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出現28歲正教授 成長簡歷引網友膜拜

2020-12-16 騰訊網

武大化院網站公布的鄧鶴翔教授,年輕朝氣讓人倍生好感

本報訊(記者李佳)昨日,網爆武大出現85後教授。記者向武大人事部相關負責人求證,教授叫鄧鶴翔,生於1985年4月,不久前剛被引入武漢大學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或是該校最年輕教授。

85後教授引來網友羨慕無數

18日,「PETD亞洲善待博士組織」的一條微博在網上炸開了鍋。「1985年出生的年輕教授,這是要逆天嗎?」博主找出武大新引進的國家青年千人計劃學者鄧鶴翔,這位生於1985年4月的陽光男孩,被引入武大化院後被評為教授。

「都是85的,人家都教授了,我博士還沒畢業,情何以堪!」網友們各種羨慕嫉妒恨,一時間微博轉發量上千。不少網友直呼:博士後們原來並非都「聰明絕頂」,還可以充滿朝氣,「學霸也可以高富帥」!

武大年初引進的博士後海歸

記者登錄武大化院網站,找到了鄧鶴翔的簡歷。根據簡歷,小鄧2011年在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取得化學博士學位,先後在該校、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從事博士後研究。今年初,加盟武大化院,現為該院教授。

據了解,鄧鶴翔是武漢人,畢業於武漢49中。他曾三次參與完成美國能源部重大項目,兩度以第一作者身份在《科學》發表文章。

記者向武大人事部相關負責人求證,小鄧是不是該校最年輕的教授?對方稱,「應該是。」武大化院院長及分管人才工作的副書記都表示,人才剛引進不久,不希望被過多關注。

80後當教授成全國趨勢

據了解,鄧鶴翔不是武漢首個受媒體關注的80後教授,去年80後海歸袁荃就成為武大化院最年輕女教授。記者統計,以國家最新的第四批「青年千人計劃」為例,185名青年學者中,80後超過兩成。

「80後教授襲來在全國都是一個趨勢」,武大人事部副部長盧昌寧表示,目前70後已成該校科研、教學主力,從海外引進的80後不再是鳳毛麟角。「不光武大,通過國家青年千人計劃等引才項目,一大批青年人才回國,他們中不少都是80後」。

記者了解到,華中科技大學從美國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引進的80後學者夏帆,目前已在該校化學與化工學院任教授;武漢理工大學最新引進的英國謝菲爾德大學畢業的學者王濤,出生於1980年。

80後教授多有海歸背景

記者觀察發現,活躍在武漢高校的80後教授多有海歸背景,多從事自然科學領域研究。

海歸背景是否成為回國任教授的關鍵因素?武大人事部副部長盧昌寧介紹,「學校各院系引進這些青年人才,既看中他們的學術水平,也符合學科發展需要,比如袁荃研究的稀土領域、鄧鶴翔研究的綠色能源儲存領域,都處於國際前沿,彌補了院系相關學術領域的空白。」

他還表示,這些海外人才評教授,都通過了院系學術委員會的教授資格審查,符合學校的職稱評定標準,「與年齡無關」。(記者李佳)

武漢大學公布的鄧鶴翔簡介

姓 名: 鄧鶴翔 Deng He Xiang

出生年月:1985年4月

學歷、職稱: 博士,教授

專業方向:框架化學(Reticular Chemistry)綠色能源儲存

教育與研究經歷

2007年在復旦大學取得學士學位,早期在趙東元院士課題組從事介孔材料研究。2011年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取得化學博士學位,導師為Omar Yaghi教授,研究方向為晶態納米孔材料MOFs的系統性設計與合成,同年獲得國家優秀自費留學生獎學金。2012至2013年先後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勞倫斯國家實驗室(LBNL)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2013年初加入武漢大學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任青年學科帶頭人。現為武漢大學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教授,國家青年千人計劃入選者(2012年)。

研究領域與興趣

研究方向為有機、無機分子的導向性組裝;綠色多孔材料;綠色儲能納米材料;以及固體納米材料在氣體儲存與分離、節能減排、選擇性催化等方面的應用。目前已在孔材料的同拓撲結構孔道擴展、孔徑及孔環境系統性精確調控方面取得一系列進展,在多組分合成策略以及生物大分子負載等方面進行了前瞻性探索。曾在Science、Nature Chemistry等著名國際期刊上發表多篇論文,研究成果被Nature Chemistry, C&EN, Science Daily, Asian News International, Nanotechnology Now 等媒體報導,單篇引用達220多次。申請專利6項,其中已被授權5項。先後參與五項重大研究項目,包括三次參與完成美國能源部以氫能源、天然氣儲存與利用、二氧化碳分離及轉化為主題的重大項目。目前課題組與多個世界頂尖實驗室以及國際大型研究中心有廣泛及深入的交流合作

學術兼職

美國化學協會會員Member,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ACS)

美國多功能納米構建中心會員Member, the center on Functional Engineered Nano Architectonics (FENA)

伯克利中國能源論壇(Berkeley China Energy Forum)創始人之一

代表性成果

1、Deng, H., Grunder, S., Cordova, K., Valente, C., Furukawa, H., Hmadeh, M., Gándara, F., Walley, A. C., Liu, Z., Asahina, S., Kazumori,O』Keeffe, M., Terasaki, O., Stoddart, J. F., & Yaghi, O.M. Large pore apertures in a series of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Science 336, 1018-1023 (2012)

2、Deng, H., Olson, M. A., Stoddart, J. F., & Yaghi, O. M.Robust dynamics. Nature Chem. 2, 439-443 (2010)

3、Deng, H., Doonan, C. J., Furukawa, H, Ferreira, R. B., Towne, J., Knobler, C.B., Wang, B., & Yaghi, O. M. Multiple functional groups of varying ratios in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Science 327, 846-850 (2010)

獲獎與榮譽

2012年入選「千人計劃(青年)」

2011年獲國家優秀自費留學生獎學金

2011年獲美國化學協會年會學生獎學金, UCLA

2010年獲優秀研究生獎, UCLA

2010年獲美國化學協會年會學生獎學金, UCLA

2003-2007年獲復旦大學優秀學生獎學金

2003年獲中國高中生化學競賽全國一等獎,冬令營銀牌

相關焦點

  • 清華Twins學霸走紅引網友膜拜 成績最低95分
    清華大學Twins學霸走紅,成績彪悍引網友膜拜。清華大學Twins學霸走紅,成績彪悍引網友膜拜。成績彪悍引網友膜拜馬冬晗這不到6分鐘的答辯緊湊地宣傳了自己的「光輝學史」:三年學分總成績班級第一;各種科研、競賽獲獎28項;精儀系各類球隊的隊長,還能跑馬拉松、主持晚會、朗誦詩歌。
  • 「27歲研究員,28歲教授」:「90後」們正走向中國學術舞臺的中心
    近日,一則關於「27歲女博士擔任浙江大學研究員」的消息被廣泛傳播,這位研究員的名字叫劉琬璐,生於1992年,現為浙江大學愛丁堡大學聯合學院研究員、助理教授、博士生導師。劉琬璐研究員是典型的學霸型人物,其5歲上小學,10歲上初中,16歲參加高考、考取了浙江大學,26歲獲得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博士學位,然後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從事了約一年時間的博士後研究工作。
  • 最年輕正教授系復旦畢業 80後頻現教授、博導
    「1985年出生的名校正教授,這才是真正的『高富帥』! 」連日來,武漢大學「85後」正教授鄧鶴翔引起網友關注。與「80後」官員們飽受質疑不同,這位最年輕的正教授得到了眾多網友的一致「膜拜」。昨日,記者採訪獲悉,這位「最年輕正教授」原來畢業自復旦大學化學系;而在本市多所高校,28歲左右的正教授也大有人在,28歲這個年齡也非「最年輕」,而不少30歲出頭的高校青年英才甚至已成為博導、系主任!高校人事部門的教師還表示,隨著各校「新進青年教師啟動計劃」、「晨星計劃」、「青年英才計劃」等計劃的開展,今後還將出現更多更年輕的正教授。
  • 28歲美女學霸獲評南方醫科大學教授、博導,網友:這是別人的28歲
    28歲的年紀,便被南方醫科大學聘為教授、博導。估計不少網友都在暢想或者回憶自己28歲時在幹什麼呢。她就是今天的主人公,李琳。1991年出生的她,今年剛好28歲。然而她的28歲,卻達到了同齡人難以達到的高度,被聘任為教授、博導。李琳主要從事單細胞表觀基因組學研究,本科期間在電子科技大學求學,並於2014年取得學士學位。
  • 哈佛大學心理學終身正教授、論文被引4萬+頂尖科學家來了!
    為了讓中國廣大青少年有機會深入參與世界前沿的心理學研究與實踐項目,京領新國際ARP藤校科研項目特意邀請了哈佛大學心理學終身正教授、哈佛醫學院終身正教授、哈佛醫學院貝克兒童中心前主席兼CEO約翰·威茲(John Weisz)作為該學科的導師
  • 湖南大學人才濟濟,還有一位28歲當教授,36歲當院長
    也有人說現在很多大學都有特聘副教授、教授的政策,主要看論文質量。如果在博士期間發表論文質量比較高,那麼博士畢業就很有可能特聘副教授、教授。不一定非要海龜才能獲聘,我們國家自己大學培養的博士一樣能力卓越!
  • 19歲考入北大,29歲當上武大副教授,武漢病毒研究所所長回應
    從北京大學的本科學生,成長為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的碩士研究生,經歷脫變之後,成為了武漢大學的副教授,這一路走來,微生物學女博士王延軼,只用了10餘年時間。19歲的王延軼考入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時候,正好與博雅青年才俊舒紅兵教授相逢。此時的舒紅兵教授才三十多歲的年紀,是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的副教授,也是北京大學長江學者計劃特聘教授,在國內外學術界已經奠定了一定的基礎。作為舒紅兵教授的學生,王延軼在後續的成長之路上,加快了前進的腳步。
  • 他學成回國,28歲已是中科大正教授,青年才俊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是我國頂尖學府之一,能人輩出。陸朝陽就是其中的一位,劍橋大學博士畢業後,28歲的他已是中科大正教授,並相繼入選優青和傑青,獲獎無數。陸朝陽教授(中)幸有「伯樂」,然後有「千裡馬」說起陸朝陽,不得不提起他的母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恩師潘建偉院士。
  • "手工帝"用筷子竹籤建迷你五亭橋 引網友膜拜(圖)
    共耗費200雙竹筷、近百根竹籤、100多瓶502膠水  揚州一70後網友耗時三個月,按照50:1的比例,用數百木筷子、竹籤和膠水,手工製作了一座長1.2米、寬0.4米的迷你五亭橋,並在百度貼吧直播製作過程中,引來數百網友點讚,甚至有網友膜拜地稱其為「手工帝」。
  • 武大稱該校80後正副教授有100餘位
    「他從大學到博士後,一路都很優秀,本人也比較低調。」武漢大學人事部副部長盧昌寧如此評價鄧鶴翔。   今年28歲的鄧鶴翔,武漢大學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教授。
  • 知名作家方方與大學教授梁豔萍,三觀不正的人真可怕
    最近,兩個來自湖北的中年女人引發了廣大網友的熱議,一個是作家方方女士,一個是湖北大學教授梁豔萍女士。在武漢疫情發生之前,這兩個人或許並不為很多人所熟悉,但如今,估計只要經常上網的人都知道這兩個名字了。是什麼讓兩個本該受人尊敬,靠文字靠學識吃飯的人瞬間晉升成了不受人待見的「網紅」?
  • 28歲女博士李琳獲聘任南方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教授、博導
    原標題:28歲想成為怎樣的人?女博士獲聘南方醫科大學教授、博導中國經濟周刊2019年9月23日訊 你28歲想成為怎樣的人?南方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官網更新信息顯示,出生於1991年的女博士李琳已於2019年7月起任該學院教授,並擔任博士生導師。
  • 28歲任武大教授再發Nature
    有這樣一位學者,讀博期間以一作身份發表3篇Science,28歲成為武漢大學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教授再發2篇Nature,35歲榮獲傑青......今年9月,他還入選了2020年度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擬資助項目申請人名單!他就是集多數榮譽於一身的鄧鶴翔教授!
  • 「別人家的90後」28歲美女博士獲聘山東農業大學教授!建校以來第一位
    年僅28歲的博士蘇斐成為山東農業大學建校以來年齡最小的教授日前山東農業大學專業技術職務競聘工作結束年僅28歲的蘇斐獲聘「教授」這位「90後」女博士成為本次職務競聘最年輕的教授也是山東農業大學建校以來年齡最小的教授
  • 如何看待南京大學院士候選人蔣少湧教授加盟中國地大(武漢)?
    2013年,一則人事任命公告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原南京大學蔣少湧教授加盟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那麼為何蔣教授會選擇離開南京大學,加盟中國地大呢?我們來一探究竟:歸國之後,他任職於南京大學,出任教授博導,並擔任南京大學內生金屬礦床成礦機制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在此期間,他逐漸成為領域內知名的學者。2013年,他離開深耕多年的南京大學,加盟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任教授博導。
  • 武漢大學歷史學院教授魯才全辭世,享年82歲
    武漢大學歷史學院教授魯才全辭世,享年82歲 澎湃新聞記者 王俊 2020-02-01 14:02 來源:澎湃新聞
  • 武大教授患癌網絡籌款30萬,網友:大學教授還差錢?真相卻讓人心酸
    近日一則武大教授患癌網絡眾籌30萬的消息引發關注,很多網友表示:堂堂武漢大學的教授居然也缺錢看病,不可思議。 不到萬不得已,我也不會懇求大家的幫助……」日前,網絡眾籌平臺一則《武大優秀教授為社會奉獻半生卻不幸被病魔打》的籌款文章引發網友熱議。 根據平臺提供的身份信息來看,籌款人是武漢大學政治課教授曹亞雄,籌款原因是因患癌公開籌款30萬用於治療。
  • 陝西40歲博士後李偉民律師,受聘武漢大學法學院兼職教授
    人民日報人民周刊訊(供稿:偉博 黃寅超)2019年6月4日,北京市偉博律師事務所主任李偉民博士受聘武漢大學法學院兼職教授的聘任儀式在武漢大學法學院209會議室舉行。儀式由武漢大學法學院黨委書記孫德元博士主持。
  • 31歲成為哈佛大學正教授!
    2015年9月4日,哈佛大學高能理論研究組發布一句話新聞「祝賀尹希晉升正教授」。一開始這並沒有迅速傳到國內,而近日新華網一篇題為《中科大尹希31歲成哈佛正教授破華人記錄》的文章發表後,才引起國內媒體關注。
  • 14歲進中科大少年班,28歲成哈佛博導!35歲成哈佛正教授!
    人們常說「知識改變命運」,而考入國內有著985、211之稱的雙一流大學,對於一般的學子們來說,真的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而拿今天主人公的事跡來說,就顯得考入國內的雙一流大學簡直就是「小兒科」,她就是蔡天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