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書友會第2289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醫人成長
I導讀:一位好的中醫大夫需要廣泛讀書、多讀書,讀書時候能做好筆記,那層次又高了一層。俗話講: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做好隨筆,並常習之,往日的知識就得到鞏固了。(編輯/閆奇峰)
夜讀隨筆
作者/彭靜山
蟲痛療法
面白唇紅,時發時止者為蟲痛。肥肉汁調鶴蝨末服之,乃效。
棗仁止汗
《經疏》曰:凡服固表藥而汗不止者,用棗仁炒研,同生地、白芍、五味、麥冬、竹葉、龍眼肉煎服多效。汗為心之液故也。
桑皮治鼻塞
一婦人,久不聞香臭。後因他疾,繆仲醇為處方,每服桑皮至7~8錢,服久而鼻塞忽通。
桑葉奇效
一老人年84歲,夜能讀細書。詢之云:「得一奇方,每年9月23日(陰曆),桑葉洗目1次,永絕昏暗。
凡學問者從刻苦勤奮中得來。著名針灸家承淡安,有一次去北京,友人訪之,承如廁,久久不返,友人驚訝去廁所叩門,承笑曰:「我在背經穴歌呢!」
嚴州有僧,每就枕則汗出遍身,比旦衣被皆透,20年不能愈。監寺教採帶露桑葉,焙乾為末,空心米飲下1兩,數日而愈。
枳殼與妊婦
古時湖陽公主難產,方士進瘦胎飲,用枳殼4兩,甘草3兩,懷孕5月後,日服一錢。潔古改以枳術,名束胎丸。寇宗奭謂其不然。蓋孕婦全賴血氣以養胎,血氣充實,胎乃易生。彼公主奉養太過,氣實有餘,故可服之,若概施之則誤矣!
李時珍曰:「八九月胎氣盛壅滯,須枳殼蘇梗以順氣,胎前無滯,則產後無虛也;氣弱者大非所宜矣」。
檳榔除蝨
嶺南多瘴,以檳榔代茶,其功有四:醒能使醉,醉能使醒,飢能使飽,飽能使飢;然洩髒氣,無瘴之地忌用。
靜山按:清時人人都含檳榔,每人都帶檳榔荷包,閒時則含之。吾常碎檳榔含之,每飯後即含數小塊,數月後已成習慣,一日偶忘之則腹部脹悶不堪,急含檳榔,片時即愈。餘想此習慣不可養成,遂戒之,飯後不適,多日始愈。
程星海曰:「陰毛生蝨,世鮮良方,以檳榔煎水洗之即除」。
予按:百部草少許,以燒酒浸片時,用火燒1分鐘,洗患部可去頭蝨及陰毛蝨神效。
醫痔大法
糞前有血名外痔,糞後有血名內痔,肛門胬肉名舉痔,瘡頭上有孔名痔瘻,瘡內有蟲名蟲痔;大法用槐角、地榆、生地涼血;芩連梔柏清熱;防風秦艽祛風溼;芎歸人參和血;枳殼寬腸;升麻提升。治腸風略同,不宜專用寒涼,須兼補劑收功。
血衄
舌上無故出血如線者,名血衄。炒槐花研面摻之。
靜山按:症甚少見,餘行醫60年,尚未見過。
記性在腦說
明·金正希先生,明醫也,對於醫術有獨到之處。嘗謂汪訒庵曰:「人之記性,皆在腦中,小兒善忘者腦未滿也,老人健忘者,腦漸空也。凡人外見一物,必有一形影留於腦中」。庵因而發揮之,謂人每記憶往事,必閉目上瞪而思索之,此即凝神於腦之意也。
推薦閱讀
彭靜山:針刺降壓十法
彭靜山口授親傳:六個你可能沒見過的辨證技巧
I 版權聲明
I 投稿郵箱 tg@linglan.com
本文作者無疾老師受邀來到靈蘭,為想要系統學習中醫的朋友開設了一門《靈蘭 · 中醫啟蒙課》,這門課程兼具系統性與趣味性,內容貫穿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方劑,中醫內科學,網羅了中醫學200個以上的知識要點,結合生活中最常見的現象和疾病做講解。形成中醫入門100講的精彩內容,認識中醫的關鍵,盡在其間。
掃描下方二維碼,開啟中醫學習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