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心敏感的人,該如何治癒「玻璃心」?這兩個建議幫到你

2020-12-22 兩性心語錄

我先來做一個小小的測試,如果別人對你說「你想多了」,你認為別人不是在陳述一件事,而是在責怪你,那麼你一定是一個內心敏感且玻璃心的人。內心敏感的人容易放大事件本身的嚴重性,喜歡過分解讀別人話裡的含義,還容易誤解別人的言行舉止,然後就會給自己在成嚴重的情緒波動。我相信生活中很多人都深有體會,比如別人提出和你不同的意見,你就覺得別人對你有偏見,不喜歡你,然後就鬱鬱寡歡。那麼應該怎樣改變這種狀態呢?下面我將從兩個方面和大家細說。

首先來說說第一部分,要控制好自己內在的小孩,其實這是個我們童年的經歷脫不了干係,每個人小時候的成長經歷都會給以後造成很深的影響,我們把這種經歷形成的性格特質成為內在小孩。比如說你每天上下班都要擠地鐵,然而其他同事卻可以自己開車回家,不用擔心颳風下雨,他們每天都會點一杯幾十塊的星巴克,而你每天只能喝茶水間免費的咖啡,平時聽到他們說哪哪哪的餐廳很好吃,要開車去哪玩,你都會感到自卑,覺得這些話深深刺痛了你的心,像這種情況就是你內在小孩在作祟,你覺得他們很優秀,他們能喝得起星巴克,上下班又有車,那麼這個時候,應該怎麼寬慰自己呢?

不要把目標定得太高,放低標準,看到別人吃好的用好的,我們第一想法就是:我也要和他們一樣,但是想一步登天太難了,可以一步步來,比如別人有車,那麼想要有車,就得滿足可以開車的各種條件,先得拿到駕照,還要熟悉周圍的環境,路況,這樣才能為以後的高品質生活做鋪墊。其實降低自己的要求,就不會那麼的敏感了,反而會覺得滿足。其實沒必要和別人比,可以把自己作為攀比的對象,在某一階段內做完某一件事,那麼你就是在慢慢地變優秀。

再來說說第二部分,關於怎樣糾正敏感心理的建議。其實敏感不是一貶義詞,很多優秀的人都是內心敏感且玻璃心的,因為他們能感受到別人無法感受到的東西,能夠看到事物最深層的本質,所以這也算是一種技能,只要適當收斂,就可以過上正常的生活。

1,做真正的自己,內心敏感的人總是會擔心別人不喜歡自己,所以在相處時,言行會不自覺地有討好的趨勢,只顧及別人的感受,如果你發現在和別人相處時讓你感到很不舒服,就去學習與人交往的技巧,要學會顧及自己的感受,學會取悅自己。

2,敢於說出自己的感受,有時候你找人家,別人回你一句:有事快說,你過分解讀為「他對我不耐煩,他不喜歡我」然後不想再打擾人家,就說沒事。大可不必,直接說我找你有什麼事,讓別人知道你的想法是非常有必要的,別人知道的信息越具體越容易了解你。

3,學會轉移注意力,當一件事我們關注的時間太久,就會浪費更多精力,還會讓你感到不安,這時就需要去做另一件你感興趣的事情,就像大張偉說過的一句話,有些事情你想不明白,就先放一放,放著放著也就忘了,這也是處理問題的一種方式。

相關焦點

  • 容易玻璃心的你,該如何治癒內心的敏感特質?這些建議幫到你
    問題是,「人為的排序」是要靠當事人本身意識到該事件的具體情況,並經過省思才能最終做出決定。而這個過程,他們就會有意無意地把一些無關緊要的信息加入其中,再通過自身的感官去處理這些信息,最終形成一個敏感的來回模式:接受信息——獲得刺激——分析信息——做出反應。
  • 內心敏感的人該如何保護自己?
    很多內心敏感,就是我們常說的「玻璃心」的孩子,除了深刻在我們DNA上的神經較為敏感之外,其實都是內心深處沒有「安全感」的表現。這類人的神經觸點太多,過度懂得「察言觀色」。那麼,既然我們已經有了這顆「玻璃心」,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做來保護自己呢?首先,我們需要有意識的培養自己的自立性。
  • 戒掉你的「玻璃心」,只有內心強大才能讓人真正看得起你
    職場上總有一些「玻璃心」的人,他們受不得一點委屈,但凡批評一句,分配多一點任務,被多說一句,或是某事落榜了,就會感到玻璃心破碎,忍受不了,敏感至極。之所以「玻璃心」,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一是認知不足,看待事物完全是偏激和片面的看法,由自己主觀臆想來作判斷;二是太過自卑,總是太過於在意別人的看法,導致敏感和心理扭曲;三是內心戲太多,別人明明只是表面意思,而自己則腦補了各種戲碼。這樣的人,不可能在職場上會被「憐香惜玉」,大家只會越來越看不起你。只有內心強大的人,才能獲得別人的尊重。
  • 「玻璃心」的孩子格外敏感,如果家長經常說這些話,怨不了孩子
    甚至,還會對孩子說:這就是你太「玻璃心」了,都多久的事情了,再說你那陣不是給家裡買東西嗎?咋還過意不去啊?「玻璃心」指很容易就受到打擊,內心過於敏感的人。簡單來說,「玻璃心」就是指那些心理上非常脆弱,對於身邊的任何事情都保持很好的警惕性,內心高度敏感。
  • 情緒很敏感,又有這種心理,你需要這樣戒掉身上的玻璃心體質
    你覺得自己的情緒很敏感嗎?所謂「情緒敏感」,就是不知怎麼的,一些不良的情緒會因為外界某種細微的變化,就突然蹦出來了。可以說,情緒敏感的人,身上都帶著一顆「玻璃心」。也許朋友間彼此開個玩笑,你就忽然為此「黯然神傷」了。或是在職場上,同事只不過是一句簡單的建議,你聽完之後就覺得感到很不舒服,覺得對方好像在質疑你的能力似的。
  • 「玻璃心」孩子的幾個明顯特徵,家長要及時引導,塑造娃強大內心
    玻璃心指的是心像玻璃一樣脆弱易碎,從細枝末葉中感受到來自他人的鄙夷和蔑視,這就是「玻璃心」孩子的典型表現之一,她們往往都具備如下特徵。由此可見,父母才是孩子玻璃心的「始作俑者」,那麼面對心理脆弱的孩子,父母該如何使娃內心變得強大呢?
  • 孩子,你可以內向,但不要玻璃心
    性格是沒有好壞之分的,不存在外向的性格就一定好,內向的性格一定不好的說法,但玻璃心是萬萬要不得的,它是一種內耗,會不知不覺消耗你的能量,影響你的生活。玻璃心很多時候都對應著敏感和胡思亂想,容易被別人的一言一行所影響,搞得自己心情很差,嚴重的,還會影響自己每天的狀態,導致很多該做的事情都做不好。
  • 如何治癒玻璃心的孩子?
    先有廣東深圳一高三女生留遺書跳樓,稱「父母都不理解我,萬一沒死給我一刀」;後有合肥一女生因考試不理想投河自盡,遺書稱「沒辦法我就是這麼玻璃心」;再到最近成都一8歲小女孩,因為家長不讓看電視,直接從21樓跳下,至今生死未卜……「玻璃心」的孩子很多人都十分詫異,現在的孩子是怎麼了?微不足道的小事就看得比天還大、想不開。
  • 在職場混,請收起你的「玻璃心」
    現在的年輕人心理狀態都是比較敏感的,無法接受別人的指責與批評,一旦有人批評心情就會跌入低谷,犯了錯誤被說兩句覺得就是針對自己,受了委屈就覺得工作沒有辦法做,這種心理狀況被稱為「玻璃心」,在職場混怎麼可能不受委屈,職場不是學校,公司不是你家,職場上是不歡迎有小情緒和玻璃心的人。
  • 「玻璃心」英語該怎麼翻譯?
    然而這幾年,隨著更多的90後的進入,大家也逐漸看見了獨自屬於90後的魅力。一.「玻璃心」該怎麼翻譯?玻璃了心該怎麼翻譯?相信「玻璃心」這個詞你聽得多可能也說的多,但是卻不知道怎麼翻譯吧。說在前頭,玻璃心的翻譯不是glass heart。
  • 內向敏感、玻璃心,但又覺得自己很特別,這是自卑還是自戀?
    KY作者 / 咯咯編輯 / KY主創們近兩年,我漸漸發現身邊有著這樣一群人:他們帶著諸如「內向」、「低自尊」或者「敏感」這樣的標籤,可一旦深入接觸,就會發現他們內心其實覺得自己非常「特別」、「重要」。,我會暗地裡感到麻煩我總是以自己的方式來解讀他人的評價我並不想與他人分享自己的成就和榮譽我不願意待在一個團體裡,除非我知道裡面很多人都欣賞我如果你發現以上陳述道出了你的心聲的話,你可能正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這類人:隱秘自戀者。
  • 孩子脆弱、「玻璃心」?給一些「逆向關懷」,培養其強大內心
    導讀:孩子脆弱、「玻璃心」?給一些「逆向關懷」,培養其強大內心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脆弱、「玻璃心」?給一些「逆向關懷」,培養其強大內心!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警惕孩子的玻璃心
    一個人的人生是否成功,生活是否美滿,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內心對成功的理解。擁有堅強內心的人往往更能克服困難,堅持走向幸福的彼岸。父母困惑,感慨孩子內心脆弱,凡事經不起敲打,就像玻璃一樣易碎,其實這就是典型的"玻璃心"!玻璃心的定義:是一種網絡用語,意指自己的心像玻璃一樣易碎,用來形容敏感脆弱的心理狀態,經不起批評指責或者嘲諷。父母可以從孩子的行為習慣中,判斷孩子是否存在玻璃心。
  • 真正成熟的人,早就戒掉了玻璃心
    作者:晉良(富書專欄作者)現在提到玻璃心,很多人都會嗤之以鼻,覺得這樣的人不值得交往,也幹不成什麼大事。很多人覺得那些具備玻璃心特質的人,天生就是這副熊樣,這一生無論怎麼努力,都無法改變自身脆弱的屬性。但實際上,玻璃心並不是天生,而是我們每個人成長的過程中必須要經歷的過程。
  • 如何消除自己的玻璃心,把自己的內心變得強大?
    從不認錯,從不反思,錯的永遠是別人,說她就哭給你看,這就是玻璃心。他們最常見的思維模式是,「我以為……」、「你應該……」。對於這類人而言,他們從來只是從自己的喜好、自己的角度和自己的主觀判斷出發,去思考問題,並且認為別人就應該和自己的想法一致,如果沒有事事讓著自己,那就是別人錯了。
  • 5種方式,徹底治癒「玻璃心」
    鄰居看到長得可愛的孩子,都喜歡伸手摸摸他的小臉蛋,但小傢伙總會躲到媽媽身後,哭著大叫:不準碰我!媽媽只能露出一臉尷尬,向大家解釋:「孩子小,不懂事!」再責備小男孩:「瞧你,爺爺奶奶是逗你,別玻璃心了!」結果,孩子哭得更兇。媽媽只好向大家道謙,拉著他往家走。
  • 內心敏感,是一種被忽略的天賦
    就這樣,很難愛上那個高度敏感的自己,認為自己是個 「怪胎」,認為敏感是缺陷,是矯情,是玻璃心……02關於高度敏感,心理學家都發現了什麼?除了會注意到更多信息,高度敏感這種生理特徵,還會讓我們對這些信息進行更加深入地加工,可能僅僅是別人一個不經意的眼神,就會仔細琢磨很久。Elaine Aron 通過調查發現,在這個世界上,有 15% -20% 的人高度敏感,即每 5 個人中就會有 1 人的內心很敏感。
  • 打不得,罵不得,「玻璃心」的孩子怎樣煉成「鑽石心」
    發現她的錯誤,就用試卷,在她頭上不輕不重的敲了幾下,說到「就你這樣的學生,還犯這麼低級的錯誤啊?」哪知道就這麼一個舉動,女生當時就哭了。老師也有點尷尬,覺得我也沒有惡意,這也算不上批評啊,怎麼就哭了呢?回辦公室還給我們說笑呢。說小女孩臉皮就是薄。誰知道下午家長就找上來了,說這個老師體罰學生。說孩子聽話,在家從來沒人大聲跟她說過話。我們聽了,也只能嘆氣了。
  • 想讓孩子內心強大不受傷?扔掉「玻璃心」,培養他變成「厚臉皮」
    喜歡的妹子不敢追,怕被拒絕;想說的話不敢說,怕丟人;想做的事情不敢做,怕惹事;別人說了幾句閒言碎語,一顆玻璃心馬上碎了一地,難過得不要不要的……試問,生活中被人誤會或者惡語相向、百口莫辯的事情,誰不曾遇上?
  • 打碎你的玻璃心(寫給高敏感人格)
    高敏敏感型人格自卑,討好,玻璃心……的負面因素無時不刻的影響著他們的內心,一句關於他們的評價,一次稍重的摔門,一個不善的眼神,都能在他們內心掀起一陣不小的波瀾。我就是這樣的人格,從記事起就害怕被討厭,對他們的負面評價,只要聽到就不停的修正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