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剛畢業的人,認為自己在學校裡表現不錯,就想當然地以為自己在職場上也一定會「吃香」。事實上並非如此。而抱著這種想法的面試者,往往在面試失敗後會變得一蹶不振,完全顛覆了在校期間「自信、堅強、勇敢、不怕挫折」的光輝形象。
經過兩次筆試後,趙冬「殺入」終面,面試者是公司總經理。
趙冬並沒有特別緊張,因為他從心底認為自己一定會贏得這份工作。果然,趙冬的最終面也非常順利,他有些志得意滿了。
正當趙冬準備和總經理商談薪資待遇時,對方突然話題一轉,問他:「我剛才在你的個人簡歷中看到,你經常參加學校組織的大型活動,其中自己還策劃和組織了幾次活動。那麼,在你組織的活動中,你有沒有失敗過?」
「我從來沒有失敗過,老師和同學們常常評價我是一個充滿自信且敢於挑戰的人。」趙冬自信滿滿地回答道。
「很好,」總經理點頭微笑,又接著說,「你曾說你對我們公司非常嚮往,也很期待來這裡工作,謝謝你對我們公司的讚賞,不過,如果我告訴你,這裡並沒有適合你的職位,你會怎麼辦?」
趙冬沒想到面試官會突然問他這個問題,他從來沒有想過如果自己面試失敗了會怎麼樣,因為在他人生的「字典」裡幾乎沒有出現過「失敗」這個詞。趙冬一下子沮喪了,認為自己這次面試肯定失敗了。他想不明白,整個面試過程本來非常順利,為什麼最後卻失敗了呢?趙冬低垂著頭,一言不發,他實在不知道該如何回答這個問題。
此時,面試官說話了:「人事部會安排時間和你聯繫的,我們有機會再見。」
趙冬抬起頭,勉強微笑地看了一眼面試官,慢慢走出了總經理辦公室。後來,直到趙冬畢業,他也沒有接到該公司的電話或郵件。而他像變了一個人一樣,每天都沉浸在「為什麼會失敗」的悲傷疑問中,對自己越來越沒自信了。
「如果你沒有通過今天的面試,會怎麼辦?」在面試過程中,可能面試官已經在心裡認可你了,卻突然話鋒一轉,甩出這個聽起來像是宣判你「死刑」的怪問題。
如果你像故事中的趙冬一樣,一聽這個問題就慌了神,那就很難給面試官留下好印象。案例中的趙冬想不明白自己為什麼會失敗,下面我們幫他分析一下。
可以肯定的是,之前的面試官對趙冬有很不錯的印象,否則也不會讓他通過多輪面試,進入由總經理親自把關的終面。可以說,如果沒有最後一個問題,趙冬有80%以上的可能獲得實習的機會。
當面試官詢問趙冬在學校組織的活動是否失敗過時,並不是真的想了解他的成敗,只是擔心越是優秀的人越承受不起挫折的打擊,所以想看看他承受挫折的能力如何。而趙冬看似自信的回答,卻恰恰增加了面試官的疑慮。
所以面試官緊接著問他「如果我告訴你,這裡並沒有適合你的職位你會怎麼辦?」
一個有良好心理素質的人,不僅能承受挫折,也能迅速調整負面的情緒。然而,趙冬的沉默和手足無措讓面試官肯定了自己的猜測,也因此將趙冬淘汰了。
在面試中,你是否也曾像趙冬一樣自信滿滿,卻被面試官突如其來的問題打懵呢?或者你認為面試官態度冷漠,還沒開始面試你就想轉身離開了?如果你遇到這些情況時不知如何面對,或慌張或憤慨,那你就可能掉進了他們設計的「陷阱」。尤其是在面試一些大型公司時,哪怕面試官再難纏,你也要堅持「戰鬥」到底。
解密小提示
★在面試一個你期待已久的公司或職位前,先要想好如果面試失敗後自己會怎樣,這樣才不會因為面試官的突然提問而不知所措,其實HR是了解一下你的心裡承受能力怎麼樣。
★當你自誇優秀時,面試官會懷疑你是否擁有承受挫折的心理能力。因此,讚揚自己時,最好用「反面」的例子來證明,比如你是如何從失敗走向成功的。
★成功固然人人追求,但失敗卻能獲得更深刻的經驗和教訓。因此,剛踏入職場的人應該記住,失敗也是一種財富,不要因為害怕失敗而放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