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財產權侵權的行為與賠償標準

2020-12-14 四川川恆律所

我國對於智慧財產權有專門的法律保護,這既是對於智慧財產權所有人的權利保護,也是鼓勵發明創造,我國法律對於侵犯智慧財產權的行為,有嚴格的處罰機制

侵犯智慧財產權罪是指違反智慧財產權保護法規,未經智慧財產權所有人許可,非法利用其智慧財產權,侵犯國家對智慧財產權的管理秩序和智慧財產權所有人的合法權益,違法所得數額較大或者情節嚴重的行為。

成都刑事律師,智慧財產權

侵犯智慧財產權的行為有哪些

1、未經授權,在生產、經營、廣告、宣傳、表演和其他活動中使用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特殊標誌、專利、作品和其他創作成果

2、偽造、擅自製造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標誌、特殊標誌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商標標誌、特殊標誌

3、變相利用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特殊標誌、專利、作品和其他創作成果

4、未經授權,在企業、社會團體、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註冊和網站、域名、地名、建築物、構築物、場所等名稱中使用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特殊標誌、專利、作品和其他創作成果

5、為侵權行為提供場所、倉儲、運輸、郵寄、隱匿等便利條件

6、違反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侵權行為。

智慧財產權損害賠償確立什麼樣的賠償原則,在智慧財產權理論界和智慧財產權司法界意見並不統一。侵犯智慧財產權賠償標準我們可以從以下幾點來說

首先從經濟等價規律來看,該規律要求行為人對自己的行為所造成的後果要付出同等的代價,該代價和受害人應得的代價大致相等。對價始終是決定賠償的基本要件。

其次從「等價有償」這一民法的基本原則來看,根據這一原則,一方面,在合法的經濟活動中,除法律另有規定或者合同另有約定以外,取得他人財產利益的一方應當向對方給付相應的價款或者其他財產利益;另一方面,在違法的民事活動中,行為人對因其行為引起的損失必須賠償,而且,賠償範圍應與損失範圍相一致。

再次從「損害賠償」自身來看,所謂「賠償」意為「補償」、「填補」,「損害賠償」即指通過補償受害人因侵權行為所遭受的損失,使受損害的權利恢復到侵權以前的狀態。由此可知,只有侵權人給權利人造成的實際損害(包括財產損失和精神損害)作為損害賠償的標準才能同時滿足上述要求。確立了這一標準,就為爾後的損害賠償的範圍與賠償數額的科學認定提供了公平合理的客觀經濟基礎。

就智慧財產權本身而言,無論是商標權、專利權還是著作權,其均屬於一種無形產權。其客體與所有權的客體儘管性質相同,但其區別也是顯而易見的。所有權的客體是一定的動產或不動產這種有形物體,而智慧財產權的客體是無形物體。作為所有權客體的動產或不動產,不僅存在於理念之中;而且作為一種物理現象也是客觀存在的,因此其獨佔性是完整的,即一個主體使用的時候,其他主體無法同時同樣使用。智慧財產權作為一種無形產權,在客體存在於抽象的理念中,並不完全表現為物理現象上佔有、使用等,當一個主體使用時,並不能同時必然排斥其他主體的使用。

犯智慧財產權罪的行為表現方式因權利客體以及具體專門法律的規定不同而有所差異,但從宏觀分析,其仍具有共性,由於我國智慧財產權法律對專利權及著作權的部分權利均施行期限保護,因而侵犯智慧財產權的犯罪行為也只能發生在此期限內,超過此期限則不構成犯罪,現有的我國刑法對此沒有予以規定,可能會造成司法操作的困難,對此應通過立法來完善。

相關焦點

  • 智慧財產權侵權損害賠償實務研究
    筆者根據近幾年的智慧財產權審判實踐提出幾點看法,以求同行們指正。  一、智慧財產權侵權損害賠償責任中的過錯認定  對於智慧財產權法律明確規定(主要是採取列舉方式)的智慧財產權侵權行為,如果行為主體和行為內容都是單一的,確定智慧財產權侵權損害賠償責任和適用法律就比較簡單,基本上是採取「對號入座」進行認定和處理。
  • 最高法:加大智慧財產權侵權賠償力度
    9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官網發布了《關於依法加大智慧財產權侵權行為懲治力度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立足智慧財產權審判實際,聚焦審判實踐中的重點難點問題,集中規定了行為保全、證據保全、舉證妨礙、停止侵權、懲罰性賠償、法定賠償以及從重刑事處罰等措施,切實增強司法保護實際效果。
  • 懲罰性賠償!針對智慧財產權惡意侵權行為,看看民法典有哪些新規?
    引入懲罰性賠償我國民法中違約和侵權賠償的通常原則是填平原則,即因為違約行為或者侵權行為給別人造成了多少損失,那麼就賠償多少。我國最初的《民法通則》並沒有規定關於懲罰性賠償的內容,後來因為要重點打擊一些特殊的違法行為,因此才在個別單行法中規定了超出損失的一定倍數的賠償,即懲罰性賠償。對惡意智慧財產權侵權行為施行懲罰性賠償,是我國近年來智慧財產權司法與立法實踐中愈演愈烈的聚焦點。
  • 著作權法十年後再修正,大幅提高侵權行為賠償標準
    專家表示,此次修正案將短視頻等新類型作品更好地納入法律保護範圍,並通過大幅提高侵權行為法定賠償標準及增設懲罰性賠償的方式,強力震懾侵權盜版行為。修法契合當前社會需要根據國家版權局通報,2019年,全國著作權登記總量為418萬餘件,同比增長兩成。
  • .| 智慧財產權訴訟中證明妨礙制度的適用與完善——以侵權損害賠償...
    二、智慧財產權訴訟中的證明妨礙制度(一)智慧財產權法中證明妨礙的規定在智慧財產權案件中,賠償數額的認定是案件審理的核心內容之一,在侵權行為成立的情況下,賠償數額直接關係到是否能完全補償權利人的損失,以及是否能有效遏制侵權人再次實施智慧財產權侵權行為。
  • 鄭州中院出臺《關於建立智慧財產權侵權懲罰性賠償機制的意見》
    為了強化適用智慧財產權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以及從高適用法定賠償從重處罰智慧財產權刑事犯罪,以阻遏未來竊取或侵犯智慧財產權行為,推動營造不敢侵權、不願侵權的良好法治環境、良好營商環境,結合智慧財產權審判實際,根據相關法律以及上級法院相關政策,制定如下意見。
  • 鑫彭智慧財產權-播放歌曲侵權如何賠償
    播放歌曲侵權如何賠償 鑫彭智慧財產權--侵犯歌曲著作權的,按造成的實際損失賠償,實際損失難以確定的,可以按照侵權人的違法所得給予賠償。
  • 鄭州將建立智慧財產權侵權懲罰性賠償機制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段偉朵 侵犯智慧財產權,鄭州法院將加大對此類案件處罰力度!24日,記者獲悉,鄭州中院出臺《關於建立智慧財產權侵權懲罰性賠償機制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針對智慧財產權侵權案件,將加強適用保全措施、依法加大賠償力度、加大刑事打擊力度等。
  • 嚴重侵犯智慧財產權,可要求懲罰性賠償 | 民法典解讀之侵權編
    甲公司是某商標的權利人,乙公司在未經甲公司許可的情況下,在產品、產品宣傳手冊、產品目錄、店鋪招牌、店鋪內部裝潢和網站上均使用了甲公司的商標,而且還通過註冊商標的方式複製、摹仿、翻譯甲公司的商標,特別是在受到行政處罰後依然繼續實施涉案侵權行為。後甲公司起訴至法院,要求乙公司賠償,對於該賠償是一般賠償還是懲罰性賠償,雙方發生爭議。
  • 民法典侵權責任法:侵害智慧財產權的懲罰性賠償
    民法典侵權責任法第13章 侵害智慧財產權的懲罰性賠償民法典第1185條 【侵害智慧財產權的懲罰性賠償】故意侵害他人智慧財產權,情節嚴重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相應的懲罰性賠償。一、釋義智慧財產權,通過腦力勞動創造出來的智力成果所享有的權利。
  • 《民法典》情勢變更制度在智慧財產權侵權事先約定賠償中的法律適用
    那麼,情勢變更制度能否應用於約定賠償,需要從智慧財產權侵權約定賠償的基本規則和理論基礎開始分析。一、智慧財產權侵權約定賠償制度我國專利法、商標法、著作權法修正案草案均把造成損失、違法所得、許可使用費的倍數、法定賠償作為侵權損害賠償數額的計算標準。
  • 最高人民法院,依法加大對智慧財產權侵權行為懲治力度
    《意見》立足智慧財產權審判實際,聚焦審判實踐中的重點難點問題,集中規定了行為保全、證據保全、舉證妨礙、停止侵權、懲罰性賠償、法定賠償以及從重刑事處罰等措施,切實增強司法保護實際效果。《意見》嚴格依照有關法律規定,要求各級法院注重不同法律規定之間的配合銜接,全面加大對於智慧財產權侵權行為的懲治力度。
  • 河南鄭州將建立智慧財產權侵權懲罰性賠償機制!
    侵犯智慧財產權,鄭州法院將加大對此類案件處罰力度!24日,記者獲悉,鄭州中院出臺《關於建立智慧財產權侵權懲罰性賠償機制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針對智慧財產權侵權案件,將加強適用保全措施、依法加大賠償力度、加大刑事打擊力度等。
  • 最高法依法加大對智慧財產權侵權行為懲治力度
    本報北京9月15日電(記者靳昊)為依法加大對智慧財產權侵權行為的懲治力度,有效阻遏侵權行為,營造良好的法治化營商環境,最高人民法院15日對外發布《關於依法加大智慧財產權侵權行為懲治力度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 針對智慧財產權惡意侵權行為,民法典有哪些新規?
    引入懲罰性賠償我國民法中違約和侵權賠償的通常原則是填平原則,即因為違約行為或者侵權行為給別人造成了多少損失,那麼就賠償多少。我國最初的《民法通則》並沒有規定關於懲罰性賠償的內容,後來因為要重點打擊一些特殊的違法行為,因此才在個別單行法中規定了超出損失的一定倍數的賠償,即懲罰性賠償。對惡意智慧財產權侵權行為施行懲罰性賠償,是我國近年來智慧財產權司法與立法實踐中愈演愈烈的聚焦點。
  • 網絡智慧財產權賠償的標準是怎樣的?網絡智慧財產權有何法律規定?
    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文章,是《網絡智慧財產權賠償的標準是怎樣的?網絡智慧財產權有何法律規定?》,是關於智慧財產權的內容,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導讀:現如今,網絡技術正在飛速的發展,帶給我們利益的同時同樣也是一把雙刃劍。如今網絡智慧財產權侵權的案例不斷增加,所以大家非常關注,何謂網絡智慧財產權呢?網絡智慧財產權賠償的標準是怎樣的?
  • ...性賠償,涉及文字攝影視頻音樂作品,北京發布智慧財產權損害賠償標準
    4月21日,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關於侵害智慧財產權及不正當競爭案件確定損害賠償問題的指導意見及法定賠償的裁判標準》(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正式發布,明確了法定賠償的相關標準。涉案文字作品具有獲得國際或國內知名獎項、作者知名度較高等情節的,可酌情提高1-5倍數額;廣告、影視性使用的,可分別酌情提高1-10倍和1-20倍;侵權時間嚴重的,如被訴行為持續時間較長,權利人發出侵權警告或通知後被訴行為仍持續的,酌情提高1-5倍。
  • 最高人民法院發布意見 依法加大對智慧財產權侵權行為懲治力度
    ​2020年 9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印發《關於依法加大智慧財產權侵權行為懲治力度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規定和完善智慧財產權司法救濟措施,以有效阻遏侵權行為,營造良好的法治化營商環境。《意見》的出臺,是人民法院深入貫徹落實中辦、國辦《關於強化智慧財產權保護的意見》的重要舉措。
  • 最高人民法院發布意見 依法加大對智慧財產權侵權行為懲治力度
    2020年9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印發《關於依法加大智慧財產權侵權行為懲治力度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規定和完善智慧財產權司法救濟措施,以有效阻遏侵權行為,營造良好的法治化營商環境。《意見》的出臺,是人民法院深入貫徹落實中辦、國辦《關於強化智慧財產權保護的意見》的重要舉措。
  • 最高法發布意見:依法加大對智慧財產權侵權行為懲治力度
    《意見》立足智慧財產權審判實際,聚焦審判實踐中的重點難點問題,集中規定了行為保全、證據保全、舉證妨礙、停止侵權、懲罰性賠償、法定賠償以及從重刑事處罰等措施,切實增強司法保護實際效果。《意見》嚴格依照有關法律規定,要求各級法院注重不同法律規定之間的配合銜接,全面加大對於智慧財產權侵權行為的懲治力度。包括,舉證妨礙制度在被訴侵權產品所涉侵權事實查明中的適用,從高法定賠償以及依法從重刑事處罰的情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