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駕駛將會在不久的將來實現?其實並不是這麼回事

2020-12-16 中關村在線

說起無人駕駛或者自動駕駛技術,人們總是充滿了美好的幻想。未來,您坐上無人駕駛的汽車,只要吩咐一句你要去的目的地,那麼就可以舒適安全抵達。其實這就是典型的L5等級自動駕駛,但是想要實現這種如科幻電影般的場景,可以斷言絕無可能。

SAE國際汽車工程師協會自動駕駛分級

我們首先來科普一下SAE國際汽車工程師協會針對汽車自動駕駛的分級,通過上表可以清晰的看到,直至L4等級,其實都需要人員來進行參與。而到了最終L5等級,才能實現人們普遍想像中的完全自動駕駛場景,也就是真正的實現了「無人駕駛」。

高大上的特斯拉「自動駕駛」最多算2級

簡單的說,如果您的汽車具備主動剎車、ACC巡航、車道保持等先進功能,最多也只能算1級自動駕駛。特斯拉公司正在銷售的Autopilot輔助駕駛技術,基本可以屬於第2級自動駕駛技術。但是很多慘痛的事故,讓人們對特斯拉「自動駕駛」也產生了很多質疑。

沃爾沃未來完全自動駕駛概念車

而要到了L5的級別的自動駕駛,則是完全脫離了人員的幹預。屆時車上將沒有方向盤,也沒有了油門剎車。它不需要你來駕駛,也不需要你來關注路況,更不需要你來操心違章、停車等一系列的麻煩事兒~L5自動駕駛技術,將完全取代人類司機!

發展科技是為了解放生產力 而不是取代人類

儘管願望很美好,但是我們不得不面對殘酷的現實,如此高度的自動化程度的自動駕駛技術完全不可能實現。

首先,科技發展以不能取代人類為底線。

科技是為了解放人類的生產力和創造力,而不是用來取代人類的。就好像我們科學技術其實早就可以實現「人造人」,但是在道德、倫理和法律,以及人類繁衍的角度來看,各國都將這類研究視為禁區。如果未來人工智慧發展到取代人類的地步,那我們不如不要!

人工智慧一旦「覺醒」,恐怕「天啟」早就到了

如果自動駕駛技術已經發展到了完全可以脫離人類的時候,說明屆時的人工智慧技術已經達到了完全可以取代人類的層級。相信還沒發展到如此的高度之前,就會有很多人反對繼續該領域的研究,甚至會引發戰爭,或許電影《終結者》系列早已經成為了現實版。

當前人工智慧科技水平只能模擬老鼠大腦

那麼問題來了,我們人類的人工智慧發展到什麼程度了呢?一群來自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科學家們啟動了堪稱全球最大的人工智慧神經形態計算機項目。這個項目動用了100萬個處理器核心和1200塊互連電路板組成的超級計算機。而這個百萬級CPU的超級計算機僅能模擬人腦的1%,基本相當於鼠腦的水平……

霍金曾不斷警告人類不要過度開發人工智慧

之所以敢鬥膽判定L5完全自動駕駛最終不會實現的根源,在於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很大程度上不會發展到觸碰完全超越人類的紅線。而人工智慧技術無法達到或超越人類本身,自然也就無從談起完全取代人類司機上路行駛。霍金曾不斷警告人類不要過度開發人工智慧,相信隨著人工智慧技術智能化程度越來越過,這種反對的聲音也會越來越多。

人工智慧的發展現在所取得成就,如果放在歷史的長河裡來看,或許只能算是一粒塵埃。我們有生之年能不能趕上機器完全取代人都是一個很大的未知。

其次,唯一不變的是變量永遠存在。

交通運行中的變量很大,而且涉及重大的安全問題,因此相信任何一個國家在立法允許完全自動駕駛的汽車進入公共道路運行都需要保持極為謹慎的態度。因為人和機器的「思維」模式不同,導致人和機器在處理起緊急狀態時的反應也會截然不同。很難想像,當人類和「機器人」駕駛的車輛混合在道路上行走,又會激發出多少的矛盾。

可對自動駕駛造成安全隱患的因素太多太多

比如人類喜歡鑽空子,偶爾加個塞或者非法超個車啥的,自動駕駛車裡可能就無法理解其意圖,嚴重時甚至會引發事故。電腦有的時候很聰明,有的時候卻表現的很「傻」,很軸,很一根筋,這或許就是程序的死腦筋,永遠不如人靈活變通。

這地方你來自動駕駛一個我看看

另外,自動駕駛高度依賴可識別道路設施,如果路牌損壞或者劃線不清晰,人類或許可以憑藉經驗,而自動駕駛車輛則可能會「迷糊」了。另外在交通混亂擁堵的地區、大型交通事故、極端天氣影響,這些潛在的變量便不再一一列舉。我就問一句,你敢把你自己的命交給看不見的摸不著的機器人程序手裡麼?

汽車廠商說:我們從不背鍋

人和機器都會出現誤判的情況,但不同的是,人判斷錯誤,有責任人來進行承擔。而機器一旦判斷錯誤,則必須要由機器的生產廠家來承擔全部責任。試問,就算誰家擁有了最先進的自動駕駛技術,又敢完全拍著胸脯說「我來承擔一切責任」呢?還不是一大堆免責條款等著您,當你按下確認就默認表示同意了~

除非將來達成了全部車輛都是自動駕駛,那麼或許將有可能達成一個「理想」運行環境,但這就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永遠無解的問題了。

最後,咱來聊聊人心這事兒~

未來,屬於你的車子脫離了你的視線和你的控制,在街上自己快樂的奔跑著,我問你能放心的下嗎?未來自動駕駛車輛的物權歸屬如何劃分,車輛事故如何劃分,這些都是事兒。而且在無人幹預的時候,車遭到惡意破壞又該誰來為此負責呢?

咱先整明白共享汽車 再來談無人駕駛吧

這還真誇誇其談,如果您有心觀察一下現在路上跑的共享汽車,有幾輛不是傷痕累累。還是那句話「東西不是自己的,沒人心疼~」。不僅僅是共享汽車,共享單車又怎麼樣了?咱先別說自動駕駛了,有人駕駛還弄的如此糟糕,將來無人駕駛了豈不是更糟。

再牛X的技術也抵不過人的劣根性

將來自動駕駛汽車在街上跑,萬一有人看著不順眼,撿起一塊磚頭就扔了過去。或者一塊口香糖粘在你的傳感器上,您一上車翻溝裡去了。再或者有人過得不順心的,一時頭腦發熱鑽到汽車軲轆下面,你說這算誰的責任呢?屆時會不會派生新模式的碰瓷黨呢?

自動駕駛汽車被黑客控制後果不敢想像

更可怕的是,任何軟體都會存在漏洞,一旦被黑客利用後果簡直不敢想像!美國軍方為什麼使用悍馬吉普車,就是因為軍用悍馬是純機械結構,可靠!現在汽車部件已經高度電子化,但是唯獨剎車系統還是保留了純機械結構,還是因為可靠!

所以說,完全自動駕駛存在太多的障礙,光人心這一關就過不去的。什麼時候大家都變成了聖人,我們再來聊完全無人駕駛這事兒吧!

要解決的問題並不是徹底淘汰人類駕駛,而只是取代單調乏味的那一部分。

說到未來完全的自動駕駛技術,谷歌無人駕駛負責人克拉克曾經公開表示:「L5級自動駕駛不僅不可能實現,甚至完全沒有必要!」在他看來,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要解決的問題並不是徹底淘汰人類駕駛,而只是取代單調乏味的那一部分。

各位老司「基」們如何看待自動駕駛呢?

在此,小編立個flag,我認為完全的自動駕駛在我們的有生之年絕不可能實現。什麼?您不信?如果您不信我們賭十塊錢的,如果100年內實現了L5完全自動駕駛,算我輸!

那麼各位老司基,關於未來的自動駕駛,您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相關焦點

  • 在不久的將來「無人機叫你收快遞,汽車幫你駕駛」
    ▲物流無人機—魔鬼魚 圖片來源於網絡順豐「魔鬼魚」的這種設計被稱為「翼身融合」它提供了更大的載貨空間,並且續航能力也煥然一新,魔鬼魚的這些特點更好地適應了物流行業的特殊需求,在不久的將來在信息浪潮的席捲之下,沒有人能預知下一個改變會何時發生,發生在哪裡像現在的我們,其實已經不再會為一些小事而激動了,因為我們看到了人類歷史上最為波瀾壯闊的一次技術革命,也就是人工智慧,人工智慧在我們生活中的應用有很多,就比如無人駕駛技術,但無人駕駛技術被一直說了很久,一直都實現不了,難道就這樣被時代遺棄了嗎?
  • 在不久的將來,最終會被徹底淘汰掉的9個常見事物
    很多人都非常喜歡預測,其實不止普通人,就連許多科技專家也願意做出一些大膽的預測,當然,他們的預測是有邏輯性的,如今有不少專家都表示,在不久的將來,現在讓我們十分熟悉的一些東西,可能最終會被徹底淘汰掉,甚至就是現如今,也已經有了這樣的趨勢,這也算是一種優勝劣汰的自然規律,人們將會進入一個全新的科技世界,新的時代將會呈現,今天我們就來分享一下
  • 關於無人駕駛的原理介紹和解讀
    汽車自動駕駛技術是一種通過實時系統控制的實現無人駕駛的智能汽車運行技術,它依靠人工智慧、視覺計算、雷達、監控裝置和全球定位系統技術中的若干技術協同合作,讓汽車上的車載電腦可以在沒有任何人類主動的操作下,自動安全地操作汽車運行。
  • Momenta無人駕駛發布,兩條腿戰略是實現完全無人駕駛的關鍵路徑
    12月26日,Momenta 正式發布了L4級無人駕駛技術 MSD (Momenta Self Driving),可實現城市場景下的完全無人駕駛。結合今年發布的面向高速和泊車場景的前裝量產產品 Mpilot,MSD 的發布標誌著 Momenta 量產自動駕駛與完全無人駕駛「兩條腿」 戰略的雛形形成。
  • 未來,機場停機坪將實現無人駕駛
    無人駕駛或許在近兩年都不會被廣泛接受。即使汽車製造商知道無人駕駛技術尚未為主要巷道或高速公路做好準備,但像Navya這樣的公司認為,早期的商用自動駕駛汽車在機場的運行效果可能比常規街道要好。  理由是,機場雖然很複雜,但是比常規道路更受控制。
  • 馬雲預言:不久的將來,最容易失業的6種職業,尤其是最後一種
    隨著進入網際網路時代,人們的生活習慣、消費方式都有了很大的改變,如此同時也有很多傳統行業因為時代的進步而逐漸走向沒落,因此在不久的將來,相信也將會有很多人面臨著「失業危機」。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馬雲的這個預言有可能會成真,在不久的將來這6種職業將會被人工智慧取代。
  • 讓自動化更安全,Hologram依靠仿真工具助力無人駕駛未來
    對於試圖通過人工智慧實現無人駕駛的設計師來說,「如何讓自動化更加安全」已經成為他們面臨的最大難題。即使你的無人駕駛汽車在駛過街道時並沒有撞上行人,你也沒必要沾沾自喜,盲目自大地認為你的汽車已經是道路上最安全的了。這並不能說明你的神經網絡真的「認識」攝像頭看到的東西。眾所周知,行人不會被汽車撞上,可能只是因為你的運氣好。
  • 馬雲預言:以下三種職業會在不久將來消失!快來看看有沒有你
    商業大佬馬雲曾經預測這三種職業將會在不久將來消失,一起來看看吧!1、職業司機:以前計程車對於我們出門的人非常方便,但是隨著手機網約車的普及,網約車顯得要比計程車更加便利了,再到現在人工智慧的發展和出現,對司機行業將會產生很大影響,隨著科技不斷進步發展,無人駕駛汽車技術將會越來越成熟,在未來,司機消失已經成為了必然!
  • 無人駕駛距離我們多遠 從 Apollo Go 窺見自動駕駛的未來
    12月15日,百度舉辦鯤鵬內容行業交流會,邀請多家媒體參觀百度 Apollo Park 測試基地,並試乘百度無人駕駛計程車。此外,Apollo GO 還在不斷針對各類場景的不同款式自動駕駛車輛,從乘用車、大型巴士、迷你巴士,到道路巡檢車、特種作業車輛應有盡有。對於很多人來說,自動駕駛還是一個不太容易接受的新技術。但是在實際試乘之後,會讓人不由得覺得,自動駕駛距離我們,或許已經不遠了。
  • 讀懂ADAS,無人駕駛的過渡,卻是實現自動駕駛的第一步
    無人駕駛的過渡ADAS是一個很廣義的範疇,主要覆蓋了SAE自動駕駛分級中的L1和L2功能。SAE自動駕駛分級該分級標準被業界認為是汽車走向無人駕駛的主流技術發展路徑,即從人類駕駛(L0)到輔助駕駛(L1/L2),再到自動駕駛(L3/L4),最終實現無人駕駛(L5)。
  • 英特爾:打造無人駕駛較強戰隊
    英特爾正在這麼做,尤其是在無人駕駛領域的布局。 之所以產生這種現象,源於兩個原因:一個是無人駕駛不是單個汽車的問題,而是融合了大數據、人工智慧、5G、人機互動等多個領域的核心技術;另一個是要真正開發出上路的無人駕駛汽車,不是一家企業能夠短期內獨立完成的任務。 雖然諸如特斯拉、福特都在開發專有無人駕駛系統,但更多的車企選擇和產業鏈供應商,以及英特爾一樣的科技巨頭合作,共同推動無人駕駛的進程。
  • 眼觀六路耳聽八方 無人駕駛汽車也需要眼睛和耳朵
    網易科技訊8月22日消息,據連線雜誌報導,在駕駛汽車時,人類司機需要兩隻眼睛和兩隻耳朵幫助,這些非凡的傳感器可提供你需要的所有信息。比如說,發現身後的消防車正猛踩油門加速,所以不要擋道。而無人駕駛汽車需要的遠不止這些。
  • 無人駕駛自動汽車時代來臨
    現在在舊金山灣區,Google的無人駕駛汽車已經成為一道尋常風景。  Google無人駕駛汽車項目負責人安東尼·列文託斯基坐在旅客席上。他戴眼鏡,身材瘦高,手上拿著一臺蘋果筆記本電腦。烏爾姆森是機器人專家,曾在智利沙漠中為美國宇航局測試火星漫遊車。他佔據了駕駛座,駕駛汽車的並不是他。目前看來,這輛普銳斯似乎是一位理想的司機。在很多方面甚至優於人類。
  • 甘肅金川集團龍首礦採用「5G+電機車無人駕駛車」實現「無人則安」
    甘肅金川集團繼龍首礦地表1703水平實現「5G+電機車無人駕駛」後,12月中旬又在金川集團龍首礦井下1340中段,又有3列重載無人駕駛電機車穿梭在井下巷道,並依次完成穿脈裝礦、拉運、卸礦等生產任務。
  • 無人駕駛汽車有哪些好處與壞處
    不論你喜歡與否,無人駕駛汽車都在逐漸成為現實。大多數汽車製造商已經承諾,到2020年,至少半自動駕駛汽車將會上市。許多業內專家預測,再過幾年,全自動駕駛汽車就將上路。這些無人駕駛汽車的到來,將給我們帶來遠超過預期的巨大變化。
  • 無人駕駛的四個階段,我們到哪了?
    谷歌自動駕駛試驗車   一、無人駕駛汽車的來源   所謂的無人駕駛汽車,並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隨著汽車工業的發展,電控技術的進步一步步從有人駕駛輔助發展而來的   第四階段則是谷歌一直在努力的目標,像紅色警戒2遊戲裡面光稜坦克的谷歌無人駕駛汽車看起來有點怪怪的。但是它經過了長時間的測試,成熟度已經很高了,是最貼近實用的無人駕駛汽車。   二、無人駕駛的原理和谷歌的技術路線   無人駕駛汽車其實可以視為是一種機器人。
  • 陳根:5G時代的無人駕駛,將重新定義道路
    1989年,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率先使用神經網絡來引導自動駕駛汽車,即便那輛行駛在匹茲堡的翻新軍用急救車的伺服器有冰箱這麼大,且運算能力只有Apple Watch(蘋果智能手錶)的1/10。但從原理上來看,這項技術和今天無人車控制策略一脈相承。
  • 師從李德毅、李克強,清華無人車領隊張新鈺詳解智能駕駛進程、關鍵...
    現在,人們談論最多的、市場聲量最大的,國外當屬谷歌,而國內則是百度。谷歌研究無人駕駛已經有10多年的歷史,而百度,近來聲勢浩大的要All in AI,最重要的方向當然還是智能駕駛,「阿波羅計劃」(Apollo)便是其最重要的戰略。百度要成為智能駕駛領域「安卓」的野心昭然。為了早日實現商業化落地,谷歌無人車獨立出來以Waymo品牌存在。
  • 無人駕駛計劃停滯 奔馳是否放棄投入無人駕駛
    打開APP 無人駕駛計劃停滯 奔馳是否放棄投入無人駕駛 Car路裡學堂 發表於 2020-12-10 17:39:29 前幾日德國 Redaktions Netzwerk(RND)的對於奔馳在無人駕駛方面放棄投入,如下圖所示,這篇報告引發了全球媒體的報導。
  • 王小磊:無人駕駛公交車的現狀與展望綜述
    關於無人駕駛汽車早已不是新鮮事了。理論上無人駕駛汽車就是一個移動機器人,除開汽車的機械部分,無人駕駛汽車基本架構的核心由軟體、硬體兩大部分組成。感知是指無人駕駛系統從環境中收集信息並從中提取相關知識的能力;規劃是無人駕駛汽車為了某一目標,而作出一些有目的性的決策的過程;控制是將規劃好的動作予以實現。硬體部分則由各類(攝像機、雷達、定位等)傳感器、車聯網以及以融合電控單元為主的執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