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票上的英文讓不少乘客成了「睜眼瞎」,結果訂錯機票乘錯機(見本報2月21日A9版)。昨(22)日,記者採訪民航總局及航空公司了解到,機票乃國際格式,不能擅改。
[b]民航總局:國際航協規定機票格式[/b]
昨天上午,記者撥通了中國民航總局投訴科電話,將此事向有關工作人員反映。投訴科的有關工作人員解釋,世界各國的飛機票,無論國內或國際航班,票面的各項設置和格式都必須嚴格遵守國際航協的相關規程,世界各國的航空公司都不可以擅自更改。以我國機票為例,票面上的出發地和目的地及一些特殊的通知條款都是中英文雙語注識,如「北京」會標明「PEK」;但日期、航班所屬的航空公司、票價級別(打折或全票)等,都是按國際航協的統一規定,只標示英文縮寫。
這位工作人員稱,由於機票標識不明、英文太多令不懂英文的乘客成了「睜眼瞎」,這個問題並不是只有中國地區才有,世界各國都有完全不懂英文的乘客。但只要乘客去多了解些相關規則,花一點時間熟悉「國際慣例」,許多麻煩都能事先避免。同時,訂票或售票的航空服務公司也要盡心告知給乘客飛機票各項內容。
[b]深航:調查並協調解決[/b]
記者經調查後證實,1月17日和2月17日的下午5時50分,從南京飛往深圳的航班都屬於深圳航空公司。
隨後,記者採訪了深圳航空公司投訴科的工作人員,她告訴記者,一般情況下,乘客在買票和訂票時,票務工作人員都會和乘客確認清楚所需飛機票的各項內容,比如出發地、目的地、日期時間、航班號、乘客姓名、票額等,乘客還要籤字確認。因為稍有一項出了錯,都會造成乘客無法登機,所以飛機票的確認工作需要相當細心。如果如記者反映的情況:當初陳女士在航空服務公司預訂機票時,所有訂機票表格上的項目(中文)都是她已確認的,但卻因為票務工作人員的失誤,出了一張錯誤日期的飛機票給陳女士,深航公司將會責成該航空服務公司做出相關的賠償處理,這位陳女士也可以持那張1月17日的飛機票到該航空服務公司要求全額退票。
[b]陳女士:深航將退機票差價760元[/b]
昨天下午,記者與陳女士聯繫得知,深圳航空公司有關工作人員已經與她取得聯繫,與她達成協議,深航將退還她機票的差價共760元。
>>我要評論這篇新聞<<
0薦聞榜
(《深圳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