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美軍投擲原子彈,爆炸才十幾秒鐘時間,轟炸機怎麼離開的?
1941年美國啟動限制日本石油運輸政策,這讓日本非常氣憤,因為缺乏石油供應將意味著日軍的武器裝備有趴窩的風險,所以其用最激進方式偷襲珍珠港,以此來給予美國警告,同時展現自己的態度。沒有想到該決定,將一個強大的對手拉入戰局中,使得日軍進入全面被動的局面,投降因此進入倒計時。
中途島戰役的勝利,讓美軍將太平洋戰場的勝局鎖定,日軍被迫退守本土,以40多萬平方公裡土地作為最後的防線,為捍衛家園,日本還號召全民抵禦,也就是著名的「一億玉碎計劃」。1945年美國放棄強攻日本的決定,用最新研發的原子彈襲擊,從而推動日本投降的步伐,本次轟炸效果明顯。
同年8月份,日本天皇宣布投降,法西斯侵略因此落下帷幕。其中最令人不解的是,投擲原子彈到原子彈爆炸的時間才短短十幾秒鐘,轟炸機是怎麼離開的?要知道,原子彈爆炸引起的反應巨大,衝擊波、高熱量、閃光、核輻射對人體都是有傷害的,且轟炸機距離爆點又很近,離開的速度要很快才行。
答案其實跟飛行員的應變以及轟炸機的性能有關係,那時候負責執行任務的是著名的B29轟炸機,飛行速度極快,在當代算是比較一流的。飛行員駕駛著B29轟炸機,在投擲的瞬間立即馬力全開的撤離,將最佳的性能展現出來,十幾秒鐘就離開危險區域,從而逃出生天,但凡有點失誤就有可能犧牲。
然而在決定作出這個計劃的時候,飛行員們都已經做好為國捐軀的準備,他們甚至都已經寫好遺書,軍方也將任務的特殊性告知他們,讓其有一定的覺悟。同時也將逃走的最佳方式告知飛行員,一切都是未知數,都是靠其自行發揮。故而過程還是相當驚險的,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簡單。
現如今投資原子彈就沒有那麼危險了,有洲際飛彈運載,壓根不需要用到任何兵種,還有即便是通過轟炸機運載,其也有快速離開的能力,像俄軍著名的圖-160轟炸機就是例子,馬力全開連戰鬥機都追不上,極大的保證機組人員的安全,幾十年過去了還沒有被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