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評、讚美孩子的6個要和不要

2020-11-16 幼師口袋

上周,京城於大爺上了一次熱搜,但不是因為相聲,而是因為育兒「套路」,一句誇獎就能讓兒子歡天喜地去上幼兒園:

圖片來源:騰訊視頻截圖


於大爺還是厲害呀,套路深不見底,家長要是都像於大爺這樣會誇孩子,每年新小班入園的時候應該就不用愁了。

深厚的語言功力不是我們能一蹴而就的,但是在讚美和批評孩子的時候確實應該講究方法。今天我們就來談論一些,批評和讚美孩子時,那些該做和不該做的事。

批評篇

01.要批評教育,不要發洩情緒

孩子犯錯誤往往會弄壞一些東西或者給別人帶來影響,大人可能有時無法控制情緒,脫口而出一些情緒性的話語,這些不僅對孩子的教育不利,甚至會用語言暴力傷害孩子的心靈。孩子長大後可能會懼怕權威,或者產生逆反心理、更加不服從管教。

我們先要接納犯錯誤的孩子,但不是接納孩子錯誤的觀念和行為,而是孩子行為背後的需求。

也許孩子只是想喝水,卻不小心打碎了杯子;孩子可能只是想翻書,卻撕壞了繪本;想要拿某一件玩具,卻把玩具箱打翻......


-這些不要說-

「為什麼你一件事都做不好!?」

「有本事你就一直哭,我看你哭到什麼時候。」

「你怎麼就是不聽話」

「你怎麼那麼笨!」


-我們應該這樣說-

「你把玩具弄倒了」(客觀描述情況

「真可惜,這麼可愛的杯子碎了」(表達惋惜

「我們一起來清理/整理乾淨吧」(引導解決問題

「你為什麼會把地板弄髒呢?」(尋找錯誤原因

02. 要就事論事,不要翻舊帳

孩子犯錯了,需要直截了當地針對當下發生的事情對和孩子進行分析並對孩子進行教育,不要反覆重複之前已經過去的事。


一是因為孩子還太小不一定對以前的事留有清晰的記憶,我們反覆提及孩子也是一臉茫然;二是給孩子傳遞一個信息:過去的錯誤改正了就過去了,反覆提及只會讓孩子覺得改正是沒有意義的、家長在說謊。

大人們的說謊行為會讓孩子感受不到安全感,而安全感是孩子除生理需求外最重要的需求。


-這些不要說-

「你上次也是這樣,這都多少次了??」

「你不是弄溼褲子就是打翻杯子?」

「上一個玩具你就是這樣弄壞的了!」


-我們應該這樣說-

「犯錯了沒關係,下次一定要注意哦」(表示諒解

「那你打算怎麼彌補這個錯誤呢?」(解決問題

「你有沒有更好的辦法夠到它的?」(尋找原因

「下次要怎麼才能不犯錯呢?」(尋找原因

03.要前後一致,不要雙重標準


大人的情緒也經常影響教育的效果,有時我們當下心情很好,孩子的一些小錯誤很快就原諒了;但是下一次發生同類型錯誤的時候,碰巧心情不好就大發雷霆。

這是對孩子的縱容,也教會了孩子「看大人的臉色行事」,他會知道:大人們高興的時候是可以這樣那樣的,他們不高興的時候才需要收斂。更壞的是讓孩子的情緒也會跟著變化,之後孩子容易養成易怒、暴躁的性格。

-這些不要說-

「只是個塑料杯而已,就不怪你了!」

「摔個遙控器就算了,手機你都給我摔了」

「我說這回錯了就是錯了」


-我們應該這樣說-

「要小心一點哦,塑料杯也會壞的哦」(強調物品價值

「一顆糖也需要經過允許才能拿」(強調原則

「說出真相也是誠實的孩子」(強調優秀品質的標籤


讚美篇

01.要讚賞努力,不要只誇聰明

「你真棒!」、「你是最棒的!」、「你太厲害了!」......類似簡單的誇獎話語,別說孩子了,大人們也說到厭煩了吧?


這樣的誇獎實際上沒有觸及到孩子的心理需求,孩子在尋求我們回應的時候,其實是想要證明自己的成果、證明自己的能力。


誇獎孩子的努力就是在肯定他的付出和鍛鍊出來的能力,孩子會對學習、鍛鍊能力的過程產生愉悅感,未來會在這個過程中更投入。


-這些不要說-

「你真棒!」

「你是最棒的!」

「你太厲害了!」


-我們應該這樣說-

「你搭的那麼久的積木,好高啊!」(強調工作量

「你真棒,已經學會了這首詩了」(明確指出孩子的成就

「這個樂高有點難,你都拼好,太棒了!」(強調難度


要表達感受,不要評價

很多大人在讚美孩子的時候會直接給出一個明確「好」的評價,其實這些評價都是成人站在權威的角度發出的。

這會讓孩子依賴成人的評價,無法發展出孩子的自我價值感,長大以後過分關注他們的評價,無法得出客觀的自我評價。

如果把評價變成感受,孩子感受到的是成人個體對他這個個體的關注和重視,並不是一種權威的蓋章、是一種感受,有利於發展孩子的自我意識。

-這些不要說-

「寶貝你真聰明!」

「寶貝你畫得真好!」

「寶貝唱得真好!」


-我們應該這樣說-

「我喜歡你畫的畫/唱的歌」(表達個人的喜愛

「你剛剛和朋友分享了餅乾,小朋友很開心!」(詳細描述事實

「我喜歡你的畫裡的色彩。」(誇讚細節


要發現孩子自我價值,不要敷衍回應

有的家長在讚美孩子時為了強調親子關係,而在話語中帶入自己的角度。孩子容易模糊主角,意識不到家長是在誇孩子還是在誇家長自己,甚至感覺不到重視,和家長的親密感會降低。

誇獎孩子的話要指向明確、不要使用抽象的概念、可以使用描述性語言。


-這些這樣說-

「你真是媽媽的好寶寶!」

「作為你的媽媽,我很自豪!」

「爸爸怎麼會你這麼乖的寶寶!」


-我們應該這樣說-

「你把娃娃都送回家啦!」(描述性語言

「今天是寶寶自己刷牙的,寶寶學會了!」(指向明確

「你都學會了,那來教教我吧!」

我們不適宜的批評、讚美語言可能會導致孩子:

  • 膽小自卑、懼怕權威
  • 逆反、不服從管教
  • 缺乏安全感
  • 沒有成就感
  • 焦慮、愛發脾氣
  • 無法獲得正確的價值判斷
  • 收到他人評價的束縛
  • ......


我們對孩子進行批評教育或者讚美教育時,需要以一個溫和但肯定的態度,觀察、引導孩子以正確方式行動,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聲明:本文由幼師口袋原創,圖片來自幼師口袋APP, 如需轉載請關注公眾號:幼師口袋,並在公眾號內回復「轉載」。

相關焦點

  • 巧用「三明治效應」批評孩子,讓孩子在讚美中發現自己的錯誤
    所以以後不要出現這種行為了,知道嗎?好好和同學相處,這樣才是媽媽的好孩子!」不得不說,在話術這方面,妻子比小劉厲害多了。聽完了媽媽的話,兒子頓時答應了媽媽,說自己會好好記住的,以後再也不犯這樣的錯誤了。
  • 表揚不當孩子不自信或狂妄,讚美孩子6個方式,10句讚美孩子的話
    歡迎您來到我的專欄《家長如何說話,孩子才肯學習》,幫助家長解決左右為難的問題。父母與孩子和平共處是關鍵,10種轉化話術的思維模式,增加親子關係,提升孩子學習主動性。上節課我們分享了:父母會引導孩子會思考,引發孩子思考的6個方式,10句引發思考的話。希望寶媽奶爸朋友們,在和孩子相處中,運用這些方法,有什麼問題,私信我,很高興為您解憂,願每個孩子快樂成長。
  • 教育孩子:不能上來就批評和打罵,要學會鼓勵和讚美
    作為孩子的父母長輩,我們有責任並且期望自己能夠有科學的方法,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為其提供良好的環境,讓其更好的成長,學習和生活。育兒的方法並不是盲目所得,它是由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經過長久的科研調查得出的結論。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如何才能更好的讓孩子成長呢?如何才能與孩子共同進步共同學習呢?
  • 一句真誠的讚美勝過萬句指責和批評,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的鼓勵
    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孩子性格特徵的塑造有影響,所以千萬不要小瞧在日常生活中對孩子的批評與讚美。 經常得到父母讚美的孩子,和經常被父母批評的孩子有什麼區別?
  • 不要再對孩子說「你真棒」,看看6種讚美方式,10句有效讚美的話
    ,讚美孩子的語言,也會由衷的脫口而出,像批評孩子那樣打開話匣子。讚美孩子的態度要明確細化,對孩子做的好的事和行為時,若只誇讚孩子太棒了、太聰明了,孩子未必會真切的明白自己是贊在哪裡了,聰明在了哪了,有些聰明是孩子的小聰明,家長看清不行為的結果如何,孩子以後會為聰明反被聰明誤。
  • 孩子聽不得「批評」怎麼辦?「肥皂水效應」:批評也要有「技巧」
    我讓你不要總是看電視吧,你還看,現在就只能考這麼一點點分數。你以後別再看電視了啊!"孩子聽著我的批評,突然就爆發了:"我就是笨,這和我看不看電視沒有太大的關係。"然後,孩子就跑回房間。不僅僅是我,父母也會為孩子"一聽到批評就爆炸"的現象所困擾。這時,父母不知道該用什麼方法讓孩子聽取"批評"。
  • 心理學:家庭教育中如何讚美孩子
    家庭教育中如何讚美孩子:讚美是一門很大的學問,在家庭教育中尤其要運用好這門學問相比批評,孩子更喜歡聽到家長的讚美,批評往往更能促進孩子的奮進。  讚美和批評是家庭教育的兩個重要內容,聰明的家長往往都是批評與讚美並施。當孩子做錯事的時候,適當的批評是必須的,當孩子做對了事情時,讚美也很重要。那麼,家庭教育中如何讚美孩子呢?  激勵和讚美是孩子成長的加油站,家長不應吝嗇對孩子的讚美,但讚美要實事求是,必須真誠。
  • 過度的表揚和讚美是誤導孩子
    很多人喜歡崇洋媚外,覺得老外的一切東西都是好的,老外放個屁也是香的。雖然西方世界是比我們先進點,也最多不過是最近二三百年才領先我們的。我們中華文明曾經領先世界幾千年,老祖宗留下的好東西也不少,應該好好挖掘,好的東西要傳承,要推廣,不應盲目模仿外國的東西。在孩子的成長教育方面,我國一點都不落後,歷史上出現過孔子、孟子等很多大教育家。
  • 如何巧妙的讚美、批評、調動別人的情緒,或許你需要知道!
    按照上一次,這一次是到了第三點,如何巧妙的批評別人?對於這一問題,小編我是覺得做人呢~遵從忍無可忍無需再忍的道理的,當你忍到了一定的程度就不要再去忍耐了,爆發出來吧!不過,爆發時所要罵別人的話或者是批評別人的話我們還是需要巧妙的回答的,畢竟還是要生活的。
  • 四個時間段不要批評孩子
    生活中,總有家長會不分場合地批評孩子,這樣其實是不恰當的,會給孩子造成一定的心理傷害。比如以下四個時間段,熙寶爸爸建議大家不要批評孩子。晨起時不批評孩子 都說一日之計在於晨,晨起就批評孩子,會對孩子一天的心情造成影響,讓他做什麼事都不得勁。就拿朋友來說,雖然孩子有錯,但朋友一個勁地在大早上數落、批評孩子,其實也有失偏頗。
  • 15個表揚和8個批評孩子的科學方法,請家長查收 | 精選
    來源 | 超級父母(微信號:edu809)一個孩子的健康成長,既需要讚美的陽光,也需要批評的雨露。父母最高級的炫富,是教出一個有教養的孩子。以下是表揚、批評孩子的科學方法,值得各位家長參考。2.表揚重過程:讓孩子知道,整件事情中自己哪裡做得好,應該發揚,哪裡沒做好,需要改善。3.表揚應衷心:不要隨便說一句「你真棒」,要選擇合適的時間和場合,讓孩子感受到你發自內心的認可。
  • 15個表揚和8個批評孩子的方法,值得家長細細品讀
    一個孩子的健康成長,既需要讚美的陽光,也需要批評的雨露。父母最高級的炫富,是教出一個有教養的孩子。以下是表揚、批評孩子的科學方法,值得各位家長參考。3.表揚應衷心:不要隨便說一句「你真棒」,要選擇合適的時間和場合,讓孩子感受到你發自內心的認可。
  • 讚美孩子要恰到好處,遵循三個讚美原則,會讓孩子變得無比自信
    確實,鼓勵和讚美的教育方式很好,只是如何讚美是相當關鍵的。七七是的小能豆,說學逗唱好像都能信手拈來,而且在人前也是不畏懼。媽媽就很喜歡誇獎她,因為越是誇獎,孩子越是想要去表現自己,為此媽媽還覺得自己的教育有功。
  • 過度讚美孩子 其實是「捧殺」
    一些潛質很好的孩子長大以後之所以沒能有所成就,正是源於孩子的驕傲自滿、狂妄自大。所以,父母在表揚孩子時一定要實事求是,不要誇大其詞,要在表揚孩子的同時給孩子指出不足之處。因此,父母對孩子好是「嚴在面上,愛在心裡」。4、過多的表揚還會讓孩子錯誤地認為自己的言行能夠討父母的歡心。
  • 在人際交往中,你要懂得讚美,善於讚美
    要從宏觀和微觀兩方面著手——從宏觀上講,要做到恰如其分地讚美他人,就要正確地認識讚美的作用、宗旨,讚美的題材和讚美的方法。讚美對方的宗旨是尊重對方,鼓勵對方以及創造友好的交往氣氛,所以應該真心實意,誠懇坦白,措辭適當。
  • 批評孩子總不聽?教你利用「肥皂水效應」,家長批評也要有方法
    我們要多看到孩子的閃光點,多給他們一種積極向上的價值觀。我們每次要贊同孩子,把孩子看作是大人一樣平等對待,而不是上來就教訓和指責他們。給他們足夠的尊重,或者試著讓他自己解決問題,這樣能加強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 讚美是孩子成長的必需品,利用「皮格馬利翁效應」,讓孩子更優秀
    文丨大寶疼小寶(文章原創,版權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知乎有一個熱議的話題,講的是為什麼中國的父母,大多不怎麼愛讚美自己的孩子。這是因為中國一向推崇謙虛是美德,與其讚美孩子,不如多批評孩子,鞭笞他們進步。
  • 每天6個「一分鐘」,多給孩子一些愛和關注
    孩子的教育需要父母花時間陪伴,要父母多給孩子一些愛和關注。本期快樂魔方作文就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這個話題。一、一分鐘傾聽一些家長認為孩子還小,很多事情都不懂,其實孩子在懂事的那一刻起就知道了父母的喜怒哀樂。我們家長應該學會傾聽一下孩子的心聲,每天花一分鐘,聽聽孩子內心深處的想法,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這對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大有裨益。
  • 批評孩子,你要掌握的原則和技巧
    今天親貝網小編分享一位媽媽在批評孩子的時候巧妙地運用了一些技巧,這樣不但保護了孩子的愛美之心,還達到了教育的目的。看了她的做法,我們是否也有啟發?這裡,有幾點關於批評孩子的注意事項要跟大家分享:(1)批評孩子之前,先想想孩子有哪些優點,可以幫助孩子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
  • 批評孩子不是打罵就行,也要注意方式方法
    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非常的急躁,覺得孩子特別的煩人。其實這個時候,一味的說罵孩子,孩子自己是不知道哪裡是錯誤的,她只知道你在說她,罵她,所以她只能用哭來表達。那麼我們在批評孩子的時候到底要注意哪幾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