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網平陽支站訊 德智體美勞,勞動教育並不是新名詞。曾幾何時,「勞動的快樂說不盡,勞動的創造最光榮」是每個孩子都會唱的歌謠。但隨著學生課業負擔加重,勞動教育一度淡出人們的視野。
學生積極參與校園大掃除
現如今,根據教育部的最新規定,勞動教育課將成為大中小學的必修課。今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印發,指出要在大中小學設立勞動教育必修課程和勞動周,將勞動素養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並在勞動教育的時間上做了詳細的規定,讓勞動教育有了「硬指標」。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熱愛勞動,尊重普通勞動者,培養勤儉、奮鬥、創新、奉獻的勞動精神越發受到平陽縣各級各類學校的重視,各學校紛紛把勞動教育和學科教育相結合,不僅給了孩子們更多的勞動機會,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們逐漸懂得勞動的價值所在。
昆陽實驗小學整理書包技能比賽
學生嘗試在家自己動手做菜
居家課堂收穫大
「閨女,這蛋炒飯炒得真好吃!」在鰲江五小學生姚欣怡媽媽拍的視頻裡,她爸爸一邊吃著炒飯,一邊讚不絕口。在今年的超長寒假期間,學校開展的「花式宅在家,勞動鍛鍊不能停」系列活動收到了顯著效果,一個原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四年級小女孩學會了炒飯,且能全程獨立完成。
平陽蘇步青學校開展「宅家不真宅」家務系列活動,鰲江一小開展「我是小廚神」系列活動,昆陽三中開展「快樂宅家,助力抗疫」廚藝比拼、家務小能手系列活動……很多家長和老師都沒想到,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而順時順勢開展的家務勞動,讓多數孩子提升了勞動觀念,學到了許多讓人想像不到的家務技巧。
這些只是戰「疫」期間,平陽學子們參加勞動活動的一個縮影,為充實和豐富孩子們的假期生活,培養主動承擔家務勞動的習慣和能力,不少學校都開展了與勞動教育相關的活動。其中,不少活動收到很好成效,贏得了家長一致好評。一些家長更是建議學校形成長效機制,通過微信群、班級微信公眾號等平臺,定期展示孩子們在家勞動的點點滴滴。
「比如至少要學會洗衣服、做飯、炒菜……培養好這些能力,實際上是為他們今後的家庭生活和人生發展植入更多幸福的基因。」縣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勞動教育在全面育人中佔重要地位,要在勞動磨礪中讓學生學會獨立、責任,增強尊重勞動、熱愛勞動的觀念,以及學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
鰲江五小學生和家長一起動手種菜
勞動教育不可缺位
勞動教育是學校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近日,記者走訪了解到,目前各中小學正在逐步完善勞動教育課的教學方案,將結合學段特點、學校實際情況等做好課程的規劃設計,使勞動教育課更為貼近生活、貼近學生。如本學期起,縣中心小學的各年級每周均安排一節勞動課,以及根據不同年齡段的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特點展開,勞動教育課的開展將更加系統性。
鰲江實驗小學校長蘇意上介紹,該校計劃在教學樓頂開闢一塊土地,打造成學生勞動實踐基地,供學生在勞動課時種菜、種花,幫助學生提升勞動意識和技能、增強珍惜勞動成果的意識,進一步豐富學生課餘生活。
不過,不是所有學校都有條件在校園建立一塊幾畝大小的「勞動基地」。如何組織學生們成規模的「走向田間地頭」,並安排開展一次「農業生產勞動」,將考驗學校的組織運籌能力。
在鰲江五小的校園裡,就有一片屬於學生們的「農場」。整整一年,學生們從整理土地到播種、澆水、除草除蟲直至收穫,他們都能全方位體驗。每每生態園豐收之時,該校都會組織「樂行豐收節」,同學們可以將收穫的勞動果實帶回家,和家人一起分享勞動成果,也可以班級為單位組織農產品義賣活動,將勞動與公益慈善活動有機結合,讓勞動教育更有活力與意義。
「『樂行種植園』是我們五小一片特殊的育人試驗田。真實的生活情境中,激發勞動興趣,發展勞動技能,培養責任意識。」鰲江五小校長張厚群說,實施勞動教育,探索學科教學與勞動教育相融合的內容,這是他們推行勞動教育的初衷。
家校要共同參與
勞動教育如何與學校的教學工作形成合力呢?校方也想了不少辦法。記者了解到,此前,我縣不少學校已將勞動教育融入學校教學全過程,並在寒暑假布置相關勞動家庭作業,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的傳統美德,提高生活技能。
昆陽一小結合科學課、綜合實踐課的相應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回家動手實踐,活動主題涉及種子發芽、養蠶結繭、垃圾分類等;鰲江一小結合植樹節、感恩節等節日,鼓勵學生在家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同時鼓勵學生利用課餘時間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用實際行動踐行文明。
設立勞動周是昆陽實驗小學的一項傳統活動。該校校長金進修介紹,每年學校都會舉行勞動周活動,各年級開展綁鞋帶、整理書包、系紅領巾等生活技能比拼,教育引導學生培養熱愛勞動的美德。
另一方面,與學校力推勞動教育形成對比的是,因為各種原因,仍有不少學生在家裡的勞動時間少之又少。「孩子做完作業,哪裡有時間做家務?」李女士的女兒今年上小學二年級,她說,孩子連早上起床穿衣服都要家長幫忙,更別提做家務了。還有一些家長,雖然意識到勞動教育的重要性,但缺乏堅持的決心。劉先生原本要求10歲的兒子至少每個周末洗一次碗。但每次孩子洗碗都要洗上一小時,由於夫妻倆意見不一致,周末洗碗計劃也就不了了之。
不過,對於將勞動教育課列為必修課,多數家長都表示贊成。在不少家長看來,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對孩子來說,在勞動實踐中,可以掌握勞動知識、收穫生活技能。
「此次《意見》發布十分必要,與德智體美相比,勞動教育受重視的程度一直不高,很多家長只關心孩子的學業成績,什麼家務都不讓孩子幹,這顯然是有一定問題的。」縣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家長應該適當給孩子「增負」,不是學業負擔,而是負責。勞動也是責任感的一種表現形式。
本網記者 林子婧 編輯 宋淑瑩
本文轉自:溫州網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