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江蘇某地任命了20多位「首席教師」,接著上海又出現了「首席教授」,現在又來了「首席工人」。看來「首席」真要在中國大陸推而廣之,遍地開花了。
「首席」早先見於「首席小提琴手」和「首席大法官」,但是目前最常見的卻是「執行長」。此詞源於英語的Chief Executive Officer,即CEO。只要查一下任何一本英漢詞典,都可以十分容易地發現這個譯名是如此而來的: Chief=首席,Executive=執行, O fficer=官。這種一字一譯的翻譯法其實很糟糕,沒想到卻能夠大行其道。
現在來分析一下這個譯名詞。「執行長」其實十分不準確,看到這個名詞很難理解它的含義,甚至很容易產生很多誤解。與「首席小提琴手」和「首席大法官」周圍有許多小提琴手和大法官不同,「執行長」的周圍並沒有其他執行官。依其譯意,「執行長」是第一個執行命令的官員,他是只管執行不做決策的。其實情況正好相反: CEO是主要決策者,他經常發號施令,幾乎不執行任何人的命令。而「官」這個詞,也用得不合適。因為在美國,不在政府、軍隊裡任職的人是沒有官位的,所以將其稱為「官」不太恰當。
其實,查一下詞典就能發現, chief並不僅僅是首席的意思。它還有主要的、主任的、總的、負責的意思。一個單位、部門的頭也可稱為 c hief。比如,在美國有 Police Chief,也就是警察局長、警察署長或警察所長。假設有個Police Chief名叫John Smith,別人會尊稱他Chief Smith。如果將其譯成「首席史密斯」,那可真要讓人笑掉牙了。
我覺得把Chief Executive Officer(CEO)譯為「總管」、「總負責」或「總經理」比較好。至少這樣能比較準確地表現出 CEO的職能, CEO是什麼都要管,全面負責到底的一把手。
與「執行長」一樣, Chief Financial Officer(CFO)=「財務長」也是個最差的譯名之一。將它譯為「總會計師」更合適。放著現成的通用名稱不用,非給它安個不倫不類的怪名,只能說明譯者的中文水平之低下。
至於 Chief Operating Officer(COO),也就是所謂的「首席營運官」,譯為「常務副總管」可能更好些。這個名稱可以很容易地聯想到中文裡現有的名詞如如常務副部長、常務副市長等,從而也就理解了COO。除此之外,Chief Technology Officer(CTO)可譯為「技術總管」而不是「首席技術官; 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CIO)可譯為「信息技術總管」而不是「首席信息官」。 Chief Engineer,應該譯為「總工程師」或「主任工程師」,這也都是中文裡現有的名詞。我覺得從職能上翻譯,比一個字一個字地翻譯要準確,也容易懂得多。比如把 Chief Scientist譯為「責任科學家」更合適些,因為他是要對某項科學研究全面負責的。
翻譯是門學問。要翻譯好不是有本詞典,認識幾個外語單詞就行了。做個好翻譯不但要外語好,中文基礎更要紮實,同時還需要一定的專業知識,不然譯出的東西不是錯誤百出,就是令人望文生畏,哪怕是翻譯上面這些簡單的名詞也不例外。
現在有人喜歡動不動就給別人安個「首席」,好像不「首席」就沒有威望似的。例如,在防治非典的不同報導中,某防治中心就出現了多位「首席」。實際上,他們誰也不是「首席」,稱他們的實際職務、職稱如院士、主任、組長、研究員等,也絲毫不減弱他們的權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