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英國《自然》雜誌子刊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發表綜述文章,詳細闡述了膳食纖維在疾病防治中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緩解胃腸疾病中的作用。
《自然》表揚「膳食纖維」
20世紀70年代,科學家們調查發現,某些非洲國家的居民,腸癌、糖尿病、膽石症、冠心病、肥胖等病症的發病率,遠遠低於歐美國家,後來發現這是「膳食纖維」的功勞。
這篇綜述文章提到,膳食纖維與多種疾病的發展、治療及死亡情況有重要聯繫。
攝入膳食纖維,能夠使腸道對鐵、鋅、鈣等關鍵元素的攝入能力增強;攝入膳食纖維也能有效調節腸道通過時間異常,每攝入1克小麥纖維,就能將腸道通過時間減少0.78小時;幾乎所有種類的膳食纖維,都能促進排便,並維持排便的穩定性。除了維護腸道健康外,膳食纖維還是一個無可爭議的「多面手」。
2015年,英國營養科學顧問委員進行的一項薈萃分析發現,日常通過食物攝入的膳食纖維每提高7克,心血管疾病風險就會降低9%、中風風險降低7%、結直腸癌風險降低8%、直腸癌風險降低9%,糖尿病風險降低6%。
如何合理攝入膳食纖維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臨床營養科劉佳博士介紹,膳食纖維的攝入並非越多越好,而且不同食物所含有的膳食纖維種類和含量都有不同。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上推薦正常成年人每天攝入膳食纖維25-30克,而且還建議成年人每天吃至少500克左右的蔬菜。
有研究表示,如果青少年期攝入的膳食纖維少,那麼成年後,尤其是40歲以後患上慢性病的風險將增加。劉佳提醒,膳食纖維的好處並不是每天隨便買一斤蔬菜填進肚子裡那麼簡單。可以多吃燕麥、大麥、豆類和水果,這些食物中均含有可溶性膳食纖維和不可溶性膳食纖維。建議食材要豐富,可以通過吃不同的食物來獲取不同類型的膳食纖維。
它是一種特種膳食纖維
柑橘果膠又被稱作天然果膠,是世界衛生組織和世界糧農組織推薦每日攝入量不作限制的水溶性膳食纖維。
以下資料出自:浙江大學生物系統工程與食品科學學院,浙江省農產加工技術重點實驗室。
天然果膠來源於植物細胞壁,具有潤腸通便、排除重金屬、抑制癌症等生理活性。但因其分子量大,無法被腸道吸收而不能使其在體內充分發揮作用。因此,之前很多研究機構使用生物技術對其分子進行大小及結構的改性以達到可以被人體吸收的效果稱為改性小分子果膠。
改性小分子果膠在改性的過程中,會使果膠的活性減低,從而使得其各方面功效降低。但由於技術與原料等問題的制約,以前直接提煉小分子果膠一直無法取得量產。
高活性小分子果膠,5000—50000Da的純天然物理分離小分子果膠能夠被人體直接吸收並進入血液,能夠有效螯合體內重金屬、放射性核素以及所有其他汙染物,並安全地排出體外,達到深層次細胞級淨化人體環境。
除此之外,高活性小分子果膠還能與腫瘤細胞親和黏附,特異性殺傷並清除突變細胞。它可以作為體內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Gal-3)配體的競爭性抑制劑,封閉腫瘤細胞表面的Galectin-3位點,阻止腫瘤細胞的形成與發展。
遺憾的是,目前全球範圍內,成人每日膳食纖維攝入量普遍不足(低於20克)。調查顯示,我國人均膳食纖維攝入量只有10.8克,遠遠達不到相關標準,適量補充優質的膳食纖維素(如橘絡小分子果膠)不失為一種好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