修持方法等。寶誥首句,皆以「志心皈命禮」為開頭,表示虔誠頂禮膜拜。寶誥最後多為誥封之神仙聖號。
「寶誥」的含義
寶誥:也叫誥章,在道教中,原指神仙傳達的「聖意」,如道教的經典著作《真誥》,後衍伸為讚頌神仙的駢文,是道門的特定文體之一。寶誥的平仄韻律十分嚴謹,多以歌詠形式讚美敘述道教神仙們修行以及功德顯化的典故,文字隱晦、精煉。記述了大量的教理教義、修持方法等。寶誥首句,皆以「志心皈命禮」為開頭,表示虔誠頂禮膜拜。寶誥最後多為誥封之神仙聖號。現多在道教道場齋醮中使用。《正統道藏》第5冊錄有《諸師真誥》一卷,被列為「洞真部讚頌類」。
誥:本義同告,《說文》:誥,告也。後延伸為自上而下的傳達、命令。《靈玉寶鑑》稱:「誥者,以出其令」。古代帝王給有貢獻的臣子也用誥封,稱為「誥命」。
道教的寶誥及其妙用
一、寶誥的起源與形成
道教的寶誥是一種特殊的文體,系由前、後兩個部分組成,前者為短篇的淺近駢文,後者則為神真的名號。閔智亭道長主編的《玄門日誦早晚功課經注》指出:
《諸真寶誥》為道門諸天尊和歷代仙真教誡告示之真言。古往今來,為道門所重,乃道士日誦修持之要典。該書認為寶誥是道教列聖仙真對信徒的教誡之文,道士日常修持時,都必須持誦寶誥。此外,在道教各式齋醮科儀之中,也應誦持用以稱頌神聖之功業與本行聖紀的寶誥,以表達神職人員或信徒志心皈命於神聖之用意。然而,寶誥的起源為何?它又是如何形成的?何時被運用於齋醮科儀之中?持誦寶誥能獲得什麼應驗與效益?這些問題,都值得吾人加以深入探討。吾人既欲了解「寶誥」,必先釐清「誥」的定義。「誥」這一種文體,起源於中國現存最早的文書典冊《尚書》,是《書經》「典、謨、訓、誥、誓、命」六種文體 之一,如《雒誥》、《康誥》等,皆屬其範疇。漢許慎《說文解字》認為「誥,告也」。清段玉裁也加以說明,認為誥是「以言告人,……為上告下之字」。由此可知,「誥」是上位者對下位者的告誡或勉勵之詞。
道教教團於東漢末年興起之後,繼承了「誥,告也」的觀點。如六朝成書的上清派典籍《真誥》,即是上界仙真降臨人世,向楊羲、二許等人所作告誡、勸勉之詞的總記錄。至此,道教仍只有仙真降授之「誥語」,而無駢文書寫的「寶誥」。
到了唐、宋二代,由於帝王崇道的原因,分別對道祖老子、祖天師、真武大帝、玉皇上帝等道教譜系中的神聖屢錫封號,而在封賜之時,必伴隨著以駢文書寫的「誥命」、「誥書」。因此,道教徒加以仿效,在仙真的聖號前面,加上一段或由仙真降諭,或由朝廷封賜,或由高道撰寫,或由文士歌詠而成的簡易駢文,成為《玉清誥》、《老君誥》、《彌羅誥》等「寶誥」的前身,並經元、明、清、民國的刊削增補,成為現今持誦的「寶誥」。
寶誥分享
玉清寶誥(玉清元始天尊)
至心皈命禮 。
玉界之上,梵炁炁彌羅,
上極無上,天中之天。
鬱羅蕭臺,玉山上京。
渺渺金闕,森羅淨泓。
玄元一炁,混沌之先。
寶珠之中,玄之又玄。
開明三景,化生諸天。
億萬天真,無鞅數眾。
旋鬥歷箕,回度五常。
巍巍大範,萬道之宗。
大羅玉清,虛無自然。
至真妙道,元始天尊。
三官大帝寶誥
志心皈命禮
唯三聖人 乃一太極
普受浩劫家之命 鼎膺無量品之褒
紫微清虛洞陰 總領功過 賜福赦罪解厄 普濟存亡
道冠諸天 恩覃三界
大悲大願 大聖大慈
三元三品 三官大帝
三官九府,應感天尊!
北五祖寶誥(全真道北五祖)
志心皈命禮。
大道開先,玄元闡化。
教垂今古,諡號東華。
接漢室之將軍,隱終南而仙契,
過化每超於劫運。示現長在於塵寰,
啟唐朝之英賢,悟神仙之秘訣,
飛劍貨藥。警化無方,
金廷丞相之高標,寶印力辭之勇訣。
霞裾上陟,南北統宗,
天復挺於人豪,道遍通於四海。
發金蓮之七朵,演仙派於十方,
長生理被於古今。玄妙天垂於率土,
恢弘至道,廣度愚迷,慈悲濟苦,全真祖師。
東華紫府,輔元立極大道帝君,
正陽開悟傳道垂教帝君。
純陽演正警化孚佑帝君,
海蟾明悟弘道純佑帝君。
重陽全真開化極輔帝君, 五祖闡道天尊。
南五祖寶誥(全真道南五祖)
志心皈命禮 。
明真正道,行化南天,
九皇降跡於天台,一脈浚通於劉祖。
採瓊花之仙異,著悟道之丹書。
道付杏林,不日還元之編集。法通雞足,丹髄復命之書成。
真人挺出惠州,信地悟超神俊。
刀圭入口,神化無方。施雷雨於掌中,更生民於世外。
德彰南海,獲瓊玉之英標,道遍遐荒。飫法言之靈妙,
龍虎羅浮之跡,武夷玉隆之書,過化多方。真文備著,
為群仙之首冠。集前代之範模,
誓願宏深,慈悲仁聖祖師。
悟真紫陽真人,
杏林翠玄真人。
道光紫賢真人,
泥丸翠虛真人。
瓊琯紫清真人,五祖藏道天尊。
薩天師寶誥(薩守堅天師,四大天師之一)
志心皈命禮 。
派流西地 跡顯龍興
施財合藥濟群生 積行累功修至道
授鐵師之教旨 掌玉府之雷書
身披百衲伏魔衣 手執五明降鬼扇
代天宣化 咒棗書符
運風雷於咫尺之間 剪妖魔於鬥罡之下
道參太極 位列先天
松筠野鶴任縱橫 遐邇孤雲長自在
方方闡教 為萬法之宗師 處處開壇 作後人之模範
都天宗主 一元無上薩翁真君
玄天上帝寶誥(真武大帝)
志心皈命禮
混元六天 傳法教主
修真悟道 濟度群迷
普惠眾生 消除災障
八十二化 三教祖師
大慈大悲 救苦救難
三元都總管 九天遊奕使
佐天罡北極 右垣大將軍
鎮天助順 真武靈應 福德衍慶 仁慈正烈
協運真君 治世福神
玉虛師相 玄天上帝金闕化身蕩魔天尊!
靈官寶誥(王靈官)
志心皈命禮
先天主將 一炁神君
都天糾罰大靈官 三界無私猛烈將
金睛朱發 號三五火車雷公 鳳嘴銀牙 統兵百萬貔貅神將
飛騰雲霧 號令雷霆 降雨開晴 驅邪治病
觀過錯於一十二年 受命玉帝 積功勳於百千萬種 誓佐祖師
至剛至勇 濟死濟生
方方闡教 處處開壇
太乙雷聲應化天尊
圓通寶誥(圓通自在天尊)
志心皈命禮
莊王毓秀 受帝命而誕生 教闡南洋 奉敕旨而救劫
尋聲感應 動念垂慈
聖德昭彰 玄功莫測
幽顯昭蘇而蒙恩濟度 品物鹹賴而荷惠生成
外道仰依 邪魔皈正
大悲大願 大聖大慈
尋聲救苦 救難隨心
消厄消災 碧落洞天帝主圓通自在天尊
呂祖寶誥(呂洞賓祖師)
至心皈命禮
玉清內相 金闕選仙
化身為三教之師 掌法判五雷之令
黃梁夢覺 忘世上之功名 寶劍光輝 掃人間之妖怪
四生六道 有感必孚 三界十方 無求不應
黃鶴樓中留聖跡 玉清殿內煉丹砂
存道像於巖祠 顯仙跡於雲洞 衍法門之香火 作玄嗣之梯航
大聖大慈 大仁大孝
開山啟教 玄應祖師
天雷上相 靈寶真人
純陽演正警化孚佑帝君
興行妙道天尊
邱祖寶誥(全真龍門派祖師丘處機)
志心皈命禮
隱顯莫測 抱道無窮
腹養黃芽 鼎飛白雪
體靜潛而藏天地 心寂默而轉乾坤
妙奪陰陽 玄超無極
授金丹之至訣 普度後人 演嗣系之傳衍 玄裔萬世
全真教主 浩德恩師
大悲大願 大惠大仁
祖師長春妙道
開玄宏道真人 廣援普度天尊
感謝各位看官,福生無量天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