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老四繼位後內有八爺黨外有西北之患,為何沒留鄔先生?

2020-12-24 宋安之

雍正王朝電視劇至今已有20年之久,可謂是經久不衰。經過這麼多年,不只是沒有泯然眾人矣,在當下這個快餐時代,更是顯得彌足珍貴,實屬難得一見的經典之作。

雍正王朝電視劇為什麼會這般成功呢,宋安之認為有一個重要原因在於,這部電視劇不只是深刻反映了古代的宮廷政治鬥爭,更是將人性刻畫是淋漓盡致。可以說這部電視劇對於人性的刻畫和把握,可謂是爐火純青。

那麼今天宋安之就來分析一個劇情,來看看雍正王朝對於人性刻畫的入木三分。那便是老四為什麼在繼位以後,當時可謂是內憂外患,正是用人之際,為什麼沒有留下鄔先生來輔佐他呢?

這是為什麼呢,接下來宋安之具體來說說。

首先在這裡依舊老生常談的說一次哈,本分析文章只談劇不說史,並非是將電視劇當成正史的說,所有分析都基於雍正王朝電視劇的劇情而言。

我們先來說說老四繼位以後的內憂外患局面。

在康熙駕崩當晚,老四的繼位可謂是險象環生,甚至經過老九和老十的惡意加工,流傳出老四篡位的謠言。

等到老四好不容易成功繼位以後,當時老四面對的局面是,內有老八的八爺黨蠢蠢欲動,外有西北之患,尤其是將大將軍王老十四召回京以後,西北的局勢更是岌岌可危。

可以說老四正是用人之際,而神機妙算的鄔先生很明顯就是一大臂助。可以輔佐老四面對這種局勢,但老四並沒有留下鄔先生,反而同意了鄔先生的半隱,讓他離開北京前往李衛處,可以說很是反常。

老四為什麼這樣做呢?

其實老四之所以這樣做,主要原因在於鄔先生太懂帝王心術了,太會猜人心思了。只要是有主見的皇帝,誰也不會在自己身邊放一個能猜透自己心思的人。

很明顯老四是一個很有主見的人,光是這點,就不可能留下鄔先生的,更何況鄔先生還知道他很多見不得光的秘密。

我們來看看鄔先生有多懂帝王心術。

在議舉大將軍王的時候,當時幾位皇子都是躍躍欲試。甚至老四都破天荒的去練習射箭,但鄔先生很清醒,看透了康熙已經默定老十四為大將軍王,還會藉此考驗老四有沒有人君的氣宇。

所以經過鄔先生的一番分析,老四是扒開雲霧見青天。及時調整對策,舉薦老十四為大將軍王,通過康熙考驗,再以年羹堯擔任川陝總督來牽制老十四。

到了康熙駕崩前夕,為了給老四鋪路,不只是沒有追究死鷹事件的真相,更是罷免老四和老八的一切差事,製造讓老十四繼位的假象。以替老四打掩護,減輕老四的壓力。

老四當時並沒有看清楚,心灰意冷之下都想做李世民了。又是鄔先生替老四分析了一番康熙的帝王心術,使老四看清了局勢,才安排好了對策,最後得以順利繼位。

可以說鄔先生在劇中就是類似於bug的存在,康熙的帝王心術是一猜一個準。

而且更關鍵的是,鄔先生不只是可以猜透康熙的帝王心術。更是會站在康熙的角度思考問題。諸如追繳國庫欠款,老四與鄔先生第一次見面商議之時,鄔先生就說出其中的關鍵,意思是老四如果不接這個差事,那麼皇上是連一個願意替他分憂的兒子都沒有了。

可以說鄔先生不只是對於帝王心術瞭然於心,更是會超脫局外,以皇帝的角度來思考問題,從而將皇帝的心思是一猜一個準。

老四這麼有主見的人,怎麼可能將這麼一個可以猜透自己心思的人放在身邊呢?

更何況老四的帝王心術其實也很厲害,鄔先生這種人才在他繼位以後作用不大。

我們可以看看開局的下江南賑災,老四與老八一黨隔空鬥法,是奇招頻出,最後在八爺黨的地盤籌到二百萬兩。還有老四登基以後,面對各種阻力不只是坐穩皇位,更是將新政順利實施,這說明沒有鄔先生輔佐,老四也是可以的,本身能力還是很強的。

在九子奪嫡期間老四雖然對鄔先生言聽計從,其實也是選擇性的言聽計從。並非是真的言聽計從,只不過是有利於他的意見都採納罷了。

可以說自始至終老四這個獨立性很強的人,還一直有意無意的通過各種方法提醒鄔先生,我老四才是真正做主的人,鄔先生你老實點。

像追繳國庫欠款,鄔先生分析的是頭頭是道,老四並沒有表態,而是說道夜深了先生安歇吧,使鄔先生搞得很尷尬。

還有刑部冤案,鄔先生不讓老四參與,認為牽扯到廢太子。老四聽歸聽,卻還是接了刑部冤案的差事,然後又冰火兩重天將自己搞生病了,將這個不好幹的差事踢給了老八。當然自始至終老四是沒有跟鄔先生商議的,說明自己也有著自己的算盤。

還有一個關鍵點,像高福之死,就是老四對於鄔先生最大的一次警告。高福聽鄔先生的,將太子親筆信給了老八,結果老四為了殺人滅口,將高福賜死,鄔先生是毫不知情的。可以說老四這招是既殺人滅口,又「提醒」鄔先生真正做主的還是我老四不是你鄔思道。

所以總結來說,老四本身就是一個能力很強,並且很有主見之人,自然不喜歡身邊放一個可以猜透他心思之人。

最後再說一下老四登基當晚急匆匆回府去見鄔先生,更是透露出人性的善與惡。

老四為什麼見鄔先生呢,其實就是想殺人滅口。畢竟鄔先生全程參與了他的奪嫡,知道的秘密太多。這個之前宋安之具體分析過,在這裡就不再重複了,通過當時的人物對話等細節其實就可以看出來的。

老四想殺人滅口,可以說透露出他惡的一面。但之所以親自回府去見鄔先生,就又透露出他善的一面。因為畢竟與鄔先生朝夕相處了15年,肯定有感情,所以老四肯定猶豫了,因此回府去見鄔先生,打算看看鄔先生反應再做決定。而鄔先生很聰明,選擇了急流勇退的半隱方式,所以才得以全身而退。

可以說在人性刻畫方面,雍正王朝將複雜的人性刻畫的可謂是淋漓盡致。很多細節,不細看不知道,一細看其實很是耐人尋味的,更是透露出人物對於人性的抉擇,真可謂是經典至極。

現在大家看明白雍正王朝的經典之處了吧?

我是宋安之,主打歷史文章和分析經典電視劇中隱藏的人生道理。故事在筆下,我們都在路上,茫茫人海中你我這麼有緣分,正好讓你看到我的文章,那麼還請繼續這種緣分,點個讚關注一下吧!

第285期宋安之獨家雍正王朝分析到此為止!

下期再見! 謝謝觀看宋安之獨家原創,有不同看法歡迎評論出來和諧交流,覺得分析的還可以就點個關注唄

相關焦點

  • 雍正王朝:為何老四拿到金牌令箭不放老十三,反而先給了鄔先生?
    其中不少片段如今更是在網絡上被很多人不斷播放著,其中觀眾印象深刻的莫過於九子奪嫡和八王議政的劇情,尤其是八王議政這個劇情,因為演繹刻畫的是入木三分,很多人甚至都認為這是真實歷史,可以說拋開是否「美化」這個視角,雍正王朝的敘述方式可謂是達到了很高很高的高度。 以大視角來看,雍正王朝電視劇是前半部是九子奪嫡劇情,後半部是雍正登基以後實施新政的劇情。
  • 《雍正王朝》中:老十四身為大將軍王,為何長期和雍正皇帝死磕?
    老十四在獲悉四哥打算支持自己做大將軍王的時候就四個長、四哥短的和老四達成了年羹堯的陝甘總督和自己大將軍王相互支持的同盟。老十四也因此獲得八爺黨和四爺黨的雙重支持順利出任大將軍王平定西北。也許在天真的老十四看來,這個大將軍王已經和皇位繼承人劃上了等號。可是還沒等戰爭結束,他就等來了新皇四哥的聖旨讓他交出兵權回京奔喪。在強烈的預期落空的情況下,老十四開始了和雍正四哥的死磕。
  • 《雍正王朝》為何被稱之為神劇,看看這些細節就知道了
    第二個細節是老四在江夏鎮經歷了一系列官紳勾結的惡劣事件以後,這個康熙親封的禮儀德化之地,沒想到卻是蛇鼠一窩的黑暗之地,堂堂皇子也是被迫在「禮儀德化」之地,任由劉八女站在城門上肆意大笑,下馬彎腰屈辱的有些鑽褲襠式的過去,還真是諷刺至極,更是刻畫出所謂康熙盛世背後的虛晃。
  • 為什麼雍正順利繼位當晚就想要殺鄔先生?
    雍正帝剛剛繼位並不是要殺鄔先生,而是試探或者猶豫殺不殺,總之就是動了殺機。雍正帝之所以動了殺機主要有兩點。鄔先生身為雍正帝奪嫡的智囊,是功不可沒的,像雍正帝之子弘曆能受皇爺爺喜愛就是鄔先生一手教導的。康熙帝駕崩前夕免了雍正帝胤禛一切差事,胤禛心灰意冷之下都要打發鄔先生走了,還是鄔先生一番頭頭是道的分析讓胤禛燃起信心重整旗鼓的,可見這個人的聰明恐怖之處。雍正帝登基後對於這種人肯定是忌憚多於喜愛的。
  • 老八臨死時為何說雍正沒有贏?原來是這個原因,很多人都沒看出來
    在《雍正王朝》中,八爺允祀夥同八旗旗主王爺陰謀逼宮失敗,被雍正罷去爵位,囚禁了起來,隨同一起囚禁的還有老九允禟和老十允俄,自此以後從康熙年間就存在的八爺一黨被雍正連根拔起,九龍奪嫡在這裡才畫上了句號。雍正贏了,八爺黨被連根拔起後,雍正徹底的掌握了政權,此時的西北戰亂也已掃清,僅剩下殘部在頑抗,新政的推行也頗見成效,雍正從康熙手裡接過來的大清這個爛攤子,從一開始的內憂外患到現在的國富民強,大清國力也在蒸蒸日上。可在老八臨時之時給雍正留下了一封信,信中卻說:我這一生不佩服任何人,到後來才發現我只佩服你,皇上四哥我輸了,可是你也沒有贏。老八明明是輸的一敗塗地,為何會這樣說呢?
  • 雍正王朝:秋月臨終那句「告訴鄔先生,我要走了」,到底什麼意思
    導讀:《雍正王朝》中的年秋月,自始至終都是皇四子胤禛,後來的雍正皇帝手中一個必不可少的政治工具。對於生在皇家的胤禛而言,愛情是奢侈的;對於一國之君的雍正皇帝而言,愛情更是要堅決讓步於政治、讓步於國家的。
  • 雍正登基後,收拾「八爺黨」為何放過老十,你看看他娘家是誰?
    康熙晚年的九子奪嫡事件中,康熙成年的兒子幾乎 參與了這一場皇位PK賽,獲勝者老四得到了皇位,而失敗者老八一黨、太子一黨不是終監禁,就是莫名其妙的死在獄中。對於自己同胞兄弟老十四都能進行最嚴厲打擊的雍正,為何獨獨放過了草包一樣的老十呢?康熙一生生育了35個兒子,其中成活下來的兒子就有24個,再加上清朝嚴格的教育制度,這些皇子們也是個個文武雙全,能力非凡,然而老十卻是一個例外,人送外號」草包老十「。
  • 雍正王朝:雍正明知胤祀是最大的政敵,為何任命他為總理王大臣?
    雍正繼位前,沒少和八爺黨都內部鬥爭,從江南籌款賑災到火燒百官行述等等,經歷了無數次驚心動魄地鬥爭,可在老爺子康熙死後,雍正一繼位,就任命胤祀為總理王大臣,這不僅讓眾大臣覺得匪夷所思,就連胤祀也表現出驚訝的表情。
  • 雍正繼位後,老十四能躲過一劫重見天日,而老八下場卻如此慘?
    雍正是一個有恩報恩,有仇報仇的人。像他這樣的性情中人,寵你寵到天,恨你就恨入骨。當年奪嫡有多激烈,日後的報復就有多慘烈。雍正登基後,做得第一件事就是穩定大局。所以第一時間就封老八碩廉親王,並任命老八胤禩為總理王大臣,理藩院尚書等要職顯爵,成為雍正朝的第三把手。而雍正為何後來又沒有放過八爺胤禩呢?原因是老八一直都想分庭抗禮,沒有皇帝的命,卻天天操皇帝的心,雍正如此剛毅堅硬的人,還是很忌憚他。如果在雍正百年之後,後人弘曆繼位,老八如果想篡位的話,以弘曆的性格,是很難與之抗衡的。
  • 雍正王朝中雍正賜死高福,在李衛回京後為什麼讓他先見鄔先生!
    雍正王朝中雍正賜死高福,在李衛回京後為什麼讓他先見鄔先生!中國古代有過不少人才,其中以清朝為例,就曾有過李鴻章、嶽鍾琪一類。而在雍正時期更是人才輩出的年代。雍正帝身邊曾有很是寵信的宦官高福,但是高福卻被九子奪嫡的另一位主角十四皇子的擁立者八皇子的管家收買後,因事情敗露被感念高福服侍多年的雍正帝賜死。而與高福相關的清朝名臣李衛在回京後雍正沒有先準他去宮中請安,而是讓他先去找鄔思道。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聊一聊為什麼李衛回京後雍正讓他先去見過鄔思道。
  • 《雍正王朝》雍正死亡時一口血滴在奏摺上,這是在暗示著什麼?
    在電視劇《雍正王朝》裡,也有雍正吃丹藥養生的橋段,比如他送喬引娣到景陵,喬引娣說:賈道士送來的丹藥好是好,但是也得慢慢調理才成。雍正臨終前,還蹣跚著打開黑盒,抓吃丹藥的鏡頭。這似乎就是對歷史上那個真實雍正的回應,暗示著雍正皇帝之死與吃丹藥有很大的關係。
  • 《雍正王朝》中八爺臨死前留給雍正的一封信,雍正看了為何會恐懼
    雍正和八爺的恩恩怨怨太久太長,所以當他看到八爺臨死留的這封信,回想起往事,往日的一切歷歷在目,老八這封臨死前的信寫的很真摯,很動情,他的皇上四哥確實很累了,累的心力交瘁,看到這封信,雍正更多的是心痛、無奈,想起康熙臨死對他說的話:善待你的兄弟,善待你的臣民。
  • 雍正王朝:老十三都不算是雍正心腹,那麼誰才是他真正的心腹?
    但是信任歸信任,重用歸重用,雍正對田文鏡還不是那麼推心置腹,不輕易對臣子說的話,從來不對田文鏡說,至於機密之事更是如此,甚至連鄔先生這個助他奪嫡的第一功臣的身份都沒有向田文鏡透露,以至于田文鏡沒有發揮好鄔先生的作用,雖然新政卓有成效,卻被既得利益集團反噬的不輕,最後更是因為鄔先生的一激將,放跑了鄔先生這個有著大用的人才。
  • 《雍正王朝》八爺黨本可藉此機會一舉推翻雍正,最後為何全軍覆滅
    滿朝文武其中有大部分官員是八爺黨的黨羽或暗中支持八爺黨,這使得在九子奪嫡前期的政治鬥爭中,胤禩人望十足,儼然有取代太子儲君的架勢,然而胤禩最終也恰恰失敗在自己的高調上,胤禩平時以賢著稱,而康熙皇帝恰恰最討厭這個賢字,在康熙看來胤禩不過是處處學自己而又處處不像自己。
  • 雍正王朝中,胤禛為何對鄔先生「言聽計從」,原來是因為這兩件事
    導語:雍正王朝中,胤禛為何對鄔先生「言聽計從」,原來是因為這兩件事文/小青菜電視劇《雍正王朝》當中有個鄔思道,此人是四阿哥胤禛的師爺,對外是胤禛的兒子們的教書先生。在電視劇裡,鄔思道幾乎是神一般的存在。
  • 雍正登基要殺謀士,鄔先生用什麼方法死裡逃生?
    電視劇《雍正王朝》中,雍正在登基當夜回到府中,他當時說突逢大變,怕宮裡不安全,同時也要回來看看鄔先生。鏡頭轉到鄔先生處,他眼中似有淚光……當初看的時候,有些奇怪,雍正初登基,各種事情千頭萬緒等他處理,怎麼跑到鄔先生處演起「主僕情深」了?
  • 鄔先生是四爺謀士,他半隱之時雍正遲遲未來送行,十三爺只知其一
    從接回府那一刻,行了拜師禮,以長者尊之。古時候的拜師禮不像現在,老師來上課只要站起來說聲老師好,然後大家唱首歌就結束了。拜師禮之時,父親和母親領著孩子三跪九叩,父母生子之身,先生成子之學,一入師門,全由師父管教,父母無權幹預,甚至吃飯和作息都有老師安排。
  • 雍正王朝:並非只為殺鄔思道,這3件事,才是雍正返回潛邸的原因
    導讀:康熙六十一年,對皇四子胤禛的繼位過程做好一切安排的康熙皇帝,於暢春園內走到了生命的盡頭。在張廷玉和隆科多的堅定站位和絕對支持下,在鄔思道和皇十三子胤祥的完美配合下,皇四子胤禛得以無驚無險地接過了大清皇位。
  • 在《雍正王朝》中八阿哥為什麼送康熙死鷹?真正的含義原來這麼深
    2021-01-03 01:13:18 來源: 天下奇聞啊 舉報   《雍正王朝
  • 《雍正王朝》中的八爺之死:遠未揭開真相的團滅式政治屠殺
    真實歷史上的老八,在雍正即位的第一天起,就已形同魚肉任人宰割了。 1.為何封政敵為王? 雍正帝對八阿哥允禩一直是恨之入骨的,但是他剛一即位,馬上就封允禩為和碩廉親王,讓他和怡親王胤祥、馬齊、隆科多一同總理事務,成為大清朝的首席大臣、顯貴親王。不久後,又接連任命八阿哥允禩為理藩院尚書、辦理工部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