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講講我買過的那些車(只講買的,開過的不算)
「印度版」福特嘉年華(學生完全不懂車瞎買),馬6(年輕就是要運動),凱越HRV(給EX代步),CU2思鉑睿(本田大法好),MINI R56S(這TM才叫玩具),途安(帶娃),ATS-L(開著爽,開著舒服,聽音樂爽)
目前還在的是思鉑睿,MINI,ATS-L。以上這些車涵蓋了「山寨」、日系、「韓系」、英國車、德國車、美國車。還有一些因為某些原因開了比較長時間的,比如沃爾沃全系,和大約幾十款淺嘗即止的各種車型。只有一類車雖然在遊戲裡各種熟,但現實中因為能力問題完全沒有接觸過。其實我想說的是關於汽車,還算是略懂皮毛,希望下面的小故事能對喜愛凱迪拉克ATS-L的朋友有點幫助。
15年的時候,手上的思鉑睿開滿了5年,無他,就是心思活絡了,想要個後驅的,再快一點的車。(關於這臺思鉑睿的故事,就是完全沒有故事!!!車還在,到現在7年多12萬公裡,除了前後4個示寬燈,沒壞過任何東西,至今這個4缸發動機上還能豎1塊錢硬幣,什麼叫本田大法好,請容我裝個B示範一下)
最初,是準備買野馬的,野馬在外觀上絕對屬於心頭好的那種,第一次看見6代野馬是在車展,那站臺搭建,那燈光氛圍,那擦的錚亮的橙色車身,那流水燈,真的,外觀絕對是超豪華跑車水準的。內飾雖然漏了陷吧,但也說得過去。然後還有件重要的事是老婆也是對野馬一眼中毒,大家知道現在買車,沒有女主人點頭是沒戲的,所以主機廠們造車和營銷的時候千萬不要忽略女性用戶。買野馬呢,大概所有人都會糾結中規和美規怎麼選,買美規會遇到各種配置和價格問題比較頭疼,在糾結的時候因為這樣一段時間差,ATS-L來了。
因為太帥所以圖不對版,Shelby350
作為野馬相愛相殺50年的美國對手,一直是銷量相當甚至略勝一頭的科邁羅,科邁羅我還是比較熟悉的,變形金剛1在國內公映前幾周,一臺科邁羅被運到上海寶山某4S店噴漆,噴成大黃蜂的樣子為電影造勢,嗯,那時候我去開了一下,外觀給我帶來的驚豔感和野馬不相上下吧,不過內飾真的是夠嗆,滿滿的廉價感。變形金剛熱度過去以後,這車慢慢的也就沒多少聲音了,同為第六代,科邁羅比起野馬關注度要小了很多。究其原因嘛,一個是外觀我覺得沒有那種驚豔感了,第二是雪佛蘭標和野馬標的問題,在國內雪佛蘭=低端,而野馬那匹馬不懂的以為法拉利。說正題,第6代科邁羅本質上是臺披著雪佛蘭外套的ATS-L。除了2.0T在加速上對比野馬的2.3T略吃了一點點小虧,整體性能甩野馬兩條街。
因為大黃蜂的原因終於說到ATS-L了,關於ATS-L和科邁羅的定位,去北美官網看看就知道了,科邁羅、野馬那是MSRP只有23000的家用買菜車(相當於乞丐版15萬RMB),而ATS則是和3系,C級,A4價格相當的豪華轎車,MSRP 36000起步(相當於乞丐版24萬多),而國內ATS-L配置比北美高,售價當時也是24萬起(算上優惠,現在更便宜),哇靠中美同價啊,簡直良心。那科邁羅和野馬呢?對不起,平行進口35萬起,中國40萬。WTF?
還買什麼野馬啊......可能有些人會糾結國產問題,我想說的是,在全國條件最好的上海金橋工廠生產的ATS-L,我毫不懷疑它的品質絕對不遜於進口產品,甚至說比美國好我也是信的,Made in China早就不是低端貨的代名詞了,不信看看你手裡的iPhone 7,這手感逆天的home鍵線性馬達全世界就兩個廠有技術能力生產,全在中國。(我在蘋果公司做供應鏈的弟弟說的,如果說錯你們噴他去)
於是,車就買回來了,接下來說點什麼呢?動力操控什麼的我不想說了,別人都說完了,我就給ATS-L的舒適性證個名吧。沒有在開玩笑,我真的要講講ATS-L的舒適性,正所謂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比如這臺大玩具。
ATS-L的懸掛,也許有點硬,但是這種硬並沒有過多的犧牲舒適性,他對車身姿態的掌控非常到位,在拐彎的時候能明顯體會到舒適性好於那些側傾厲害的車型,一般道路上也不會感覺到懸掛有什麼不妥,除非你日常駕駛的路況真的很爛,此外或許是Brembo四活塞卡鉗有信仰加成,ATS-L剎車很線性不點頭。有了這樣的懸掛和剎車,哪怕你開車習慣不太好,坐你車的也不是那麼容易暈車(我覺得這個很重要)。然後講講座椅,ATS-L座椅不算硬,如果你喜歡沙發那樣的感覺,我可以負責任的告訴大家,就算是奔馳C後排也不軟的,完全不用期待會有坐沙發的感覺。ATS-L的後排座椅舒適性還算不錯,靠背角度比較合適,坐墊也夠長,坐兩個人完全可以獲得很不錯的體驗。同級別裡面的車,講真,你想找到完全凌駕於ATS-L的乘坐體驗,沒有的,要麼你換到E級,A6L,XTS。
其次,ATS-L的隔音,同級翹楚,所有玻璃都是雙層夾膠,還有BOSE ANC降噪。特別要強調一下這個ANC降噪,它對持續的發動機噪音的過濾水平簡直了。不要說什麼V6,V8安靜,絕對沒有帶ANC的車安靜,在任何車速下保持勻速駕駛,你基本上是聽不見發動機噪音的。不過ANC生效的範圍是:連續的低頻發動機噪音,所以如果你一腳油門剁下去,ANC就不工作了,發動機該是什麼聲浪就是什麼聲浪,這時候你才會發現原來4缸還是有點弱,聲音不是很好聽就對了。
再一個是BOSE,我知道很多人看不起BOSE,說連HI-FI都算不上,沒錯,但是要看場合,你在客廳裡戴著QC35和HD800比音質,當然差距很大。但在車上就不是,車跑起來,音響能不能不開很大聲就能蓋掉噪音很重要,BOSE系統或許和柏林,英國之寶這些比起來成本便宜,功率也低(功率大=更響,車裡地方一點點,大功率沒地方發揮,耳朵會爆炸),但是在失真方面控制的不錯,配合降噪技術和ATS-L本身的NVH水平,我想說在車開著的時候聽音樂你還想怎麼樣?最起碼聲場碾壓耳機的。車停著的時候,ATS-L的BOSE並不比MINI上的哈曼強,車開起來以後MINI只能聽個響,ATS-L還能聽的讓人有點小激動呢。
拿MINI和ATS-L做比較,結局就是:這兩款車在舒適性上的差距,大概相當於帕薩特和勞斯萊斯之間的距離吧。
所以舒適性這個理由夠選擇ATS-L了嗎?我覺得夠了,因為你想要的動力啊,後驅啊,操控啊,ATS-L都有,但是舒適性這個東西,野馬、科邁羅或者86,BRZ們都給不了,你說為什麼美國野馬、科邁羅賣15萬,ATS賣24萬?道理在哪裡?因為這些讓你感到舒適的東西增加了不少成本,美國市場是成熟的理性的汽車市場,而中國兩門跑車賣的貴就不是因為成本,是其他因素。
那有人說跟同級ABB比過嗎?有,但也就是一念而過,奔馳這車哪哪都好,開起來不會讓你覺得有激情或者很開心,所以沒考慮過。寶馬呢,有人說每個男人心裡都有一個藍天白雲夢?有的,只是當你發現你周圍所有開寶馬的朋友的車全部質量捉急(當然也包括我家女主人的MINI),所有車內飾都是同級最差的時候這個夢很容易被取代的。奧迪只有一個原因,那會的A4L內飾10年前的設計,一坐進去就想下車,一輛你都不想坐進去的車肯定是不會考慮的。那S60L和Q50L呢?底盤發動機變速箱都是C級的買Q50L我不會買C?至於S60L?來來來我給你們看看這個圖
這個設計師我覺得腦子一定是進水了,中間兩個空調出風口為什麼要設計成這個鬼樣子?對稱一下會死?就算你說右邊吹副駕,中間吹後排,那你考慮過駕駛員的感受嗎?還有這個插鑰匙的凹槽,大哥你是無鑰匙啟動啊,你弄個鑰匙孔是幹嘛的?說是方便我放鑰匙?我鑰匙好好地在褲兜裡,你讓我拿出來插這兒?那我要無鑰匙啟動幹嘛?然後你這個屏幕小的跟出風口差不多大我就不說了,大家腦補一下中間這個出風口下面一排電話撥號1-9的數字按鈕,都啥年代了啊,能走點心不?整個中控全部都是槽點,論審美我感覺沒比Peter Horbury這個VOLVO前首席設計師更奇葩的了,也難怪前幾年被下放去禍害吉利,幸好這一代90系終於在設計上翻了身。(言語過激之處還請各位S60L車主勿怪)
好了,某凱迪拉克ATS-L車主的故事暫時就講完了,ATS-L開著挺好,沒有其他特別想講的了,如果各位還有什麼想了解的歡迎評論裡留言,看到後一定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