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自己的情緒很敏感嗎?
所謂「情緒敏感」,就是不知怎麼的,一些不良的情緒會因為外界某種細微的變化,就突然蹦出來了。可以說,情緒敏感的人,身上都帶著一顆「玻璃心」。
也許朋友間彼此開個玩笑,你就忽然為此「黯然神傷」了。或是在職場上,同事只不過是一句簡單的建議,你聽完之後就覺得感到很不舒服,覺得對方好像在質疑你的能力似的。
其實,當我們遭遇到挫折、失敗時,心裡產生負面情緒,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可是玻璃心體質的人,卻對此有著非常敏感的反應,比其他人更容易感受到挫敗,並且會因此無法振作起來。
如果你是這樣很容易受傷的「玻璃心」體質,你就需要知道,這種玻璃心體制到底是怎麼形成,而且又應該如何戒掉了。
在了解形成玻璃心的原因之前,先來檢驗一下到底玻璃心有什麼樣的特徵?看看自己,或是朋友當中那個很容易有情緒,對別人言語很敏感的人,是不是有以下這些表現呢?
想一想,你自己有沒有這些症狀呢?或者你身邊的某個人,是不是這樣子呢?
其實根據這些行為來看,我們就不難發現,玻璃心的人很容易自憐,動不動就把自己帶入悲劇主角的角色之中,深深無法自拔。
一件性質不是那麼嚴重的事情,一旦發生在他們身上,這件事情的性質就會被他們放大去解讀,從中獲得一些不是那麼好的負面感受。
一般情況下,這種玻璃心對這些人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影響,但如果他們無法用正確的方式跟世界互動,就很容易給他們帶來很多負面的影響。
因為玻璃心雖然並不算是可怕的人格特質,但是長期散發負面能量的結果,也是可能會讓周圍的人相處起來感到很累。就算有朋友不離不棄,玻璃心特質也會阻礙他們的人生發展!
例如:
1,浪費自我成長的時間;
耗費許多時間在抱怨、可憐自己,卻沒有去思考如何前進與成長。時間就一直在這種負面情緒的糾纏中,日復一日地被浪費掉。
2,覺得自己比誰都可憐;
因為花了太多時間在關注自己的悲慘事跡,反而形成惡性循環,不停地加大負面情緒,從而產生錯誤的認知。
3,容易對別人失去同理心:
當聽到朋友傾吐煩惱時,玻璃心的人往往會以自己的感受出發,認為自己「才是更可憐」,從而很難對朋友產生同理,無法認同對方的感受,導致彼此交流不暢。
3,習慣性忽略美好事物:
其實玻璃心的人,肯定會遇到許多好事發生,但他們卻會覺得「反正都是暫時的」、「壞事遲早會來的」,而沒有實際上去擁抱這些美好的事情。
最終,導致他們一直在這個負面的循環情緒裡,出不來了。
當然,沒有人真的願意一直陷在這種自怨自艾的情緒中。
但玻璃心的人因為太過容易受到傷害,就算勉強振作起來,往往下一秒又因為別人的無心話語而又受到挫折。
問題是,為什麼這個世界上,會存在玻璃心這種特質呢?有先天的因素,也有後天不當教育或經歷所造成的敏感心理。
通常來說,一個人的心理之所以會變得「玻璃」,不外乎以下原因:
玻璃心的人容易受傷的最大原因就在於自信心不足,因為自信心不夠,所以當聽到一些流言蜚語時,往往會與自身的情況連結起來,之後就一頭陷進去。
而造成自信心不足的原因有很多種,也許有人從小並沒有得到足夠的精神支持,或是長期處在一個持續被否定、嘲笑的環境,令當事人無法正確的建立自信等。
造成玻璃心的另一個原因,就是當事人太過在乎外界對自己的評價,並且因為太過重視他人對自己的看法,當接收到的反饋不如預期時,就很容易陷入傷害、懊惱、甚至悲憤的情緒中。
究其原因,也許當事人沒有正確建立起自我價值,而將自我價值與外界看法過度連結,也因此當他人對自己的評價不是太過正面時,便會深深感受到自我存在遭受否定。
因為追求完美主義,眼裡容不下一點點的缺陷,也因為這樣,當自身缺點被其他人點出來時,因為不願意面對而容易惱羞成怒。
也有可能是所謂的自卑轉變成自大,儘管知道自己有某些缺點,但因為不願意承認,只好用憤怒來面對,大聲地宣揚自己並沒有錯。
另一種人是因為從小沒有受過挫折,也沒有受過正確引導,長期在這樣的環境下誤以為自己無所不能。
也因為這樣,當受到外界質疑、責備時,無法正確認知到自己的缺點,只覺得「都是因為你們沒眼光」,或者認為「這個社會對自己不好」。
撇除某些自願沉溺在負面情緒中的人,相信許多人發現到自己太過容易受傷,並且其實很難真的快樂起來的時候,會不會想試著改變自己?
但是要改變個性、想法又談何容易!
不過看到這也不要太悲觀,覺得自己就是只能一輩子維持玻璃心下去了,用對方法加上保持正面態度,漸漸可以發現到玻璃心這個狀況是可以改變的。
這裡分享三個建議:
第一,練習從不同的角度看事情;
第一時間覺得「自己又受到攻擊」時,先不要急著反擊或自責,而是試著轉換角度,想像對方為什麼會這樣說?
或是試著分析這件事和自己的關聯性,當把自己從情緒中抽離出來後,以旁觀者的角度來重新審視,便較能夠冷靜地看清楚事情的全貌。
第二,鍛鍊自己的情緒自覺能力;
當真的受到外界質疑或責怪,而感受到失落與傷心的情緒時,先試著與自己對話吧。
問問自己,為什麼會因為這句話覺得挫折?是因為覺得被否定嗎?或是單純因為這句否定太難聽?
首先認同自己的情緒,並且去思考情緒形成的原因,可以幫助自己更了解自己。
第三,保持開放處世態度;
沒有人會是完美的,雖然遭受質疑並不是讓人開心的情緒,但是正面的接下外界的質疑並仔細分析,其實有助於自身成長。
當下次又聽到來自外界的批評時,問問自己這句否定是真的嗎?如果是的話,自己又可以怎麼改進呢?
正面的接下針對自己的批評,先不要忙著否定。
也許在你的生活中,你並沒有玻璃心,而是朋友圈中的某人擁有這項特徵。因此最後再來說說,與擁有玻璃心的人的溝通技巧,該如何在不踩到地雷的狀況下,和平的與他們討論事情?
首先,懂得建立清晰的溝通界線;
在和玻璃的人溝通之前,先清楚地告知他們「這個建議並不是針對他們」,讓對方能先了解到接下來的批評或建議,並不是在否定他,而是對事不對人。
並且也可以給予肯定,讓對方知道在這件事情中,你並不是沒有看到他的優點。
其次,要主動迴避負面情緒;
當溝通過程中,如果發現對方的情緒似乎已經冒上來了,開始不能冷靜交談時,就先暫時暫停溝通吧。
一旦讓溝通變成爭執,那就沒有意義了,這種時候的態度如果太過強硬的話,對方恐怕也無法把話聽進去,忙著安撫對方也未必能達成效果。
總之當場面失去控制,就先想辦法撤退吧。
最後,做好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好;
其實,改變玻璃心並不是他人的責任。事實上,除了每個人他們自己,其他人真的很難去改變他們。
如果只是一昧的覺得別人應該包容自己的脆弱,或是覺得自己必須拯救眼前的人的玻璃心,這都是不對的。
沒有人需要為別人的情緒負責,所以不論是自己本身有這項問題,或是朋友群裡有玻璃心的人,當下次遇到情緒問題時,都請勇敢的說「不」吧!
你無法改變別人,但你可以改變自己,只要你能夠給自己培養出積極、正面、勇敢的生活態度,久而久之,你會為自己「重拾光明」而感到開心的。
這時,玻璃心就不會對你產生什麼影響了。