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作家答客問·鄢文龍
鄢文龍,筆名:楚天、梵心、行藏、丘壑、抱樸。1964年生,江西豐城人,曾任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副院長、語言學教授。復旦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高級訪問學者。師從著名音韻學專家劉曉南先生、著名修辭學家吳禮權先生。江西省高考語文命題人,中國思辨教育研究會副會長,中國修辭學會副秘書長。
著有散文集《月在波心》《掬水月在手》,發表小說《領養》,正在撰寫長篇小說《李商隱之慟》《野渡無人》《風月柳如是》。
出版《周德清評傳》《姚勉評傳》《晚唐巨擘鄭鷓鴣》《顛覆與超越——史鐵生文學作品的修辭化生存》等學術專著15部。
在今日頭條,喜馬拉雅,騰訊網,手機搜狐網,江西作家文壇,發表《溪聲入夢》《月上西樓》《等你,在雨中》等文學作品190餘篇。
K:請您介紹一下最近讀過的一本書。
Y:在去年讀完了《汪曾祺全集》之後,今年一直在讀《芥川龍之介全集》。這個集子,一共五卷。總是讓我讀得欲罷不能,除了史鐵生給了我這種感覺,大概到目前為止,芥川算是第二個了。
他的短篇小說《鼻子》,一發表,文壇大家夏目漱石就稱讚不已:「小說十分有趣。首尾相顧,無戲謔之筆,卻有滑稽之妙,不失上品。一見之下,材料非常新穎,結構相當完整,令人敬服。像這樣的小說,若再寫上二三十篇,必成為文壇上無與倫比的作家。」
他是坐在書齋裡以寫作為生的文人。他講起元代畫家,如數家珍;他從古典發現了現代;他面對齷齪鄙俗的現實,從不隨波逐流,他說「人生還不如波德萊爾的一行詩」;他特別喜歡羅曼·羅蘭的《約翰·克裡斯多夫》他臨終時,擺在枕邊的,是一本打開的《聖經》。他的每一篇作品,都是從他「筆底流淌出來的生命」。
芥川的小說,一直在日本排在前四五位,超過兩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更遙遙領先於當紅作家村上春樹之前。
K:你開始文學創作的動力來源於哪裡?
Y:我一直酷愛文學,但懼怕文學創作。我以為,文學創作是作家們的事情,離我一直很遙遠。直到58歲,先讀了汪曾祺先生的散文,後來慢慢強迫自己讀完了他的小說,我開始有了創作散文的動機,偶爾也寫寫小說。期間偶爾讀讀莫言,看看格非,但是一直讀不下去。因為讀不下去,到堅定了寫作的動念。現在相信了汪曾祺大器晚成給我的正向暗示。
K:自己作品中有那一部,因為創作過程之難忘,讓你對其有特殊的感情?
Y:還談不上個人喜好,好像特別有敝帚自珍的感覺,似乎每一篇都喜歡,這就是首次結集的第一部散文集《月在波心》。可能是出道比較晚,在結集時捨不得放棄任何一篇。福建師範大學博士生導師祝敏青女士在平日微信中閱讀過我大量的散文後,總結我的散文三個特色:一是有豐厚的生活回憶,二是充滿語言的力量,三是極富於哲理意味。復旦大學修辭學家吳禮權在為我撰寫序言時,將我的散文歸在學者散文之列。著名雜文家、時評家鄢烈山在讀了我的大量篇目後,親自為我撰寫了序言。
在寫作這樣一個散文集時,我幾乎自己都無法相信自己。就在去年一年,幾乎每隔一天就是一篇。那種創作的動力,每每夜不能寐,每每廢寢忘食。有時,在夢中就出現一個全篇,生怕稍縱即逝,總是迅速爬起來記錄下自己的靈感;有時,在夢中出現要寫的標題,現在成篇的標題大半就是來自靈感的頓悟;有時,在夢中出現一個個故事的情節,總是迅速記錄下關鍵詞。更多的時候,壓根兒就沒有睡意,那種激動得徹夜難眠的滋味,總是盼望著天早些亮的體會,過去從不曾有過。
更讓我興奮的是,第一部散文集竟然得到學苑出版社社長孟白先生的認可。這大概也是成為第二部散文集《掬水月在手》現又殺青的動力吧。
K:你是否有固定的私人寫作習慣?
Y:沒有。好像一切在我這兒都是自然狀態的釋放。每天,一個新時段的開始,我都會沏好一杯茶,開始我的閱讀與寫作。當然所有的茶類偏重西湖龍井,有時為了暖胃也間雜著喝一點金駿眉,有時為了保肝也偶爾喝喝安吉白茶。有時讀著書,突然有了靈感,就暫時放下書,開始創作;有時在創作時,突然又有了新的靈感,我又將手中的創作暫時放下,開始新的一篇。原則是服從「插隊欲望」,越是痛快,越是淋漓。因此,在我的電腦上,常常有幾個文檔,只是先後不同而已,羨慕陶淵明的返璞歸真,自己其實也在身體力行。
K:除了寫作之外,你最希望擁有哪種才華?
Y:好像已經沒有什麼奢求。我已經把寫作當作了最後一站。我以為,每一個人最需要的是閱讀,從書本到社會。而閱讀已經成為我一生中不可分割的部分,從來就沒有離開過。到了我們這個年齡,已經有足夠的生活經歷,也有了足夠的積累,剩下的就是思想的過濾,哲理的思考。我非常認同汪曾祺先生的一句話:寫作就是回憶。只不過是苦心經營的隨意。
K:請你描述一下你與現在生活的這座城市的關係。
說起生活的這個地方,既算不上城市,也不像鄉村,最多是一個城鄉結合的地帶。但我特別喜歡。雖然在大學裡教學,卻有著大量的時間用來閱讀,用來思考。在閱讀思考之餘,又方便隨時進入鄉村,看山看水看世界。就在這兒,有全世界兩大溫泉之一——溫湯;就在這兒,有海拔很高的明月山。每當在自己經營的天沐溫泉谷居室,推窗而坐,那種遠離了喧囂、坐擁山水的心境,創作的閘門一經打開,一旦深入,就再也不願意淺出了。
Y:請你向讀者推薦幾本你心目中的理想的作品。
K:《詩經》《陶淵明全集》《全唐詩》《李白全集》《全宋詞》《蘇軾全集》《汪曾祺全集》《史鐵生全集》《百年孤獨》《芥川龍之介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