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23歲,是一名大四的學生,18歲參軍入伍後考上的軍校。寒假放假剛剛回到老家山東濟南就忙不迭的去拜訪尚派形意拳第三代傳人張金濤先生,並向他學習形意拳,開啟了我的學拳生涯。
我自小喜歡傳統文化,喜歡各種傳統東西,比如京劇、象棋、武術等等。一直以來我的三觀全是仁義道德之類的,但是從上初中的時候,有些事情逐漸改變了我的一些觀點,我看過校園霸凌,看過老師對不同學生的區別對待,看到過各種不公平的事情,心想這世界到底怎麼了。從那時我便思考這世界到底是不是善惡有報,由此延伸到人類終極的哲學命題,人從哪裡來,到哪裡去,人活著到底有什麼意義。自此之後我每次遇到挫折都會想這些問題,一度曾導致我的心態很消極。
作為一個農村學生,通過考大學改變家族命運的想法無時不刻影響著我,到考試時,亂七八糟的想法一下全湧上來,每次考試都想法很多,導致成績一落千丈。到了高三,心情一直抑鬱,最後高考只考上了個二本,心灰意冷之下沒有去上大學。通過考學改變命運破滅了,萌生了去部隊鍛鍊的想法,最後參軍到了部隊。
當兵的兩年學到了很多東西,從剛開始極度的不適應,到後來慢慢地習慣,雖然最後走的時候有些東西還是不理解,但是已經釋然了。對於部隊真正的理解還是我上了大學之後,我當了班長,管理大家時終於感受到我班長的那種感覺,從那時起我以前的委屈全部化成了感激,我並不優秀,我只是在一個優秀的集體裡,沒有領導、老班長和戰友的關心與幫助,我什麼榮譽也沒有,也不會成長的這麼快,滴水之恩湧泉報,湧泉之恩呢?大恩不言謝,我會把他們牢牢記在心裡。
在大學裡,考試的時候我又恢復到高中的心理狀態,控制不了自己的思想,總想些亂七八糟的,精力一刻也不能集中,看勵志視頻已經不能解決我的問題了,所以我走上了心理諮詢這條路,讀了很多書,試了很多方法,談心、做遊戲、森田療法什麼的都沒起作用,這條路沒通。
我轉而思考偶像前美國籃球運動員「科比」是如何在巨大壓力下保持專注的,通過各種了解,我知道了他是通過冥想,我通過各種渠道了解並練習冥想。冥想和打坐有異曲同工之妙,但是條件過於苛刻,找個安靜的環境十分不容易,又容易出偏。後來又研究了佛家和道家,算是基本明白了煩惱所在:過多的欲望。知道了病,但是怎麼治呢?最後在陽明心學裡找到了一條路,修心就是修道。但陽明是讀易經悟的道,突然想起夫子的一句話:吾道一以貫之。奧,原來中華文化的核心就是道,只是不同的名字而已。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光學不行,不實修不算真知道,知行合一嘛!
如何實修呢?淮南武協幫了我大忙,他們來我們學校宣傳武術,雖然他們沒有意識到,但是給我指明了一條路:以武入道。通過查閱大量資料,我覺得內家拳入道是一條捷徑,而三大內家拳中,直觀感受是太極太慢,八卦掌暈頭轉向的,形意拳簡單實用。所以斷然選擇了形意拳。
我抱定了一輩子學拳的心態,打算在老家找個師父,因為工作不一定在哪,但是家是不變的。老家濟南有很多形意拳名家,我挑選了很長時間,我的直覺讓我選擇了張金濤老師。
張老師(武林中沒有拜師不能直接叫師父,所以我稱呼張老師)師出名門,是尚派形意拳第三代傳人,他師承劉俊峰先生,是尚雲祥老先生的女兒尚芝蓉的一脈相承。初次見面,我覺得和平常人不一樣,面色紅潤,兩個眼睛炯炯有神,待人接物十分溫和,一點也不像三十多的人。我與他交談了大約兩個小時,談拳也談人生,覺得他語言雖然樸實,但是道理卻極深。我突然想到《逝去的武林》中的一句話:尚雲祥和唐維祿沒讀過多少書,但說起話來卻高深極了。我確信張老師是有真功夫的人。
第二天,張師拉著我讓我感受形意拳的勁。我以最穩固的方式站在張師對面,他的胳膊剛接觸我,我便感到一股很奇怪的勁,這股勁不與我的勁對抗,總是朝著我用勁最薄弱的方向走,一碰我就倒,比如我前後站穩,這股勁就左右走,我根本都站不住。反覆幾次,這時候我說這拳的方向會變,張師笑了,又讓我站穩,我站了個弓步,他這次方向沒變,直接逆著我的勁,把我發了出去,我直接坐在了地上,要不是張師拉著我,估計得摔得不輕,這一下驚了我。原來這拳不只是光會變勁,硬打硬進的勁大的讓人頂不住。我在軍校裡面的體能訓練強度很大,實戰格鬥也接觸了很多,一個打幾個普通人是不在話下,但是在張師面前就像個孩童。
休息了片刻,張老師教給我幾個抻筋拔骨的功法,讓我當做練拳前的熱身,這幾個動作做完確實身體比較舒服,原理就是反擰關節,讓筋骨得以最大限度伸展。接著張老師又教了我三體式,三體式是形意拳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樁功。
樁功是個寶,得它才能好。他邊講邊給我糾正動作,因為我是初學者,他只講了幾個最重要的要領,三頂、三圓、三扣,合膝裹胯、沉肩墜肘等,張師說這是三體式的基本要領,適合初學者,等後面熟練掌握了再以拳理慢慢調劑。這些知識我深深的記在腦海裡,但看似十分簡單的動作、做起來其實很難,很多東西光說不行,一上身動作全不對。張師很耐心的給我糾正,比如手的姿勢,我老是忘,糾正了好多次,最後他給我來了一句「抓皮球」,我一激靈,手調整了一下,他笑了笑,對了!三體式站了不一會兒,我的後腿就抖了起來,我平時跑五公裡跑完一點事沒有,沒想到這個更累人。張師給我算了一筆帳,一個人比如一百斤,腿一彎就有兩百斤的重量,前三後七,後腿便有一百四十斤的力量,能不累嗎?後來我在道家的一本書上看到站樁這部分時,看到這樣一句話「三體式見效快而收功宏」,也便明白了形意拳出功夫快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