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博覽眾史」,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雍正王朝》秒殺太多」有深度」的影視劇,而「八王議政「是全劇最精彩的片段之一。可惜很多人對政變的理解還停留在《康熙王朝》「智擒鰲拜」的層次上:帶幾個人,乒桌球乓把政敵的首領幹掉了,政變就成功了。導致討論這段的,基本都把目光放在幾個旗主王爺怎麼控制兵營,隆科多怎麼調兵,胤祥怎麼奪兵上。而不知道政變的關鍵在哪裡。
其實,政敵之所以這麼牛逼,是因為他是個集團的代言人,整個集團在支持他。你就算殺了他一個人,他的集團並沒有覆滅,一般還會對你發起更瘋狂的反撲。比如,十常侍殺了何進,袁紹曹操就殺進皇宮,十常侍償命了。王允殺了董卓,西涼集團也沒有就此覆滅,王允也償命了。還有北魏元子攸殺了爾朱榮,後來他也償命了,等等。幹掉熊貓你也成不了國寶,反而會被槍斃。
政變要成功,要麼徹底搗毀對方的集團;要麼把各大勢力拉攏過來支持你。前者一般用武鬥,後者一般用文鬥。武鬥絕不是殺掉為首的幾個人,而是徹底打垮、分散他的集團,比如「天京事變」韋昌輝殺了東王府兩萬人,周武帝除宇文護不僅殺了他,還擊殺了他的弟弟、部將,南北朝這樣的武鬥多的是,哪次都殺人盈野。文鬥的例子就不舉了,不敢說。
武鬥為了徹底消滅對方,可以百無禁忌;而文鬥為了拉攏第三方,你必須遵守大家約定俗成的規則。《雍正王朝》裡八爺那點力量玩不起武鬥,所以趁雍正人心大失玩文鬥。無論《雍正王朝》裡還是歷史上,以滿制漢,攜漢制滿,也就是用漢人文官控制滿人軍事集團,以滿人軍事集團制衡漢人文官,都是大清的基本國策。漢人士紳文官跟滿人勳貴是大清的兩大柱石。
而雍正在河南讓田文鏡推行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的新政,嚴重損害了士紳的利益。所以河南士子罷考,京城的文官兔死狐悲,為防推行到自己頭上,聯合起來集體彈劾田文鏡。雍正非但不聽,還殺了帶頭鬧事的謝濟世、陸生南,在文官中引起強烈不滿,嚴重得罪了文官。
滿人按月從國家領糧米,是大清自己人,對大清忠誠度最高。現在雍正把他們的供給給斷了,讓他們自食其力。斷認財路如殺人父母啊。大清的兩大柱石不是被雍正得罪光了,而是得罪死了。這時要有人站出來振臂一呼,廢除雍正弊政,恢復祖制,肯定得到大夥的歡呼,所以八爺說這次政變,〖至少有九成勝算了〗。
在這種背景下,八爺決定逼宮,也就是玩文鬥,朝廷上抨擊雍正,宣布自己的施政方針,在朝廷大多數人的贊同下,雍正下臺。跟美國彈劾尼克森、柯林頓,開個會表決,本質上是一樣的。
可是,在現代社會,彈劾柯林頓是合法的,可以走程序,在封建社會可沒有彈劾皇帝的程序。所以,要控制住豐臺大營、西山銳健營,隆科多帶兵包圍皇宮,創造一個會場,大家可以在裡面暢所欲言,彈劾雍正。
後來雍正被咄咄逼人的旗主逼的無話可說,就讓圖裡琛帶御林軍過來,誰擾亂朝會抓誰,意思就是:老子說不過你,但老子有權解散會場,玩牌玩不過你,老子可以掀桌子。
這時隆科多出現,說他已控制了皇宮,意思就是:這個會你解散不了了,還得繼續開下去。調兵只是起個穩定會場的作用,根本起不了決定作用。不然隆科多直接派兵把圖裡琛殺了,把雍正抓起來就行了,還用這麼多廢話?只是那樣朝廷大臣一看你們這麼不守規矩地玩,誰還敢支持你。朝廷一齊反對,隆科多跟四旗主的那點兵跟朝廷控制的力量比起來就是螻蟻。
起決定作用的,還是在文鬥中爭取朝廷大多數人的支持。大夥一致要求雍正退休了,就算胤祥控制了豐臺大營、西山銳健營的兵力,裡面的官兵有膽子跟整個朝廷作對?
那你說既然爭取大家支持這麼重要,八爺為什麼不挨個暗中爭取呢,還得要隆科多、四旗主調兵?你挨個串聯,串聯了張三,他不知道李四什麼決定,敢貿然答應嗎?串聯到了表面上反對雍正,實際上是他眼線的怎麼辦?朝會無疑是個好時機,大清最位高權重的人聚在一起,集體表個態,讓雍正下臺。朝會開始,東親王永信率先開始發難:〖皇上說新政如何如何好,臣在奉天聽到的卻不是這樣〗。
看到有人說出自己想說的了 ,下面大臣紛紛交頭接耳地表示贊同。接著開始攻擊李衛是個大字不識的奴才,田文鏡專橫跋扈。因為他們一個實行攤丁入畝,一個實行官紳一體當差,得罪了太多的官員,正好拿他們作突破口攻擊雍正。說完後,還跟演講似的環顧群臣,群臣又一片贊同。
這哪是討論啊,純粹問罪來了,雍正臉色不好看問是誰教他這樣說的。沒想到這更給了永信發揮的空間:〖皇上,這話還用人教嗎,你看這滿大殿的人,誰心裡不是這樣想的?〗
這次群臣的附和聲更大了。三板斧下來,雍正也感到了危機,知道他們在逼宮;九爺十爺洋洋自得,勝券在握。
雍正下去巡視自己的力量:自己人寥寥無幾,得罪的人一大片。
這時雍正給他掌過燈的王文昭站出來護駕了,以「無人臣之禮「參永信。按說欺君之罪是最大的罪,但這不關乎大家的利益,誰都懶得理他,沒一個附和的。王文昭還被人懟的癲癇發作,抬下去了。但王文昭的犧牲不是白給的,他引出了雍正反敗為勝最大的功臣——老九。老九罵王文昭:〖充其量不過是我們滿人的一條狗!〗,漢官聽到了,心頭肯定一萬頭草泥馬:雍正再混蛋,也沒讓我們當狗啊。
接著罵〖幾篇章僥倖得了個狀元〗,官員分勳貴、捐官、軍功、科舉。而科舉最有面子,提拔也最快。看看反應清朝生活的《紅樓夢》裡世代勳貴的賈家拼命逼賈寶玉讀書考科舉,覺得太清貧寧願放棄宗室身份也要考科舉,左宗棠都是舉足輕重的大將軍了還向朝廷要個進士出身,就知道科舉對於一些官僚來說多麼地榮耀與寶貴。
現在成「臭文章「了,滿人科舉出身的聽到了,也得心頭九千九百九十九頭草泥馬奔騰而過。八爺黨的二號人物這樣一說,等於宣布了他們上臺後的施政綱領了。原來寄希望於八爺黨上臺能過好日子的官員,心裡得涼了大半截。但永信倒來勁了,又站起來攻擊漢人將領,三個旗主輪番攻擊雍正重用年羹堯這個漢人,搞得大清戰鬥力直線下降,要恢復八旗議政的祖制。
你猜旁邊的漢人武官心裡會怎麼想?一開始是八爺黨代言漢人文官和滿人,向雍正跟他幾個心腹宣戰,大多數對一小撮;現在倒好,把漢人科舉文官、滿人科舉文官、漢人武官全推到對立面去了,自己只能代言滿人勳貴武官。
看八爺這眼神,估計是想說:二百五,你少說幾句行不行?看這二百五水平,雍正都忍不住笑了。
這時老八要站出來說話,雍正嚴詞拒絕,因為他知道老八的水平,可不是那幾個能比的。
於是讓圖裡琛率御林軍來解散彈劾雍正的會議。可會議已經被隆科多控制了,雍正只能坐視對自己最有威脅的老八煽動群臣。絕望的雍正癱坐在臺階上。
這時李德全問要不要退朝。當然不能退,因為退朝你只能自個走,然後別人全票通過彈劾你的決議,你連辯論的機會都沒有。八爺首先說〖謝濟世陸生南忠言直諫皇上非但不聽反而殺了他們〗,為科舉朋黨受牽連的官員平反,拉攏科舉文官。
然後誇康熙,暗示要恢復康熙舊制,讓你們過好日子。再攻擊年羹堯,畢竟他殺的官員多,是雍正給他的權,又讓大家勒緊褲腰帶供應他,引發大家公憤。注意,八爺攻擊年羹堯一個人,而不是漢將,比那幾個二百五水平高多了。
再攻擊田文鏡,表要維護讀書人、士紳的利益。
再說簡親王提出的「八王議政」純粹為了江山社稷,這是向大夥解釋,老九他們心急了點,沒有把大夥當狗的意思,打倒了雍正,咱們一起分田地。近乎完美的出擊,雍正快招架不不住了。
但這時張廷玉出頭了,看到站出來,已近乎死人的雍正,又充滿了希望。
張廷玉先問難九爺十爺,畢竟永信能把李衛、田文鏡當突破點,他也能拿這倆活寶當〖我是先帝舊臣,兩朝宰相,這下面就有許多我的門生故吏,你們不會也把我當滿人的狗,不讓我說話吧〗
先擺資歷,說明自己是代表漢人官僚利益的,然後再問責八爺黨,你們憑什麼想打壓漢人?爭取到漢官的支持。然後講一堆八旗歷史,又評論一番,並且說出了〖如果八旗各方為政,定會同室操戈禍起蕭牆〗。
其實就是在表示:勳貴掌權已經是不合時宜的過去式了,現在是科舉文官的天下。如果八王議政肯定會像清初一樣,動蕩不安,誰都作不穩官。我們科舉文官要擔起這個擔子,反對八王議政。後來又講康熙43年發大水,朝廷拿不出賑災的銀子,西北用兵也掏不出軍餉,所以雍正上臺就實行新政。
這是在向大家解釋:新政是損害了大家的利益,但不實行新政大清就亡了。崇禎當年讓大臣捐款大家不捐,結果逼反了陝西饑民,導致了崇禎掛歪脖子樹,可那些大臣也大多家破人亡啊。皇帝實行新政雖然讓你貪的少了點,但子子孫孫能貪下去。說完之後就問〖馬中堂,您說是不是這樣?〗
名義上是問對不對,其實是問支持不支持。馬齊作為一方官員的統領說〖張中堂所言句句是實〗,別的官員也沒有反對,說明他們是支持認可張廷玉的。他們沒隨聲附和,是因為畢竟他們還想看雍正出醜。
這一席話把八爺逼的氣急敗壞了,再也顧不上「賢」的人設了,破口大罵。聽到張廷玉這席話,無論是漢人、滿人、蒙古人、回人的科舉文官,哪怕不是科舉出身的,肯定合計:雍正是混蛋,可只是讓咱們少貪點,讓八爺黨這群王八蛋丘八上臺了,咱們就成了什麼權力沒有的狗了,還是選雍正好點。注意,之前雍正被老八、隆科多對的氣息奄奄,彎腰坐在階梯上,張廷玉說完之後,雍正挺直了腰板,恢復了威嚴,訓斥老十。
然後雍正又把四旗主點了一遍名,威嚴地問他們〖你們還要提八王議政嗎〗,四旗主都灰溜溜地低下了頭,畢竟跟漢文官、滿文官、漢武將一起作對,他們只有掉腦袋的份。
接著又和氣地點出來睿親王都羅,表揚了他〖他們逼宮,你沒有和他們摻和,朕很高興〗,都羅跪下謝恩,四旗主內部也被分化了。雍正此時已以微弱的優勢勝出了,再訓斥老八也開始氣壯山河。但會沒開完,還有轉機,所以老八說〖誰自絕於列祖列宗,黃泉路上自有驗證〗。可是,這時老十三奪得豐臺大營的兵權回來了,雍正可以光明正大地開除老八會籍,自此老八完敗。
所以說,八王議政雍正能取得勝利,第三功臣是胤祥,帶兵來散會;第二功臣是張廷玉,關鍵時刻力挽狂瀾;第一功臣是九爺,沒有他張廷玉還真不好辦。
註: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於網絡,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後臺留言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並同時向您表示歉意猜你喜歡:
大將幫朱元璋擋了9箭,朱元璋抄家時,留下他孫子的性命
中國歷史上四大未解之謎:一個比一個玄乎,令人匪夷所思!
漢武帝攻打大宛致十萬傷亡,竟只為幾十匹汗血寶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