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的土味兒英語,真的不怪你

2021-02-16 露腳脖兒

中國人的英語有多糟? 

唔,其實不算太糟。 

2016年,在35個加入了託福考試的亞洲地區裡,中國考生的平均總分為79分(滿分120分),打敗了48%的其他國家考生,其中包括平均總分71的日本。 

但是中國人的英語口語有多糟呢? 

那就有點慘不忍睹了。 


在同樣一份數據裡,中國考生的平均口語成績為19分(滿分30分),除了把所有 r 都念成 l 的日本人,沒有哪個國家的人,託福口語成績比中國人更差了。 
而且,中國人19分的口語成績從2011年一直延續至今,一分沒漲。你問我2011年以前?18分。

中國人的土味英語


幾乎從幼兒園就開始學英語的中國人,為什麼口語稀爛?除開那些根本不好好學習,以至於英文水平始終停留在good goodstudy day day up階段的人,很多中國人的口語問題集中在兩個方面:單詞誤讀、不接地氣。

先說單詞,其實說一口流利英語所需要的單詞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多。根據牛津英語語料庫(OxfordEnglish Corpus)的數據,你只需要記住1000個常用詞就能覆蓋75%的英文內容,而記住7000個單詞就能覆蓋90%的英文內容。

所以你能記住多少單詞,並不能決定你的口語水平——會不會讀、會不會用,才是問題的關鍵。

單詞誤讀是一個很普遍的現象,發音不標準讓中國人的英語充滿了土味兒。 
比如toward這個詞,90%的中國人都會念作「特沃德」,但它實際上的讀音是「拓德」。這種細微的差距還在其次,更多人會有許多不好的小習慣,比如亂放重音,把perfect的重音放在了後面;或者拖長尾音,比如把輕聲的and變成了「安德」。

除了單詞問題,不接地氣也是一個大麻煩。享譽全球的「How are you?」「I’m fine, thank you. And you?」就是最好的證明。這個對話從語法上來講並沒有任何問題,問題是在於當地人不會這麼嚴肅嚴謹地照本宣科,大家往往以更生活更隨意的Fine或Not bad作為回答。

誰還沒點兒土味兒了


如果把中國的土味兒英語叫做Chinglish的話,其實各個國家都有自己的glish。

韓國有Konglish:墨鏡(sunglasses)是Sun-gu-la-ssu,公寓(apartment)是A-pa-tu;

泰國有Tinglish:學校(school)念成skoon,足球(football)念成futbon;

日本有Japanglish:麥當勞(McDonald’s)是MA-KU-DO-NA-RU-DO,旅館(Hotel)是HO-TE-LU,啤酒(Beer)是BI-LU;

就連亞洲地區英文水準最高的新加坡,也有各種各樣的Singlish:三(three)念成了樹(tree),喝咖啡(drink coffee)是lim kopi。

以至於維基百科有個專門的詞條叫做Engrish,指代所有亞洲地區的土味英語,因為r、l傻傻分不清楚幾乎是亞洲地區的通用頭疼點。

日本電視臺CoolJapan TV還和中泰混血的音樂製作人Namewee合作了一首吐槽日本土味英語的歌,小姐姐們很可愛,值得一看:

土味英語誰的鍋?


當然,不管是哪個國家的土味英語,原因無非兩種:缺乏語言環境,教育師資落後。

缺乏語言環境暫且不提,畢竟身居神州大地,誰也不是天天都能跟外國人從詩詞歌賦聊到人生哲學的。但師資就很值得一說了。

大部分中國學生的英語領路人往往是小學或中學教師,而這些老師們是通過事業單位考試招聘進來的普通高校英語專業畢業生,他們必須通過專四或專八的考核。而專四和專八的考核,就像國內的大部分英語能力測驗一樣,很注重書面應用,卻對口語有所輕視。自然,這些老師可以給你抽絲剝繭地講英文語法,卻難以給學生帶來最正宗的英文發音。所以中國學生始終對複雜的句式、語法有謎一樣的執著,而原本該從娃娃抓起的口語卻在起步時就沒有打下很好的基礎,長大後想再修正總有種「回天乏術」的無力感。

純正的英文發音上哪兒找,很多人,包括娃爸娃媽們都寄希望於補習機構裡的外教們——可惜,並不是所有外教都能說一口純正的英語。

根據中國國家外國專家局的數據,目前中國市場至少有10萬外教,但其中只有3萬人是獲得了資質審核的;其他人則魚龍混雜,既有經驗豐富的好老師,也有混飯吃的洋廢柴。

有些沒有資質審核的外教不僅沒有相關學歷,缺乏教學經驗,甚至有些人自己英語都不怎麼樣,僅僅是長了一張白人面孔。

根據Chinasmack的採訪,一名沒有任何教學經驗的奧地利人Michael Weiler被某培訓機構聘用,機構讓他假裝成美國人;在另一家培訓機構裡,來自義大利的Sonia被包裝成愛爾蘭人,儘管她有著濃重的義大利口音。

並不是所有白人都能說能說口流利又正宗的英語,有些歐洲人以本國語言為母語,英文其實是他們的第二語言,說起英語來總有種「濃濃的鄉愁」在裡面。

看看這個說了幾百遍「我想要一個漢堡」的法國人,你就懂了。 


那拿什麼拯救中國人的土味兒英語?


既然不能滿大街的去抓歪果仁聊天創造語言環境,那麼關鍵還是,找到靠譜的教育資源。在選擇培訓機構的時候,儘量選擇那些對外教進行嚴格篩選的機構,同時也要看機構的資格證、教師的資格、使用的教材和教學體系。

比如美國加州小學教材Wonders,它在去年年底和在線青少兒英語教育機構噠噠英語籤訂了合作協議,給噠噠提供美國原版教材及教育體系,並由噠噠的英美澳加外教1對1授課,專門針對4-16歲的中國孩子。能「從娃娃抓起」去學正宗的英文,不得不說是讓口語捉急的我們這一代看到了走遍世界都不怕的希望。

讓孩子上噠噠英語,擺脫中華土味兒英語,越早越好。

現在戳閱讀原文就可免費領取價值300元體驗課哦~

相關焦點

  • 告別土味兒英語!Alice來幫你糾糾英語發音!
    「學了20年,還是一口土味兒英語,怎麼辦?」 在此之前,想必大家都聽過印度英語吧……一直以來,我們都把以印度英語為代表的各種奇怪口音的英語作為一個「梗」,覺得很搞笑,甚至覺得他們英語不好……不過,他們自己可並不這麼看……
  • 這些令人窒息的土味兒英語,你還在說嗎?
    如果土味兒英語的荼毒止步於此也就算了。但是在留學文書和留學生的學業論文裡,也隱約瀰漫著一股子土味兒。而且句子愈複雜便愈容易出錯,反而弄巧成拙;倒不如在寫作時讓大部分的句子是簡單適切的短句或簡單句,偶爾再穿插幾句複句、合句 錯誤2 中文句子的連接模式應用到英語句子間的連接 中文句子最大的特點是「形散而神不散」:很少或幾乎不用形式連接手段,只是將句與句排列起來,依賴上下文語義讓讀者去了解其內在關係。
  • 你土不土,就看這些你會不會讀.
    幹嘛那麼喜歡讀『恩』,NBA也不讀『恩BA』,因為N這字母壓根兒就不讀『恩』。我不知道有多少人中槍,但不怪你,怪你當年的英語老師。正確讀音:/si en en/錯誤之二:把'Youtube'讀成了『U土B』『U土B』.. U這個土.我都不好意思張嘴讀了.還有人說成『油管』的,你們家是開採石油的嗎?
  • 撕不爛的牛皮紙收納袋,讓你告別土味兒收納
    為什麼同樣的東西,擺在別人家就滿滿INS風,擺在我家就滿屏土味兒?其實吧,俗話說的好,人靠衣裝馬靠鞍,生活不能按部就班,總得來點兒不一樣,才能輕輕一揮手,告別曾經的土味兒。還撕不爛哦。做工也精細,車線工整細膩,牢固不容易脫線。看樣子能使上幾十年,放心,絕對不會過時的。
  • 咖喱味兒的印度英語真的不算什麼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我不愛你而是明明兩個人說的都是英語卻都認為對方在瞎比比
  • 這些土味情話真的不土!
    但是,土味情話真的土嗎?在小編看來,土味情話不在於「土味」而是在於「情話」呀!沒有女孩子不愛聽情話,沒有女孩子不喜歡伴侶直白的告白,哪怕是「土味」滿滿,她們也是幸福的呀,以下這些土味情話講出來,簡直就是感動天地好嗎?「你有聞到一些奇怪的味道嗎?」「沒有,什麼味道?」「看到了你以後,空氣都變甜了。」
  • 「土」味兒讓家常菜「吃香」 !廬江縣農家樂觀察記
    「土」味兒讓家常菜「吃香」陳俊生對筆者說,為迎合遊客的尚「土」心理,最近幾年,兄弟農莊將「土」作為農家樂的理念來經營,致力於在「土」字上做文章,想辦法。農莊專門劃出2畝菜地,種上了時令蔬菜。改變以往在外收購土雞的方式,在自家的空閒地散養土雞、土鴨和土鵝。整合110餘畝魚塘,放養了魚蝦等水產品,讓客人垂釣或點菜。
  • 「我不怪你」用英語怎麼說?
    皮卡丘讓易烊千璽去買西紅柿和雞蛋,誰料一個意外千璽把菜籃子掉地上,結果....蛋碎了一地....為了讓千璽不自責,皮卡丘對他說:我不怪你!今天的知識點來了01、「我不怪你」英語怎麼說?先認識這個單詞:blame/bleɪm/ 責備,責怪,歸咎於I don&39;t blame you=我不怪你
  • 五條人:你們的「塑料味兒」真的很重!
    我們寧願土到掉渣也不願意俗不可耐《樂隊的夏天》第二季開播以來,有一支樂隊,只唱了一首歌,首輪淘汰。卻在talking環節,徵服了在場的樂評人,觀眾以及競爭對手,還在復活賽中成功復活!真的是重燃了這個夏天的激情!沒錯,是他們——五條人!
  • 農村青年成文化創新先鋒,原創出一千個土味兒成語
    ,這些詞語你沒有見過就對了,因為這是襄陽老河口市農村青年付坤原創出來的土味兒成語,在他沒有發布之前,網上根本搜索不到。成語是中國文化中的寶藏,但是現代人創作的很少,這讓很多人迷惑。我們現代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各方面都表現很好,為什麼在成語上表現不佳呢?
  • 說英語者不善聞味兒?
    原標題:說英語者不善聞味兒?  荷蘭奈梅亨大學阿西法·馬吉德教授發現,以英語為母語的人不擅長描述味道,他們描述味道花費的時間是描述顏色的5倍。他在《認知》雜誌上發表文章說,這或許是因為英語中專門描述味覺的詞彙比較少,因此大多數人只能依賴「通感」來表達,比如「水果味」或者「檸檬味」。
  • 《摔跤吧,爸爸》裡還有英語?放心,你聽不懂的不止印度英語(內附視頻)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聽印度人講英國話,看了熱播印度大片《摔跤吧,爸爸》的你,心安理得以為裡面全是印地語,那很抱歉,可能你真的沒聽懂裡面混雜的英語;就算逃過了印度英語
  • 聽完這些奇奇怪怪的英語發音,我對自己的英語水平瞬間充滿了信心......
    印度曾被日不落帝國統治了近兩百年,語言文化滲透更為徹底,英語為啥卻聽起來總是奇奇怪怪?Jane曾經在b站上看過一個關於印度英語的發音視頻,up主總結了這麼三點 還有一個不得不提的就是——日式英語。日式英語的奇妙之處就在於他們哪怕說了英語,你都不一定聽得出來他們剛剛說的居然是英語。
  • 意志力薄弱,真的不怪你
    我們可以發現,想單純憑藉意志力把事情做成功,太難。人的欲望決定了人的局限性,人對當下快感的追求決定了他們難以對長期目標持之以恆。網癮到什麼程度?網吧裡經常一天一夜通宵、在電腦前能不吃不喝坐一天、念高中時每天凌晨3點起床打遊戲,風雨無阻。家裡人當時為了阻止我,把電源線藏了起來。我能為了找這根電源線,把家裡翻個底朝天。那會兒基本是遊戲瘋子,不過還好,現在總算恢復正常。
  • 張天愛吃蛋糕靠聞味兒上熱搜了?是怎麼回事?
    突然覺得明星真的好慘,我暈了,我都是聞到蛋糕的香味然後馬上去買蛋糕的,我哭了我的天愛姐姐啊你這也太拼了真是不容易要是我早幹上了天哪,突然覺得明星也好可憐啊,為了身材真是拼了,至少我就沒有這煩惱張天愛太可愛了吧 頭一次聽說靠聞味道來解饞的
  • 不敢張口說英語?可能你的臉皮還不夠厚
    很多中國學生學英語,學了一口啞巴英語,默寫單詞、考語法、做閱讀、寫作文都不在話下。可偏偏碰到說英語,跟別人交流時,就沉默了,愣愣地看著別人滔滔不絕,自己做個傾聽者,還聽不懂,還得賠著故作大方的笑容,實在是尷尬至極。缺乏自信。
  • 2019大學英語四六級結束,「燈籠」驚現神翻譯,網友:不怪你
    2019大學英語四六級已經落下帷幕,卻遭到了許多網友的吐槽。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一直都是許多大學生心中的「痛」,以至於讓不少大學生畢業後還耿耿於懷。而且,四六級試卷還經常會出現一些「神作」,讓人看後哭笑不得。
  • 你還在說I am fine,and you?太土了,這些地道說法幫你提分!
    不得不說這句話在外國人眼裡看來很土了,特別是在考試的時候,口語考官第一句問你的是「how are you doing?」,字面上是在問你「今天你過得咋麼樣?」然而你如果很快或者只會說這一句「I’m fine.and you?」你說考官會怎麼想你?
  • 《味兒》:你是選擇欣賞孩子的個性,還是把孩子「標準化」?
    「這本應該是一瓶花,」雷蒙說,「可看起來一點都不像。」「不過,它看起來很有花瓶味兒。」馬瑞索解釋說。——《味兒》小男孩雷蒙痴迷畫畫,無論何時何地,面對何種對象,他都可以快樂地畫起來,可是哥哥卻嘲笑他的畫不合規矩,一點都不像。雷蒙很沮喪,於是嘗試各種方法,努力讓自己畫得更「像」,卻怎麼也畫不好,以至於迷失了自己。後來,在妹妹的提示下,雷蒙發現自己的畫很有「味兒」。
  • 《怪你過分美麗》:你把員工當人,員工才能把公司當家
    《怪你過分美麗》這部真的是純粹的職場劇,沒有用過多的感情去「掛羊頭賣狗肉」。值得一提的是,很多職場電視劇裡,女主解決問題還是依靠男一男二等人的幫助,才成就了女主職場上的輝煌。而《怪你過分美麗》這部劇裡,男主不僅不能給女主過多的助力,反而還會經常拖後腿,成為女主的對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