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力!鄭州將建立智慧財產權侵權懲罰性賠償機制

2020-09-25 大河客戶端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段偉朵

侵犯智慧財產權,鄭州法院將加大對此類案件處罰力度!24日,記者獲悉,鄭州中院出臺《關於建立智慧財產權侵權懲罰性賠償機制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針對智慧財產權侵權案件,將加強適用保全措施、依法加大賠償力度、加大刑事打擊力度等。

【看點1】加強適用保全措施,這種情形依法採取強制措施

《意見》明確,對於侵害或者即將侵害涉及核心技術、知名品牌、熱播節目等智慧財產權以及在展會上侵害或者即將侵害智慧財產權等行為,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加大行為保全適用力度。

智慧財產權權利人在智慧財產權侵權訴訟中同時申請停止侵權的先行判決和行為保全的,人民法院可以依法一併審查。

智慧財產權權利人有初步證據證明存在侵害智慧財產權行為且證據可能滅失或者難以取得的情形,申請證據保全的,人民法院應當及時審查,依法採取保全措施。涉及較強專業技術問題的證據保全,可以由技術調查官或者相關領域的技術專家參與。

擅自轉移已保全的產品怎麼辦?《意見》明確,被訴侵權人擅自毀損、轉移已採取保全措施的被訴侵權產品,致使侵權事實無法查明的,人民法院可以推定權利人就該證據所涉證明事項的主張成立。屬於法律規定的妨害訴訟情形的,依法採取強制措施。

【看點2】這些情形,可依法判決停止侵權

什麼情況下可以依法判決停止侵權?

《意見》明確,對於製造、銷售侵權產品等侵害智慧財產權行為,人民法院一般應當依法判決停止侵權。因涉及公共健康、環境資源保護等依法不判令停止侵權的,應當採取經濟補償等替代性措施。

對於侵權事實已經清楚、能夠認定侵權成立的,人民法院可以先行判決停止侵權,及時制止侵權行為。

對於假冒、盜版商品及主要用於生產或者製造假冒、盜版商品的材料和工具,權利人在民事訴訟中舉證證明上述物品存在並請求立即銷毀的,除特殊情況外,人民法院應當支持。在特殊情況下,可以在商業渠道之外處置主要用於生產或者製造假冒、盜版商品的材料和工具。侵權人請求補償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看點3】依法加大賠償力度,這幾類可認定為侵害智慧財產權的「情節嚴重」

智慧財產權侵權,背後是巨大的利益空間。為此,《意見》明確,要依法加大智慧財產權案件賠償力度。

其中提到,充分運用舉證妨礙、調查取證、證據保全、專業評估等制度,引導當事人積極、全面、正確、誠實舉證,提高損害賠償數額計算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充分彌補智慧財產權權利人損失。

此外,法院將積極運用工商稅務部門、第三方商業平臺、侵權人網站或者公司依法披露文件顯示的相關數據以及行業平均利潤率等,依法確定侵權獲利情況。

人民法院責令被訴侵權人提供所持有的侵權獲利證據,其無正當理由拒不提供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智慧財產權權利人的主張和在案證據確定賠償數額。

《意見》明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認定為侵害智慧財產權的「情節嚴重」:多次侵權,主要以侵權為業,侵權行為持續時間長,侵權行為涉及區域範圍廣,侵權人獲利數額巨大,侵權行為造成智慧財產權權利人重大經濟損失,侵權行為可能危害人身安全或者嚴重損害公共利益等。

此外,明知或者應知請求保護的智慧財產權系不正當獲得或者不具備行使權利的實質基礎,仍然依據該權利提起侵權訴訟或者申請保全措施等,構成惡意訴訟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反訴請求賠償其為應訴而支付的律師費、差旅費、調查取證費等合理費用和因此遭受的經濟損失。

【看點4】加大刑事打擊力度,這類情形一般不得適用緩刑

打擊智慧財產權侵權,刑事的力量不可小覷。對此,《意見》明確,對於主要以侵犯智慧財產權為業、在特定期間假冒搶險救災、防疫物資等商品的註冊商標以及為境外的機構、組織、人員侵犯商業秘密的情形,依法從重處罰,一般不得適用緩刑。

此外,將依法嚴格追繳違法所得,加強罰金刑的適用,加大從業禁止、禁止令的適用,剝奪犯罪分子再次侵犯智慧財產權的能力和條件。

來源:大河客戶端 編輯:龔浩

相關焦點

  • 給力!河南鄭州將建立智慧財產權侵權懲罰性賠償機制!
    侵犯智慧財產權,鄭州法院將加大對此類案件處罰力度!24日,記者獲悉,鄭州中院出臺《關於建立智慧財產權侵權懲罰性賠償機制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針對智慧財產權侵權案件,將加強適用保全措施、依法加大賠償力度、加大刑事打擊力度等。
  • 鄭州中院出臺《關於建立智慧財產權侵權懲罰性賠償機制的意見》
    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印發《關於建立智慧財產權侵權懲罰性賠償機制的意見》的通知全市各基層法院、本院各部門:現將《關於建立智慧財產權侵權懲罰性賠償機制的意見》印發給你們,請認真遵照執行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2020年7月15日附意見全文關於建立智慧財產權侵權懲罰性賠償機制的意見強化智慧財產權保護,是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 懲罰性賠償!針對智慧財產權惡意侵權行為,看看民法典有哪些新規?
    ,即因為違約行為或者侵權行為給別人造成了多少損失,那麼就賠償多少。我國最初的《民法通則》並沒有規定關於懲罰性賠償的內容,後來因為要重點打擊一些特殊的違法行為,因此才在個別單行法中規定了超出損失的一定倍數的賠償,即懲罰性賠償。對惡意智慧財產權侵權行為施行懲罰性賠償,是我國近年來智慧財產權司法與立法實踐中愈演愈烈的聚焦點。
  • 民法典侵權責任法:侵害智慧財產權的懲罰性賠償
    民法典侵權責任法第13章 侵害智慧財產權的懲罰性賠償民法典第1185條 【侵害智慧財產權的懲罰性賠償】故意侵害他人智慧財產權,情節嚴重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相應的懲罰性賠償。一、釋義智慧財產權,通過腦力勞動創造出來的智力成果所享有的權利。
  • 民法典侵權責任編擬明確智慧財產權懲罰性賠償
    原標題:民法典侵權責任編擬明確智慧財產權懲罰性賠償新華社北京12月23日電(記者羅沙、王琦)民法典侵權責任編草案二審稿23日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草案明確了侵犯智慧財產權的懲罰性賠償。草案規定,故意侵害智慧財產權,情節嚴重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相應的懲罰性賠償。
  • 叢立先:我國商標侵權懲罰性賠償規則的司法適用
    從國家政策制定層面到執行層面,從立法機構到司法機構再到執法機構,從學術界到實務界,主張建立智慧財產權懲罰性賠償制度的呼聲很高,甚至有不可阻擋之勢,似乎智慧財產權懲罰性賠償制度一旦全面系統地建立起來,困擾我們的惡意侵犯智慧財產權問題將因此迎刃而解。
  • 嚴重侵犯智慧財產權,可要求懲罰性賠償 | 民法典解讀之侵權編
    民法典第1185條規定:故意侵害他人智慧財產權,情節嚴重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相應的懲罰性賠償。「這是民法典的一個新增條款,也是我國第一次在法律條文上正式使用懲罰性賠償這個詞彙。」湖北好律律師事務所張典律師表示,懲罰性賠償,也稱報復性賠償,是加重賠償的一種原則。
  • 《民法典》智慧財產權懲罰性賠償制度主觀要件的認定
    民法典第1185條規定,「故意侵害他人智慧財產權,情節嚴重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相應的懲罰性賠償。」由此可見,智慧財產權懲罰性賠償制度的適用條件包括,侵害他人智慧財產權的主觀故意和情節嚴重的客觀後果。對於客觀後果而言,可以從侵權行為造成的損害後果和侵權行為本身的具體情況判斷是否構成「情節嚴重」,未來法律適用中的難點將集中在「侵害他人智慧財產權的主觀故意」這一主觀要件的判斷。
  • 最高法智慧財產權侵權懲罰性賠償第一案——合議庭詳解侵害「卡波」技術秘密糾紛案
    (一)適用懲罰性賠償的主觀要件:惡意實施侵權行為懲罰性賠償作為對侵權人的加重處罰,對侵權行為的可責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應僅針對故意侵權。對於懲罰性賠償適用的主觀要件,是只包含「直接故意」還是將兩者都涵蓋?從法律條文本身來看,《民法典》的表述為「故意侵害他人智慧財產權」,《反不正當競爭法》中表述為「惡意實施侵犯商業秘密行為」。「故意」與「惡意」二者的內涵具有怎樣的關聯需要明確。
  • 民法典在線|智慧財產權懲罰性賠償你知道多少?
    法條第一千一百八十五條故意侵害他人智慧財產權,情節嚴重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相應的懲罰性賠償。塞瑞達公司與立帆公司共同銷售,陳某是一人公司股東,應當對立帆公司的侵權行為承擔連帶責任。故卡爾文·克雷恩商標託管請求法院判令:(1)三被告立即停止侵權;(2)三被告賠償原告損失人民幣10萬元·(3)本案訴訟費用由被告承擔。評析本案涉及的是侵害商標權承擔懲罰性賠償的問題。原《侵權責任法》只規定了產品責任的懲罰性賠償,未規定其他情形的懲罰性賠償。
  • 淺析自由實施(FTO)調查報告與專利侵權懲罰性賠償
    但在走出國門的過程中也會面臨多方面的智慧財產權風險,尤其對於科技創新企業,很可能會面臨專利侵權風險。世界上大多數大陸法系國家在專利侵權賠償中大部分適用填平原則,而英美法系的主要國家在專利侵權中可能會適用懲罰性賠償。當中國企業的產品或服務走進存在懲罰性賠償制度的國家或地區時,懲罰性賠償的可能性和其計算賠償的方式應成為重要的考量因素,因為一旦被認定為故意或有意侵權將會面臨巨額賠償。
  • 懲罰性賠償簡介
    出於保護弱勢群體、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考慮,在涉及不特定多數公眾的人身、財產安全,以及嚴重侵害智慧財產權、嚴重破壞生態環境等方面,法律特別規定了懲罰性賠償制度,目的是借「嚴刑峻法」打擊社會危害性較大的特定侵權行為,同時為權利人提供一定的「超額保障」,以實現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衡平統一。二、我國法律規定了哪些懲罰性賠償?我國現行法律針對以下行為規定了懲罰性賠償。
  • 為何這場商標侵權糾紛被判300萬元懲罰性賠償?
    為何這場商標侵權糾紛被判300萬元懲罰性賠償?在歐普公司的涉案商標具有較強的顯著性和較高知名度的情況下,華升公司仍然將近似商標使用在同一種商品上,極易使消費者認為商品具有相同的來源或者其來源之間具有密切的聯繫,容易對商品來源產生混淆和誤認,損害歐普公司的商業利益。遂認定華升公司侵犯歐普公司商標專用權,判令華升公司停止侵權行為。為何判定300萬懲罰性賠償?
  • 針對智慧財產權惡意侵權行為,民法典有哪些新規?
    引入懲罰性賠償我國民法中違約和侵權賠償的通常原則是填平原則,即因為違約行為或者侵權行為給別人造成了多少損失,那麼就賠償多少。我國最初的《民法通則》並沒有規定關於懲罰性賠償的內容,後來因為要重點打擊一些特殊的違法行為,因此才在個別單行法中規定了超出損失的一定倍數的賠償,即懲罰性賠償。對惡意智慧財產權侵權行為施行懲罰性賠償,是我國近年來智慧財產權司法與立法實踐中愈演愈烈的聚焦點。
  • 《著作權法》應對侵權引入懲罰性賠償
    熊琦分析稱,網絡環境下侵權主體具有分散性和隱蔽性。在很多情況下,侵權主體其實在其他地區甚至其他國家,著作權人辛苦維權獲得的損害賠償甚至無法彌補其維權成本。加上網絡上的侵權主體一般匿名,因此要獲知其真實身份很難。
  • 專利法修改專家談丨以完善的懲罰性賠償制度精準打擊惡意侵權
    」問題而專門增設的針對故意侵權的懲罰性賠償制度正是如此。筆者認為,應合理適用針對故意侵權的懲罰性賠償制度,避免過於嚴苛的侵權責任適用束縛創新主體的手腳。從比較法上看,懲罰性賠償制度主要是美國在專利侵權民事救濟中採用;德國、日本等大陸法系國家基於公私法的劃分,堅守損害賠償的填平原則,同時對嚴重的惡意侵權規定了刑事責任,但在實踐中依然主要通過當事人的全力舉證和司法機關對賠償額計算的精細化裁判來實現對侵權行為的責任追究和對權利人的充分救濟。毋庸置疑,美國的做法對創新者的保護更為高效、對鞏固其在全球科技創新體系中的絕對領先地位更為有利。
  • 最高法:加大智慧財產權侵權賠償力度
    9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官網發布了《關於依法加大智慧財產權侵權行為懲治力度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立足智慧財產權審判實際,聚焦審判實踐中的重點難點問題,集中規定了行為保全、證據保全、舉證妨礙、停止侵權、懲罰性賠償、法定賠償以及從重刑事處罰等措施,切實增強司法保護實際效果。
  • ...性賠償,涉及文字攝影視頻音樂作品,北京發布智慧財產權損害賠償標準
    我覺得不能單純建立一個賠償機制,需要再建立起一套系統的行業懲戒機制,要樹立的是道德環境。」對於攝影作品,無其他參考因素時,《指導意見》則給出了500至2000元的一般賠償數額。對於VR拍攝的或體育賽事等大型活動現場攝影作品,可酌情提高1-5倍;對於被訴侵權作品像素低、尺寸小,或為系列作品,每幅作品之間僅細節存在差異的,酌情降低賠償數額。
  • 對故意嚴重侵權行為可適用懲罰性賠償
    著作權法時隔十年再次修改對故意嚴重侵權行為可適用懲罰性賠償發布時間:2020-11-17 08:41 星期二來源:法治日報——法制網□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蒲曉磊11月11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於修改著作權法的決定,將於明年6月1日起施行。
  • 智慧財產權侵權的行為與賠償標準
    我國對於智慧財產權有專門的法律保護,這既是對於智慧財產權所有人的權利保護,也是鼓勵發明創造,我國法律對於侵犯智慧財產權的行為,有嚴格的處罰機制侵犯智慧財產權罪是指違反智慧財產權保護法規,未經智慧財產權所有人許可,非法利用其智慧財產權,侵犯國家對智慧財產權的管理秩序和智慧財產權所有人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