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復刻」到反超,網易嚴選的野心並不只是打敗無印良品

2020-12-23 網際網路隨筆

作為國內首家ODM(原始設計製造商)模式的電商,網易嚴選自2016年4月正式上線以來,曾被外界打上「復刻」無印良品(MUJI)的標籤。誠然,從產品畫風到品牌理念,網易嚴選都和風靡全球數十年的無印良品有著相似之處,也與誕生於美國的Costco貼近。但此後網易嚴選不斷用努力和成績證明著:自己的野心絕不止是要做中國版的MUJI,而是要引領品質電商的新升級。

ODM:品質電商的新出路

網易有9億多的用戶,覆蓋媒體、遊戲、郵箱、廣告等業務,但我一直認為,電商將會是網易保持網際網路第一梯隊的關鍵籌碼。網易嚴選的橫空出世,就反映了網易的電商態度。

傳統電商市場日趨成熟穩定,綜合類電商被阿里和京東把持,垂直類電商有唯品會,蘇寧和國美則是從線下到線上的代表,因此如果沒有更獨到的方式,打造更創新的電商業態,剛入行的網易嚴選要想撼動它們的地位幾無可能。

ODM在製造業應用廣泛,但大的電商平臺沒有一個敢將其當成核心模式,不走尋常路的網易嚴選決定做「第一批吃螃蟹的人」。網易CEO丁磊這樣詮釋ODM模式,「一般的製造業分為兩種,一個叫OEM,就是我們設計完了,你去生產。ODM就是工廠去設計生產,然後我們進行銷售。」

網易嚴選堅持「好的生活,沒那麼貴」的品牌理念,打動了無數消費者,而ODM模式為其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它能去掉高昂品牌溢價、擠掉廣告公關成本、剔除中間環、摒棄傳統銷售模式,使價格回歸理性,從而為用戶提供物超所值的品質生活產品。採購人員深入各個原材料的核心產區,從原料選擇到產品設計、打樣都與製造商保持密切溝通,以從根本上保證產品質量。

比如,消費者經常可以在網易嚴選上找到來自於無印良品、雙立人、範思哲、Coach、Burberry等知名品牌製造商的產品,它們和大牌擁有同樣材質,價格卻僅是大牌的1/2甚至是1/10。

在經歷短短一年時間後,網易嚴選從最初的家紡家居,發展到廚衛、洗護、箱包、母嬰、食品等九大品類產品,SKU也已經從試運營時的30多個增長到5000多個。快速的發展,也導致了業內對生活品質類電商的一輪關注。不久前,騰訊和小米也陸續跟進,紛紛瞄準品質電商。但很快有網友發現,這兩款產品都借鑑了網易嚴選的頁面風格或設計思路。

在我看來,這對於網易嚴選其實是件好事,一方面印證了網易嚴選當初提前卡位品質電商是多麼有先見之明;另一方面,能得到更多同行們的認可,也讓網易嚴選正式擺脫「中國版MUJI」的印象。

2017年,在中國反超MUJI

近日,易觀智庫發布了《中國網絡零售B2C綜合年報2017》。報告顯示,在國內消費升級的市場環境下,以網易嚴選為代表,通過ODM、C2M等製造方式向上遊製造商滲透的品質化電商,將成為網上零售業升級的一個重要趨勢。易觀認為,根植於用戶的高品質認知將在2017年為「網易嚴選」帶來品牌紅利,幫助網易嚴選保持用戶沉澱及交易的高速增長,並在創新者領域實現趕超。

數據不會說謊,截至2016年三季度,網易嚴選已經擁有超過3000萬註冊用戶,月流水達到6000萬。電商是勇敢者的遊戲,能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迅速站穩腳跟,對這匹電商黑馬而言已經是難得的恩賜,但網易嚴選卻不滿足。

在網易2016年四季度財報會議上,丁磊強調,「雖然嚴選只創立一年,我們也感到和看到今年會有幾倍以上增速」,為此他宣布了網易嚴選的下一個「小目標」——在2017年實現70億元的GMV,明年全年拿下200億元。這是什麼概念?

首先在網易內部,整個2016年,網易的「郵箱、電商及其他業務」創下了80.46億元的淨收入,同比增幅117.5%。一旦網易嚴選今年完成70億元的GMV,將進一步夯實電商業務之於網易的比重,其與網易考拉海購形成的「兩腿走路」的電商策略,也將奠定繼遊戲之後網易最具想像空間的「現金牛」。

再從行業橫向對比來看,70億元的GMV意味著,網易嚴選將在一年之內就超越當初對標的品牌無印良品。無印良品2016年財報顯示,2016財年前三季度在中國區的銷售額累計為22.015億元,同比增幅3.6%。不管是從營收還是利潤的角度看,2016財年都是無印良品近三年來增長表現最差的年份。

業內人士分析,隨著消費升級,消費衝動性越來越明顯,而無印良品的產品卻略顯「保守」,不能完全跟進中國消費市場變化。此外,無印良品的門店擴張速度快,在受群不變的情況下,會導致增加成本,導致單店銷售下滑。

反觀網易嚴選,短短兩年就可能在中國區反超MUJI,甚至有望在三到五年徹底超越MUJI,其成功之處莫過於,在中國製造業升級以及消費升級的節點上,抓住機會做品質生活類電商自有品牌,滿足了用戶需求。

齊白石說,「學我者生 似我者死」,這句話放在網易嚴選身上非常貼切。

嚴選的成功啟示

在中國消費升級的節點上,網易嚴選以ODM切入品質生活電商無疑把握了「天時」和「地利」。但網易嚴選給行業最大的啟示,更在於從管理到產品再到銷售如何做到「人和」。

啟示一、老闆要理解模式,更要做首席用戶

眾所周知,網易嚴選是由網易CEO丁磊親自主抓的項目。在眾多網際網路大佬中,丁磊對品質生活和網際網路模式的理解尤為深刻。他曾在世界各地出差時發現,很多東西是中國製造且質量非常出色,但在中國商場很難找到,於是就有了做網易嚴選的想法。此後,丁磊為嚴選確定了「公司向中國工廠下訂單採購的電商模式」,致力於為中國用戶提供性價比最高的產品。

一般來講,公司boss主導的項目,在人力、財力、資源等方面會獲得比較大的傾斜,但這是把雙刃劍,一旦boss熱衷於戰略而不能深入到產品,反而容易造成對產品的傷害。丁磊恰恰是最懂嚴選產品的首席體驗用戶。他會對頁面某個商品的文字描述、配色,甚至字體提出具體的修改意見。

此外,丁磊很懂營銷,樂於做嚴選的活躍代言人。嚴選上線之初,丁磊就特意開了《丁磊私物推薦》,每周推薦來自網易考拉和網易嚴選上的好物。前段時間風靡網絡的丁磊親採明前西湖龍井茶上架網易嚴選,也成為嚴選宣傳的一個經典案例。

啟示二、永葆工匠及專注精神

所謂的網際網路思維講究「唯快不破」,但丁磊卻說「要耐心堅持,要有工匠精神」。據了解,丁磊會去詳細了解每個供應商的工廠有什麼特點,哪些工藝怎麼做才是好的,甚至順著整個上下遊會往上往下去追溯,了解更多細節。

相對於其他競品的自營加平臺模式,網易嚴選堅持自有品牌更容易做好風控和用戶體驗。目前,嚴選所有商品都至少通過SGS、 BV、Intertek等全球Top權威檢驗機構的檢測,商品全部採用順豐發貨,並且提供業內首創的30天無憂退貨的服務。這被業內稱為「重新定義零售行業的新服務標準」。

為了給用戶更高水準的品質感,網易嚴選上的商品已經不單純是買生產設計的模式,而是逐步注入網易嚴選自己的設計理念,這將是未來鞏固網易嚴選品牌壁壘的關鍵一步。嚴選設計團隊的規模已經達到了70至80人,他們根據消費者的需求和嚴選本身的風格,提供日式、北歐、新古典、新中式等不同的設計方案,再託付供應商進行生產。

啟示三、供應鏈是品質之源,成本控制決定讓利尺度

供應鏈不僅是決定產品品質的第一道關,也直接影響產品的價格。網易嚴選倡導新型電商模式,主張兼顧品質與性價比,就要對供應鏈管理提出更嚴苛的要求。ODM模式就是要通過和大牌製造商直連,剔除品牌溢價和中間商環節,在保證商品質量的同時,降低銷售價格。

在傳統零售供應鏈中,供應商處於弱勢地位,強勢的渠道方不僅把壓帳期當成家常便飯,甚至還會剋扣工廠款項。網易嚴選為了吸引更多的優質供應商,保證和自己的穩定合作,公布這樣的政策:每次和供應商合作都會維持三年至五年,不給供應商資金上的困難,給所有合作的供應商按照銀行定期利率支付壓款利息。這對於傳統零售業是個不小的創新。

結語

如果非要為嚴選的成功崛起找出理由,那這篇文章或許能揭示出部分答案。但在我看來,嚴選的野心絕不是要趕超無印良品、Costco或哪個對手,而是希望成前人未成之業,做品質生活類電商行業的引領者——讓用戶能更放心的買到好商品,也讓供應商可以獲得更好的回報。「得人心者得天下」,莫過於此。

相關焦點

  • 無印良品和網易嚴選是山寨貨嗎
    在黃錚看來,山寨並不是假貨;從某種情況來說,山寨只是不知名而佔了品牌的名氣,但是和假貨是兩回事,質量不一定不好。他用小米舉例稱,雷軍用自己的生態鏈企業,去賦能那些可能淪為山寨的廠商,引導和改造他們,生產出質量好的自有品牌產品。類似的方式還有網易嚴選和無印良品,都是引導賦能優秀工廠生產自由品牌的典範。
  • 從無印良品到網易嚴選和米家,如何優雅地完成「消費降級」?
    從追求小而美、個性化的品牌時尚消費品,到更關注性價比和商品品質的平價消費品,消費降級真的來了嗎?從無印良品到網易嚴選、米家有品一套純棉的格子床上三件套在無印良品售價 590 元。到了網易嚴選這裡,擁有類似的設計風格、同樣主打純棉水洗工藝的四件套床品售價僅為 299 元。
  • 中國會不會有自己的「無印良品」?是網易嚴選嗎?
    但是,你又不得不承認,如果遮掉「網易嚴選」四個字,你看到那個App上面的產品,還是會想到「無印良品風」。從UI設計到產品拍攝呈現,到產品本身的設計感,都透露著一股濃濃的無印良品的感覺。   中國會不會有自己的無印良品?
  • 無印良品 網易嚴選 名創優品誰才是人生贏家?
    聽到這三個字在腦海的中的印象,無印良品是生活類匠心,網易嚴選是山寨,名創優品科技化!無印良品雖然是日本的品牌,但是百分之99.99的產品是國內工廠代工!也就是所謂的貼牌,玩的是供應鏈整合!網易嚴選差不多,網易嚴選也是沿著無印良品的老套路進行的!無印良品和網易嚴選都是玩的供應鏈貼牌代工,連組裝都沒有組裝,缺乏科技含量!無印良品 、網易嚴選如果不走玩點新意走點科技含量未來前景肯定不妙!要陷入被動打價格戰泥潭,銷量不好賣不動,然後降低價格緩一緩,然後又賣不動!
  • 網易嚴選要線下對飆無印良品?宣傳的意義更大
    在這屆兩會上,網易CEO丁磊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網易嚴選的首家線下商店將會在今年上半年開業。網易首次表態提到嚴選線下門店是在去年9月,當時甚至連地址店鋪都挑好了,結果就一直難產。而就在人們以為該計劃就此擱淺之時,丁磊給出了今年開業的說法,網易又為何如此堅定地想要嚴選走到線下呢?
  • 從被山寨到被忘記 無印良品的問題只是賣得太貴嗎?
    在日本,無印良品的對手也許是亞馬遜,而在中國,原本與大雜燴的淘寶等走差異化路線的無印良品,卻遇到了網易嚴選、米家有品、京東京造、淘寶心選等一系列對手。從中國網際網路品牌的「抄襲」到「逆襲」,無印良品面臨的是一個怎樣的戰局呢?
  • 網易嚴選和無印良品,給零售業上了怎樣一課?
    這個方向和網易嚴選的所希望達到的目標是一致的,離用戶更近,讓用戶有更好的生活品質,寄託著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嚴選是第一次嘗試跨界,用自己的IP去覆蓋用戶的生活場景。但其實這件事muji已經有很豐富的經驗,從muji café(咖啡館)到muji books(書店)再到muji diner(餐廳),明年8月muji也將在深圳落地自己第一家酒店。
  • 網易嚴選:中國版無印良品,背後究竟隱藏著什麼實力?
    近一兩年,有個國產電商品牌被人稱為中國版的無印良品,以至於日本設計界教父級人物、著名家居品牌無印良品MUJI藝術總監原研哉,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都被問及。他雖然表示自己並未聽過,但仍舊錶示歡迎競爭,因為這樣可以逼迫無印良品思考。這個品牌究竟是誰,又究竟有著怎樣的魅力?
  • 山寨大牌、無印良品既視感?網易嚴選有話說:我們要為代工廠打造品牌
    山寨大牌、無印良品既視感?網易嚴選有話說:我們要為代工廠打造品牌 網易嚴選的商品在外觀上與MUJI相似度頗高網易嚴選突然出現在人們的視野裡,不僅是因為這是網易推出的一個新的電商品牌,還因為網易嚴選所標榜的產品調性跟日本的家居品牌無印良品十分相似。
  • 無印良品接連降價謀翻身
    此外,眾多競爭對手也在蠶食著無印良品的市場。專家分析,企業還需在降價之外尋求「生門」。多番「新定價」致癌物風波後,降價將無印良品推回消費者的視野。近日,北京商報記者走訪愛琴海門店發現,無印良品再度降價。不過,不管是消費者還是「無印粉」,均對無印良品在中國的第十次「價格的重新審視」有點無動於衷。
  • 美國無印良品申請破產,中國無印的日子也不好過
    由此看來,無印良品所象徵的簡約、品質生活理念並未過時。可是無印良品的性價比和多元體驗早已經大打折扣了。大打折扣的性價比,中國版無印趁勢而起據悉,在日本無印良品只是平價大眾品牌,同款產品的價格是中國價格的50%~60%,到了中國後卻搖身一變成為了"輕奢品牌",隨著性價比的比重在消費中逐漸增大,無印良品的定價並不吃香。
  • 無印良品是時候「下行」了
    不過,疫情只是無印良品美國子公司破產的加速器,畢竟其美國業務已經連續三年虧損,上財年虧損就約在1000萬美元。事實上,營收額貢獻率僅在2.5%左右的美國業務,對無印良品的衝擊並不大,如今,無印良品真正需要焦慮的,是它在中國市場的前路。在門店數量和銷售額佔比均超過全球業務一半比例的中國市場,無印良品中國同店銷售在2016年後便一路下滑,至今未止住頹勢。
  • 網易嚴選、名創優品等多方夾擊,無印良品還能守住多少市場份額?
    但要提及哪個品牌將此風格刻畫入微,那就不得不說說這個日本雜貨品牌:MUJI無印良品。「無品牌標誌的好產品」,可謂是MUJI無印良品的烙印(以下簡稱「MUJI」)。在其初入中國市場之時,正是憑藉這份以極簡產品為主線,切實考慮消費者使用感受的初衷,在消費者心中行成了獨特的品牌形象,更慢慢地成為了一種生活理念。並且MUJI的成功模式一度被國內企業視為成功案例,廣被研究學習。
  • 立志做科技界無印良品的小米,怎麼賣起了床上用品四件套
    在去年6月的夏季達沃斯論壇上,雷軍說「小米要做的是科技界的無印良品」。然而,4月5號,小米上線「米家有品」,這個APP風格上像極了無印良品,而且不止賣科技產品,也賣床上用品四件套,這是演哪一出?「米家有品」的前世今生「米家有品」算不上橫空出世,因為之前它已經在「米家」APP裡以「米家商城「之名存在了兩年時間。
  • 瘋狂的優衣庫,失落的無印良品
    可是無印良品這幾年,在中國市場發展的並不好。2016年起,無印良品在中國市場的可比銷售增幅就在緩步下降。到了2017年,無印良品的同店銷售增幅也開始放緩,並於2018年Q2首次出現了負增長。 其中一批是以「名創優品」為代表,主打價格牌,又帶有一定設計感的家居品牌;另一批則是以「網易嚴選」為代表,基於供應鏈建設,主打產品品質,但性價比又高於無印良品的新零售品牌。
  • 無印良品為何頻出次品?
    但業內人士並不這麼認為。朱悅指出,無印良品近年來業績受挫有多方面原因,包括市場競爭愈加激烈分流消費者、品牌定位錯位以及本地供應鏈能力相對不足等。朱悅表示,不同於其在日本打造的大眾品牌定位,無印良品在中國成了代表消費升級的中高端生活方式品牌,是中高檔購物中心商業地產的標配。
  • 無印良品的中國實驗
    根據公開數據,2011年,MUJI 店鋪在國內不過30餘家,到了2016年12月12日,杭州的濱江寶龍已經開出了國內第200家 MUJI 門店。這還只是開始。未來無印良品計劃以每年30家的速度,將門店開在中國的二、三城市,同時會在一線城市新開 3 座面積在3000㎡左右的世界級旗艦店。
  • 在「設計 MUJI 化、價格小米化」的今天,無印良品會被取代嗎?
    無印良品就是這樣一類商品的代表。它的產品剔除了品牌 logo,簡化了造型,作為一種「素材」出現在消費者的生活中。人們可以通過自由的組合和加工,用它們裝點出屬於自己的個性。無印良品的設計靈魂人物原研哉曾經把無印良品的設計哲學描述為「虛無」(Emptiness)。但這種看上去只是去除了浮華設計的「做減法」,其實並不簡單。
  • 無印良品不僅開遍全球,還影響了眾多品牌
    二樓是無印良品的餐堂,三樓是日常消費店鋪,四樓以上才是酒店。裝修風格不言而喻!一說到無印良品,不禁想到原研哉。他是一名平面設計師,他對設計的解讀另有一番風味:設計不是一種技能,而是對事物本質的深刻感知和敏銳洞察。
  • 五年前,她把文具換成了全套的無印良品
    文 | 壹默瞭然01 我的朋友西西曾是無印良品的鐵粉,說這個牌子的東西簡單好看又好用,連家裡的文具都是全套的無印良品。自2005年進入國內,在上海開出第一家店鋪之後,到2016年底,無印良品的門店達到了200家。那一年,大概是無印良品最好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