讚美孩子要恰到好處,遵循三個讚美原則,會讓孩子變得無比自信

2020-11-12 哼哈兒將


前言:其實多數小孩在生活中的表現,都是特別自信和膽大的。即便如此,家長還是各種擔心,生怕孩子自信過頭,然後變成了最讓人不喜的自大。若是真的有這樣一天,那麼以後肯定會給學習和工作帶來危害,因為自大的人永遠都不懂謙虛,而且人緣也是差到離譜。

可見教育的方法和理念有多重要,那些自信到"狂妄"的孩子,他們在生活中可能接受了無數的讚美,因此才變得如此底氣十足。確實,鼓勵和讚美的教育方式很好,只是如何讚美是相當關鍵的。七七是的小能豆,說學逗唱好像都能信手拈來,而且在人前也是不畏懼。媽媽就很喜歡誇獎她,因為越是誇獎,孩子越是想要去表現自己,為此媽媽還覺得自己的教育有功。

可是後來,七七的行為和說辭表現的有些"異樣",明顯多了自大的成分在裡面,好像周圍人都不如自己似的。媽媽才發現,原來孩子真的有些驕傲過頭,自己的讚美鼓勵終究還是用錯了方向。所以說讚美也是門學問,若是擔心孩子被誇獎過頭,完全可以選擇恰到好處的讚美,只要保持自信就好。

一、誇獎要多說一點

有些家長的讚美太過籠統,一句"你很好",或者"表現的不錯"就完成了。這樣的讚美真的有意義嗎?對孩子來說,他可能會覺得父母這樣的說辭太過單一,甚至沒有任何的誠意,完全就是在敷衍。若是長時間不改變讚美策略,孩子的內心和耳朵都會覺得疲勞,對於誇獎也是不在上心。

若是在讚美孩子時,家長可以多用一些技巧,相信讚美的效果會增加很多。確切的說,就是讚美的時候詞語多一些,而且針對孩子優秀的地方進行誇張。若是今天考試不錯,父母在誇獎時完全可以說:"寶貝,今天的成績讓人驚喜,下次繼續保持哦"。誇獎要點名主體,肯定孩子之前的付出,當然也要讓他繼續進步,這才是誇獎的目的。

二、多接觸孩子的目光

表揚孩子時態度要誠懇,有些雖然口頭表揚了,但他們習慣去自顧自說,從來沒有面對著孩子,更別提去直視目光了。這樣的誇獎肯定是毫無意義的,因為孩子很可能不知道家長在誇自己,而當他自顧自的在說話。最好的誇獎必須是要有交流的,讓孩子感受到基本的真誠。

除了要保持基本的目光交流之外,還可以摸摸孩子的頭或者肩膀,讓他感受到父母此刻是極其用心的在誇他。不要覺得不好意思,想讓誇獎的效果最大化,真誠交流就是第一步。

三、讚美的語調很重要

其實小孩都是聰明的,他們能夠聽懂好賴話,所以家長有沒有用心,孩子都是可以感受到的。所以說家長在讚美過程中,語氣和語調都需格外注意,語速切勿太快。整個誇獎可以適度慢下來,讓孩子有更多時間去傾聽到父母所說的話。

父母誠心的誇獎,會讓孩子的內心得到更大滿足,因此也會變得無比快樂,當然自信也就累計出來了。記住誇獎是想讓孩子進步,而不是滿足他們的"虛榮",所以不要誇大其詞,更不要隨意沒有目的的誇獎。

總結:讚美孩子,就是要拿出最真誠的態度,以及最動聽的語言。因為誇獎就是要讓孩子享受,並且見證他們之前的努力和成功。要知道,家長的善意誇獎,可以讓孩子迅速的成長,甚至更加努力。

相關焦點

  • 表揚不當孩子不自信或狂妄,讚美孩子6個方式,10句讚美孩子的話
    歡迎您來到我的專欄《家長如何說話,孩子才肯學習》,幫助家長解決左右為難的問題。父母與孩子和平共處是關鍵,10種轉化話術的思維模式,增加親子關係,提升孩子學習主動性。上節課我們分享了:父母會引導孩子會思考,引發孩子思考的6個方式,10句引發思考的話。希望寶媽奶爸朋友們,在和孩子相處中,運用這些方法,有什麼問題,私信我,很高興為您解憂,願每個孩子快樂成長。
  • 會讚美,也是會表達的表現,家長應多教孩子學會運用讚美的詞語
    工作人員聽了之後,表情變得舒緩起來,顯得很高興,兩人愉快地交談起來。最後他謙虛地承認「很多人都誇我的頭髮」。事後,卡耐基說:「我敢打賭,在這一天餘下的時間,這位工作人員的心情一定很好,並且會和他的太太提到這件事。我還敢打賭,他一定對著鏡子說:這的確是一頭美麗的頭髮。想到這些,我也為他感到高興,郵局工作人員的心情由「陰」轉「晴」,全靠了卡耐基恰到好處的讚美。
  • 表揚孩子也是有原則的,守住這個讚美原則,孩子會更喜歡接受挑戰
    可能很多人冷不丁地被問這個問題後心裏面有些默默地嘲諷,實際上若我們結合孩子被誇後的表現,又不得不承認誇讚表揚孩子也是有原則的,有些孩子的玻璃心不僅僅是溺愛、缺少獨立心,而是父母的誇讚方式出現了漏洞。」朋友王倩有個女兒叫柔柔,這個小姑娘跟她的名字一樣文靜,但有的時候太過文靜也並非是好事,大概是因為女兒性子太過文靜、比較內斂的原因,朋友王倩對孩子的讚美毫不吝嗇,隨便一件不起眼的事情都可以獲得一個「你真棒」的讚美,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王倩發現對女兒的「索要」開始變得沒有耐心:「媽媽,你看我畫的這幅畫好看嗎」「媽媽,今天老師誇我了」
  • 金韻蓉:過度讚美會讓孩子失去抵抗挫折的能力
    我小的時候,大部分的中國家長都不懂得讚美孩子,所以欠缺誇獎和鼓勵的我們,個個膽小而缺乏自信。經過你這麼一讚美,她從此會對自己的眼睛更有自信,而她也就更願意和你做朋友了。所以,每次要讚美孩子的時候,你一定要儘量說出他值得你讚美的細節,也要儘可能多地描述自己因為他的這些優點而感受到的快樂和驕傲。這樣孩子除了感受到真誠和增強自信之外,他也會因此知道父母的價值觀,以及父母希望他能做到什麼。
  • 讚美是孩子成長的必需品,利用「皮格馬利翁效應」,讓孩子更優秀
    讚美孩子對於孩子的影響1、增加孩子的自信心讚美是具有一定的正面的影響,能夠激發孩子的潛能,增加他們的自信。批評雖說能讓孩子變得謙虛謹慎,但同時也是在抹殺了孩子的自信,讓孩子變得自卑,覺得自己不如被人。教授Carol Dweck在談到關於讚美孩子這件事的時候,就說到讚美孩子的天賦,而忽略了他的努力的話,會讓孩子養成固定型的思維,最終變成平庸的人。固定型思維的人,他們認為自己出生是什麼樣的就是什麼樣的,不願意再努力。成長型思維的人,他們會更願意靠努力繼續向前,繼續拼搏。
  • 會讚美,一切的一切會變得更美好
    人人都喜歡被讚美。美國著名社會活動家曾推出一條原則——給人一個好名聲,讓人們去達到它,他們寧願做出驚人的努力,也不會使你失望。這是因為,讚美是不會被人們拒絕的。在上大學的時候,小婷和小文無論是在專業水平還是在才華能力方面都是不相上下的。可自從走出校門走上工作崗位之後,兩人的一切都變得不再相同了。
  • 做人,要會「讚美」
    每個人都應該真誠待人,並珍視他人的真誠,它是人際交往中最重要的準則,真誠地讚美他人會讓我們贏得更多的朋友。讚美他人的話是一種溝通和人際交往的技巧,並不是隨便說幾句恭維的話就可以稱為讚美了。事實上,讚美他人必須遵循一定的原則和技巧,無緣由、無出處的亂讚美一氣,只會招致他人的厭惡。讚美要發自內心,要真誠。
  • 過度讚美孩子 其實是「捧殺」
    2、孩子做的不算好,不要一味表揚寶寶寫了幾個字,畫了一幅畫,如果和同齡的孩子相比還有差距,請給孩子中肯的評價。可以跟孩子說說,哪裡做得好,哪裡做得不好,還有多少進步的空間,相信你以後能做得更好!3、孩子只是為了表揚而做的事,要慎重表揚孩子都希望的到讚美,但如果做事情只是為了得到表揚,比如每寫一個字,都說「媽媽你看我寫的!」
  • 經常讚美孩子的家長,都有哪些收穫?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父母總是吝於讚美自己的孩子。要扭轉我們的觀點,先來看看讚美會給孩子帶來怎樣的好處。01經常獲得讚美的孩子,更有自信一個人的成功,離不開在背後支持他、鼓勵他、讚美他的人。這個道理,放在孩子身上也同樣適用。
  • 他山之石,國外(歐美)家長們是怎樣讚美孩子的
    美國人喜歡讚美孩子是因為,他們認為兒童在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是培養他們的自信心,有了自信,可以促使孩子克服困難,努力進取,獲得積極快樂的人生。讓孩子的生活中到處都有讚美是培養孩子自信最好的方法。他們會在讚美中看到自己的能力,找到正確的行為方式。為人父母親最大的錯誤,就是忘記讚美孩子,甚至打擊孩子的自信心。
  • 培養自信的孩子,試試這三個方法
    也就是說,孩子的自信心不可能全部來源於父母親人的稱讚,而是來自於孩子自己的成就。很多孩子都在完成學習和遊戲目標時獲得成就感,從而變得更加自信。 為了讓孩子得到這樣的成就感,父母可以遵循一些通用的方法,幫助孩子建立信心。1.
  • 學會讚美孩子——適當的讚美,有助於孩子更好的成長
    如果一個人在生活中沒有讚美,就很容易產生失落感。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說:「人性中最深切的廩質,是被人賞識的渴望。」因此,我們不難看出收到別人的讚揚對於一個人來說是何等的重要。孩子受到家長或者老師的表揚,會使孩子的思想、行為受到鼓舞,因而變得自信起來,從而生活中充滿了喜悅和滿足,但並不是所有的表揚都對孩子產生良好的影響,不恰當的表揚很可能會引起孩子的緊張情緒,還會使孩子變得受不住批評,心理承受能力差。那麼,我們在對孩子進行表揚時,應該注意些什麼呢?我們有時往往想著幫助孩子改正缺點和壞毛病,動機是好的,但總是達不到預期的目的,這是為什麼呢?
  • 怎樣讚美孩子,才能讓孩子學習更上一層樓?
    讚美孩子,會使他努力向上。相反,如果父母動不動就罵孩子「笨蛋」,否定他的能力,孩子有可能變得比你想像的還笨。假如你的孩子學習比較差,而你對孩子說:「你的學習很差,恐怕再也趕不上了!」孩子這時肯定會認為自己天生就是個差等生,再努力也沒用了,從而對自己失去信心。然而,如果你對孩子說:「你是個聰明的孩子,通過努力,一定能趕上班裡的其他同學的。」那麼孩子一定會對自己信心倍增,從而努力趕上。其實讚美是一種愛的表達,不僅可以用語言抒發,讚許的目光、誇獎的手勢友好的微笑也能收到讚美的效果。
  • 批評、讚美孩子的6個要和不要
    今天我們就來談論一些,批評和讚美孩子時,那些該做和不該做的事。,大人可能有時無法控制情緒,脫口而出一些情緒性的話語,這些不僅對孩子的教育不利,甚至會用語言暴力傷害孩子的心靈。這是對孩子的縱容,也教會了孩子「看大人的臉色行事」,他會知道:大人們高興的時候是可以這樣那樣的,他們不高興的時候才需要收斂。更壞的是讓孩子的情緒也會跟著變化,之後孩子容易養成易怒、暴躁的性格。
  • 孩子的自尊來自父母的鼓勵讚美
    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是強調自信,其實沒有自尊的孩子,是很難有自信的。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最基本的需求中,自尊赫然在列,而且是自我價值實現的基礎。校長說:我讓你過來辦公室等我,你就來了,而且比我到的還早,說明你是個聽話的孩子。給你一顆糖!等著被痛罵的小男孩很驚訝。校長接著說:我讓你放下磚頭,你就放下磚頭,說明你很尊重我。再給你一顆糖!小男孩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校長接著說:我了解到,你打那個孩子,是因為他常欺負女同學,這說明你是個正義的孩子,我要再給你一顆糖!
  • 這樣讚美孩子,等TA長大後一定會感謝你的
    當田麗走進廚房時,驚訝於眼前的景象——兒子糖糖和豆豆在削土豆皮,鬧鬧在用平底鍋煎雞蛋,三個孩子似乎忙得很開心。之後田麗才得知,鬧鬧怕打擾她休息,提議三個人做晚餐。雖然晚餐的雞蛋煎焦了,土豆是水煮的。但是田麗覺得兒子糖糖長大了,交的朋友也很好。
  • 孩子自卑,是父母吝嗇讚美引發的
    人的心靈最深處的需要就是感到被人欣賞,那些安全感低,比較自卑的人,面對困難容易缺少勇氣,如果他們得到激勵,會爆發出潛在的能量。很多父母很吝嗇讚美孩子,他們不知道自己無意識地給孩子注入了自卑的種子。,看到他做任何好的事情,都要由衷地用語言來讚美他,比如一個孩子從小就很有繪畫的天賦,在孩子最初畫畫的時候,孩子的媽媽就對孩子說,「你畫畫的空間的結構非常的完美,讓我覺得你對空間非常的敏感,這是媽媽做不到的事情。」
  • 孩子需要「被看見」,而不是「被讚美」
    文章來自:中原女性之聲生活中,不難聽到家長對孩子「沒來由」的讚美,各種讚美,有虛假的,有真實的,有引導的,有誇張的.....這一切的語言,都是為了讓孩子「聽話」,或者更有自信,但有沒有想過,過渡的讚美,褒獎,會有什麼結果嗎
  • 鼓勵孩子、表揚孩子、讚美孩子,三者到底有什麼不同?
    其實這位讀者再多讀點我們的文章和書就會發現,我們用「表揚」的時候很少,多數用在提到「老師表揚」孩子時,偶爾用在和孩子開玩笑的場合,比如孩子做了點什麼有趣的小事,我可能逗他一下:「哦,我表揚你一下?」絕大多數時候,我們會用「讚美」,我們的第二本書《育兒基本:與孩子合作》中,專門有一章,就叫《合作守則五:多讚美,少差評》。
  • 讚美孩子的原則是讓優點固化
    [強]讚美不是用空洞的語言把孩子架在自戀的空中樓閣上,而是實實在在地發現孩子的優點,用語言描述、確認、固化,以期未來成為孩子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