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個稅法與社保稅徵加之金稅三期,各項新政的陸續出臺,對企業合規性和員工關係管理的合理性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對於服務業中重要的餐飲業來說,如何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實現前端與後端的創新變革,特別是在用工方式上的創新上,對於餐飲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近期,國內最大的靈活用工一站式服務平臺鬥米聯合北京市餐飲行業協會共同舉辦了「2018餐飲業靈活用工創新論壇暨北京市餐飲行業協會『燈塔峰會』七次代表會議」。大會上,鬥米外包事業部總經理呂磊以「社保稅管和個稅修正新形勢下靈活用工籌劃之道」為主題,從理解政策走向,餐飲企業用工形態切入,為近二百名北京市餐飲企業精英翹楚帶來前沿的用工趨勢和解決方案。
國家定調清晰明確,努力合規乃長久之計
2018年可謂大政之年,國家不僅頒布了「個稅改革,社保稅管,金稅三期」等一系列新政,在後續人社部辦公廳關於貫徹落實國務院常務會議精神切實做好穩定社保費徵收工作的緊急通知和《社會保險領域嚴重失信「黑名單」管理暫行辦法》公開徵求意見及總理走訪辦事企業主的對話中,我們還看到,國家在此方面的清晰定調:社保繳費基數要做實,不能少繳,更不能不繳;嚴禁自行集中清繳,這不意味著不個別清繳,最多也就是舊帳暫不管,新帳別想逃;落實社保繳費基數後,確保社保缺口可填平後,才會適當考慮階段性降低社保費率;總體上不增加企業負擔,不意味著不增加單個不合規企業的負擔,社保費率降低,增大收繳面,確保宏觀總體上負擔不變。
在充分解讀了政策走向後,呂磊指出,「社保不合規的企業不能再抱有不會被稽查、清繳的風險了」。然而,在政策頒布前,據統計,大概70%的企業是不合規的。現場,呂磊以北京地區月收入20000元的一名普通員工為例,從不同維度詳細地為嘉賓計算了新政實施前後,企業成本變化情況。數據表明,企業目前若以最低社保繳納基數為員工繳納的社保,企業合規化成本將增加450%;若曾以用人所在地或其他形式在社保繳納金額較低的城市以最低繳納基數為員工繳納社保,企業合規化成本將增加914%;若該企業未曾給員工繳納社保費,則新政實施後,該企業一名月薪20000元的員工社保成本將是從0到6200元的變化。
另外,呂磊指出,經過測算,以北京地區為例,若企業未曾給員工繳納社保費,在新個人所得稅基本減除費用標準和享受專項附加扣除下,以及足額社保繳交基數的合規化要求下,員工到手收入前後無差異的臨界點工資為13175元,高於臨界點工資,員工到手收入會較合規化之前增加,反之則降低。
同樣,以北京地區為例,在新個人所得稅基本減除費用標準和享受專項附加扣除下,員工應繳納個人所得稅額為零所對應的工資臨界點為10500,當員工工資高於10500,一般情況下將會產生應繳個稅。
一串串數字背後,將對勞動密集型的餐飲行業帶來雪上加霜的致命一擊。因為,自從人口紅利的消失及劉易斯拐點到來開始,餐飲業便已亮起紅燈,供不應求日益嚴峻。
他山之石可攻玉,靈活用工成解密之鑰
勞動力市場關係究竟如何?現場,呂磊從日本的勞動力及用工變化中為中國企業家及HR們帶來非常有意義的借鑑與參考。
呂磊指出,中國人口發展趨勢與日本極為相似,若將日本人口平移20年,中日人口曲線幾乎重合。日本勞動力不足困境下,靈活用工蓬勃發展。「靈活調配」、「節省人工成本」、「長時間營業需要」等讓日本的幾乎每家餐飲店都僱傭了靈活就業者,並以兼職打工為主。如今,中國勞動力市場也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且根據中國的整體發展態勢,人口紅利的消失、老年化進程加快等外部因素的影響,這一趨勢將不可逆轉,並會愈演愈烈。
當探究日本餐飲業員工之所以選擇靈活就業,時間靈活自由成為最主要原因。而縱觀中國當下的勞動力市場中的主角——90後、95後們,在網際網路時代下成長的他們更加追求個性化和工作的彈性,高強度工作時長成為住宿餐飲員工離職的主要原因。這一點,從鬥米研究院的調研報告中就可以看出。
如何讓員工工作不那麼辛苦,同時,讓他們在有限的時間拿到更高的報酬?或許在工作效率、質量、穩定性以及成本控制上都佔據優勢的靈活用工可成一個考慮的因素。例如在某商場情景下,可考慮一些異業的、分時的錯配靈活用工。
鬥米多方之招,讓企業合理合規地「取暖」過冬
當下,靈活用工已成主流用工趨勢之一,隨著經濟及社會的發展,將會愈多的群體將接受開放的招聘與用工方式。靈活用工不僅能實現人力共享,同時,也成為企業降本增效的最佳方式。尤其在2018年9月18號,廣東省勞動仲裁委發布的一文件指出,網絡平臺經營者與相關從業人員之間的用工關係性質,原則上按約定處理。如雙方屬於自負盈虧的承包關係或已訂立經營合同、投資合同等,建立了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分配機制的,不應認定雙方存在勞動關係。該文件的出臺,再次證實了平臺化用工一定是當下可以走的解決出路。
會上,在充分理解政策動向及深度了解目前餐飲業用工形態後,呂磊根據大眾下的用工模式,分享了兩套最常規的「社保稅管和個稅修正新形勢下的靈活用工解決方案」。
1、非全日制靈活用工的解決方案
企業職工社會保險關係是建立在勞動關係基礎上的。由於,國家在相應法規中指出,「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和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由個人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即,使非全日制員工自行繳納社保費用。所以,將勞動關係轉化為勞務關係,將勞動報酬轉化為勞務報酬,是非全日制靈活用工的關鍵。
鬥米通過對甲方客戶的用工模式的深入分析,實現甲方非核心崗位員工在勞務用工下的靈活用工,通過對現有薪酬架構進行分析並重構,藉助於鬥米靈活用工平臺和Saas系統進行靈活用工招聘、用工關係、人崗匹配、在職管理、薪資福利、綜合保障等全流程服務。
2、社會保險+補充商業保險的外包解決方案
鬥米以平臺化用工模式,幫助客戶將現有員工通過崗位外包形式將勞動關係變更為鬥米,同時鬥米通過強大的招聘資源對甲方的新增招聘需求進行交付,由鬥米幫員工繳納社會保險,同時完成勞動關係、招聘服務、人力資源全流程服務、工傷理賠、員工保障等一站式服務。
配合解決方案外,現場,呂磊還重點介紹了換新升級後的部分產品與服務,以多方之招之勢,讓企業合理合規地「取暖」過冬。
在加強員工關係管理方面,鬥米研發了Saas工具:靈雲。實現,考勤打卡、位置監控和軌跡地圖、數據收集和報表自動匯總、工資自動結算、商業保險自動購買、公告發布等七大專屬定製功能。尤其基於地理位置的真實場景出勤狀況的監控,自動完成對批量員工購買保險任務。在在線招聘環節中,運用大數據功能,對資料庫裡的6000萬用戶標籤化,通過精準的數據標籤匹配,為企業篩選推送最合適的人才,大大提高招聘效率,並滿足後端員工的情況。同時,在招聘界面上,鬥米也進行了一系列創新。除去冰冷的文字。而是用視頻、圖片、文字等多種形式,展現員工風貌,以僱主品牌之勢,提高企業招聘撮合率。
當然,任何一種創新方案或產品及服務的應用實施,除考慮到企業成本、運營壓力,保證合法合規以外,企業還需考慮勞動者或員工的接受度。就像北京市餐飲行業協會會長湯慶順在大會開幕致辭中所言,在新時代下,企業需要認清客觀形勢,改變舊的思維方式和習慣,把人作為一種資源和資本去經營好,這也餐飲企業真正實現合法合規合情合理經營管理的一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