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數學第一課之集合

2020-12-11 時空奇點源

集合在數學領域具有無可比擬的特殊重要性。集合論的基礎是由德國數學家康託爾在19世紀70年代奠定的,經過一大批科學家半個世紀的努力,到20世紀20年代已確立了其在現代數學理論體系中的基礎地位,可以說,現代數學各個分支的幾乎所有成果都構築在嚴格的集合理論上。集合是現代數學的基本語言。

集合,簡稱集,是數學中一個基本概念,也是集合論的主要研究對象。關於集合的最簡單的說法就是在樸素集合論(最原始的集合論)中的定義,即集合是「確定的一堆東西」,集合裡的「東西」則稱為元素。現代的集合一般被定義為:由一個或多個確定的元素所構成的整體。

集合是指具有某種特定性質的具體的或抽象的對象匯總而成的集體。其中,構成集合的這些對象則稱為該集合的元素。

通常用大寫字母如A,B,S,T,...表示集合,而用小寫字母如a,b,x,y,...表示集合的元素。若a是集合A的元素,則稱a屬於A,記為a∈A。若b不是集合A的元素,則稱b不屬於A,記為yA。

確定性

給定一個集合,任給一個元素,該元素或者屬於或者不屬於該集合,二者必居其一,不允許有模稜兩可的情況出現 。

互異性

一個集合中,任何兩個元素都認為是不相同的,即每個元素只能出現一次。有時需要對同一元素出現多次的情形進行刻畫,可以使用多重集,其中的元素允許出現多次。

無序性

一個集合中,每個元素的地位都是相同的,元素之間是無序的。集合上可以定義序關係,定義了序關係後,元素之間就可以按照序關係排序。但就集合本身的特性而言,元素之間沒有必然的序。

空集

有一類特殊的集合,它不包含任何元素,稱之為空集,記為。空集是個特殊的集合,它有2個特點:

空集是任何一個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空集是任何一個集合的子集,A。

子集

設A,B是兩個集合,如果A的所有元素都屬於B,則稱A是B的子集,記為A B(或BA)。讀作A包含於B(或B包含A),表示A集合中的元素全部是B集合的元素。對任何集合A,都有 AA,A。若A B,B C,則A C。

真子集

如果A是B的一個子集,且在B中存在一個元素不屬於A,則稱A是B的真子集,記為A B(或BA)。讀作A真包含於B(或B真包含A)。

若A B,B C,則A C。

相等集合

如果兩個集合A和B的元素完全相同,則稱A與B兩個集合相等,記為A=B 。

若A B,B A,則A = B。

交集

由屬於A且屬於B的相同元素組成的集合,記作A∩B(或B∩A),讀作「A交B」(或「B交A」),即A∩B={x|x∈A,且x∈B}。

交集運算:A∩A=A,A∩U=A,A∩=。

併集

由所有屬於集合A或屬於集合B的元素所組成的集合,記作A∪B(或B∪A),讀作「A並B」(或「B並A」),即A∪B={x|x∈A,或x∈B}。

併集運算:A∪A=A,A∪U=U;A∪=A。

補集

A關於全集合U的補集記作CU A。

CU A={x|x∈U,且xA}。

補集運算:CU(CU A)=A,CU U=,CU =U,A∪CU A=U,A∩CU A=。

冪集

設有集合A中有n個元素,由集合A所有子集組成的集合,稱為集合A的冪集。對於冪集有定理如下:有限集A的冪集的基數等於2的有限集A的基數次冪,即2^n。

表示方法

表示集合的方法通常有五種,即列舉法、描述法、圖像法、符號法和區間法。

列舉法

列舉法就是將集合的元素逐一列舉出來的方式。例如,光學中的三原色可以用集合{紅,綠,藍}表示。

列舉法還包括儘管集合的元素無法一一列舉,但可以將它們的變化規律表示出來的情況。

描述法

描述法的形式為{代表元素|滿足的性質}。

設集合A是由具有某種性質P的元素全體所構成的,則可以採用描述集合中元素公共屬性的方法來表示集合:A={x|P(x)}。

圖像法

圖像法,又稱韋恩圖法、韋氏圖法,是一種利用二維平面上的點集表示集合的方法。一般用平面上的矩形或圓形表示一個集合,是集合的一種直觀的圖形表示法 。

符號法

有些集合可以用一些特殊符號表示:

N:非負整數集合或自然數集合

N*或N+:正整數集合

Z:整數集合(CQ Z:分數集)

Q:有理數集合(CR Q:無理數集)

Q+:正有理數集合

Q-:負有理數集合

R:實數集合

R+:正實數集合

R-:負實數集合

C:複數集合

:空集

區間法

數學分析中,最常遇到的實數集的子集是區間。

設a,b(a<b)是兩個相異的實數,則滿足不等式a<x<b的所有實數x的集合稱為以a,b為端點的開區間,記為(a,b);滿足不等式 a≤x≤b的所有實數的集合稱為以a,b為端點的閉區間,記為[a,b] ;半開半閉區間,分別記為 (a,b] 及 [a,b) 。

運算定律

交換律:A∩B=B∩A,A∪B=B∪A。

結合律:A∪(B∪C)=(A∪B)∪C;

A∩(B∩C)=(A∩B)∩C。

分配律:

A∩(B∪C)=(A∩B)∪(A∩C);

A∪(B∩C)=(A∪B)∩(A∪C)。

吸收律:A∪(A∩B)=A;A∩(A∪B)=A

反演律(摩根律):

CU(A∪B)=(CU A)∩(CU B),並補=補交;

CU(A∩B)=(CU A)∪(CU B),交補=補並。

基數

集合中元素的數目稱為集合的基數,集合A的基數記作card(A)或n(A)。一般的,把含有有限個元素的集合叫做有限集,含無限個元素的集合叫做無限集。

有限集元素個數:

n(A)+n(CU A)=n(U);

n(A∪B)=n(A)+n(B)-n(A∩B);

n(A∩B)=n(A)-n(A∩CU B)

=n(B)-n(B∩CU A)。

相關焦點

  • 理解高中數學集合的概念
    函數概念貫穿於高中數學始終,初中函數概念是動態變化過程中兩個量之間的關係,高中函數在集合概念的基礎上提出函數是兩個非空的數集間的對應關係。集合作為學生跨入高中校園的第一課有著它特殊的價值,集合更作為一種數學語言,為後續表示函數的定義域和值域、方程和不等式的解、曲線等打下了基礎.
  • 俄國第一所數理高中的數學分析課
    自從柯爾莫哥洛夫於1962年發起數學教育改革以來,數學分析入門課很快成為了俄國數理高中的基礎配置。
  • 高中數學想學好,高一數學很重要!高一起步:集合與簡易邏輯介紹
    初高中銜接,新課程新教材高一數學第一章集合與簡易邏輯考點說明學生在小學和初中其實已經學過集合,如各種數集、不等式的解集和點集等等,以這個為基礎,我們新課程新教材料,安排了高一數學第一章集合與簡易邏輯。集合包括集合的概念,它們的關係和運算,使用集合的語言比較簡潔準確的表述數學的研究對象。
  • 高中數學《集合的概念》微課精講+知識點+教案課件+習題
    高中全部學科課程預習匯總人教高中數學必修第一冊(B版)精講+資料人教高中數學必修第二冊(B版)精講+
  • 高中數學入門篇之函數(上)
    高中數學入門篇之函數(上),尖子生數理化教育圖1剛上高中學數學的第一本書,就是必修1,這本書中的第一章便是函數,第一節的內容是集合,是為後續學習函數進行的鋪墊!我們進入高中,必須將初中的相關基礎知識牢記,同時還不能帶著初中的學習思維來進行高中數學知識點的學習。函數是高一新生數學學習的入門課。可是很多學生學了三年,發現函數是啥都不清楚,這就是很尷尬的一件事情了。那就說明其根本沒有學懂數學。不知道數學是在幹啥,那麼其最後的成績也是可想而知了!
  • 高中數學:集合與函數學習方法
    高中數學中,集合與函數是比較難的部分,包括了集合與函數的基本性質、充要條件、奇偶性、單調性、反函數、函數圖像等多個方面的內容。這部分數學內容,一定要充分理解,尤其是函數的學習,更要非常紮實才行。那麼,如何學習這部分數學知識呢?
  • 教資國考:高中數學知識點—第一章 集合
    本文為廣大考生整理教資國考高中數學知識點。。更多北京教師資格證考試信息,請點擊北京教師資格網。 1.1 集合1.1.1一般的,把研究對象統稱為元素(element),把元素組成的總體叫做集合(set)。
  • 結構化,梳理高中數學「集合」基礎知識
    特別說明:本文屬於高中數學必修1第3講。本課程『基礎知識』部分的目的在於以整體和聯繫的視角來理解、整理、概括和記錄相關知識,而不在於贅述在教材或各類教輔上已有的細節內容。因此,基礎知識部分的文章一般都是以筆記的形式系統化地整理、概括和記錄相關要點。1.
  • 高中數學重點:集合專題基礎突破,高一收藏,高二練習,高三必刷
    進入了高中,很多孩子都感覺高中的課程比初中的課程難得多,特別是數學,上課不止要聽得懂,下課還要留時間做課後練習,再也不是像初中那樣,只要上課聽懂就可以了,要是不做練習,也許你的聽懂最後也會變成不懂的。這點對於那些課下不喜歡花時間自主練習的孩子來說,肯定是會受到打擊的。
  • 高一數學:集合的含義與表示
    高中數學十分難學,相對於初中數學來說,這部分數學知識概念很多,也複雜得多,因此,想要循序漸進地學好高中數學,就要從高一抓起,認真落實每一個數學概念,並且能夠融匯貫通舉一反三。以高一的第一部分內容來舉例說明,如何學好集合的含義與表示呢?
  • 如何學好高中數學,看懂思維導圖,秒懂系列之集合
    ,從如何學好高中數學,大黃今天開始教大家看思維導圖,秒懂相關知識進行展開;高中數學學習那些內容呢?高中數學人教版內容分必修一二三四五,選修1-1,1-2,2-1,2-2,2-3,4-1等等,內容繁多,如何有序開始,高一要學那些呢?大黃今天幫大家理理順序,按照近十二年上海高考數學試卷知識點分布來看,函數,三角,數列,解析幾何,立體幾何是重點,高一主打函數三角,函數的基礎是集合,不等式,那我們就從集合開始,應了我們主題。
  • 高中數學《集合的基本運算》微課精講+知識點+教案課件+習題
    高中全部學科課程預習匯總人教高中數學必修第一冊(B版)精講+資料人教高中數學必修第二冊(B版)精講+
  • 新高一暑假預習:高中數學第一章——集合與常用邏輯用語知識點
    大家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高中數學第一章——集合與常用邏輯用語的知識點!新高一暑假預習很方便哦~更多初中、高中學習知識內容,請關注我!數學大師
  • 高中數學必修1——集合知識點歸納
    大家好,我是高中數學王老師,今天繼續跟大家分享關於高中數學學習的心得。進入高中學習的第一章是集合。 5.元素與集合的關係:(元素與集合的關係有屬於∈及不屬於 兩種) 若a是集合A中的元素,則稱a屬於集合A。記做a∈A 若a不是集合A的元素,則稱a不屬於集合A。
  • 必修一數學之集合的子集個數習題練習
    2020年高考數學考點第一練之集合的子集個數嗨,大家好,這裡是尖子生數理化教育,歡迎大家加入我們一起複習高考數學考點哦。咱們每天都有新的課程和習題更新哦,千萬不要錯過哦。如果你不參加高考,僅僅是名高中生,咱們的部分考點也適合你哦,高中三年就是為了高考,早加入,早進步哦。溫馨提示:本課程適用於高一以及高一以上的學生。
  • 高中數學知識點思維導圖之集合與常用邏輯用語
    高中數學知識點思維導圖之集合與常用邏輯用語
  • 人教版高中數學必修1第一章《集合與函數的概念》複習思維導圖
    下面就以人教版A版高中數學必修1第一章《集合與函數的概念》為例進行說明。人教版高中數學必修1第一章集合與函數看到這個思維導圖的大綱,大家是不是頓時感覺神清氣爽,一目了然,心中底氣頓時足了幾分。如果是的,請記得及時收藏本文,以備將來複習是用。
  • 高中數學易錯點、重難點歸納系列之:集合及其運算
    大家好,我是青蒿數學宋老師,從今天起,我將發布系列文章,對高中數學每一章節的易錯點和重難點內容進行解析說明,並配以十分經典的例題,基本都是宋老師平時授課內容的精華濃縮,有需要的同學可以收藏關注。集合這一章可以說是高中數學裡面考察的相對簡單的一章了,但是對於新高一的學生來說可能仍存在一些問題,本章的主要易錯點和重難點內容如下:1. 務必「讀懂」集合:研究集合之前,務必讀懂集合,一般來說,集合都是以描述法的形式給定,即{ | }的形式。
  • 高中數學面試-《集合》教案
    高中數學面試-《集合》教案 http://www.hteacher.net 2019-12-31 15:37 中國教師資格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 初高中銜接:新高一高中數學同步提高訓練題——集合的含義與表示
    新課程新教材高一數學同步預習題:集合的含義與表示。【獨家資源】難度係數0.6初高中數學有很大不同,很多學生初中基本上滿分,但進入高中以後經常會不及格。初中數學內容少,老師們上課時會舉三反一,大多數學生都能夠落實所學內容,而高中階段,內容難點多,靈活度大,特別是高一,很多學生不適應高中的節奏,對於集合與簡易邏輯、不等式、函數部分不是很理解,一上來就會懼怕數學,對數學學習失去了興趣。基於以上原因,很多學生中考過後就進入了高一預習工作。新課程新教材高一上學期就是集合與簡易邏輯、不等式、函數及三角函數,希望大家能夠提前感受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