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這個部位是「第二大腦」,李玫瑾:孩子智商的秘密全藏在這裡

2020-12-20 騰訊網

幾乎所有的父母都想養出聰明寶寶,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孩子的大腦發育也就不出意外地成為父母關注的重點。

可父母針對孩子大腦發育的手段畢竟有限,除了充分的營養補充,父母所能用到的最好方法就是外部的刺激引導。怎麼通過刺激,來實現寶寶大腦的發育就成為父母接下來要面對的最大難題。

人的這個部位被稱為「第二大腦」,李玫瑾:暗示了孩子的智商高低

前段時間看過一個中國公安大學李玫瑾教授的講座,裡面有些內容對於育兒很有幫助,特地摘取了一段,希望能夠給各位寶爸寶媽提供一點育兒建議。

李玫瑾教授指出,孩子聰不聰明,根本不需要做市面上那些亂七八糟的檢查項目,孩子智力高低的秘密全藏在手裡。

李玫瑾教授的這段話其實並不是故作玄虛,已經有多項研究證實,人們最常用的手就相當於人類的「第二大腦」,它在人的大腦發育全過程中都發揮了極其重要的價值。換句話來說,孩子聰不聰明,看看手就能一目了然。

當然,這裡的看看手並不是迷信說法中的看手相,而是指看手的發育情況和靈活度。之所以將手稱為「第二大腦」,其實是和它的重要性有關係。

現代醫學研究證實,人體的各項器官在大腦中都有著相應的「代表區」,而手尤為特殊:手部的運動中樞在大腦皮層中佔據了較為廣泛的區域,這些神經中樞都是由神經細胞組成。

如果一個人手部發育越好,手指靈活度越高,相應的,神經中樞中細胞的活性會越強,大腦發育的潛力自然也就越大。

在美國的《普林斯頓科學文庫》中,一位叫皮內爾的教授的論文顯示,成年人的手能夠做出75萬個動作姿態。而剛出生的寶寶則需要不斷鍛鍊才能達到這個效果

父母不妨試想一下,75萬個動作姿態會對孩子的大腦發育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因此,父母要想增加孩子大腦發育的潛力,一定要從手部訓練抓起。

孩子將來智商高不高,關鍵在於早期手部的訓練夠不夠

研究發現,手上遍布了人類最敏感的神經,最多可達100萬條。

這一百萬條神經會將手部接觸到的信號轉變為電信號,並通過腦間結構—突觸傳遞到大腦皮層中。在這個過程中,信號每傳遞一次,大腦突觸就會得到一次強化,從而使大腦在下一次處理信號時速度更快,大腦開發的程度自然也會加深。

一般來說,孩子在3歲的時候,大腦發育會達成成年人的80%~90%。如果父母能抓住大腦發育的這個機會,通過對手部的刺激,重複上面的過程,對寶寶的大腦進行不斷的刺激開發,寶寶的大腦發育自然不會差。

父母對孩子手部的提前訓練會成為孩子的財富,孩子將來的潛力不可限量

有人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形象的比喻,如果將大腦比作一個永不停歇的機器。剛出生寶寶的大腦就像是尚未完全運行的機器,想要讓這個機器運行得更有效率,除了增加機器的動力(營養補充)之外,最好地辦法就是讓這個機器不斷地工作。

俗話說:「多用則靈,不用則廢。」孩子的大腦發育也是這個道理,想要讓孩子有更高的智力潛力,父母首先要做的就是讓大腦這個機器開始工作,而不是處於「空轉」狀態。

手部的訓練無疑是大腦從事的最好的工作內容。

可父母到底應該怎麼對寶寶的手部進行訓練呢?

著名生理學家巴甫洛夫曾經說:「孩子從出生後的第三天起開始教育,就已經晚了兩天了。」這句話放在寶寶的手部訓練上也同樣適用。其實,從寶寶出生的那天起,父母就可以針對性地對寶寶的手部進行訓練。

0~1歲的孩子

這個階段的寶寶已經進入手部動作快速發展的階段,簡單的抓握反應已經被孩子輕鬆掌握,父母可以引導孩子抓握一些東西,比如媽媽的手指,奶瓶等小件物品,鍛鍊寶寶手指靈活度。

●1~2歲的孩子

這個時候寶寶的手部發展已經有了一個明顯的躍升階段,他們能夠做到基本的握筆,用勺子吃東西的手部動作。這個時候父母要重點訓練寶寶手部的精細動作,比如翻書,玩拼圖等。

別看這些項目不起眼,實際上對寶寶手部發育要求很高。特別是翻書,能夠有效地鍛鍊寶寶手指的靈活度。研究人員指出,手指靈活度的訓練能夠大大刺激新運動皮層的發育,讓寶寶的大腦發育邁上新臺階。

●2~3歲的孩子

這個階段的寶寶已經能夠進行更加細緻,甚至是帶有學習性質的手部運動,他們能夠畫出水平線和交叉線,甚至有的寶寶還會畫出圓圈,滿足基本的生活需要。

父母對這個階段寶寶的手指訓練同樣應該適當增加一些知識性的內容,比如讓寶寶看一些帶有初步認字和英文讀寫的繪本。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讓寶寶在鍛鍊手指的同時,學到一些必要的知識,真正做到站在起跑線上。

ps:本文圖片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人的這個部位是「第二大腦」,李玫瑾:孩子智商的秘密全藏在這裡
    人的這個部位被稱為「第二大腦」,李玫瑾:暗示了孩子的智商高低前段時間看過一個中國公安大學李玫瑾教授的講座,裡面有些內容對於育兒很有幫助,特地摘取了一段,希望能夠給各位寶爸寶媽提供一點育兒建議。,孩子智力高低的秘密全藏在手裡。
  • 李玫瑾:孩子聰不聰明,不用等長大,智商高低的秘密全藏在手上
    在如今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孩子將來能不能有出息,智商可以說是佔了很大一部分功勞,智商高的孩子往往能夠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拔得頭籌,因此家家長們也都會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訓練孩子的智商,只為讓孩子的將來過得更加順風順水。
  • 李玫瑾:孩子聰不聰明,用不著做測試,智商高低的秘密全藏在手上
    父母們都抱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期望,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聰明智商高,從孩子出生開始,家長們就開始逐漸迷信起來,只要是能夠提高智商的,父母總想去試一試。 根據研究表明:孩子的智商主要是遺傳父母的基因和後天培養。所以,家長們要想讓孩子擁有高智商,你要掌握正確的方法,特別是孩子的「手」。
  • 李玫瑾:孩子聰不聰明,用不著做測試,智商高低的秘密全藏在手上
    孩子的手竟然能夠暗示大腦智商的高低李玫瑾教授有話說中國公安大學的李玫瑾教授指出:孩子聰不聰明,不需要做市面上亂七八糟的檢查,秘密全藏在手裡了。這其實並不是李玫瑾教授在故作玄虛,在醫學界,手被稱為人的第二大腦。手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 如果條件允許,不要錯過這個部位的鍛鍊,能影響孩子第二大腦發育
    文/貝貝豆育兒課堂(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人到底有沒有第二大腦?也就是說,手是孩子的第二大腦。你有沒有想過,如果和將這項研究的結果和孩子的大腦發育結合會取得什麼樣的成果?在最新的研究中,相關研究人員提出:手作為孩子的第二大腦,可能在影響孩子大腦發育的另外30%的因素中佔據著重要的位置。
  • 李玫瑾:孩子聰不聰明,不用等長大,從手上的細節就能看出來
    在如今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孩子將來能不能有出息,智商可以說是佔了很大一部分功勞,智商高的孩子往往能夠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拔得頭籌,因此家家長們也都會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訓練孩子的智商,只為讓孩子的將來過得更加順風順水。
  • 這個部位被科學家稱為「第2大腦」,孩子從小鍛鍊,娃兒智商高
    文丨美媽很帥為人父母的,都會有一個平凡而美好的夢想,就是希望孩子成為一個智力超群而有涵養的人,擁有一個不同凡響的人生。為此,自寶寶呱呱墜地開始,便千方百計找尋各種「益智」良方,試圖拔高孩子的智商。美媽作為一個孩子的媽媽,自然也不能落後於人,愛研究各種腦知識,但凡對兒子智力發展有利的,都會拿小本本記下來。去年無意中翻到李玫瑾教授的視頻,她說的一句話至今印在心頭,「孩子長大聰明不聰明,從小看手就能略知一二,孩子的智力全體現在手上了。」
  • 李玫瑾:孩子睡覺時有這3個反應,說明大腦發育快,智商低不了
    李玫瑾作為我國為數不多的育兒專家,她對育兒領域的研究可以說是非常獨特,和別的育兒專家不同,李玫瑾教授本是一名犯罪心理學專家,通過多年對犯罪心理的研究發現,犯罪心理的根源來自他們小時候的教育和生活環境,為了從根源改善孩子犯罪的機率,李玫瑾教授開始了對育兒領域的研究。
  • 李玫瑾:孩子睡覺時有這3個反應,說明大腦發育好,智商低不了
    關於孩子睡覺時大腦和智商的發育,人民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教授李玫瑾有她獨到的看法。李玫瑾因為職業關係,多年來對育兒教育一直深有研究,在眾多父母眼中她就是一個育兒大師。在很多兒童問題的處理上,她的育兒方法十分貼切生活,所以,家長們都比較信賴。在一次講座中她就提及過孩子睡眠和智商的問題。
  • 孩子睡覺時有這3個反應,李玫瑾:說明大腦發育快,將來智商很高
    出生不久的孩子,睡覺時分泌的生長激素是促進身體成長、大腦發育的重要物質,所以睡眠會影響孩子的智力發育。在2018年,在《睡眠健康》雜誌的一項關於睡眠時間的研究表示:人在睡眠充足時,認知能力會高於平均水平。睡眠不充足時,平均智商和語言智商都會相應的偏低。李玫瑾直言:孩子睡覺有這3個反應,暗示大腦發育快,智商低不了!
  • 李玫瑾:孩子睡覺時若有這3個反應,暗示大腦發育快,智商低不了
    李玫瑾:孩子睡覺時若有這3個反應,暗示大腦發育快,智商低不了要說近幾年最火的育兒講座,莫過於李玫瑾教授的育兒講座了。各大平臺有關李玫瑾教授的視頻播放量高達千萬,點讚也是百萬級別的。但不了解的家長可能要問了,李玫瑾何許人也?
  • 李玫瑾坦言:孩子睡覺若有這3個反應,說明大腦發育快,智商不低
    10點之後入睡,在檢測智力的時候,智商指數就會很低。但是我仍然還不敢肯定,直到有一次聽李玫瑾教授的講座,我才真正的認可了這件事,中山科學教育的父母應該知道,你們在育兒方面造詣非常深,往往困擾父母很長時間的問題,聽李玫瑾教授的一番話,就能夠輕鬆解決。
  • 李玫瑾教授:孩子睡覺時出現這三種情況,說明大腦發育快智商高
    3~6歲是兒童大腦發育關鍵時期李玫瑾教授曾表示:孩子睡覺時出現這三種情況,證明大腦發育快,智商較高。而經過科學驗證,人睡眠時間的不規律會擾亂人體的節奏,如果沒有充足的睡眠保障,大腦的活動將會受到限制,不良的生活作息比較影響到孩子智力的發展。科學家選取1萬多名7歲的兒童進行研究,他們對這些兒童的生活習慣,作息時間以及智商都做了測試。
  • 李玫瑾:孩子睡覺時候有這三種表現,說明大腦發育快,智商低不了
    不知道各位家長有沒有在一本《睡眠健康》這樣的雜誌裡面看過一項研究表明,裡面強調:「睡眠充足時,認知能力高於平均水平,反之,平均智商和語言之上都會相應降低。」這項研究表明睡眠所帶來的智商影響可謂是非常巨大了,而睡眠對於孩子來說,更是智力增長和耐力開發的好時期,一個好的睡眠對於孩子來說,不僅第二天精神好,而且有利於腦力的開發!
  • 李玫瑾:孩子睡覺時有這3個舉動,暗示大腦發育快,智商低不了
    孩子出生不久後,大部分時間都在睡覺。睡覺時身體會分泌生長激素促進全身的成長和大腦發育,因此,睡眠是影響智力發育的一個重要因素。倫敦大學還曾就「睡眠對智力的影響」做過相關研究,結果發現:晚上超過10點還沒有進入深度睡眠的孩子,在智商檢測時分數往往會更低。
  • 李玫瑾:孩子睡覺有這三種舉動,說明大腦發育好,長大後智商會高
    李玫瑾教授在一次與育兒知識分享中就說到了睡眠對孩子大腦發育的重要性。李玫瑾說孩子睡得好不好,直接影響孩子的大腦發育。因為如果一個孩子在發育的階段,睡眠質量就會直接影響孩子的發育。這就好比我們成年人如果沒睡好覺,第二天就會出現身體不適的情況。
  • 孩子大腦發育是否快?李玫瑾:睡覺時有這3個表現,智商不會差
    父母最關心的便是孩子的健康和智商,擁有一個聰明健康的孩子,是每一個家庭的希望。不過,父母卻只能通過孩子的狀態來進行判斷身體是否健康,對於孩子的頭腦發育卻無從得知。,她在育兒方面有自己獨特的看法和認知,她也經常會通過舉例的方式,讓父母知道如何養育孩子,此前,李玫瑾就關於孩子大腦發育的問題進行了講解:認為睡眠對孩子的大腦發育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只有孩子睡得好,大腦發育才會好。
  • 李玫瑾:孩子睡覺時,有這3種奇怪反應,說明智商高,尤其第二種
    倫敦大學的研究團隊,曾經對1萬名同齡兒童做了智商測試,結果發現,睡眠與孩子的智商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係。而這個隱秘的聯繫,我國著名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也發現了。李玫瑾老師解釋說,孩子睡覺時的的一些反應就預示著他的發育狀況,不同的反應,說明了不同的大腦發育程度。而大腦發育程度的又預示著孩子的智商水平。
  • 李玫瑾教授:寶寶睡覺時有這3個舉動,暗示大腦發育快,智商更高
    在此期間,由於大腦分泌生長激素,孩子的身體和大腦會在此期間迅速生長。那麼,可以說睡眠時間對於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李玫瑾教授還說,嬰兒睡覺時的這三個動作意味著大腦發育更快,智商更高。在這裡,家長們可能想知道哪三點暗示著寶寶的大腦正在突飛猛進的發展。哪三點:第一點:睡眠淺,容易醒有些孩子在睡覺的時候很容易醒,比如一有外界的噪音就能醒。
  • 李玫瑾:孩子睡覺時有這3個反應,說明大腦發育得好,智商低不了
    論,孩子睡覺與大腦發育的關係?,孩子大腦發育才會越來越好。,研究他們的在幼兒時期的生活習慣,他發現這些孩子在3到6歲期間作息規律不正常的孩子,智商測試都普遍偏低。作習時間正常的孩子,智商都在正常的逐步發展。這樣一個實驗就說明了,孩子的睡眠還是同大腦發育有著緊密的結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