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挫折的求職者經常會問自己,「面試官為什麼不錄用我?」這可以從兩方面找原因。第一,面試官為什麼不收你的簡歷?第二,面試官為什麼不讓你面試過關?
下面,我們來詳細解答第二個問題——面試官為什麼不讓你面試過關?
求職者過了「簡歷關」才能來到「面試關」。能進入面試環節,說明求職者有某些特質吸引了招聘方,他們想對你進一步考察和了解。只要面試過關,成功就在眼前。
一般來說,以下10種原因會導致面試的失敗:
1、不能證明勝任崗位。
求職者獲得offer的關鍵原因是匹配崗位,大多數求職者面試失敗都「敗」在這裡。如果面試官認為你經驗不足、技能不足而無法勝任,那你在第一時間就會被淘汰。
2、對應聘機構不夠了解。
有些求職者在面試前沒有做好準備,對應聘企業一知半解,這樣即便專業對口或者有相關經驗,也不容易讓面試官信服你對應聘企業有足夠的誠意。
3、在面試中表現被動。
有些求職者會因為緊張等原因影響發揮,回答問題就像「擠牙膏」,除了直接回答「是」或者「不是」,總是用很簡單的幾句話就帶過。即便面試官問一個開放的、需要多重表達的問題,也只是回答寥寥幾個字或者短短幾句。這樣的求職者會被面試官認為高冷、木訥、不善表達、沒有想法。
4、糟糕的第一印象。
求職者可能因為遲到、缺乏面試禮儀、著裝不得體、肢體語言不規範等原因給面試官留下非常差的第一印象,這種壞印象會給面試結果帶來致命隱患。
因為面試是一個很主觀的過程,錄用結果與面試官的個人喜好關係很大。壞印象一旦形成,很難扭轉。面試官很可能早早就結束了這場面試,讓你沒有更多的時間用來展示自己的優點。
5、回答問題無重點,無邏輯。
有些求職者在回答面試官提問時答非所問,或者總是說不到重點,或者雜七雜八說了一堆,讓面試官一團霧水,沒辦法直接了解到你的優勢。
6、自賣自誇式的自我推銷。
求職本來是一個需要自我推銷的過程,但是,如果求職者太急於推銷自己,面試官會認為你身陷絕境,別無選擇,只想抓住這唯一的機會,這樣做反而效果不好。
尤其很多求職者像王婆賣瓜,自賣自誇,自說自話,又無法對自己的能力提供證明和依據(比如事例或者數字等),這可能引起面試官的反感。
比如,求職者說自己溝通能力強、協調能力強、抗壓能力強、分析能力強之類的,即便把素有形容詞都加在自己身上,也不會給面試官留下什麼特別的印象。不如舉個例子來說明自己「XX能力強」是怎麼體現的,這樣才更有說服力。
7、好像很難與你打交道。
如果面試官在交流中發現了你的弱點、性格缺陷或者不良習慣,比如,傲慢、自以為是、缺乏耐心、固執、偏執等等,你很可能直接出局。因此,在面試中你必須表現得容易溝通、樂於配合、善於協作。
8、期望薪資與價值不符。
求職者在薪水問題上要保持適當的靈活性,不要讓面試官覺得你只關心薪水、待遇,眼高手低,妄想拿到高於你身價的、高於市場行情的薪資。
9、不會提問。
在任何面試結束前,面試官都會留一點時間給求職者提問。如果你不問任何問題,面試官很容易認為你對這個機會興趣不大、熱情不足。你也可能因此被淘汰。
所以,求職者在面試前都要準備一些得體的問題。比如,後續的面試安排,應聘崗位的日常工作,入職後的考核標準等。
10、不是最佳的候選人。
有時候,最佳候選人不一定是最資深、專業能力最強、經驗最豐富的那個。比如,對企業文化的接受程度、與團隊現有成員的性格互補性、與直屬領導的行事風格匹配性、薪資要求是否在企業能滿足的範圍內等因素,都可能對面試結果產生一定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