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怎麼說都不聽」?跑不出去這六個原因

2020-12-23 酷扯兒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說說咱家娃,ID:mykidsstory】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橙子寫了很多關於管教孩子的文章,也看了成數萬條的留言,很多父母表示:懂得很多道理,卻依然帶不好一個娃。

其實也沒要求他能有多聽話,就連一個「不要打人」,「不要摔東西」這樣一個基本的行為問題,也是會沒完沒了重複發生,上一秒糾正完,下一秒繼續,讓人絕望。

有人看到熊孩子就得出結論:就是打得少了。

也許吧,打孩子看起來確實是包治百病,但真的要慎用,因為那只是一劑「止痛藥」,治標不治本,如果你連病因都沒搞清楚,就算一頓胖揍讓症狀有所緩解,那也是暫時的,你一眼沒照顧到,孩子就會又開始作妖,因為病根還沒除啊!

其實,每個孩子天生就會想要滿足父母的期待,被社會認可,沒有一個孩子想要去當「壞孩子」,但是他們為什麼就是「怎麼說都不聽」呢?

橙子把我家倔強難搞的毛頭大魔王帶到8歲多,現在帶出去終於人五人六像個守法好兒童了,再回望整個養育、管教他的歷程,我終於可以跳出現象看本質,也終於知道,每個「不聽話」的小朋友,都有他的苦衷

一、聽不懂

很多父母對孩子的期待有一道重要的分水嶺,就是會說話,孩子會說話之前,會把他當成「不懂事」的寶寶,什麼行為都縱容,一旦孩子會說話,就認為他什麼都能聽懂了,於是把他當成「懂事」的大孩子來要求,開始沒耐心解釋自己的指令,親子衝突就開始大爆發。

其實小孩子會說一個詞,不代表他就能確切懂這個詞什麼意思,他懂你說的一些話,不代表他懂你說的所有話,學齡前的孩子,對於大人的語言,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半蒙半,而且他們會為了取悅大人,會努力表現為「聽懂」的樣子,但是很多時候,他們根本就不明白你在說什麼。

這個問題,我曾經詳細寫過一篇文章,這裡不具體說了。

總而言之,如果你覺得孩子不聽話,首先檢討一下,你說的這個「話」,他真的明白什麼意思嗎?你有沒有用示範、舉例、分步等各種方式,來解釋這個話的意思?

確認孩子明白你的「話」是什麼意思,再來要求他「聽話」。

二,做不到

很多父母可能意識不到,你的有些要求,是超出孩子能力範圍的,有的父母甚至要求孩子做到一些就算對大人來說,也是很難的事情。

譬如,讓他們瞬間控制情緒:「不許鬧」,「不許哭」

先問問自己,能不能每次都控制不對孩子吼叫?

譬如,要求他們具有優秀的意志品質:「忍著點」,「認真點」,「膽子大點」

先問問自己,是不是一個勇敢頑強細心謹慎的人呢?

譬如,要求他們能控制無意識狀態下的行為:不尿床,不走神,不吃手。

先問問自己,能不能控制自己在無聊或緊張的時候不去摸手機?

更多時候,父母會忽略孩子的年齡特點,對他們有不切實際的期待

譬如打人這件事,很多父母會覺得,這是品行問題,告訴孩子不許打人之後,孩子應該立即改好。但事實是,容易衝動打人,是兩三歲孩子共同的年齡特點,因為他們的語言發展和社交發展還不夠成熟,沒有能力妥善處理人際衝突,還需要慢慢學習,就算是心裡認同不應該打人,也總是有難免衝動憋不住的時候,所以會反覆犯錯誤是在情理之中,需要長時間的耐心糾正。

類似的問題還有:下手沒輕重,坐不住凳子,亂跑不知道危險,磨磨蹭蹭,粗心大意丟三落四,等等。這些問題父母確實是要幹預,但是真的要做好長期鬥爭的準備,很多問題要等到孩子身體和心理足夠成熟的時候,才能真正消失。

就像孩子剛能站起來,你不能要求他會跑一樣,很多行為問題糾正起來,需要細水長流的慢功夫,不是一蹴而就的,不要過分的要求孩子。

三,情緒中

就算成年人在被情緒淹沒的時候,也是沒辦法運用理智行動的。孩子就更是這樣,當他們有情緒的時候,肯定是什麼話都聽不進去的。

我們比較熟悉的是孩子遭到挫敗,或者非常生氣的時候,會崩潰大哭,這時候你說什麼話都沒有用,只能等他哭完。

但是就算孩子沒有大哭,他依然會陷入在某種情緒當中,讓本來不多的理智更加掉線,表現出一副討人厭的樣子:

譬如說孩子陷入到」快樂「的情緒中,極度興奮,不停傻笑的時候

譬如說孩子陷入到」不爽「的情緒中,各種哼哼唧唧找麻煩的時候

譬如說孩子陷入到」恐懼「的情緒中,縮成一團,想要逃離的時候

也可能是太餓,太累,太熱,起床氣等等身體不舒服的原因,也會讓他們氣鼓鼓的渾身帶刺。

這種情況下他們已經被情緒淹沒了,恨不得找個茬惹父母生氣,然後爆發衝突發洩一下。

所以你越是覺得孩子狀態不對,越是要保持冷靜,不要被孩子的情緒帶走,無論他多麼不可理喻,一切道理等孩子情緒平靜的時候再討論。如果你可以做到耐心安撫,貼心共情,那他們的情緒可以過去得快一點,如果你沒有耐心去安撫,也可以試圖去轉移他的注意力,實在不行也可以什麼都不做,等孩子的情緒慢慢自然消退。

讓情緒的劃歸情緒,理性的才能回歸理性。

四,要關注

缺乏關注的孩子會走兩個極端,一個是特別乖特別聽話,什麼事都要討好大人,另一個就是特別淘氣特別搗蛋,故意破壞規矩,搞出麻煩來讓大人來關注自己,從小被關注比較多的孩子更會傾向後者。他們闖禍之後雖然會被訓哭,但是內心會暗爽,覺得就算有人來修理自己,也比沒人理自己要強。

越是年齡小的孩子,需要的關注就越多,他們賣力的誇張表演,只是告訴父母:看我看我快看我。

要想改善這個問題,還是那些老生常談:平時有固定的親子互動時間,和孩子多肢體接觸,眼神交流,經常對孩子微笑,主動和孩子多說話,而不是心不在焉有一搭沒一搭的打發孩子。只有當孩子的內心被裝滿了,才不會一直要要要。

要關注所帶來的行為問題,最明顯的一個例子就是弟弟妹妹出生的時候,哥哥姐姐都會有不同程度的」返嬰「現象:什麼都不會了,什麼規矩都不懂了,整天各種找麻煩。其實就是覺得父母關注嬰兒太多,忽視了自己,所以想要搶回關注而已。

這個時候和他講道理,或者懲罰他用處不大,多單獨陪陪他,讓他感受到你對他的愛沒有改變,他會很快好起來。

五,不服氣

管教孩子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孩子要在內心「認同」你,和你有足夠的感情基礎。

如果親密度不夠,孩子會覺得你沒資格管他,無論你的道理有多對,孩子對你這個人有意見,討厭你,他也會不顧一切的和你作對,明著暗著反抗你。

並不是有血緣關係就是親人,就算是親生的父母和子女,也要花費時間精力培養感情。足夠親密,孩子愛你信任你,才會從內心認同你的話,而不是表面上迫於強勢的服從。

經常看到這樣的故事,很多父母把小時候留守的孩子在上學的年紀接回身邊,多半會發現這孩子「被老人慣壞了」,根本沒法管教。其實也未必是被慣壞了,很可能只是孩子覺得父母陌生,對父母沒感情,「不服氣」被父母管教而已。

六,屁股沉

很多孩子不聽話,是因為父母太懶,說太多做太少,只知道動嘴喊叫,卻不想把屁股第一時間從凳子上挪開,去親自阻止孩子的惡劣行為,用行動告訴孩子——你這樣做是不被接受的。

如果沒有行動,你喊得再大聲也是紙老虎。

當孩子做了不應該做的事情,請一定先動手,再動嘴。想像一下,如果孩子要去捅電門,你還會坐得穩穩的只用嘴巴喊嘛?你一定會先把他抱開,再和他說不能捅電門吧。

所以,請讓糾正壞行為變成和捅電門一樣十萬火急的事情。

孩子打人:立馬跑過去把孩子從被打的孩子跟前弄走,然後再和他說不許打人。

孩子摔東西:立馬跑過去把他能摔的東西撿走,讓他無東西可摔,再和他說,不許摔東西。

孩子在安靜的場合大聲喧譁:立馬把他帶離那個安靜的場合,再和他說:這裡不可以大喊大叫。

請堅持在孩子每次越界的時候,你都有行動,堅持幾十上百次,讓孩子知道你的堅決和底線,並且開始習慣的時候,孩子才可能呈現出「一說就聽」的樣子,因為他知道,就算他不聽,這道線也是無論如何都過不去的,他自然不會去浪費力氣了。

養育孩子是個大工程,管教孩子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每個孩子個性不一樣,每個家庭環境也不一樣,導致孩子難管教的原因就更加不一樣,有的是單純的原因,也有的是綜合性的原因。希望父母們看到孩子身上的問題時,可以冷靜思考,對症下藥,而不是簡單粗暴的貼上一個「不聽話」的標籤。

願每個「不聽話」的孩子,都可以被溫柔以待。

相關焦點

  • 為何孩子不聽勸?越說越不聽?家長常說這4個字,孩子懂事又聽話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感受,越不讓孩子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孩子專門和我們對著幹。叮囑了好多遍,感冒沒好不能去外邊淋雨玩,孩子死活不願意,被揪了回來卻又撒潑打滾哭鬧不停。為什麼孩子容易和家長「槓」起來?越說卻越不聽呢?
  • 為何孩子不聽勸?越說越不聽?家長多說這3個字,化解孩子逆反心
    導讀:為何孩子不聽勸?越說越不聽?家長多說這3個字,化解孩子逆反心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為何孩子不聽勸?越說越不聽?家長多說這3個字,化解孩子逆反心!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怎麼說孩子都不聽,你多半是犯了這3個「錯誤」
    如果他們得不到回答,他們會認為自己不被信任,也由於信息的不對等,逐漸喪失和你分享他的生活的興趣,這也是孩子越大,和家長溝通越少的原因之一。其實這就是「唯心主義」的表現,他們相信他們認為的,這是孩子成長的一個必經階段。當他們逐漸長大,接受了「唯物主義」的觀點,就會逐漸不再怕黑。我家孩子就很怕黑,在她三歲以前,她是沒有這個感知的,而在她三歲之後的某一時間,突然就變得怕黑,晚上在家裡,沒有亮燈的地方她都不敢去,一定要大人陪著。
  • 孩子明知道要挨打,為什麼不跑?背後這3個原因,會讓父母很心疼
    昨天,帶孩子出去玩,剛好看到這樣一幕:一個3歲左右的孩子從地上撿了別人丟的一根棒棒糖放進了嘴裡,媽媽讓孩子拿出來,但孩子不肯,情急之下媽媽就揚起巴掌要打孩子。那位媽媽仍然氣呼呼地說:「這孩子,要打他也不知道躲不知道跑,看到他這個樣子我就更來氣了。」
  • 孩子講不聽,還會強詞奪理,其中的原因是什麼
    時常碰到管教孩子時,父母無論怎麼說,孩子都不聽,不僅不聽,而且常常言語反擊,言辭相當激烈。孩子強詞奪理,善於給自己找藉口,把責任推到被人身上;父母就火冒三丈,繼而情緒爆發,施以責罵、教訓;要麼被孩子頂撞到南牆,不知道該怎麼辦了。1、父母囑咐過無數次,叫他不要做,小孩子就是不聽還要做,還大聲頂撞「別人都在做!」
  • 怎麼說孩子才肯聽(一)
    孩子生出來,就是一張白紙,父母怎麼去渲染能夠很大程度影響孩子未來的方向。而父母的渲染主要通過日常的行為以及語言的溝通,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總是焦慮於孩子們怎麼說了都不聽,怎麼做都不對,可我們有正確的和孩子說話嘛?
  • 怎麼說孩子都不聽?用這1招,有效改善親子關係
    你個傻X,你摔壞多少個杯子了!兒子:你也是傻X,你打碎了媽媽最喜歡的盤子!爸爸:你竟然敢說我傻X?太沒禮貌了!兒子:是你先說我的啊!你怎麼當大人的!爸爸:你別說話了,滾一邊兒去!兒子:你才滾,傻x!說完兒子也不收拾玻璃渣,跑出去了,一直到中午才回來,而家裡其他人則心煩意亂。
  • 孩子「搶玩具、愛打人」,怎麼說都不聽,試試「壞習慣抹除法」
    這樣的熊孩子,相信每家都有,但是為什麼孩子會這樣做?父母思考過這件事嗎?孩子的行為毫無規律可循,看似隨意,其實只是缺乏理性很多父母在照顧自家孩子的時候,都會覺得自家孩子的行為很難讓人理解,比如一些孩子喜歡往樓下扔東西,還有一些孩子喜歡拆玩具。
  • 《怎麼說孩子才會聽 怎麼聽孩子才肯說》,讓你贏得溝通主動權
    我們說,溝通是個技術活兒,甚至可以上升到藝術的層面。但是到底要怎麼溝通才能達到很好的結果,特別是達到你想要的結果呢? 面對一個成年人,我們很多時候都會因為各種原因,沒有辦法很好地表達清楚我們的想法,而當我們面對一個孩子的時候,這種情況就更糟糕了,甚至到了讓人抓狂的地步。
  • 「我不用你管」初中生的叛逆期,怎麼說都不聽,家長先找自己原因
    在初中這個階段,最常出現在孩子身上的問題就是叛逆。前段時間,小編的朋友就和我抱怨,說自己的兒子剛上初中,現在有什麼事也不跟自己說,經常回家就把大門緊閉,誰也不讓進,讓做父母的心寒不已,又不敢靠近,有一次朋友與孩子說起最近在學校發生了什麼事,孩子說的一句話讓做家長的瞬間心涼:我不用你管。之後便又把自己關進了房門。
  • 你說的都對,為什麼孩子就是不聽?試試這4種方法
    這原本是跟她約定好的例行的家務。但其實沒有一天不需要我提醒。有的時候,甚至我要反覆說三四遍,她也不聽。我過去用的方法:1.嘮叨以及大聲嘮叨。2.教育她:「你媽媽我又不是你的保姆,明明約定好的事情為什麼不去做呢?媽媽做飯爸爸洗碗,你不能把家當做餐廳一樣啊!」(其實我覺得我說的真的很有道理,然並卵。)
  • 你說話孩子老不聽?六個步驟讓你永遠不用說兩遍
    本文詳細介紹了六個步驟,讓你的要求不用再說兩遍!其實這六個步驟不是簡單、嚴厲地讓孩子一味地學會服從,更是讓家長學會言傳身教,讓孩子學會傾聽和尊重。當下次遇到類似的情況時,不妨趕快一試!二、六個步驟讓你永遠不用說兩遍六個步驟,一開始看起來似乎很煩瑣,但是隨著你練習的深入,所需的步驟將會越來越少,因為孩子會越來越快地配合
  • 每天慢跑半小時,跑三年都不瘦,多半是這3個原因
    當然不是的,之所以沒有瘦下來,八成是犯了以下三個錯誤。第一點,跑步的時間控制太嚴格。我們都聽說過一句話,那就是跑步要跑半個小時才能有效果。所以很多人在堅持跑步的時候都是跑半個小時。但是這並不是讓你跑步只去跑半個小時,因為到了半個小時的時候,我們消耗脂肪的速度才剛剛達到比較快的速度,後面再跑步會越來越快,所以我們跑步的時候不要刻板的盯著半個小時,而是要多跑才對。
  • 孩子不是講不聽,而是聽不懂
    有很多媽媽常常來跟我抱怨,她的孩子「怎麼講都講不聽」,不像我的孩子這麼聽話;可是我想的是,孩子到底是講不聽,還是聽不懂?  兒子才剛剛會走的時候,我擔心他以後到馬路上,遇到危險不懂得反應,於是帶著他們在公園裡玩「走走走、停!」的遊戲,一邊走一邊說「走走走!」在喊停的時候,做出誇張的靜止動作。
  • 為何孩子不聽家長話,卻拿老師話當「聖旨」,4個原因家長要清楚
    今天和朋友聊到孩子的時候,朋友吐槽怎麼還不開學?她已經迫不及待要把小祖宗送到學校去,讓老師管著他了。因為現在自己無論怎麼說孩子,他都不聽,但是如果是老師的話,那麼他就會當成聖旨一樣去做,這讓朋友很無奈。其實,很多家長都會有類似的煩惱。
  • "我憑什麼要聽你的",孩子不願意聽父母的話,多半是這2個原因
    對此,這位寶媽心中也很疑惑,為什麼自己的女兒變得這麼不聽管教呢?是不是變得叛逆了。,不聽從管教,並非叛逆多半是這2個原因:①自我意識覺醒了根據兒童心理髮育的規律,3、4歲左右的孩子會覺醒自我意識,即他們可以意識到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存在於這個世界上。
  • 不吼不叫培養好孩子,如何說孩子才會聽?寶爸寶媽試試這招
    媽媽發火有對自身不夠了解的原因,同時也有對自己孩子不夠了解的原因。小孩子的性格各不相同,了解自己孩子的特點,並且接受孩子的特點,有助於你去理解孩子的行為。但最為主要的原因是你沒有學會更好的跟孩子溝通的方式。媽媽本意都是愛孩子的,這是本能,會不會愛孩子?會不會跟孩子好好溝通,卻是一種技能,是需要學習的。
  • 6個女兒個個漂亮出色,卻被父母發愁嫁不出去,背後原因讓人無奈
    最近,棟果媽看到一條消息,越南一對夫妻有六個女兒,個個出類拔萃,不僅長得漂亮,而且事業有成,但父母卻每天都很發愁,原因竟是怕女兒嫁不出去。01.被女兒們愁懷的「An的父母」這對越南夫妻被人們稱為「An的父母」,因為六個女兒姓名中都帶有一個An字,他們的六個女兒明星依次為:32歲的Tam An、30歲的Xuan An、29歲的Truong An、27歲的Thuy An、25歲的Ngoc An和23歲的Quynh An。
  • 孩子不想寫作業,怎麼說也不聽?這位「硬核媽媽」的做法很有效果
    但等我有了自己的孩子,他開始上學、開始有作業,噩夢再度歸來,只不過換了一個原因:孩子老師不想寫作業,怎麼破?!」一位家長的獨白,引起了無數家長的共鳴,孩子不想寫作業,怎麼說也不聽,陪(監)伴(督)孩子寫作業成了家長們最可怕的噩夢,真是分分鐘要氣出心臟病、腦溢血。
  • 孩子怎麼說都不聽?廣州媽媽是這樣讓1-4歲的孩子聽話的
    平時下班一進門,爺爺奶奶就開始控訴:「大寶說不聽啊,我和她說什麼,她氣衝衝就扭頭跑開了。我們追在後面反覆說,她乾脆不理人了。「大人往往希望孩子開始做的正確事情、有利變化,停下正在做的事情,接著幹其他事情。比如收拾大寶最愛的恐龍玩具,比如關閉小豬佩奇動畫片去刷牙準備上床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