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重點小學校長告訴你:進小學前,家長應該做的準備是什麼

2021-01-10 澎湃新聞

很快就要到開學季了,如何讓孩子順利適應小學階段,是重視教育的父母關注的問題。我們從

上海教育出版社近日出版的《愛的藝術——60位校長談家庭教育》一書中節選了一篇來自上海重點小學校長的建議,供你參考。

上海教育報刊總社上海教育雜誌社◎編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7年6月出版 定價49.00元

本文的作者

張燁是上海市

黃浦區一中心小學的校長,她認為家庭教育的關鍵點在於,父母要培養孩子3個重要的素養:好奇心與求知慾、良好的習慣以及更強的社會適應能力。

素養一,好奇心與求知慾

孩子的好奇心是天生的,3-6歲是孩子主動性發展的階段,他們對什麼事情都感興趣,覺得什麼事情都能夠勝任,都想去嘗試。

對孩子好奇心的滿足,我覺得現在的家長做得還是不錯的。但是有了興趣之後,如何培養孩子持久的關注是非常重要的,這方面,未必每個家長都能夠意識得到。不少家長只知道,孩子喜歡的東西,我儘量地滿足他就行了。

好奇心有時帶來成功,孩子會很開心;有時也帶來不成功,比如受到別人的批評,這時孩子覺得受到了挫折,就需要做出調整。孩子碰到挫折也好,困難也好,都是正常的,關鍵還在於家長適時、正確的引導。

幫助孩子在經歷了一次成功的體驗之後,把好奇心保持下去,內化為持久的求知慾,這一點尤為重要。當然,要將偶然的好奇和興趣變成持續的求知慾望,需要家長付出耐心、時間和精力。

比如孩子喜歡閱讀,一開始可能只是偶然的興趣,這時父母可以多陪伴閱讀,在過程中多加交流,,你讀到些什麼?是怎麼想的?父母又是怎樣來認識的……通過親子陪伴這種行為模式的固化,逐漸幫助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再慢慢過渡到獨立閱讀。

但是,即使孩子能夠獨立閱讀了,家長也要注意繼續和他保持溝通,讓他分享由閱讀產生的理解,並讓他感覺到他的認識和理解是被認同的,這麼做會鼓勵孩子在以後的日子裡開展更多的閱讀。

素養二,良好的習慣

現在大家都知道習慣的養成很重要。小學生的習慣主要可以分為學習習慣、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三者之間又是互相聯繫,互為影響的。

對於學習習慣的培養,老師們都比較重視,學校在這方面也會做大量的工作。比如在學習準備期,老師們都會放慢教學進度,將更多的課堂時間用於對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通過創設情境、編兒歌等豐富多樣的形式,循序漸進地幫助學生建立「身站直」「人坐正」「認真傾聽」「發言響亮」等一系列學習習慣。

這些習慣在家庭學習的時段,也需要保持一致。

對於行為習慣以及生活習慣的培養,其實從孩子一出生就開始了。如:待人有禮會主動招呼長輩、說話輕聲能正視對話者、遵守規則、不奔跑喊叫等行為習慣;又如:準時睡覺、按時起床、自己的東西自己學著整理等良好的生活習慣,這些靠入學之後再來建立或糾正就比較晚了。

有些家長在這些方面比較隨意,自己睡懶覺,讓孩子陪著一塊兒睡;到了晚上,自己可能要看看電視、打打遊戲,放鬆放鬆,想起來了會喊孩子睡覺,若孩子貪玩不睡,也沒繼續跟進的約束和要求,也想不到從自身的行為規範做起。

現在不少家庭由於父母工作繁忙,由老人幫著照顧孩子,許多事情老人「包」了,父母缺失了培養孩子習慣方面的意識和能力,除了指責、訓斥、打罵,沒有其他更有效的溝通辦法。

孩子在行為上產生小小的偏差,有些家長簡單地理解為孩子年齡小、不懂事,沒有適時地加以勸阻和糾正。這些疏忽和縱容實際上對孩子的健康成長非常不利。由於遷移的作用,這樣的一種基礎狀態,對於孩子在入小學之後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非常不利。

我們現在口頭上稱呼的「習慣」,其實是教養的重要組成。教養單靠學校教,力量是單薄的。家庭教育中,教養的責任是不能忽略或缺失的。家長要學會多跟老師溝通,根據孩子的個性特點,適時地提醒他、幫助他、糾正他,共同承擔起教養的責任。只有學校和家庭一起配合,才能讓孩子建立起良好習慣,為終身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根據孩子的特點,幫助他們建立好的習慣。

素養三,更強的社會適應能力

當下,學校的課程越來越豐富,有人不理解,搞這麼多活動幹什麼?認為課堂學習、試卷分數,才是有實際作用的。其實,這樣的認識是片面的,是對育人規律的不了解。

更豐富的課程體驗,其實是在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和成長經歷,在這過程中,可促進學生非智力因素的綜合提高,特別有利於幫助孩子提高社會適應能力。

同樣,家庭教育也要致力於培養孩子這方面的能力。概括起來,學齡前兒童應該具備的社會適應能力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融入集體的能力

在集體中,孩子首先要學會自我定位,「我是這個班級的一員,我能夠為班級做些什麼?」這樣的角色定位對於現在的孩子來說有點困難。

如今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不像我們以前,兄弟姐妹、堂姐堂妹、表哥表弟很多。現在的孩子在生活中缺少交往的氛圍。除了學校的同學,很少有其他的交往圈子了。因此,父母要為孩子營造融入集體的氛圍。在這方面,學校的家委會做得比較好,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在學校的活動之外,創設了很多親子活動。

比如前幾天學校開運動會,當天下午孩子們放假休息。這時候,有些班級的家長就精心設計了配套的活動,在某某公園自發組織拔河比賽。現在的家長很多都是80後,文化水平高,組織、策劃活動的能力、創意和專業性不比學校差。

前一階段,學校一年級某班的家委會模仿《奔跑吧!兄弟》節目組,組織了「奔跑吧!寶貝」的活動,在事先與班主任老師溝通好的前提下自發組織開展,取得了不錯的效果,班級文化也在無形之中逐步建立起來了。這類由家長自發組織的課外活動,拓展了獨生子女的交往圈,為他們的成長提供了更多的體驗和經歷。

這種讓所有家長的資源和能量積聚起來,由孩子們共享的做法,是提高孩子社會適應能力的有效載體。當然,這背後也需要有學校的一些專業指導。

•自我控制的能力

前不久,我們學校的副校長到英國的幾所學校開展教育交流,她很驚訝地發現英國學校的學生基本沒有我們這裡所說的「行為規範很差」的現象,比如大喊大叫、不懂規則意識等。他們說話都是輕輕的,在走廊上始終以適當的速度行走,沒有隨意奔跑的現象。這其實是一種自控能力,和從小的家庭教育是分不開的。

事實上,我們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小孩,比如作業拖沓不肯做,不遵守行為規範等,都與早期家庭教育中對自控能力、規則意識的教育缺失有關。

家長往往覺得孩子還小,和他講這麼多他也搞不清,順其自然就行了,於是不給他一定的約束和要求。這些孩子在家裡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做任何事情都可以。等他們進入學校,在集體的環境中,也就不懂得舉手和傾聽,不懂得如何在集體中與老師和同伴相處。這樣的孩子,如果不儘早進行糾正的話,會變得很自我,今後難以融入社會。

過去,一些老教師會讓這樣的孩子靜坐,對他們進行約定時間的行為約束或懲戒。這種做法如今很難與「體罰」區分開來,現在的教師不會也不敢這麼做了。但是我個人認為,家長不必矯枉過正,遇到這樣的情形,可以在家裡嘗試要求孩子安靜地坐定幾分鐘,或者取消某項娛樂作為懲戒。如此循序漸進,逐步糾正,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的自我控制和管理的能力。

•良好的情緒

現在有些孩子遇到不稱心意的事情,容易走極端,嚴重的還會用自虐的方式逼迫家長達成自己的某項意願。這時候,家長和孩子之間的溝通顯得尤為必要。通過溝通,家長要告訴孩子什麼樣的反應是適合的、恰當的,而不能一味地包容、妥協。

新生入學時期,家長最好每天保持一定的親子溝通時間,了解孩子在校的行為以及行為背後的想法,特別是關注孩子情緒的穩定性,一旦發現有波動,及時與老師溝通,一同幫助他作調整。畢竟,學校的教育是有限的,幫助學生建立起穩定和良好的情緒,家長做在前、做得多的話,自己孩子的成長就會得益多。

學習和成長是需要素養作為支撐的。小學生的學習素養有很多方面,核心部分是什麼,教育者已經在理論和實踐層面開展了許多研究。作為家長,也可以有一些基本了解。

家長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於學齡前兒童的前期幹預是不可或缺的。幫助自己的孩子在上述幾個方面建立一些正確的認識,形成良好的規範,培育基本的能力,對於他們平穩度過幼小銜接的關鍵時刻,乃至促進今後的發展,都是很有必要的。

(本文經上海教育出版社授權刊發)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小學校長告訴你,家訪和入學前該做哪些準備
    小學校長告訴你,家訪和入學前該做哪些準備 汪華 2018-08-07 10:18 來源:澎湃新聞
  • 校長告訴你:寶寶要上小學需要做什麼
    9月快到了,又是一年開學季,很多孩子從幼兒園畢業,將進入小學學習,進入學習生涯中的一個新的階段,但因為小學和幼兒園的差異較大,很多孩子並不能第一時間適應,導致很多孩子跟不上課,甚至不能投入學習中,這讓父母操碎了心。今天親貝網小編分享一位校長的話,教大家寶寶要上小學需要做什麼?
  • 孩子上小學前,父母都要做好哪些準備呢?聽聽知名小學校長怎麼說
    大家都知道,孩子在幼兒園和小學是完全兩個不同的階段,所以幼小銜接對於孩子能否很好的適應小學的生活非常重要。不過對於孩子第一次幼兒升小的父母來說,孩子上小學,父母應該做好哪些準備基本上是兩眼摸黑。那麼今天貓爸就為大家分享一位知名小學校長給家長提的建議,這也是貓爸看過最全的小學入學指南了,今天就給所有今年孩子上小學的家長分享一下。1、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遲到是件經常的事情,對孩子的學習也沒什麼大的影響。但是上小學不一樣,我想上過學的父母們都經歷過遲到被老師責備的時候吧。
  • 山東濟南排名前十的重點小學,孩子準備上小學的家長必須關注!
    隨記小編今天整理了濟南市排名前十的重點小學,孩子準備在濟南上小學的家長可以參考一下。01、濟南市經五路小學1946年建校,1959年定為山東省重點小學,1960年定為涉外單位。學校佔地12.5畝,教學設施齊全,師資力量雄厚,教學質量有充足保證。
  • 為哄一年級學生上學 校長把小學改名「幼兒園」
    讓小編吃驚的是,不止幼兒園小朋友這樣,有的小學新生竟然也如此,爸媽們束手無策,一年級老師也很頭痛。前天(9月18日),記者收到一位小學家長報料,說是心疼孩子的校長,為哄一年級的萌娃進校上課,不惜臨時「改」了校名!
  • 孩子即將上小學,需要提前做什麼?聽聽「全國十佳」校長怎麼說
    孩子開學就要上小學了,應該做哪些準備呢?校長回答家長首要關注的是孩子的心理成長,應盡力滿足兒童的心理需求。因此,家長對於拼音、思維訓練、加減法、跳繩、鋼琴等學習項目的選擇不應跟著社會風潮去選,而應基於孩子的心理需求和個性發展特性去選。孩子喜歡什麼、適應什麼,就提供什麼、培養什麼,一定不要強求。
  • 轉:孩子準備進小學,你應該知道的幾個秘密
    那麼,在他進小學後相當長一段時間,一般情況下,他都考不了高分,不會給你帶去榮耀。這是大家先要做好的幼小銜接準備。既希望孩子在幼兒園玩得開心,無憂無慮,又希望孩子學一天,就能超過別人在幼兒園學了一年的孩子,這個假設太違反能量守恆原理。上帝如果真答應了你的這個請求,估計他會在別的什麼地方關一扇窗。不讓孩子提前學的好處很多,連小學老師都是這麼說,我就不一一羅列。
  • 「幼小銜接」,你做對了嗎?50年教齡的小學校長,告訴你這三點
    全國十大明星校長,北京教育功勳人物卓立校長就曾經發出呼籲:小學是人生的基礎,一年級是小學的基礎,各位年輕的父母,拜託請一定莊重以待!那麼,「幼小銜接」到底應該怎麼做?給孩子報培訓班、買教材、下應用軟體,就算是做好了準備嗎?
  • 你是城市重點小學名師,教育局想調你到農村小學當校長,該不該去
    你是城市重點小學名師,教學成績得到學校領導和其他老師及家長學生的認可。但是,在現在的這一所重點小學,你僅僅是一名普通的教師,並沒有行政職務。雖然,說教學成績比較突出,但還得聽校長和其他校領導的指揮。現在,教育局想要調你到一所農村小學去當校長,你該不該選擇去呢?
  • 孩子要上小學一年級了,家長需要做什麼準備?
    臨近開學季,很多家長開始為孩子開學做準備了。有的孩子要從幼兒園升入小學,家長就比較操心。問孩子要上一年級了,家長應該做什麼準備?從幼兒園升入小學一年級,對於孩子來說,是進入一個新階段。就需要家長提前做一些準備。
  • 幼升小階段需要做什麼準備?廣州中大附屬外國語小學校長講座分享
    相對於通常開放日宣講中對學校信息的介紹和羅列,陳校長此次的公開講座主題是《幼升小階段需要做哪些準備》,也釐清了幼升小階段的一些流程問題。從幼兒園到小學究竟要做什麼準備?物質還是心理準備?孩子們從幼兒園就要逐步開始培養獨立的人際交往技能,到小學階段會減少很多麻煩。陳校長隨即用一個學生之間的小矛盾舉例,建議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當事件從形式上看起來不太好的時候,少問「為什麼」,多問「是什麼?」 減少對事件本身的定性和對孩子的責問。如兩個小朋友打起來,不是先入為主地問「你為什麼打他?」而是問:「剛才發生了什麼事?」
  • 「你家拉低了平均分」孩子考97分家長被約談,重點小學的代價?
    「還是我兒子小學好,低年級都沒考試的,校長一直強調低年級不要過分看重分數,重點是培養孩子學習習慣和自信心。」那麼家長到底有沒有必要讓孩子上重點小學呢?我們簡單說一下重點小學的優缺點,家長們可以自己斷定。
  • 山東濟南十所重點小學,有孩子上準備小學的家長必須關注
    隨記小編今天整理了濟南比較有名的十所重點小學,孩子需要上小學的話可以參考一下。,1959年定為山東省重點小學,1960年定為涉外單位。經五路小學和勝利大街小學是目前市中區最知名的重點小學。其前身為濟南軍區保育小學,是一所具有光榮歷史的省級規範化學校。學校重視校外實踐,裡面的學生也有省委的,老師都很負責,教學質量也不賴,不必要花擇校費進勝利大街小學,畢竟經十一路小學對口也是育英中學。
  • 一年級孩子每天哭鬧不肯進校門,校長同意其稱學校為幼兒園
    昨天,錢報記者收到一位小學家長報料,說是心疼孩子的校長,為哄一年級學生進校上課,不惜臨時「改」了校名。這所小學今年的新生中,有個小朋友每天一走到校門口就哭,不願意進門。在校門口執勤的校長問孩子為啥不肯進學校,小傢伙給出的理由是:「這不是我的學校,你看,連名字都不一樣。」他一邊說,一邊指了指校門口的名牌。
  • 幼小銜接你做對了嗎?全國最牛的小學校長給你劃重點
    這幾天,北京各小學的招生簡章終於發布了。眼看著那個肉乎乎的小糰子成為小學生的時間越來越近了,我問自己:他準備好了嗎?我準備好了嗎?我們全家準備好了嗎?之前還想著他跟著幼兒園的指導逐步適應,可因為疫情,他在家放羊了小半年,已經徹底荒廢了。看著那個渾不知事的小孩,心裡真愁啊!
  • 孩子準備上小學,家長應該做什麼,怎麼做?
    孩子從幼兒園升入小學是一個全新的階段,這時候孩子們對新的環境不熟悉,不能適應學習生活上的變化,感到陌生,我們做為家長應該怎麼辦?第一:培養習慣在幼兒園時期很多孩子都還處於事事依賴家長的時候,但是小學要求孩子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 福州市重點小學排名,建議孩子準備在福州上小學的家長轉發收藏
    福州市重點小學排名,建議孩子準備在福州上小學的家長轉發收藏!福州乃福地也!福州是福建省省會,福州人更喜歡稱這裡為榕城。福州人都知道,福州是一個非常唯美的城市,她靜而不喧,端莊典雅。今天小吧老師就來介紹一下福州排名前十的重點小學,有老牌名校,有後起之秀,您看看更支持哪一所?同時建議孩子準備在福州上小學的家長轉發收藏!
  • 一位小學校長給家長的10條中肯建議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孩子,沒有完美的家長,同時也沒有完美的學校和完美的教師。從初為人父母,到做孩子成長路上的引路人,家長几乎都在摸著石頭過河,修成「正果」的鮮有,功虧一簣的卻大有人在。好奇心和想像力、專注力和內在的秩序感,這些是一個孩子生命成長的重要內力。
  • 心理諮詢師告訴你,小學開學,孩子準備好了嗎?家長準備哪些?
    那小腦袋瓜能想點什麼?只要按照我說的做不就行啦?在家聽家長的話,在學校聽老師的話不就完事了嗎?不聽話?不聽話打一頓,準好使!!!我從來沒有說過在學校什麼都要聽老師的。而且從我們孩子第一天上學開始,我就經常告訴孩子。我給孩子是這樣講的,在學校裡老師說的大部分話做的大部分事情都是正確的。但是每個人都不可能所做的事情都是正確的。然後我這個時候會反問孩子,你想想是不是這樣,你還有爸爸媽媽,還有你認識的所有的人,他們會不會做錯事?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老師在學校有可能也會做錯事情。
  • 史家小學終身名譽校長:孩子上一年級,家長一定要做好這些準備
    今天這篇文章的作者卓立老師曾擔任史家小學校長多年,現在也是史家小學的終身名譽校長,他出版了一本書,叫《歡迎來到一年級:幼小銜接家長手冊》 那麼,小朋友上小學前後,爸爸媽媽要做哪些準備麼?卓校長給出了非常實用和細緻的建議,不光有堅實的教育理論實踐基礎,而且操作性特別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