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挨打不跑也不躲,真的只是溫順、聽話嗎?這幾種原因讓人心酸

2020-09-21 爸媽快來看

說到童年被揍這件事情,幾乎每個人小時候都有經歷過,有些人更是被揍著長大的,雖然現如今提倡科學育兒、提倡同孩子好好講道理,但是脾氣上來就很難控制得住,尤其是揍孩子一頓比說一大堆道理還要有效果時,很多家長都更偏向&34;的教育觀。

前幾天,偶遇一位媽媽當眾&34;孩子的一幕,當時內心的感觸可以說是非常深刻,剛開始看到一個3歲男孩吃糖不小心掉在地上,而男孩想都不想地彎下身子撿起掉落的棒棒糖開吃,被旁邊媽媽發現之後還藏起來不肯上交,一怒之下媽媽便開始叨叨訓斥:&34;。

然而,一頓訓斥後男孩並沒有說話而是低著頭不說話,這樣的悶聲不做語更加刺激到媽媽的情緒,一怒之下揚起巴掌就打向男孩的臉頰,而孩子被打之後沒有挪動位置甚至連求饒、躲開的意思都沒有,見到這種情景還有路人談論&34;。

看到媽媽還要打孩子的動作,旁邊好幾個路人看不下去連忙上前勸解,可能很多人覺得媽媽太過分了,但是當媽媽吐露心聲之後大家都沉默了,那位媽媽氣呼呼地說&34;。

是呀,本來沒多大點事偏偏因為孩子的態度被激怒,這種情況在生活中非常普遍,很多爸爸媽媽也經常因為情緒而迷失了方向,蒙蔽了自己正確看待問題的明亮雙眼。

說到孩子挨打這件事情,大家能想到的反應就是趕緊認錯或者逃跑躲避打罵,從父母的角度來說更希望孩子的態度偏向於前者的趕緊認錯,但事實真相卻往往背道相馳,而孩子挨打不跑也不躲更完全不是因為孩子溫順、聽話,其背後的原因多數都讓人倍感心酸。

那麼,孩子挨打不跑也不躲的背後都有哪些心酸的原因呢?

1、 孩子根本就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

對於那些挨打不跑、也不躲避的孩子,有一部分是倔強的不認輸個性,比如孩子被挨打時根本就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就會不自覺通過倔強去捍衛自己的觀點。就拿上文中男孩撿起棒棒糖就開吃來說,對於孩子來說吃糖就像是大人喜愛抽菸、喝酒一樣,平時一遇到就會不自覺地觸碰,即便是掉在地上也捨不得扔掉,所以孩子認為掉在地上的棒棒糖是可以撿起來吃的,當孩子覺得自己沒有錯誤時自然是倔強地堅持自己的觀點了。

2、孩子深知如果逃跑會被打得更慘

挨打中的孩子本身就處於害怕的狀態,有些孩子挨打了也不知道躲避和逃跑,並不是說他們傻、他們不知道自我保護,而是他們深知如果自己逃跑了反而會被教訓的很慘。站在家長的角度來說,雖然很希望孩子挨打的時候逃跑躲避挨打教訓,但是等到孩子真正反抗逃跑的時候,家長的內心會更極端、更暴怒,保不齊還會追上孩子把他們教訓的更慘,所以孩子認清這一點之後挨打不跑也不躲,只是心裡自然發出的一種自我保護。

3、孩子當時很害怕身體不受控制了

挨打的孩子,可以說當時的心情是非常沮喪、糟糕的,而且孩子們在挨打的時候還非常害怕,有的時候明明很想逃跑,但因為害怕極了身體就會變得不受控制。比如說,我們走著走著路邊突然竄出一隻老虎、一條蟒蛇,當時明明被嚇得腿都發軟,心裏面也是想著趕緊逃跑、離開這麼恐懼的地方,但是身體因為過度害怕早已經僵在當場不敢動彈了。

通過以上的原因了解後,相信很多家長都會反思自己的教育,但是孩子總是惹自己生氣、而家長又常常控制不住想要揍孩子,這樣的情緒化教育該如何平衡呢?

關於孩子挨打不跑也不躲的悶不做聲態度,家長先不要著急生氣、訓斥孩子,而是首先做好擺正自己的教育心態,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實際上自己的教育心態就偏向於&34;方面,甚至還有些家長是抱著威嚴不可挑釁的高高在上思想,比如&34;

當我們&34;孩子的時候,就會惱怒想要通過暴力方法讓孩子知道什麼是威嚴,但是孩子往往是&34;的硬性格,明明知道自己要挨打也不跑不躲,這樣的倔強反而更容易讓家長的情緒崩潰。

這個時候家長就要擺正自己的教育心態,將自己對孩子的&34;改變成平等的尊重方式,讓孩子感受到被尊重的影響才能理智認識到自身錯誤,比如開篇所述的男孩,如果我們告訴孩子&34;,對於孩子不浪費的行為爸爸媽媽不要急著否決,而是尊重式地教孩子如何正確做好不浪費行為。

做人做事,凡事都有一個開始、過程和結尾,教育孩子其實也是同樣的道理,雖然孩子犟嘴、不聽話的時候總是讓人很難控制情緒,但是只要我們把教育的開始做好,以理解包容平等和溝通的思想去和孩子相處,相信結果也一定可以很好。

相關焦點

  • 孩子明知道要挨打,為什麼不跑?背後這3個原因,會讓父母很心疼
    那位媽媽仍然氣呼呼地說:「這孩子,要打他也不知道躲不知道跑,看到他這個樣子我就更來氣了。」遇到危險趕緊開溜或者正面對抗,是正常人的反應,為什麼有的孩子會明知要挨打了,還不知道躲呢?孩子明知道要挨打還不跑,背後往往是這樣3個原因:1.
  • 為什麼孩子從小跟媽媽親,可長大後卻不親了?這幾種原因讓人心酸
    導讀:為什麼孩子從小跟媽媽親,可長大後卻不親了?這幾種原因讓人心酸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為什麼孩子從小跟媽媽親,可長大後卻不親了?這幾種原因讓人心酸!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為啥孩子犯錯時,寧願挨揍也不跑躲?原因有三,看完還忍心打嗎?
    剛準備下手打孩子,這是我和其他幾個同事連忙上前勸阻,姍姍這才沒繼續剛才的舉動。緊接著姍姍氣呼呼的說:「本來沒那麼生氣,一看他那個樣子,連打都不躲,我就忍不住發脾氣!」相信這種情況很多父母都遇到過,本來沒多大的事,但就因為孩子寧願挨揍也不跑躲的態度,導致爸爸媽媽越來越生氣,直接怒火中燒,下手打娃,這到底是為啥呢?
  • 經常挨打和沒挨過打的孩子,有啥區別?結果跟你想的不一樣
    很多老人也說,孩子小時候就應該挨打,不打沒出息。但是也有人說,從小總被挨揍,孩子長大心裡容易出現問題。那麼,孩子該不該打?經常挨打的孩子和沒挨過打的孩子有啥不一樣?一起來看看吧。首先,要從孩子的性格方面來說。有的孩子生來就聽話,很乖,甚至是雙胞胎,也會有性格不一樣的,所以教育方式就不同了。被挨打會有心理陰影?
  • 犯錯挨打,跑和不跑的孩子長大後有啥區別?性格差距不可忽視
    「棍棒底下出孝子,打是親罵是愛,不打不成器……」,這是大部分中國家長的教育方式。
  • 溫順、乖巧聽話的孩子好嗎
    一直以來, 父母親都覺得,這孩子子特別好帶,很聽話,很省心。童童對許多事情也沒有過多要求,經常一個人玩,並且可以玩很長的時間;家長感覺也落清靜,便不去多管孩子了。平時就覺得孩子很「乖」「聽話」,挺老實說在幼兒園裡童童也是「很乖的」,不太喜歡和小朋友玩,也不惹事情,只是到了孩子大班快結束,就要上小學的時候,孩子就是不願意去讀書了!家長一說上學,童童就會發火,哭著不要上學。
  • 孩子不聽話,被家長打一頓後哭著睡著了,背後的原因父母知道嗎?
    ,真的好嗎?小果:妹妹不聽話,她把我玩具丟地上了。說著還兇巴巴的對妹妹說:妹妹你要聽話,再不聽話我就要打你了。這句話是多麼的熟悉,不正是大人常常說的一句教育孩子的話嗎?當孩子不聽話時,大人常常會說不聽話就要挨打,甚至直接上手打孩子。
  • 再溫順的比熊犬也會憎恨主人,下面6種行為,你家狗子佔幾種?
    比熊犬的性格本就是溫順友善的,但是再溫順的比熊犬也會憎恨主人,這6種行為,你家狗子佔幾種?1、和你躲貓貓比熊本來就很黏主人,但是如果說你家比熊犬會和你躲貓貓,躲著你,不讓你找到,那麼就可能是討厭你,不想和你在一起了。就算你找到了比熊犬,比熊犬也會離你遠遠地,那就不用懷疑了,你家比熊犬肯定很討厭你,甚至會憎恨你。
  • 娃剛被吼,轉身就抱著媽媽親,孩子不記仇嗎?背後原因真的很心酸
    雖然,事後媽媽也知道自己不對,可已經對孩子造成了心靈傷害,媽媽再懊惱也無法使時光倒退了。孩子剛被吼,轉身就抱著媽媽親,難道娃不記仇嗎?背後原因真的很心酸1 孩子不敢恨媽媽在孩子的小世界裡,媽媽是最親近的人,孩子不敢恨媽媽,害怕媽媽對自己不好了,不要自己了,不愛他了。
  • 寶寶明知道要挨打,為什麼不跑?背後的原因讓父母心疼
    為什麼挨打也不跑但是很多時候,父母打孩子,並不是因為他們做了多麼大的錯事,而是因為工作、生活遇到了困難,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脾氣,遇到孩子的一丁點問題,就會選擇用孩子來宣洩自己的情緒,使得孩子一方面極度害怕,另一方面害怕跑了後更生氣,打罵的程度只會加劇。不如不跑不躲,等著爸爸媽媽發脾氣。
  • 經常挨打和不經常挨打的孩子,20年後的差距,真的很大
    在孩子犯錯誤的情況下,很多父母選擇直接打孩子,但是也有不提倡體罰的家庭。隔壁梁先生的兒子梁浩今年5歲半,非常淘氣。 典型的三天不教育渾身皮痒痒的感覺。 平時把玩具扔得滿屋子,往窗邊種的仙人掌上澆洗潔精水,把電腦鍵盤翻過來,弄得亂七八糟。
  • 孩子「怎麼說都不聽」?跑不出去這六個原因
    也許吧,打孩子看起來確實是包治百病,但真的要慎用,因為那只是一劑「止痛藥」,治標不治本,如果你連病因都沒搞清楚,就算一頓胖揍讓症狀有所緩解,那也是暫時的,你一眼沒照顧到,孩子就會又開始作妖,因為病根還沒除啊!
  • 棍棒下真的出孝子?「挨打」和「沒挨打」的孩子,長大後差距明顯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有一句話叫做,棍棒下真的出孝子,意思就是父母遇到不聽話的孩子,就需要用打的方式去教育,這樣孩子才能成為一個聽話的孩子。但是棍棒下真的出孝子嗎?有網友提出這樣一個問題:"打罵孩子,孩子會變笨嗎?
  • 孩子不聽話,打一頓就有用了嗎?
    >當孩子不聽話時,簡單粗暴的打一頓真的就會好嗎?研究發現,孩子3歲時如果被打耳光,5歲時就會變得更加暴力。這背後的原因就是他們在3歲的時候埋下了憤怒的種子,認為只要自己變得強大,變得有能力去控制一部分人的時候,他就會對外釋放這個憤怒的種子。
  • 不解釋,不推理,不講邏輯的聽話,真的是你想要的教育嗎?
    這兩天被北大女生談戀愛被精神控制的事情震驚了。這讓芝麻醬受到一些啟發:在現在全民焦慮的教育中,家長們注重孩子的知識水平達到了什麼樣的級別,但是批判性思維的培養,卻極度缺乏。我們如果一味的向孩子灌輸概念,不解釋,不推理,不講邏輯,用」聽話「或者」不聽話「來評價你的小孩,這也是造成孩子經常不加思索的輕易接受某種觀點的主要原因。
  • 越吼孩子越不聽話,「軟硬不吃」,不妨試試這5招,一治一個準
    文/ 阿慧媽媽談育兒父母們經常抱怨,為什麼自己家的孩子不聽話,還軟硬不吃,有一位寶媽說,自己家的孩子看上動畫片後,就「自動屏蔽一切」,說什麼也不聽,吃飯了也不吃,最後氣的打了頓,但是下次還是這樣,每次打孩子,心裡也心疼,但是講道理也不好使,下面這5招,家長們不妨試試,一治一個準。
  • 孩子不聽話該不該打?我反正是沒有打過然寶
    孩子不聽話該不該打?這是很多父母遇到的問題。其實呢,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提出這個問題的時候,父母就已經忍不住要打孩子了。只是在對孩子不聽話,該打,找一個合適的理由,或者說找一個適當的合理的說法,用以平復自己內心的恐懼吧。
  • 貓咪不聽話咬人怎麼辦?可以打它嗎?
    貓咪不聽話咬人怎麼辦?可以打它嗎?在貓的心裡,你只是它的室友。試想一下,如果您的室友揍了您,您怎麼想?所以貓咪不聽話的話,建議不要用打的方式來解決問題。貓咪不聽話意味著惹主人生氣。人在情緒激動的時候如果動粗,力度是平時的幾倍之大,打壞了且不說,打不壞貓咪,也容易打跑它,讓它持續一段時間對你愛答不理,這不是違背了主人養寵物的初衷了嗎。從另一個角度想,貓咪只是選擇不回擊你。如果你打它,它肯定是有能力出爪撓破你的手或者臉,來表達它的不滿。
  • 晉江:只讓孩子「聽話」真的好嗎 專家:孩子不需要那麼聽話
    「聽話」是個主觀性非常強的詞。生活中,人們習慣用「聽話」來代指「非挑戰性的行為」,而用「不聽話」來代指所有給我們惹麻煩的行為。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都要求孩子聽話。但是,只讓孩子「聽話」就真的好嗎?  這期親子課堂,特地邀請晉江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站諮詢師、晉江市龍僑中學專職心理教師鄭雅雙分享為什麼要允許孩子「不聽話」,怎麼和孩子更好地相處。
  • 容易挨打的小孩都不聰明?你可別這麼認為,有些星座恰恰與此相反
    你可別這麼認為,有些星座恰恰與此相反白羊座—挨打是因為「自以為聰明」白羊座人聰明嗎?關於這個問題咱們就無需去問白羊身邊的人了,讓白羊座的朋友自問一下自己就知道答案了。很少有白羊座說自己不聰明的,因為即便他嘴上說自己不聰明了,他心裡也會偷偷確認自己是聰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