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守民代表建議:建立完善體制機制促進非營利組織發展

2020-12-20 法制網

法制網訊 記者朱寧寧 3月6日,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大成(成都)律師事務所主任、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副會長、四川省法學會副會長劉守民接受《法制日報》記者專訪時指出,應進一步完善非營利組織管理體制,為非營利組織的發展創造良好的內外部環境,更好地發揮出非營利組織在促進社會和諧發展、推動政府轉變職能、有效增強社會自我管理和調控能力、大幅減少國家和社會運行成本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非營利組織之所以應當受到鼓勵並加以規範,是因為部分社會事業若交由企業經營會發生『市場失靈』的情況。對於營利性企業,其首要考慮的是股東利益,當股東利益、管理層利益與社會事業的公益性產生衝突時,毫無疑問,企業會偏向少數人利益。而非營利組織是為公益目的或者其他非營利目的成立的,其不向出資人、設立人或者會員分配所取得利潤。」劉守民說。

劉守民認為,民法總則的出臺從法律層面正式確立了非營利法人的概念,帶來的最積極的影響就是更全面和深入地落實了公民的結社權,尤其是公民組建各種非營利法人的權利,可以促進非營利組織的發展。但另一方面,我國有關非營利組織的正式法律並不多,由於下位法的缺失,公民結社權事實上處於「抽象肯定」、「具體否定」的狀態。特定人群的結社依然被禁止,聯誼類組織被限制,社會不平等加深。我國政府對非營利組織的管理還缺乏嚴格的規範,法制化程度不高,在政府評估、第三方評估、財務制度、問責制度等方面都缺乏有效的法律法規,且沒有一部完整的專門法律對非營利組織的性質、地位、作用、結構以及權益等進行全面定位和有效規範,容易導致非營利組織的失信行為。此外,根據相關法律規定,我國對非營利組織實行雙重負責的管理體制,即被業務主管單位和登記管理機關雙重管理。在這種體制下,非營利組織的登記註冊以及運營管理被設置了雙重門檻,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非營利組織的快速健康發展。

鑑於此,劉守民對進一步培育和發展非營利組織提出了具體建議:

一是建立健全非營利組織發展的法律法規。修改已頒布的涉及非營利組織的法律法規,儘快出臺關於非營利組織在登記管理、公益捐贈、免稅、組織員工就業和社會保障等方面的法規政策,並儘快制定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營利組織法》。進一步完善非營利組織的管理體制,放鬆登記管理方面的限制,簡化登記程序。二是拓寬我國非營利組織資金來源渠道。政府可以鼓勵並指導非營利組織與營利組織展開合作,實現互利雙贏。政府採購尤其公開招標,可以作為非營利組織獲得財政支持的重要渠道。三是健全我國非營利組織的監管機制,提高自身公信力。四是提高非營利組織自身的自治能力,培育其自主能力,實現非政府性,非營利性。

相關焦點

  • 人大代表劉守民:建議立法規範非營利組織
    &nbsp&nbsp&nbsp&nbsp劉守民律師:今年關注的比較多,比如非營利組織問題。非營利組織原來我也在關注,曾經提過建議,要大力地促進它的發展,今年把它上升成了一個議案,建議制定我們國家的《非營利組織法》。關於非營利組織,民法典也作出了一些上位法的規定。
  • 民政部對「關於進一步促進我國非營利組織發展的建議」的答覆
    :您提出的「關於進一步促進我國非營利組織發展的建議」收悉。同時,2016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改革社會組織管理制度促進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中又明確了穩妥推進這4類社會組織直接登記,對直接登記範圍之外的其他社會組織,繼續實行登記管理機關和業務主管單位雙重負責的管理體制。以這一舉措為標誌,我國開始建立直接登記與雙重管理相結合、相併存的登記管理制度。 為推進登記制度改革,民政部主要做了三方面的工作。
  • 應大力促進非營利組織的發展
    經濟的持續增長和現代化進程的加速,需要加快社會發展的進程,需要大力推動非營利組織的發育和發展。由於我國市場經濟體制剛剛建立起來,國家、市場、社會等三域的功能分化過程剛剛開始,非政府的、民間的非營利組織無論在數量、規模、專業水平還是在法律地位和運行機制等方面,都還存在許多不盡如人意之處。
  • 建立我國非營利組織會計準則的思考
    再次,非營利組織發展迅速,分布範圍比較廣,但針對我國民間非營利組織的財務會計制度出臺較晚,預算會計又不能滿足核算要求。而我國企業會計的發展生機勃勃,逐漸與國際慣例靠攏,特別是2006年2月15日財政部發布我國新的企業會計準則,極大地促進了企業會計的發展。相比之下,我國非營利組織會計發展滯後,研究相對薄弱。
  • 國務院發文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促進汽車消費優化升級,全面取消...
    10月11日國務院發布《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實施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其中在文化領域,制定實施深化電影院線制改革方案,推動「網際網路+電影」業務創新,完善規範電影票網絡銷售及服務相關政策,促進點播影院業務規範發展。拓展數字影音、動漫遊戲、網絡文學等數字文化內容。完善遊戲遊藝設備分類,嚴格設備類型與內容準入。在「完善促進實物消費結構升級的政策體系」方面,《消費體制機制實施方案》提到大力發展住房租賃市場、促進汽車消費優化升級等。
  • 大力推進政府及非營利組織會計改革(2)
    (四)大力推進政府及非營利組織會計改革,是與時俱進,配合事業單位體制改革、服務社會保障體系的建立健全、促進民間非營利組織健康發展的重要舉措政府及非營利組織會計涉及到行政事業單位、民間非營利組織、各類社會保險基金等眾多非營利主體。
  •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 進一步激發居民消費...
    加快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有利於優化生產和消費等國民經濟重大比例關係,構建符合我國長遠戰略利益的經濟發展方式,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有利於實現需求引領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相互促進,帶動經濟轉型升級,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有利於保障和改善民生,實現經濟社會發展互促共進,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 建立和完善跨區域城市發展協調機制
    原標題:建立和完善跨區域城市發展協調機制   十八屆三中全會對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完善城鎮化健康發展體制機制進行了部署,強調要「建立和完善跨區域城市發展協調機制」。
  • 引導非營利組織發展 推進南京和諧社會建設
    推進南京市和諧社會建設的幾點粗淺建議。   制訂並落實好非營利組織的宏觀發展規劃,逐步建立起民政部門依法登記、主管單位監督指導、有關部門相互配合、社會各界共同參與的綜合管理機制。摸索建立一套科學的非營利組織評估體系,對非營利組織及其活動進行定性和定量評估,為分類指導非營利組織創造條件。完善社會團體和基金會的年檢辦法,通過年檢辦法的實施,摸索出一套規範、適用、方便的年檢制度。儘快出臺關於扶持行業協會的指導性意見。加強對非營利組織的宣傳,為非營利組織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 關於促進非營利組織發展的稅收政策探討
    如何推動非營利性組織健康發展,需要方方面面的變革與協調,而稅收政策是其中無法忽視的關鍵因素。合理的稅收優惠能為非營利組織提供一個更為合理的發展環境,從而有助於促進非營利組織自身的發展。而在市場經濟制度尚不完善的發展中國家,社會環境較差,非營利組織需要多渠道籌集資金,且非營利組織規模較小,參與競爭性商業行為對市場有效競爭的影響也比較小。因此,發展中國家對非營利組織的商業性活動應採取減免稅的方法以支持其快速發展。
  • 中國公共科研事業單位(財務)改革和非營利組織建設國際研討會
    傳統的社會事業體制在促進我國科技、教育、文化、衛生事業發展以及在促進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方面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由政府直接組織社會事業的體制也確保了政府意志的實施。但傳統社會事業體制及事業單位體制的弊端也非常突出。
  • 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
    新疆日報訊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促進要素自主有序流動,提高要素配置效率,進一步激發全社會創造力和市場活力,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
  • 非營利組織信息披露與審計
    摘要:政府轉型可以推動我國公立醫院、學校等非營利組織快速發展以及非營利行業由市場化向公益化回歸。隨著非營利組織的發展,其治理機制建設將備受社會關注,信息披露與審計成為治理機制建設的關鍵環節。目前我國非營利組織信息披露與審計狀況亟待加強。
  • 非營利組織相關審計問題研究
    摘要:本文針對目前我國對非營利組織審計研究不足的現狀,首先界定了我國非營利組織的範圍;然後結合代理理論分別論述了非營利組織的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和內部審計,建議在民間非營利組織引入經濟責任審計,在有條件的事業單位設置審計委員會;最後就非營利組織的效審計和績效評估提出了相關意見和政策建議。
  • 方新會見臺灣非營利組織代表交流團
    9月24日,中科院黨組副書記方新在院部會見了以財團法人國策研究院文教基金會董事長田弘茂為團長的臺灣非營利組織代表交流團。方新代表中國科學院對代表團的來訪表示歡迎,並介紹了中國科學院的總體情況以及近年來中科院與臺灣地區科技合作的概況。
  • 海外看中國:促進非營利組織發展利於城鄉教育均衡
    英文《中國日報》3月11日發表在中國工作的外國人埃裡克·尼爾森撰寫的題為《促進非營利組織發展對中國社會進步有利》的文章,全文如下:促進非營利組織的發展,尤其是基層項目的開發,可填補城鄉學校間的差距。非營利組織的創新精神、豐富經驗和資源為地方政府縮小城鄉學校間的差距提供了強勁推動力。
  • 「網際網路+」對非營利組織的影響
    作者:徐雪梅 王思怡  在資訊時代,隨著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網際網路滲透和影響著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指出,要制定「網際網路+」行動計劃,推動移動網際網路、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製造業結合,促進電子商務、工業網際網路和網際網路金融健康發展,引導網際網路企業拓展國際市場。
  • 完善教育督導體制機制 四川省出臺新辦法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全國、全省教育大會精神,緊緊圍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確保教育優先發展,著力破解教育督導體制機制障礙,全面提高教育督導質量和水平,推動各級政府、有關部門、各級各類學校切實履行教育職責。(二)主要目標。到2022年,基本建成全面覆蓋、運轉高效、結果權威、問責有力的教育督導體制機制。
  • 重建社會信任需要非營利組織發揮聚合作用
    近日,北京師範大學法學院教授、北京大學非營利組織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培峰,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專訪時說,非營利組織作為一種社會自組織,可以承擔消解社會矛盾、促進社會良性運行的社會責任,對社會和諧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當前非營利組織領域的市場化程度不夠,一些組織處於壟斷性地位,如果缺乏必要的監管,肯定會出問題。
  • 群眾體育非營利組織的重要性及評估指標體系的建立
    群眾體育非營利組織的重要性及評估指標體系的建立 發布時間:2010-09-06 來源:政法司 字體: 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