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牛
作為一種新型飲料
因一句「困了累了喝紅牛」的廣告語
而風靡大街小巷
然而隨著合作關係的破裂
讓泰國天絲公司與北京紅牛公司
之間的一系列商標糾紛進入公眾的視野。
今日(10月10日)上午,紅牛商標權屬37億元天價索賠案迎來了二審開庭。該庭審直播觀看人次達到了30萬+。
庭審中,紅牛飲料公司認為,一審法院對既定事實沒有進行審查,多項基本事實認定不清,要求撤銷一審判決,將本案發回重審。天絲醫藥公司則辯稱,一審法院相關判決符合法律程序,天絲醫藥公司對「紅牛」系列商標持有清晰、獨立、完整的所有權。天絲醫藥公司等各方股東在1995年11月10日籤訂的「95年合資合同」中有關條款的含義是指天絲醫藥公司作為商標所有權人向紅牛飲料公司提供商標使用許可,絕非轉讓紅牛商標所有權。
被上訴人天絲醫藥保健有限公司(下稱泰國天絲)答辯稱,一審法院相關判決符合法律程序,泰國天絲對紅牛系列商標持有清晰、獨立、完整的所有權。請求駁回其上訴請求,維持一審判決。
而在此次二審庭審中,幾個關鍵問題成為了雙方爭辯的焦點。
是商標所有權,還是商標所有者權益
一審起訴狀中,紅牛飲料要求確認其對17件紅牛系列商標享有所有者的合法權益;判令泰國天絲向紅牛飲料公司支付廣告宣傳費用共計人民幣37.53億元。
在一審訴訟過程中,紅牛飲料公司對第一項訴訟請求明確為:確認上述紅牛系列商標由紅牛飲料公司單獨享有所有權,如果對此不能確認的話,則確認此系列商標由紅牛飲料公司和泰國天絲共同所有。
而在二審庭審中,紅牛飲料則強調,其訴求是確認北京紅牛對紅牛商標的所有者合法權益,商標所有者合法權益是通過使用而自然產生的權益。而商標所有權是基於商標註冊而獲得的商標法層面上的法定權利,紅牛飲料主張的並非商標所有權。
泰國天絲認為,從案件背景來看,一審案由系商標權屬糾紛,審理過程是完整無誤的,且北京紅牛依據北京高院商標權屬糾紛案向其他法院申請中止了多件商標侵權案的審理。一審法院的審理流程並無問題。而在二審程序中,北京紅牛背離了一審中已經明確的訴訟請求,在二審中憑空捏造出所有者合法權益概念,並自稱該權益內容上小於註冊商標專用權又大於經許可獲得商標使用權,既無法律依據,又與其一審主張紅牛商標所有權的請求互相矛盾,難以自圓其說。
除此之外,泰國天絲還稱:「2016年合資各方及合資公司籤署的一份備忘錄對於分歧事項進行了明確約定,各方僅對『履行2009年商標許可合同還是履行1998年商標許可合同』存有疑議,而北京紅牛認為應該履行1998年商標許可合同,天絲公司認為2009年許可合同是雙方籤署的最後一份,應以此為準。可見雙方始終都是商標許可使用關係。
50年協議是否真實?
有意思的是,雙方還有一份50年的協議。在一審過程中,紅牛將這份協議作為證據提交,後又撤回。而到了二審過程中,紅牛又將其作為新證據提交。二審過程中,北京紅牛將50年協議書作為新證據提交。
那麼,一審時為何撤回這份證據?
北京紅牛表示,由於客觀原因,北京紅牛並沒有找到該協議的原件,但北京紅牛向籤署這一協議的各方尋求了幫助,一審時,北京紅牛尚未獲得協議籤署方中浩公司的確認函,因此將該協議撤回了。
本案二審長達近4小時,未當庭宣判,但雙方均拒絕調解。
往日糾紛
紅牛的商標之爭可以追溯至二十多年前。1984年,嚴彬在泰國創辦華彬集團,並於1995年12月,與泰國紅牛、泰國天絲在中國合資成立了中國紅牛,擁有了「紅牛REDBULL」商標在中國的經營權。據公開信息顯示,雙方的商標授權日期截至2016年底。
此後紅牛品牌在內地不斷做大,影響力逐步加深,最終「中國成為紅牛最大的銷售市場,年銷售量可達50億罐。」據悉,嚴彬也在此期間相繼成立了3家與紅牛相關的公司,包括生產、銷售業務,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三家公司由華彬投資(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彬投資)100%全資持股。
據泰國媒體報導,商標授權到期日之前泰國天絲就已經在和嚴彬談判,就誰應該擁有在中國生產和銷售紅牛的權利爭論不休,雙方就延長商標使用權上一直有分歧。直至2016年前後,雙方矛盾終於擺在了檯面上。
那麼雙方最終的判決到底如何
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