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軍校學員接觸形意拳的感受

2020-09-09 形意拳張金濤

我今年23歲,是一名大四的學生,18歲參軍入伍後考上的軍校。寒假放假剛剛回到老家山東濟南就忙不迭的去拜訪尚派形意拳第三代傳人張金濤先生,並向他學習形意拳,開啟了我的學拳生涯。

我自小喜歡傳統文化,喜歡各種傳統東西,比如京劇、象棋、武術等等。一直以來我的三觀全是仁義道德之類的,但是從上初中的時候,有些事情逐漸改變了我的一些觀點,我看過校園霸凌,看過老師對不同學生的區別對待,看到過各種不公平的事情,心想這世界到底怎麼了。從那時我便思考這世界到底是不是善惡有報,由此延伸到人類終極的哲學命題,人從哪裡來,到哪裡去,人活著到底有什麼意義。自此之後我每次遇到挫折都會想這些問題,一度曾導致我的心態很消極。


作為一個農村學生,通過考大學改變家族命運的想法無時不刻影響著我,到考試時,亂七八糟的想法一下全湧上來,每次考試都想法很多,導致成績一落千丈。到了高三,心情一直抑鬱,最後高考只考上了個二本,心灰意冷之下沒有去上大學。通過考學改變命運破滅了,萌生了去部隊鍛鍊的想法,最後參軍到了部隊。


當兵的兩年學到了很多東西,從剛開始極度的不適應,到後來慢慢地習慣,雖然最後走的時候有些東西還是不理解,但是已經釋然了。對於部隊真正的理解還是我上了大學之後,我當了班長,管理大家時終於感受到我班長的那種感覺,從那時起我以前的委屈全部化成了感激,我並不優秀,我只是在一個優秀的集體裡,沒有領導、老班長和戰友的關心與幫助,我什麼榮譽也沒有,也不會成長的這麼快,滴水之恩湧泉報,湧泉之恩呢?大恩不言謝,我會把他們牢牢記在心裡。

在大學裡,考試的時候我又恢復到高中的心理狀態,控制不了自己的思想,總想些亂七八糟的,精力一刻也不能集中,看勵志視頻已經不能解決我的問題了,所以我走上了心理諮詢這條路,讀了很多書,試了很多方法,談心、做遊戲、森田療法什麼的都沒起作用,這條路沒通。

我轉而思考偶像前美國籃球運動員「科比」是如何在巨大壓力下保持專注的,通過各種了解,我知道了他是通過冥想,我通過各種渠道了解並練習冥想。冥想和打坐有異曲同工之妙,但是條件過於苛刻,找個安靜的環境十分不容易,又容易出偏。後來又研究了佛家和道家,算是基本明白了煩惱所在:過多的欲望。知道了病,但是怎麼治呢?最後在陽明心學裡找到了一條路,修心就是修道。但陽明是讀易經悟的道,突然想起夫子的一句話:吾道一以貫之。奧,原來中華文化的核心就是道,只是不同的名字而已。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光學不行,不實修不算真知道,知行合一嘛!

如何實修呢?淮南武協幫了我大忙,他們來我們學校宣傳武術,雖然他們沒有意識到,但是給我指明了一條路:以武入道。通過查閱大量資料,我覺得內家拳入道是一條捷徑,而三大內家拳中,直觀感受是太極太慢,八卦掌暈頭轉向的,形意拳簡單實用。所以斷然選擇了形意拳。

我抱定了一輩子學拳的心態,打算在老家找個師父,因為工作不一定在哪,但是家是不變的。老家濟南有很多形意拳名家,我挑選了很長時間,我的直覺讓我選擇了張金濤老師。

張老師(武林中沒有拜師不能直接叫師父,所以我稱呼張老師)師出名門,是尚派形意拳第三代傳人,他師承劉俊峰先生,是尚雲祥老先生的女兒尚芝蓉的一脈相承。初次見面,我覺得和平常人不一樣,面色紅潤,兩個眼睛炯炯有神,待人接物十分溫和,一點也不像三十多的人。我與他交談了大約兩個小時,談拳也談人生,覺得他語言雖然樸實,但是道理卻極深。我突然想到《逝去的武林》中的一句話:尚雲祥和唐維祿沒讀過多少書,但說起話來卻高深極了。我確信張老師是有真功夫的人。

第二天,張師拉著我讓我感受形意拳的勁。我以最穩固的方式站在張師對面,他的胳膊剛接觸我,我便感到一股很奇怪的勁,這股勁不與我的勁對抗,總是朝著我用勁最薄弱的方向走,一碰我就倒,比如我前後站穩,這股勁就左右走,我根本都站不住。反覆幾次,這時候我說這拳的方向會變,張師笑了,又讓我站穩,我站了個弓步,他這次方向沒變,直接逆著我的勁,把我發了出去,我直接坐在了地上,要不是張師拉著我,估計得摔得不輕,這一下驚了我。原來這拳不只是光會變勁,硬打硬進的勁大的讓人頂不住。我在軍校裡面的體能訓練強度很大,實戰格鬥也接觸了很多,一個打幾個普通人是不在話下,但是在張師面前就像個孩童。

休息了片刻,張老師教給我幾個抻筋拔骨的功法,讓我當做練拳前的熱身,這幾個動作做完確實身體比較舒服,原理就是反擰關節,讓筋骨得以最大限度伸展。接著張老師又教了我三體式,三體式是形意拳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樁功。

樁功是個寶,得它才能好。他邊講邊給我糾正動作,因為我是初學者,他只講了幾個最重要的要領,三頂、三圓、三扣,合膝裹胯、沉肩墜肘等,張師說這是三體式的基本要領,適合初學者,等後面熟練掌握了再以拳理慢慢調劑。這些知識我深深的記在腦海裡,但看似十分簡單的動作、做起來其實很難,很多東西光說不行,一上身動作全不對。張師很耐心的給我糾正,比如手的姿勢,我老是忘,糾正了好多次,最後他給我來了一句「抓皮球」,我一激靈,手調整了一下,他笑了笑,對了!三體式站了不一會兒,我的後腿就抖了起來,我平時跑五公裡跑完一點事沒有,沒想到這個更累人。張師給我算了一筆帳,一個人比如一百斤,腿一彎就有兩百斤的重量,前三後七,後腿便有一百四十斤的力量,能不累嗎?後來我在道家的一本書上看到站樁這部分時,看到這樣一句話「三體式見效快而收功宏」,也便明白了形意拳出功夫快的原因了。

相關焦點

  • 形意拳五段教學法
    針對這一現實,本書作者,開始了摸索與體驗,歷時6年,從小學組、中學組、成人組、國外組,多種人群進行了系統合理的試驗,於2014至2015 年經梳理總結出「形意拳五段教學法。」五段教學法包含了五層的系統教學內容與教學步驟,以遞進滲透的教學思路引領指導學員對教學內容進行了解、體驗認知、逐步掌握傳承優秀的拳種。本書由作者的研究成果著述而成,有很強的實用性。首創五段教學法,循序漸進,有利於學習者掌握。
  • 濟南形意拳收徒300人
    當前位置:首頁 >> 綜合 2012.10.28 星期日 非遺項目、濟南形意拳「掌門」再收10弟子 濟南形意拳收徒300人 作者:張彤
  • 陰陽五行與形意拳
    長期鍛鍊形意拳,使人體上下協調、內外結合、形神兼備,身體素質大大增強,心理素質也有所改變。此外,形意拳也講究八卦應用與理論研究。從本質上講,八卦所體現的四正與四維的對稱正是源於對陰陽理論的辯證理解,如形意拳與八卦掌通用的最佳習練法「飛九宮」就是如此。
  • 形意拳的數字奧秘
    姬際可門下,分成河南、山西、河北等不同派系,分化成不同的名字傳承,包括心意六合拳、心意拳、形意拳等。形意拳所謂形意,分為形和意。形即形式,意即心意。所有動作由心意而所發,而以手足相隨。形意拳中最基本的動作有劈、崩、鑽、炮、橫五拳,中國傳統文化中有金、木、水、火、土,五行,用五行來描述五拳的地位,足見其重要。按照孫祿堂大師的說法,可以稱之為五綱。
  • 風雲生 形意拳周身太極 形意如龍
    過去有一本書,是美國人寫的,作者如果我沒記錯,叫「但,安德森」,書裡講美國有一個空手道高手,扭屁股發力,所以拳力過人,沒有人願意在比賽中遇到他,他的外號叫發電機!前些年,我師弟在網絡上跟一位叫向明的朋友有個對話,其中提到一個觀點,為什麼泰拳厲害?
  • 山西形意拳之三體勢秘法
    日日功形意拳是明顯的槍拳,槍術是中國周朝以後出現的戰場絕藝,有護王定國之功。古有名將趙子龍、姜維善槍。形意拳作為博大精深的中華武術內容之一,經過歷代傳人不斷鑽研、實踐、總結、提高,逐漸形成較為完整的理論體系。其各派拳法雖各有千秋,便其拳理卻淵源頗深。講究以意領氣,以氣導力,意形二表,形意一體。通過對形與意的相互調節,內與外的相互作用來達到體用兼修的功效。形意拳以冶煉操守、強健體魄的宗旨,不僅有強身健體,修身養性之功效,而且具有富於實戰的技擊效果。
  • 太谷形意拳名家一布學寬
    十六歲起便學習拳術,後投師於車永宏先生門下學練形意拳(車永宏先生,字毅齋,人稱車二師傅,太谷縣賈家堡人,精形意拳術)。由於功架出眾,很受車師器重。得車師真傳,以法精練,功夫漸深,遂得名聲,為車師得意門徒之一。1913年起,布先生開始收徒傳藝,教授門徒頗多,弟子之眾,冠於他師。常以提倡發揚武術為己任,努力發展形意拳技。解放前,曾任太谷縣國術館長及各學校武術教師,教授學生誨人不倦。
  • 李洛能形意拳論之一
    李洛能著《形意拳譜》。李洛能先生從師戴龍邦先生習練心意六合拳,經其手發展出十二形並更名為形意拳,李洛能先生可以說是現代形意拳的祖師爺,所以先介紹李洛能先生的拳論。李洛能先生的拳論特點是通篇講周身各部位合一,應該說是內家拳中最好的拳論之一。
  • 《尚濟形意拳...
    2、教學所發視頻,版權歸渾元形意太極門所有。學員只可本人觀看學習,不允許轉發!  3、希望大家一起共同維護好我們的教學群、討論群!  ——————————————————————————————  千金一諾應恩師,十年砥礪終成卷——《尚濟形意拳練法打法實踐》出版問世  1982年夏,我二次上大學,進西安公路學院(現改名為長安大學)深造時,幸遇河北形意拳大師尚濟老先生,得以修習形意拳,半生琢磨,受益匪淺。
  • 形意拳發力模式,形意拳科學訓練-典傳筋骨開發
    1、形意拳發力模式:形意拳發力特色 形意拳是中國三大內家拳之一,是傳統拳當中的一朵奇葩,其特色硬打硬進無遮攔,步步追風趕月不放鬆,風格剛猛,貼身進打,十分剛猛。
  • 形意拳與心意拳共用的《武穆拳譜》不過是個目錄
    目錄是以形意八訣與踐躦(十六字要訣)法為主,引導出形意拳核心四形——龍、虎、鷹、熊。另外,少林版本中,同樣有「八訣(六字)」,而六藝部分,是跟著六字之後的「出勢虎撲,把上鷹捉」,具體內容則具有少林特點,而內勁相同。
  • 馬禮堂大師講解形意拳三體式
    馬禮堂大師講解形意拳三體式
  • 濟南形意拳名師李靜軒逝世 百歲大俠寫就功夫傳奇
    (資料片)  3月31日12時50分,著名武術家、形意拳大師李靜軒因病醫治無效不幸離世,享年106歲。4月2日下午,李靜軒老人的告別儀式,在濟南市殯儀館舉行,上百名親友、弟子到場送了老人最後一程。李靜軒老人數十年勤練形意拳,一輩子寧靜淡泊。4月2日,記者通過採訪濟南形意拳研究會會長楊遵利,一同感懷這位用一生書寫形意拳傳奇的老人。
  • 形意拳比詠春拳厲害嗎?
    詠春拳的日字衝拳是從胸前連續出拳,速度很快,特別像搗蒜,術語被稱為「詠春快拳」。其實詠春快拳太零碎,就像小碎步一樣,這樣的拳法用來捶背還不錯,打人就不給力了。因為詠春快拳節奏太快,這樣力量不夠,也不能結合到步法和轉身、聳肩的力量。
  • 濟南形意拳成功申遺 楊遵利:痴迷武學三十年
    6年前,開始傳授形意拳。幾年間,他還把形意拳傳進了大學。去年的6月 10日 ,濟南形意拳入選第二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他的作用也是至關重要的。他就是楊遵利,現濟南市形意拳研究會會長。    收徒看人品全國弟子200多    驕陽似火,六裡山半腰的一小片水泥空地上,70多人正在樹陰下伸展拳腳,有6歲的孩子,也有50多歲的中年人。
  • 嶽飛是形意拳的始祖?到底靠不靠譜
    形意拳是我國三大著名內家拳拳種之一,歷代名人輩出,影響極大,流傳甚廣,其各派拳法雖各有千秋,便其拳理卻淵源頗深。在歷史上,形意拳諸多武術前輩曾憑著精湛的技藝,譜寫了一曲曲扶正祛邪,保家衛國的正義之歌。當前,形意拳術及其精神以其強大的生命力日益普及和光大。
  • 著名形意拳大師李鶬先生蒞臨書院
    李鶬先生,形意拳五世傳人、八卦掌五世傳人,祖籍山東省桓臺縣,自幼隨家父李靜軒與父親的師兄高醫俗先生習武,主練形意拳,太極拳、八卦掌。習武四十餘年,其間亦得到形意拳名家、羅本祺、朱蘊山等著名拳師的悉心指教。
  • 明海大和尚筆下的張海慶原本是河北派形意拳傳承人
    「這是一位憨厚、樸實的老農民,他的白髮和微微的駝背讓人想起過去滄桑歲月中生活的艱辛,他個子不高,氣色卻十分好,身子骨看起來仍然硬朗。他說他信佛,是格應大師的歸依弟子,看到現在「佛門又開放」,他很高興。他的話簡短、樸素,間以嘿嘿地笑。臨走他告訴我,沒有別的要求,只希望志書編出來後,送他一本做紀念。」
  • 形意拳家、武術搏擊家朱國福先生一組珍貴照片
    1904年拜清末小八俠之一的形意名家馬玉堂為師,為形意拳第八代傳人。1924年,朱國福來到上海,創立武學會,以技擊能力高超、多次與中外武林高手交流取勝而聞名,朱國福兄弟四人皆為當時武林一流技擊高手,實戰名家,被武林人士並稱為「朱氏四傑」。1928年,朱國福先生參加第一屆武術國考,獲最優等榜首。1929年進入南京中央國術館任職並擔任教務處長,教授形意拳,開設拳擊課,為國家大力培養武術人才。
  • 楊遵利:隱在市井廣授天下形意拳
    楊遵利:隱在市井廣授天下形意拳 壹人人都有個「大俠夢」,不過這大俠,可不好當像很多孩子一樣,小時候的楊遵利也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